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互联网的用武之地

来源 :互联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qin274385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我国的各种媒体对2001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预测,可以发现他们的观点大体相同,即认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比较平稳和成熟的阶段。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1年1月的统计报告,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约2250万人。其中北京用户占有12.39%。北京和上海的用户共占有21.36%,而整个西部地区的用户却只占16.76%。在互联网的用户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的比例达24.84%,而农林牧副渔水利等生产人员占的比例只占
  0.76%。这组数字表明: 正当我国的信息产业界热衷于讨论电子商务的模式和策划网络公司上市时,我国9亿人口的农村,却很少有人关注。西部的农村更成为被互联网遗忘的角落。但另一方面,将这组数字与CNNIC2000年7月的统计报告对比,却发现西部地区的用户还是明显上升了。当时统计,我国上网用户人数约1690万人。其中北京用户占有18.72%,北京和上海的用户占有29.51%,而整个西部地区的用户却只占11.90%。对比表明: 西部地区的用户增加了67.6%,而北京上海的用户基本上不再增加(北京的用户反而有所减少)。由此可见,这组数字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即互联网用户在北京等重大城市的发展逐渐趋于平缓,而中央提出的开发西部的战略,开始对我国互联网在西部的发展开始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将互联网送到农村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近年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农民负担过重,乡村干部贪污等,使全国县级党政机关受理的群众集体上访的次数,有所增加。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便于各级政府直接听取农民的意见,从而十分有利于缓解这些矛盾。另一方面,我国的农业经济正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农业由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九十年代后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情况。同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指日可待。不久,对我国农产品的各种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我国的农业将面临国际上发达国家大农业的竞争。为了迎接以上种种新的挑战,我国的土地耕作制度将从“以粮为纲”走向“以蛋白质为纲”,土地经营规模将会适度扩大,农业和产业将会走向一体化,这些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从这个由市场为导向的农业体制改革的背景出发,我国农业对信息化已经产生了迫切的要求。实际上,缺少信息支持是农产品生产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我国农业生产引入市场机制后,推进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与市场化,但是各地农产品种植面积、对各种农产品的供求和各类农产品的价格等,经常发生大起大落的波动。当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上述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农业和产业还未走向一体化等因素有关,但农民缺少相关信息的支持,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是市场信息。农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强,需求弹性低,在未来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农业经济中,农户急需及时、真实、系统的市场信息。在缺少这些信息的情况下,不仅可能存在产后不知如何卖产品的问题,同时还存在产前不知种什么的问题。若农户得到的多是过时的、失真的、零散的信息,必然导致农户的生产与销售背离市场。目前我国已有的农业信息网既不系统,也不规范,远不能适应广大农民的需要。因此,加快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市场预测,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当前,虽然各省市普遍建立了农业信息网(agri.gov.cn),但在农民中去利用这个信息网的人很少。虽然,也出现了“中华十亿农副产品商务信息网”等大型网上市场,但它们都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实际上,正由于农村和西部地区比较落后,他们对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服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的要求要比城市居民更加迫切。最后,西部开发的一个重要关键,也是农业问题。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现代工业发滞展后,城市化水平较低,信息对农业的支持差,农业发展波动较大。如陕西的粮食产量在丰年和欠年之间,波动达到25%。而西部地区的农民比较贫因,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有70%左右位于西部地区。因此,大力开发农业及其相关产业,这不仅是解决西部地区农民吃饭与收入问题的基础,而且它也是整个西部地区进一步开发的重要前提。综上所述,农村无疑将是互联网的广阔天地。
