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不同投影的世界地图分析“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体现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la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缘政治的分析离不开地图,在全球地缘政治的分析中,地图作为人们探讨地缘政治的媒介和“认知的桥梁”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而不同角度的地图投影又为人类认识地缘政治创造了多角度的思维空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不同角度投影的世界地图的出现和变化反映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10月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体现了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发展中国家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该课题拟通过不同世界地图的投影方式,解读“一带一路”中典型国家与中国发展合作的地缘政治体现。
  关键词:地图投影;地缘政治;“一带一路”
  Abstract: A map, as a spatial intermediary, is no longer dispensable to the Geopolitical analysis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of view.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maps from varies angles, however, create multidimensional space for Geopolitical analysis. With the upward tendency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and all-round social progress with ample foreign currency reserve, by developing trade and investment to help intensify the constructions of infrastructure in mor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is way, map projections will be used to decode the relation between “One Belt One Road” and Geopolitic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Map projection; Geopolitics; One Belt One Road
  中图分类号 :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4
  一、引言
  文化将世界分为东西半球,经济将世界分为南北半球,而经济发展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相对地位,一种评判标准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目前全球的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发展,集中位于北半球纬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从而使南北两个半球贫富差异的视觉程度越趋明显。“然而,文明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西方的影响正在下降;亚洲文明正随其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的日益强大而扩展;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这造成了穆斯林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一般都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以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欧洲中等发达国家为主的国家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的倾向和重点发展中心,不论说是众多发达国家看到了发展中国家可以作为自己新的利益增长点还是他们开始认可倾向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投入或是着手准备投资发展中国家的建设,其中以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和亚投行为代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出发点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所有这些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研究“一带一路”奠定了基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向西进入欧洲经济圈,是贯穿东西、连接欧亚非的经济带。沿线许多国家与我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无论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还是发展经济、来往贸易、改善民生,都有着休戚与共的依存关联,更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二、文献综述
  “地缘政治”分析作为国际政治研究的路径之一,是基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进行的带有政治意义的思考,主要研究各类政治力量及其影响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环境中的分配问题和互动关系。地缘政治分析与纯粹的地理分析不同,其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所研究的是动态的形势而不是静态的形势。从分析对象的层次来看,可分为微观“限于单个国家和国家内部”、中观“立足于包含多国的特定国际区域”和宏观“囊括整个世界”三类。全球地缘政治分析渗透于以上三个层次,但更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具有全球战略性,表现为分析对象的全球性或分析视角的全球性。地缘政治分析假设主要受制于以下三类客观因素:地理分布格局,尤其是大陆、大洋和沟通性海域的全球分布;时空条件下气候分布的多样性;国家在获取有用的地球物质原料安全上的多样性,尤其像能源这样的非人类资源。以上划分可以简化为“分布指向型”、“气候指向型”、“资源指向型”三类地缘政治分析假设”。
  三、地缘政治和地图投影的含义
  地缘政治(geopolitics)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地图投影是利用一定數学法则把地球表面的经、纬线转换到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地球是一个赤道略宽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梨形球体,故其表面是一个不可展平的曲面,所以运用任何数学方法进行这种转换都会产生误差和变形,为按照不同的需求缩小误差,就产生了各种投影方法。   四、古代丝绸之路
