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良好的用餐习惯关乎着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而好的习惯要从幼年时期开始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避免幼儿养成不正确的用餐习惯是值得幼儿教师研究和探讨的。
关键词:小班幼儿;用餐习惯;培养
小班幼儿入园时最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们的用餐问题。现在家庭孩子少,在家里很多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除了玩玩具,其他生活能力都很差。吃饭、穿衣、上厕所都有人全程跟踪服务。这样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整天哭闹。特别是到饭点的时候,很多孩子反复强调:老师,我不想吃饭。针对我在日常发现的问题中,我着重对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进行了研究。
一、消除幼儿的用餐恐惧心理
小班幼儿从入园开始,总有一部分幼儿拖着哭腔给老师表达他们的述求:“老师,我不想吃饭。”面对这样的问题不能说:“行,不吃。”老师也不能一口拒绝。老师可以说:“现在还不是吃饭的时候,我们现在不吃。”或者也可以说:“我可以考虑你的提议。”当然,这还没完,过一会儿,幼儿又会跑过来再问一次,老师可以用相同的话再回答一次。通过几次的对话,幼儿的饭前恐惧心理减弱了。经过几个小时的活动,等到饭点的时候幼儿们饥肠辘辘,早就忘了入园时的诉求,面对饭菜已无力抗拒了。
二、耐心教孩子使用餐具,让幼儿有成就感
用餐开始,少部分幼兒盯着餐具哭,就是不进食,开始以为是孩子挑食,细细一问才知道这部分幼儿不会使用餐具。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细致耐心的教授用餐具的技巧,经过两三次的指导几乎所有幼儿都会使用餐具了。但是也有个别孩子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是不会拿勺子,一到用餐时他就用剪刀手夹着他的勺子,等老师来给他帮忙。我在指导他时,帮他数手指头告诉他:大拇指是一,食指是二,中指是三,勺子要放在一和二之间。这样强调了两次之后,宝宝彻底学会了。学会拿餐具的孩子再也不害怕用餐了,他们满满的成就感,因为他们在幼儿园又学会了一样本领。
三、安静就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好习惯
很多幼儿不吃饭不说话,一吃饭就不断的说话,或者和同伴打闹,这样很容易被呛到,老师常常很担心。针对这个现象我发现:用餐时老师间不要交谈,老师一说话孩子也开说了;老师在用餐时再不要讲与用餐无关的任何事情,幼儿特别爱接下句;老师来回巡视,对爱说话、打闹的幼儿及时批评教育,并在教育活动时讲解吃饭说话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1]。
四、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经常发现在吃木耳、冬瓜、洋葱的时候,很多幼儿悄悄把蔬菜扔到桌子下面,有些胆大的把菜挑出来放在桌上的餐盘里,一顿饭结束后,桌上桌下到处都是饭菜。看到幼儿挑食的毛病我也想出了一些对策:观看农民伯伯劳动的视频,让幼儿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有些地方的人们常年处于饥饿状态,让幼儿懂得食物的珍贵;开展小游戏活动,比一比,看谁个高,看谁力气大。通过这些活动,幼儿挑食的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五、用餐后能收拾自己的饭桌,能把餐具放到指定的位置
大多数幼儿能在饭后把自己的餐具放到指定的位置,但也有少部分幼儿在放餐具时老远就开始扔,把桌上的米粒也往小伙伴的身上扔。发现这一现象后,我们立即在教育活动时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幼儿,小小碗勺生病了,因为昨天好多小朋友在放它们的时候太用力了,它们都受伤了。今天没有它们来帮我们,我们吃饭怎么办呢?幼儿经过讨论后,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主动向老师保证,再也不会扔餐具了,也不会向小朋友扔米粒了[2]。
六、及时表扬,鼓励习惯好的宝宝
每天下午放学之前,老师就会对今天在各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特别是有进步的幼儿。这样会激发幼儿的上进心。他们也越来越懂得自律,好习惯就这样无声无息养成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趁孩子年龄还小未定性,可塑性强,从刚入园阶段就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用餐习惯,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好习惯让人受用一生。
参考文献:
[1]王晶晶. 快乐用餐 健康成长——小班幼儿良好用餐习惯的培养策略[J]. 新校园(中旬),2017(9):176-176.