  将互联网送到农村去,是填平“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的有力措施。“数字鸿沟”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领导人的重视。世界上80%的人口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年人均收入为25510美元,而许多贫困国家的年人均收入在500美元以下。像孟加拉国,一台计算机的价格是年人均收入的8倍。实际上,不仅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数字鸿沟,就是在一个国家的不同类型的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目前,使用互联网较多的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都市青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广大农村更是使用互联网的死角。假若我们不采取得力的措施,去弥合这个鸿沟,就可能进一步拉大贫富差别和城乡差别。就是在美国,这种拉大贫富差别的趋势也很明显。目前,美国26.1%的财富已集中在10 %的人手中。“信息富人”利用其占有信息资源的优势,就可能够获取巨额财富,而 “信息穷人”由于经济和教育程度的限制,却无法跟上信息革命的步伐。互联网既可能造就新的百万富翁,又可能使原本贫困的人变得更加贫困。在新世纪中,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数字鸿沟带来的挑战,既以提高信息网络水平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又不断缩短国内的贫富差别和城乡差别,的确是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印度的一些努力,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据联合国资本发展基金说,印度有5.25亿人,每天的生活费在一美元(世界银行规定的极度贫困线)以下。这些人主要是没有土地的农业工人、只有一小块无法养活自己土地的人、农村和城市的非技术工人、残疾人以及贫困家庭中长期患病者等。针对这种情况,印度在其信息技术计划中,提出了一项农村示范的计划。例如在瓦郎加尔的甘蔗种植区,已经开始一项农村通信计划。这个地区的70个村庄,都用计算机和中心网络相连。其中有6个村庄已开设培训中心,对农村青年进行计算机教育和提供互联网接入。现在这个地区已用网络,向农民传递当地农业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和每日天气预报。当甘蔗成熟后,晚一天收割,就会减少农民的许多收入。现在农民已可用网络预订收割机来收割的工作时间。印度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力图将网络技术用到农业中去。例如38岁的电脑工程师Subrahmanyam Yadavalli,去年辞掉了一个大公司稳当的职位,开办了一家风险企业,决心让农民也上网。他希望位于印度东南自己家乡的4600个农业合作社能购买他的产品——一台电脑和一套软件。通过它们,农民就可以上网,查看价格、天气预报和信贷信息。为了使农民能够接受,这套程序用的是简单易懂的符号和当地方言。他希望通过自己开发

的技术,使广大农民也能获取外部的信息,可以计算投入产出,为其产品找到更好销路,从而把他们从掮客手里解放出来,让他们自己掌握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为了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普及互联网,印度信息技术部最近还推出了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大力发展网吧、网亭的计划,并得到了各级政府以及信息产业的大力支持。如印度最老的一家库玛纺织厂,花费了2.5亿美元在它3万个零售点的出口处安装了卫星连接的互联网亭子,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这些零售点,能成为上网购物的场所。在印度有几百万个电邮亭,几乎是每隔1公里就有一个。电邮亭里面有电话机、传真机、复印机和电脑。印度打2分钟国际长途电话要付400个卢比,而在邮亭里发一封电子邮件,只要5个卢比。这一切,正如印度国家信息技术中心的一位负责人所说:“将信息技术作为发展的一项基本工具,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目标,但与此同时,我们把政府带到了你家门前。”
  将互联网普及到我国农村去,普及到我国西部去,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发展战略问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制定这方面的发展计划,包括基础设施、培训和政策等。在政策方面,建议上网费用对农村和西部作一定的倾斜。对于边远的西部山区,建议积极发展卫星接入技术。我们也呼吁所有关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公司、大学和各方面的有识之士,积极行动起来,为我国农村地区的互联网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其他文献