  (一)古代丝绸之路概况
  丝绸之路,指汉唐时期,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至罗马以远,横跨亚欧大陆,长达七千多公里,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通过地中海(包括沿岸线路)连接欧洲(以罗马为主)和北非的东西陆路道路的总称,其路线纵横交织,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
  (二)古代丝绸之路的形成
  得益于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雏形得以形成。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无数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使者、商人、僧侣、迁徙者,驾驭着沙漠之舟,穿越一望无际的戈壁,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极大贡献。正所谓“流沙昆仑涉越勤,泱茫瀚海闪遗珍”,丝绸之路穿越千百年历史,在浩浩汤汤中承载着古人的智慧。
  唐代中外的交通主干线路以长安为中心成散射状,分为陆上、海上两种交通线路共五条主干线路,陆上四条主干线均从长安出发,分别是到达楚州、登州、高句丽等地的东北线路,到达广州、交州等地的东南线路,途径成都抵达今日孟加拉国沿岸的东南线路,和横跨亚欧大陆穿越里海、黑海抵达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西线,也是距离最长、涉及国家最多、支路最多的一条线路,而这最后一条线路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图1)的核心基础。以渭河平原为起点的西线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敦煌、楼兰一带分为三路,而三条路之间又并不是孤立的,而呈现了环状结构。最北一线依次穿越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波黑;中线途径中国新疆自治区、塔吉克斯坦,与北线交汇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南线穿过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又分别与中线、北线在地中海西侧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地中海东北方向今意大利罗马相会,其中南线还围绕地中海南部海岸线,途径了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最南端到达了北非埃及的开罗。值得一提的是,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到,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而这条南线则跨越了佛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宗教界线,还途径非洲文明的地区,确实起到了不同文明的贯通作用。不过,在今天的世界局势来看,冷战后的世界,冲突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差异,战争将爆发于文明的断层区,到达中东热点地区会担起涉及战争的风险,这也成为了中国面临的机遇和巨大挑战。
  图1 陆上丝绸之路
  同样地,海上丝绸之路(图2)也以唐代交通干线为原型和媒介,从扬州出发沿中国东南沿海,向西延伸至欧亚大陆南部沿海线路,途径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伊朗、阿曼、也门、吉布提,穿越亚丁湾、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西至地中海,最南端可达今天的苏门答腊岛。
  图2 海上丝绸之路
  到了十世纪和十五世纪左右,丝绸之路又为中国造纸术的传播奠定基础,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北非方向和西欧方向,最终横跨大西洋来到了彼岸的北美洲。
  (三)古代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的影响
  东起长安,西跨欧亚、北非,不论是距今千年的隋唐盛世,还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丝绸之路展开一幅雄伟的贸易画卷,古代丝绸之路作为21世纪“一带一路”的建设基础和雏形,让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有着休戚与共的依存关联,更在磨合中不断传承和提升。“作为‘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拟创建一个横穿亚洲、欧洲和非洲的经济区,经中亚和西亚将中国同波斯湾、地中海联结起来”,进一步推进中国计划中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设想。
  五、普遍纠正型地图:中国与印度
  (一)普遍纠正型地图
  图3 普遍纠正型地图
  研究之初,笔者对约50名在校高中生做过简单调查,在同水平视角的情况下先后观察太平洋版世界地图和全方位倒置的澳大利亚版普遍纠正型地图(图3),并按顺序指出自己最先看到的四个国家。据调查显示,对于太平洋版世界地图有绝大数的同学先后指出了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中国;而对于后者,更多的答案则是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不同于大西洋版世界地图,太平洋版和澳大利亚版普遍纠正型地图从视觉上是属于同一视角的,然而二者却从认知角度上是大有不同的,这也正解释了对于两幅图先后得到了两种不同答案的现象。人们的视觉角度往往是从上至下的,所以通常情况下视觉重心会集中在整幅画面的中间稍稍偏上的部分。澳大利亚在发行普遍纠正型地图初期饱受争议,然而绘图者这样解释: “Traditional World Maps are dra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rst European explorers and cartographers – with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t the top. We think it is time to break with tradition and show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ll those people living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After all, there is no ancient geographical feature saying ‘This way up’.”(传统的世界地图上半部分是北半球,是从第一位欧洲探险家和地图绘制者的视角制成的。然而我们认为是时候打破传统了,应该给人们呈现一个从南半球人民视角出发的世界地图。毕竟从没有人说过“必须这样”)这幅图颠覆了人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传统观念,开辟了新的视野,又从而更好地展现了地缘政治发展的新趋势。
