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语言输入视角下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调查和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r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从多模态语言输入的视角出发,采用调查问卷和作业样本分析讨论大学教学中多模态语言输入现状、多元识读学习表现,多元识读能力提高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四个问题,提出多模态化学习资源的充分运用和输入及多元识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和输出是关键。
  关键词: 多模态语言 多元识读能力 大学生
  1.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传播媒介新技术的发展及普及,人与人之间的多模态交流日益频繁。传统以语言为主符号单一的传统识读能力在当今社会已不够用,因而由图像、声音、动作和颜色等表达意义的符号元素,正在与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构建意义的多模态系统,并给识读教育带来重大变革(胡壮麟,2007)。如今,多模态构建成为主流表达形式,使得传统与现代化教学相互补充与渗透,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在外部学习环境和媒介发生变化的同时,多元识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是多模态输入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内在需求。
  关于多模態语言的输入和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目前已有许多学者作过相关研究和分析。Kress和van Leeuwen(2001)认为,模态可以定义为参与交际的所有渠道和媒介,除了传统的语言符号外,还包括图像、颜色、音乐、技术等符号系统。各种符号资源(如有声语言、形象、声音、设计、动作等)共同参与日常的人际交往活动,形成多模态交流。张德禄(2009)指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在多模态话语交际的框架下,对模态的选择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和辅助条件,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为多模态话语交际提供多通道话语意义的表达方式。胡壮麟教授(2007)认为多元识读能力既包含文化识读又包含技术识读,也就是说这种能力不仅包括传统的读写识读能力,还包括文化、视觉、听觉、空间、姿态及现代信息网络时代的技术识读和信息识读等多种识读能力。顾曰国(2007)分析了利用多模态进行教学的重要性。此外,研究者还相继探索了多元识读的教学实践(葛俊丽、罗晓燕,2010;张义君,2011)。
  然而,在前人的研究范畴里,面向学习主体开展的实证类研究为数不多。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大学教学中多模态语言的输入现状?(2)大学生进行多元识读的具体学习表现?(3)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4)多模态语言输入和识读能力提高之间存在的问题?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问卷调查对象
  本实验从某高校随机选取150名大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理工科学生为100人(67%),文科英语专业学生为50人(33%)。
  2.2调查工具
  2.2.1多元识读能力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共20题,涉及4个方面,每个方面设计5个选择题。四个方面分别为:多模态语言的输入现状、多元识读的学习表现、多元识读能力提高的表现和目前多模态语言输入和识读能力提高之间还存在的问题。选项采用五级制,分别为完全同意、同意、基本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
  2.2.2学生作业样本
  英语专业三年级的预习作业。形式是PPT,预习课文选自高级英语第二册Lesson10 The Sad Young Man。
  2.3数据收集
  共计发放150份调查问卷,回收150份,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100%。共计收取25份PPT作业,每班各5份作业样本。
  3.结果与讨论
  3.1调查问卷数据及结果
  3.1.1英语教学中多模态语言的输入现状
  表1很明确地说明了一个事实:多媒体设备已基本完备(A组数据选择基本同意以上总计为90.4%),多模态语言输入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在该所高校的课堂普及(B组数据选择基本同意以上总计为100%),并且多数教师和学生都已积极接受多模态语言输入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积极采用PPT等多模态辅助教学工具,而PPT形式多样(C组数据选择基本同意以上总计为94%),内容生动有趣,使学生积极地采用此类学习模式。此外,除了以PPT为主要形式外,一些任课教师也开始使用其他类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如CAD等(D组数据选择基本同意以上总计为80%)。另外,网络作为多模态的载体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凸显。该所高校已开通网络学习平台,凸显了学习资源丰富,集各种语言输入模式为一体的特色,但是课程覆盖率还处于较低状态(E组数据选择基本同意以上总计为75.2%)。
  3.1.2多元识读的学习表现
  从表2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具备上网获取各类学习辅助资料的能力,包括网页文本、网页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资料,同时也能够在课外多渠道获取各类信息和资料(A组和C组数据选择基本同意以上总计分别为86.4%和82.4%)。以英语学习为例,学生经常使用新闻报刊、影视剧集、论坛贴吧等开展自主听说读写练习。该校部分课程已开通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在任课教师的要求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下,一般都会使用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但是许多课程暂时还处于网络课程开放之前的建设过程中,因此从数据显示来看(B组和E组数据选择基本同意以上总计分别为64%和69.6%),大学生通过课程网络平台加强多元识读的学习方式亟待开发和推进。此外,随着课堂互动的日益增加,学生由主要知识接收者逐渐转变为知识输出者,进行课堂讲演的机会越来越多。目前PPT是学生进行讲演时使用的主要工具(D组数据选择基本同意以上总计为87.4%)。