“老师,张同学把人撞倒了。”“老师,李同学忘值日了。”“老师,刘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我刚处理完这个“事故”,那个“事故”又出现在眼前,我不停地教导着,苦口婆心地讲着道理。那段时间,我真的好辛苦,班级里总是有学生向我报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告状的学生越来越多,我疲惫地应对着,不时地向同事们抱怨:做一年级班主任真是不容易。  一天,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平时总是关注孩子的错误,如
期刊
今天,是孩子们最后一次坐在初中校园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谆谆教导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最后的叮咛告别中,郑重地对全班同学说了一句谢谢,谢谢他们让我学会了“妥协”。  曾经,我的字典里没有“妥协”二字。因为年轻和性别的关系,为了赶走胆怯和心虚,我照搬前辈所教的“不苟言笑、端起架子”,以“霸气”“无敌”的姿态,出现在每一届刚接手的孩子们面前。  每一次接手新班级,我总是自信又强势地对学生说:“遇见我,是你
期刊
教科书、教辅书可比作母乳,母乳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只吃母乳,6个月以后就无法满足,到1岁、2岁甚至就会发育不良,他必须有大量自主食物的选择。读书也是这样,你只读教科书、教辅书,一定会精神营养不良,你必须有大量的阅读。  真正的教育是从阅读开始,阅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全面学习能力的提升。过去大家都把阅读认为是学语文所需要的,实际上远远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由阅读作为背景的,学习越往上越需要大量的阅读
期刊
教师应当是“智者”,否则他的工作很难有价值。学生到学校来,是“求学”,学什么?学智慧,学方法,学好习惯。学生渴望成为有智慧的人,他们认为教师应当是“有办法的人”;如果他发现教师不聪明,他有什么必要从师而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的“学习”,主要是丰富自己的智慧。在学生眼中,教师无论遇上什么困难,都有办法应对,至少,老师是“能和我一同想办法克服困难的人”。  正因为如此,一名教师
期刊
前不久,在华中师范大学德育所组织的一次教育培训会上,发起了一场关于“转化后进生是谁的责任”的公开辩论。  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德育所的专家与培训者——三所学校的近200位老师的交流与讨论。大礼堂的舞台上,六位中小学老师代表和两位专家先后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表达自己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其中一位教初中的X老师问,几乎每个班上都有一两位不爱学习、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怎么办?  他提问后,德
期刊
一  这一刻,我们期待了半年——春节期间,未来班的一群同学在乐山一家茶馆成立了筹备委员会,筹备未来班毕业30周年纪念活动,聚会的日子确定在九月中秋节小长假期间。  这一刻,我们期待了30年——1984年7月,我带的第一个班毕业了,我们用“未来”为自己的班命名,表达了我们的憧憬,我们心中约定的“未来”。今天,终于来了。  二  2014年9月6日中午,乐山郊外金鹰山庄。我到达时,已经来了许多学生。今
期刊
互联网等技术让各国变得越来越相似,无论在中国、美国、还是拉美,年轻人都非常相似,他们生活在一个被互联网联通的世界……为此,他们更应站在全球的高度审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如果他们能把体魄、心智、精神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成为各领域杰出的人才。  因此,我们把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新生入学都要经过严格的体能测试,入学后还要继续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同时,我们非常注重学生的精神健康,帮助他
期刊
素质教育,在我看来就是适度教育。可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是“过度化”了的教育。  基础教育不过是让一个生物人转化、成长为社会人,可以在人类社会中养活自己、生儿育女,过上普通而平凡的正常人的生活。非要将之与成功、发达等宏伟愿景、远大理想对应起来,对于一个普通的未成年人而言,在现阶段不仅是大而无当、虚幻空洞的,而且将这些成年人正当的理想和抱负庸俗化了,对社会信仰和价值观的构建伤害更大。基础教育,不能包打
期刊
教育创新应该从何处突破才能获得最大的成效?在我看来,有三个优先领域:科学、教学、早期教育投资。  教育需要更多的科学。这不是说要增加科学课程,而是指我们需要更多的科学来指导教学实践。神经科学家、行为心理学家和教育者需要合作,对学习科学进行严肃而系统的研究。比如,我们已知人类大脑在户外或活动时学得更好,然而,大部分时候我们却要求学生久坐,甚至是在光线不足或者没有窗户的房间里。  教育需要严肃地看待教
期刊
获取信息的速度快慢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现有的网络资源下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速度,已成为困扰众多数据中心、ISP和企业的一大难题。以负载均衡器为代表的互联网加速产品应运而生。它们将成为未来互联网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互联网上有多少客户?十分钟后客户数目会增长吗?这些问题恐怕谁也回答不了。互联网的快速增长已经使网络服务器面对的访问数量大大增加并且更加不可预知。如今,服务器必须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