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有效教学设计的要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ng0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设计包含国家人才培养观念、学校定位、学生发展规划、课程与教材选编等,狭义的教学设计是指一堂课、一篇课文的教学准备(俗称“备课”)。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关系密切的一般指后者,其中占比重最大也最典型的是阅读教学的设计。
  高中阅读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把握教材、学情估计、确定教学目标、核心问题和相关问题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组织、相关教学资源应用以及将上述元素组织起来的教学流程框架等。
  一、研究教材,把握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研究教材、明确文本的核心价值是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步”①。要准确把握教材,下列几项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反复阅读教材,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理解教材提示、文后练习题,领会教材编写意图;认真阅读教学参考,理解教参对课文主要教学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的阐释;理解文本,与该专题其他的文章比较,领会本篇课文在本专题乃至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意义;查阅资料,解决字词、典故等识读障碍;查阅文献,了解作者个人性情、文章的写作时代与写作意图等信息,了解与文章有关的学科知识,了解对该篇文章的解读、评析,尤其注意最新的、多元的解读信息;了解他人,尤其是一些教学名家在教读该文时的教学设计。
  除了掌握教材分析等相关信息,教学目标的确定更要关注学生。学生学习的状态是教学的起点。对自己班内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分析,分析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因素,分析他们最需要的学习目标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分析教材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
  在这些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可以确定教学某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了。设计教学目标要克服大而空、多而杂的毛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对一所重点中学所展示的35份教案作过一次统计,“发现5份无目标陈述,其余30份陈述目标常使用的词语是‘掌握’、‘了解’、‘培养’、‘理解’。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教学意图是含糊的”②。事实上,每篇课文的内容、内涵、语言艺术等都是具体的,因而教学目标也必须具体、可感而富于操作性。比如教散文《肖邦故园》,可列出如下两项教学目标:(1)指出题目中“故园”的含义,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2)赏析课文把人、物、景与“乐”(音乐)交织在一起的写法,着重体会文本将四季美景与肖邦音乐融为一体的艺术魅力。又如教《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教学目标不妨设定为:(1)重点:把握文章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并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2)难点:学习本文欲扬先抑、善抓特征的人物描写方法;(3)疑点:探究作者笔下的国文老师相貌丑陋、性情暴躁,他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原因是什么。上述两文的目标设定,均集中、实在、适度,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也能够实实在在地当堂达成。
  二、确定核心问题,设计相关问题
  核心问题是理解一篇文章主旨的钥匙,也是一堂课教学价值的依托,还可能是教学的切入点。它针对本堂课的重点目标,统领课堂提问的主要问题,贯穿课堂流程。例如阅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核心问题可确定为“课文所在专题叫‘活生生的’这一个,文中的徐老师是‘活生生’的怎样一个人”。这个问题,能够统领“自读课文,试用8个字概括文中国文老师的形象特点(作为课前预习布置给学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的”“围绕‘受益最多’,文章具体写到了哪些方面”“‘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的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心怀‘敬慕’仅仅是因为在写作方面、在对国文的兴趣方面‘受益最多’吗?还是回到本节课开头的问题:徐老师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真的很凶吗?作者为什么花费大量笔墨描写他生活习惯上的随意乃至衣着邋遢”等一系列问题。一堂课如能找到此类恰当的核心问题,无疑也就找到了成功的大门。
  在核心问题之外,于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自然还应设计其他一些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师生交流的质量。需要指出的是,问题设计应努力做到切入口小而辐射面广。例如《祝福》是传统老课文,梳理小说情节是“规定动作”。不动脑筋,张口就问学生小说讲了什么故事,一问就“沉闷”了。我教这篇小说时,先读祥林嫂的肖像“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接着发问:祥林嫂死时年龄到底有多大?是四十“上”呢,还是四十“下”?学生一下子发动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争辩。我和学生共同梳理小说情节中能显示年龄的时间词句,如第一次到鲁镇是“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以及“新年才过”“第二年的新正”“又过了两个新年”等,最后加起来是三十五六岁,只能是四十“下”,不可能是四十“上”。这样的设问既让学生梳理了情节,了解了祥林嫂的命运,又训练了对关键文句的筛选整合能力,一举多得,效果不错。
  三、划分教学板块,组织学生学习活动
  解决核心问题十分重要,但是,整堂课有40多分钟,不一定全部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通常的做法,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让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呈板块状分布排列。这种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教学设计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③。一般说来,一堂课应该有3~5个板块(板块数量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而定,高中语文课堂的板块可以少一些)。还是以《江南的冬景》为例,针对此文,我设定的教学板块有四:
  其一,交流预习情况
  1.文章题为“江南的冬景”,题目中的“江南”指哪个区域?请从文中找出“间接”依据。
  2.你认为写好写景类散文最该注意的是什么?本文在这方面处理得如何?请说明理由。
  3.文中哪些词语可揭示江南的冬景的特点?你认为其中具有代表性、概括力的两三个词语是什么?