  整幅画面沿23o26′N附近上下折叠,画面中心在23o26′N,150OE附近,所以画面中心向北偏移了近20度,画面呈现更多的也就是南半球。一幅画面所要强调的部分除了上半部分就还有中心线,图中中心线横穿:墨西哥、中国、缅甸、不丹、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等11国。在這11国中,不免看到大多是发展中国家的身影,这便很好地印证了笔者在引言中提到的“发展中国家中心论”。在此,笔者以印度为例,分析中国与印度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发展和前景。   (二)中印之间面临的挑战
  综合来看古代的丝绸之路中,不论是“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印度都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同时三条丝绸之路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呈现环状结构,其中印度就是最重要的汇聚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印度前夕,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印是多极世界中的两大重要力量,是两大市场,也是两大文明,中国希望两国在分别实现“中国梦”和“印度梦”的过程中能坚定地站在一起,对接发展战略,实现共同繁荣;对接发展理念,共同推进两国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互鉴;对接两大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然而,对于中国提供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印度方面却抱有很强的疑虑和戒心。
  其一,印度不愿意参加任何大国单边制定的计划。他们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两个中国主导的计划表现出了极为不同的态度:印度于2014年10月24日作为首批创始国加入亚投行,却拒绝加入“一带一路”計划。印度是亚投行第二大股东,占7.5%的投票权,第一大出资国中国投票权约为26.06%。可以看出,印度积极参与多边机制的合作,而不倾向于单边主导的大项目、大计划。
  其二,双方缺乏战略互信。印度担心中国搞“一带一路”的战略意图是扩大影响力,将损害印度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在印度洋的传统利益;担心中国同印度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是对印度的战略围堵,因而采取了一些反制和对冲措施。在印度看来,印度在印度洋的安全及贸易中占据主角的地位,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实力可以组织起印度洋沿岸国家共同行动,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印度政府于2014年6月形成了“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Project Mausam)计划。据印度学者观察,该计划的目的旨在抗衡中国,其目标是让印度重建与古老贸易伙伴的关系,并且与印度洋国家一道重建“印度洋世界”,这个“世界”从东非,沿着阿拉伯半岛,穿过伊朗南部,到达南亚主要国家,然后至斯里兰卡,最终到达东南亚。很显然,印度希望通过上述一系列计划和行动,竭力维护和拓展印度在印度洋的传统战略和经济利益,保持印度在海洋、文化、战略及心理上的存在,让人们记住为什么这片大洋会被称为“印度洋”。
  第三,基于历史和政治原因,印度和巴基斯坦自1947年“印巴分治”后一直处于关系紧张的状态,再加上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忘年交”,印度政府虽然不会将这个问题摆在台面上公开讨论,但根据三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巴基斯坦是印度的“近距离威胁”,中国就是印度的“远程危险”。这也将是三国地缘政治中的一颗“定时炸弹”。
  (三)中印之间面临的机遇
  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却也带来了积极的信号。莫迪访问了习近平主席的故乡和中华文明古城西安,展现了印度全方位外交中的文化外交,虽然仍未对“一带一路”作出全面支持和百分百积极的回应,但通过文化外交也释放了和平的外交信号。虽然中国可能会借“海上丝绸之路”很轻易地进入印度洋,但如果印度能够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且中国保证重视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尤其是印度的主要关切,海上丝绸之路对印度将拥有极大的价值。同时,印度虽然一再宣称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印度同样需要通过经济发展的结盟来达到政治上的联合,尤其是同自己最大的邻国及世界庞大的经济体之一的中国。反观“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印度所能收获的地缘政治益处更将不可小视。
  在中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时,2015年拟议中的克拉运河更是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机遇。克拉地峡位于北纬7°至10°之间泰国境内,连接着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如果此处开凿一条运河,船舶将无需通过马六甲海峡,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和新加坡共同对中国海外贸易的干涉,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湾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可以缩短近1200千米,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航程时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这条运河的开通将不仅仅优化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规划,更有益于我国的能源运输,并提高中国在东南亚的话语权。不过面对多国利益的综合考虑,该决策并未得到正式确认,其中包括泰国总理巴育对于维护泰国主权的多重顾虑和举棋不定。
  (四)中印发展前景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政府乃至世界都共同关注、共同关心的国际大事之一,不仅仅是对中国自身,还有所有涉及和有意向的国家来说,都需要对任何一步行动作出周密考虑。中印两国的共同利益决定着两国关系、地缘政治倾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方向。
  两国均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诉求仍是最重要的问题:基于现实状况,实现两国的发展任务,深化两国政治互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生产方面考虑是否会存在歧视以及就业的限制。对于上海、班加罗尔这样重要的经济中心来说,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在美国“硅谷”的从事高精尖行业的中国人、印度人吸引回来,让年轻的IT从业者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同时要减少政治冲突、战略对立和摩擦,避免在争端地区(例如克什米尔地区等)和长期战略地区有过多中大型工程的建设。中方也明确指出:同意印度在印度洋维持一定程度的军事化,但是建立海上补给点更为重要。