[2]柳欢.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2018(73).
关键词:小班幼儿;用餐习惯;培养
小班幼儿入园时最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们的用餐问题。现在家庭孩子少,在家里很多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除了玩玩具,其他生活能力都很差。吃饭、穿衣、上厕所都有人全程跟踪服务。这样的孩子刚上幼儿园时整天哭闹。特别是到饭点的时候,很多孩子反复强调:老师,我不想吃饭。针对我在日常发现的问题中,我着重对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进行了研究。
一、消除幼儿的用餐恐惧心理
小班幼儿从入园开始,总有一部分幼儿拖着哭腔给老师表达他们的述求:“老师,我不想吃饭。”面对这样的问题不能说:“行,不吃。”老师也不能一口拒绝。老师可以说:“现在还不是吃饭的时候,我们现在不吃。”或者也可以说:“我可以考虑你的提议。”当然,这还没完,过一会儿,幼儿又会跑过来再问一次,老师可以用相同的话再回答一次。通过几次的对话,幼儿的饭前恐惧心理减弱了。经过几个小时的活动,等到饭点的时候幼儿们饥肠辘辘,早就忘了入园时的诉求,面对饭菜已无力抗拒了。
二、耐心教孩子使用餐具,让幼儿有成就感
用餐开始,少部分幼兒盯着餐具哭,就是不进食,开始以为是孩子挑食,细细一问才知道这部分幼儿不会使用餐具。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细致耐心的教授用餐具的技巧,经过两三次的指导几乎所有幼儿都会使用餐具了。但是也有个别孩子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是不会拿勺子,一到用餐时他就用剪刀手夹着他的勺子,等老师来给他帮忙。我在指导他时,帮他数手指头告诉他:大拇指是一,食指是二,中指是三,勺子要放在一和二之间。这样强调了两次之后,宝宝彻底学会了。学会拿餐具的孩子再也不害怕用餐了,他们满满的成就感,因为他们在幼儿园又学会了一样本领。
三、安静就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好习惯
很多幼儿不吃饭不说话,一吃饭就不断的说话,或者和同伴打闹,这样很容易被呛到,老师常常很担心。针对这个现象我发现:用餐时老师间不要交谈,老师一说话孩子也开说了;老师在用餐时再不要讲与用餐无关的任何事情,幼儿特别爱接下句;老师来回巡视,对爱说话、打闹的幼儿及时批评教育,并在教育活动时讲解吃饭说话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1]。
四、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经常发现在吃木耳、冬瓜、洋葱的时候,很多幼儿悄悄把蔬菜扔到桌子下面,有些胆大的把菜挑出来放在桌上的餐盘里,一顿饭结束后,桌上桌下到处都是饭菜。看到幼儿挑食的毛病我也想出了一些对策:观看农民伯伯劳动的视频,让幼儿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地球上有些地方的人们常年处于饥饿状态,让幼儿懂得食物的珍贵;开展小游戏活动,比一比,看谁个高,看谁力气大。通过这些活动,幼儿挑食的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五、用餐后能收拾自己的饭桌,能把餐具放到指定的位置
大多数幼儿能在饭后把自己的餐具放到指定的位置,但也有少部分幼儿在放餐具时老远就开始扔,把桌上的米粒也往小伙伴的身上扔。发现这一现象后,我们立即在教育活动时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幼儿,小小碗勺生病了,因为昨天好多小朋友在放它们的时候太用力了,它们都受伤了。今天没有它们来帮我们,我们吃饭怎么办呢?幼儿经过讨论后,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主动向老师保证,再也不会扔餐具了,也不会向小朋友扔米粒了[2]。
六、及时表扬,鼓励习惯好的宝宝
每天下午放学之前,老师就会对今天在各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特别是有进步的幼儿。这样会激发幼儿的上进心。他们也越来越懂得自律,好习惯就这样无声无息养成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趁孩子年龄还小未定性,可塑性强,从刚入园阶段就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用餐习惯,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好习惯让人受用一生。
参考文献:
[1]王晶晶. 快乐用餐 健康成长——小班幼儿良好用餐习惯的培养策略[J]. 新校园(中旬),2017(9):176-176.
[2]柳欢.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20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