  其二,文本研习·关于在比较中凸显特征
  1.文中有哪几组比较?在比较中突出了什么?可关注文章第1~6段,先自行考虑,然后同桌讨论。
  2.展开比较时,作者并不贬低其他参照物的美,来提升自己笔下的情境之美,而是着意将不同品质的美烘托出来。
  其三,文本研习·关于以精细的描写呈现画面
  1.文章展示了哪几幅江南冬景图?怎样给它们命名?(要求先轻声诵读文本)
  2.选析“微雨寒村”图(提示:可以从景物选取、描写手法的运用、具有表现力的词语等方面作赏析)
  3.五幅图画之间的联系(提示:看看这里有哪两条线索)
  其四,问题探究
  1.问题展示:有人认为,《江南的冬景》中“冬景”只是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作者抒写性情,向读者传达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写生活情趣才是文章主体。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2.学生研讨,师生交流,归纳贯穿全文的是怎样的情感。
  四、相关教学资源应用
  除了教材以外,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也可借用其他教学资源(如实物、教具、音像资料以及多媒体工具等)来改善教学。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工具、手段都是为阅读教学服务的,因此运用要得当,不能轻重不分,甚至喧宾夺主。就配乐朗读来说,音乐的选择必须确实十分契合文本,且着眼于促进文本研读和对主题更深层次地理解(一旦掌握不好度,就会变成音乐欣赏课,偏离语文课轨道);学生太熟悉的作品要尽量避免使用,否则会因为缺乏疏离感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像《升c小调夜曲》之于《肖邦故园》,小提琴钢琴二重奏曲《我的故乡》之于《想北平》,《京华烟云电视原声带·秋》之于《祖国山川颂》,古琴曲《醉渔唱晚》之于《听听那冷雨》等,是较为合适的。另外,准备将某支乐曲作为配乐时,须注意长篇的文章并不适合全文配乐;为配合某些文本段落,配乐的曲子有时还应作一些剪辑。
  将上述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有机组织起来,就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教学流程应围绕教学目标,形成课堂教学活动的主线;教学流程还应有一定的起伏、动静、快慢变化,以形成张弛有致的节奏感。
  【注释】
  ① 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② 皮连生 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12月第3版.
  ③ 余映潮. 论“板块式”阅读教学思路,《语文教学通讯·学术版》,2011年第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在这一理念下如何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和创造性;其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研究。因此在动态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在重视教学预设性的前提下,关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有效解决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很重要。本文阐述了为什么关注生物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如何有效应对生物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和应对生物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生物课堂 生成性问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大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力求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一、教学内容“活”——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怎样把数学的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呢?现代教学中有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支持,就能变许多的“不可能”为现实,
【内容摘要】主要论述了针对高考英语中阅读的比例之大,教师如何从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提高了对词汇量的要求,将高中阶段的词汇量由原来的2000个增加到了3500个。从08年高考看,词汇量比07年增加了290个,而且能力要求也在提高,生词增加,猜测词义分量加重,强化了语段、
新学期第一堂课——八年级第一课《爱在屋檐下》,我给学生布置了几道课前预习思考题,其中一题是“请用一句话描述:家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就此问题自由发表看法。同学们争先恐后,积极发言,诸如“家是物质保障,因为它为我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家是我的娱乐天地,因为在家里我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家是温暖的场所,因为那里有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听了学生的发言,我心里满意极了,心想预习
农村小学由于地理和历史条件原因,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不齐全、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师资配备不整齐。加上近几年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地区留守学生的数量也随之大量增加,给农村小学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新一轮的严峻挑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农村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观念守旧,缺乏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颁布可以说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全面落实在农村小学的教育者心里,还尚需时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会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学生,老师在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问题时,不能千篇一律,要学会灵活处理。尤其是对待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作为一名老师,不能只按常规的方法进行处理,更应该学会用爱心和沟通的方式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让他们能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去改正,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我带的学生中,上上届的曾莫愁和上届的祝悦以及现在正带着的学生彭小楠给我的触动最大,
【内容提要】学生到了高中,语文学习自然地不被学生重视——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尤其在重点高中,语文课更被学生边缘化,语文老师被戏称为“语老六”。理科学生沉浸在数理化中,文科学生投入到政史地里,语文成了名副其实的“副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想应该从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把语文教学引回到自己的家园。  【关键词】语文学习 回归 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哪个学校有一
思维开始于疑问,问题启迪思维。设问和提问能够把学习目标转化为生动具体的问题,提示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地理教学中要能引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解决地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地理能力。在地理课中恰当地设问和提问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精神。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怎样设计问题  
【故事背景】  2009年12月,我参加了宜兴市生物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内容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2节《人体的呼吸》(第1课时)。选择这一课题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在《人体的呼吸》第1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呼吸运动的原理无疑是学生最难理解的。针对本课时的教学要求和特点,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着力营造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承担扶贫助农责任是自己的本分,拼多多始终努力探索如何在传统电商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农产品上行问题,让贫困地区的农户有产就有销  拼多多以“拼”的形式,短时间内聚集海量需求,为农产品迅速精准匹配消费群体,并用3年时间发动5万名“新农人”返乡,在全国建立起一个个分拣、包装、物流的分布式中心,成功建立起以“拼”助捐的可持續扶贫助农机制。在扶贫助农之外,拼多多还努力扶持中国新品牌,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