  莫迪总理此次与习近平主席的会晤中也有所展望:“中印两国四分之一世纪没有发射一颗子弹,三十多年边界问题大致透明。”发展好中印经济、政治互信,才能更好地带动南亚、东南亚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季羡林先生曾评价两国“天造地设”,中印友好对话、合作发展、共同繁荣,将会成为多极化世界发展趋势的强劲推动力。
  六、以欧洲为中心的墨卡托投影世界地图:中国与塞尔维亚
  (一)墨卡托投影世界地图
  墨卡托投影自l6世纪中叶问世以来,欧洲长期都处在该投影世界地图的中心,并派生出了近东、中东、远东等方位称谓,无形中强调了欧洲在世界文明中的中心地位。历史上,在海权时代,欧洲把它的统治扩张到全世界,地图上把它放在中心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墨卡托投影有时被认为是典型的欧洲人的投影”。(图4)   图4 以欧洲为中心的墨卡托投影世界地图
  整幅地图由本初子午线向两侧展开,位于画面中心偏东北的部分是地中海及其沿岸国家,强调了地中海水运条件便利快捷、航线发达。而地中海周围的国家也和中国“一带一路”计划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塞尔维亚基本国情
  塞尔维亚地处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中北部,是典型的内陆国家,四周与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以及匈牙利接壤。塞人口总数749.8万(不含科索沃地区,2012年统计)。劳动力素质较高,懂英文的人口比例约40%。根据2012年普查数据,塞劳动年龄人口约292.4万,劳动力资源比较充沛。塞拥有一大批技术熟练的高级技工,工程师水平世界闻名。塞大学毕业生年增长约3.5%,其中1/3毕业于技术专业。塞劳动力价格相对周边国家也具有一定优势,2014年平均工资约为700美元,平均净工资约500美元。
  (三)中塞之间面临的机遇
  中塞关系长期稳定,2009年中塞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铁路外交又进一步拓展了两国的合作领域。2013年11月中国总理李克强在罗马尼亚,出席了第二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领导人会晤,并与塞尔维亚、匈牙利领导人共同宣布三国将合作建设连接贝尔格莱德和布达佩斯的匈塞铁路。匈、塞总理均称赞该项目不仅将造福两国,也将使本地区其他国家从中受益,其合作远超过经济和贸易的范畴,将形成对中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三国,乃至整个欧洲共赢的局面。” 该线路将由中国公司承建,中国的资金、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将惠及沿线的中东欧国家。
  届时,两国元首签署了“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同年,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强调,中塞发展势头强劲,塞尔维亚作为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第一个战略伙伴,两国即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尼科利奇是习近平主席上任后接待的首位中东欧国家元首,他也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中塞经贸合作2014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出席第三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是宣布,中、匈、塞三国已就合作建设匈塞铁路达成协议,力争在两年内建成一条符合欧盟标准、适合各方需求的现代化快速铁路。在同时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李克强一再强调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密切往来为共同发展创造极大空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商会联合会的成立更是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
  中东欧国家人均GDP占欧洲的40%,中国西部人均GDP也占到了中国的40%,经济发展的相似性表明了双方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增强互补性也是双方近期的发展方向。中国丰富的外汇储备和强大的装备制造能力可以满足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的大量需求。
  (四)中塞发展前景
  前南斯拉夫分裂以后,塞尔维亚经历了十年的经济制裁和三年的科索沃战争,国内重要经济和设施毁于一旦,导致其经济实力倒退数十年,基础设施也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失和老化。同时国内政局长期不稳,党派纷争、政府改组频繁,直至2014年4月政府才逐步趋于稳定,但仍缺少系统性的国家发展规划。
  塞尔维亚作为中东欧地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国家,双方各领域、各层次交往频繁,中方也在帮助塞尔维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首先,塞尔维亚国内以农业为经济主力,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愿意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给予帮助。其次,塞尔维亚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巴尔干半岛中心,处于欧洲和亚洲的十字路口,区位优势明显。泛欧10号高速公路走廊和泛欧7号水路走廊可连接将欧洲大陆和西亚、北非进行连接,同时匈牙利、塞尔维亚、马其顿的铁路干线如能打通并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相连,将形成中东欧直通地中海的陆海快线,战略意义重大。
  七、结语
  地图投影是地图在绘制前的参考标准和基础,地图投影的不同为人们提供了宏观研究世界的多样视角,同时也为全球地缘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论是“一带一路”的建设还是全球其他的各项工程发展,地图投影可以作为除了经济、政治、文化等之外的全新切入点,从空间上把握认知意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两个国家在地理位置、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背景和阶段有所不同,但通过“一带一路”的连接,打破并改变了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格局并联在一起,而产生更多的互动协作和相互补充的合力效应。也使得以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崛起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形成更为紧密和有力的纽带,向东连接东南亚和东部经济圈,向西不断向中亚、东盟延伸,建立可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经济联动体。从而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独立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