  3.1.3多元识读能力提高的表现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对网络技术日渐熟悉,大部分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明显得到提高,能够主动独立地发挥多元识读能力开展学习和参与演讲活动。多数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检索资料,包括论坛贴吧、各种新闻网站和电影网站等。根据表3数据显示,该校学生自我评价相对较高,A组显示88%以上基本同意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检索资料;B组显示92.8%正确删选资料;C组显示高达95.2%的学生利用PPT进行课堂讲演;E组显示89.6%的学生利用网络合作解决学习问题;D组是唯一显示学生多元识读能力不足的方面,即在参加网络学习讨论并提出意见方面还有待提高。   3.1.4存在问题
  根据表4,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虽然学生在多模态语言输入环境下有较好的听觉、视觉、空间及网络信息识读能力,但学生对于搜索信息技术的掌握、删选重组网络信息的自学能力和转化信息的能力仍然不足(C组、D组和E组认可该能力的总和分别是81.9%、73.3%和75.3%)。此外,学生普遍认为教学中的多模态形式不但局限于静态PPT,而且大多数PPT画面过于花哨,对学习者多元识读的接受能力将会产生消极影响(A组和B组认为有以上两组情况的数据分别为88%和92.8%)。
  3.2学生作业样本分析及结果
  通过统计学生的作业样本(见表5),主要有三项发现:第一,文字和图片模态是学生较喜欢的两种呈现方式,只有9份作业选择增加音频视频资料进行课堂演示,说明学生对多模态信息输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有所认识,少数学生会通过运用声音模态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二,在资料收集方面,25组作业完成者都会运用网络收集自己所需的资料,对大量资料也有一定的筛选能力,但是发现只有4组学生能运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讨论和收集问卷资料,由此可以看出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促进学习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第三,通过仔细对照在PPT作业中的图片,笔者认为多数学生对图片的选择比较随意,有些图片的表现内容并不与其想表达的主题相符,反而影响PPT的整体性和趣味性。这些都说明学生对资料的辨别筛选能力还有待提高。
  3.3对策及建议
  3.3.1多模态化学习资源的充分运用和输入
  首先,在多模态语言输入条件下,学习内容不应该只局限于纸质的书本,可以多加入一些其他模态的信息。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借助多种信息资源,如文化、语言、宗教、地域、历史、语境等,融视、听、触等多感官刺激于一体,为学习者提供文、图、声、像交互并存的语言环境,激活学生知识体系中已有的相关经验,并借助多模态的互动效果,引导学生了解、探讨、研究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现象,从多维的角度理解语言、分析语言。其次,多模态PPT设计可以通过文本、音频、视频等引导,有选择地对学习内容的背景知识和传达的价值观念进行补充。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和在教学中的运用将在未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积极开设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课余搭建健康的学习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开拓更宽更广的学习视角。
  3.3.2多元识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和输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已拥有较好的多元识读能力,且该能力不断提高。虽然学生对自己的多元识读能力评估较高,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期待有质的改变。比如,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多选“同意”或“基本同意”,而不是“非常同意”可以看出学生的期待值。此外,从学生的作业样本分析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明显将多模态语言输入局限于一种单纯的网络资料堆积,而不是利用各种符号系统建构意义,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从多模态的网络资源中获得充分合理的支持。早在2009年,研究者就已经提出学生对电脑的网络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资料收集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韦琴红,2009)。时隔三年,尽管网络资料和媒体模式日新月异地发展,大学生对于合理运用多模态语言输入的观念还不曾有明显的改变。教师在当前多模态输入的网络环境下,有必要继续提高学生对多模态语言输入的认识及加强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在选择多模态语言输入信息时,要首先确保这种输入是可理解性的输入,同时,学生应该自主设定学习目标和进程,有意识地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和删选能力,多参与在线作业和讨论,多与老师同学开展以课程网络为平台的交流活动。
  4.结语
  随着课堂上多媒体运用的日益普及,大学教学多模态化的迅速发展,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值得深入探讨。当然,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多模态化和语言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多模态化和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Kress,G.
其他文献
摘 要: 如何开阔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引导他们广泛接触生活,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永久话题。课堂教学是“一桶水”,课外阅读是“江河湖海”。现在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少,写作水平差,课堂教学如果得不到有效延伸,课堂教学将高耗低效,而课外阅读是一种综合学习,是小学生精神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 有效延伸  语文课堂教学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准备过
摘 要: 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良好情感、道德品质的培养。初中语文教材多是文质兼备、充溢着积极向上的情感的典范之作。教师应挖掘课文中的情感,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情感浸润学生心田,散发品质的芬芳。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情感探究 情感培养  语文教育教学肩负着审美教育、品质教育的重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开展情感教育,还要通过对优美篇章的解读,
摘 要: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任务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在中职化工原理教学中,面对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现状,作者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激活课堂教学,达到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化工原理》课程 任务教学法 “离心泵的认识与使用”教学设计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来说比普高生源质量要低,大多数学生文化理论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差,在心理上
摘 要: 壮锦是壮族人民最精彩的文化创造之一,其历史非常悠久,是壮族人民对美的认识的具体表现之一,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本文就设计艺术美学与壮锦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分析设计艺术之美与壮锦的美丽之处,用意在于发现并加强两者之间更进一步的关系,成就“壮锦之美”。  关键词: 壮锦 美学 设计艺术  一、引言  “美”这个词伴随人类文字产生之初就出现了。人类对于美所产生的意识,就是从“美”这个词而
摘 要: 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是实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学应该是多种形态的美有机结合的过程,是全面而和谐地向学生渗透美的源泉。  关键词: 美育 课堂教学 英语学习  聆听晶莹润畅的鸟鸣赏心,观赏碧波下穿梭的鱼群悦目,置身瑰丽奇迷的山色,追寻飘然脱俗之美更让人神往。对美育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代,《论语》中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些教育家认为这正是儒家完善人格的教
如今,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不听话,调皮,不懂事,这日渐成为令教育者比较头疼的问题。针对问题学生,我们更应该将德育工作做细、做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问题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1.家庭教育影响。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所有大人都围着他们转,形成了自私、骄横、任性的性格。在家里说一不二,被宠惯了,到了学
摘 要: 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根据最佳关联原则探讨旅游景点名称的一些英译策略,如直译、意译、音译加意译、音译加释义等。关联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应以最佳关联原则为指导,采取合适的翻译方法为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本文提出一个翻译这类词的普遍标准:翻译旅游景点名称时,应选择在具体语境中最有利于读者获取最佳关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旅游景点名称 关联理论 英译策
青春是一朵盛开的花,鲜艳多姿却也娇嫩无比,正如花开的日子并不都是风和日丽,成长的岁月也会遇到阴霾和风雨——心理健康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近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据长期教学观察,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很多,在这个年龄阶段,主要表现在狂躁、逆反、自卑、交往恐惧、抑郁等,这些不良情绪困扰着他们,成为他们成长的烦恼。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特别重要,教师不但要传授给他们知识
摘 要: 参加化学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差异大,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学业水平一轮复习与二轮复习阶段,将学生划分为冲A组、稳B组和保C组三个层次,分层布置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适宜的训练,既能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顺利通过测试,又能引领能力强的学生达到较高目标。  关键词: 分层布置作业 化学学业水平测试 复习效率  一、化学学业水平测试  为了加强高中课程的管理与监控,向高校提供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
摘 要: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重点应落实在“导”字上,具体体现在:教师是整个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和指导者。  关键词: 教师主导 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不给学生增加负担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问题、一项艰苦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发挥教师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