  八、致谢
  感谢指导老师冯伟和张义舜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常年奋斗在我国外交一线的资深外交官梁才徳老师的悉心指点;感谢课题组搭档高天辰同学的协作。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等 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第14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4
  [2]何光强,宋秀琚.地图投影与全球地缘政治分析: 一种空间认知的视角[J].人文地理,2014,(2)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有效的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纵观课堂上的双边活动离不开 “说、讲、读、听、看、疑、答、议、辩、评、思、悟、写、改、记、练、书、理”这十八个字。  关键词:开放;课堂;有效;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2  课堂上的师、生活动是双边活动,活动的形式应该体现出兴趣化及多样化,通过听评课,纵观课堂上双边活动离不开“十八个字”即:“说、讲、读
期刊
摘 要:抗战时期是胶东公学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历史视阈下探讨胶东公学在抗战中诞生、辗转中壮大的办学实践,进而总结胶东公学在干部教育方面的历史经验,对于准确认识胶东公学在胶东干部教育和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意义重大。  关键词:胶东公学;办学;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2  一、胶东公学创建的历史背景  (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从此视角出发,对现存问题进行梳理并探索一些对策,以期能够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
期刊
摘 要:要想开展好群众文化工作,就不能脱离当地群众的现有民俗活动实际,必须与之紧密结合.泾源县的“赶牛”、“脚踏”、“花儿”等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形式活泼生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文化馆工作者不了解泾源县这些特色化群众活动形式,就会造成活动策划和举办举步维艰。“赶牛”、“脚踏”、“花儿”等既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当地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需要更好的运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期刊
摘 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一大批经济建设的实用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和保证。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了解当前中职生厌学的心理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调适方法,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调适;厌学心理;提高;教育质量;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对钢琴的学习,钢琴是一种传递音乐的载体,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人们的音乐情操,中专钢琴教学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中专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中专学生钢琴教学的策略,希望能更好的促进中专钢琴教学。  关键词:中专钢琴教学;问题;策略;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音乐是一种充满魔力的元素
期刊
摘 要:在我们平时教学中,我们往往不知道这些形式如何组合运用比较合理,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所以本文试图从朗读形式的划分作为切入点,研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朗读形式组合,为学生更好的朗读提供一个助推器。  关键词:建构式生态课堂;朗读形式;综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在我们平时教学中,我们往往不知道这些形
期刊
摘 要: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发展的需要,积极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每一位学生面对的教育资源是公平的,教师要努力寻找人文情感的氛围,倾其自己的全部力量注入教师人才培养的热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老师会深入学生心理去与学生交心谈论,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感,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学其实是培养学生人文精
期刊
摘 要:民族音乐是我们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我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我国文化、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应着重关注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扬,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文化大国、经济大国的同步发展。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我们应重视民族音乐,并把民族音乐应用到我们的音乐教育中,促进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教育的融合。本文通过对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价值分析,以期更好的
期刊
摘 要:如何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高校的特色内涵,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落实好“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需要全面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2  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56 个民族共同的强烈愿望,“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