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是谁的责任?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dmer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在华中师范大学德育所组织的一次教育培训会上,发起了一场关于“转化后进生是谁的责任”的公开辩论。
  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德育所的专家与培训者——三所学校的近200位老师的交流与讨论。大礼堂的舞台上,六位中小学老师代表和两位专家先后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表达自己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其中一位教初中的X老师问,几乎每个班上都有一两位不爱学习、学习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怎么办?
  他提问后,德育所的专家W先生回答说,要以家长的心态来对待他们,换位思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另一位专家D先生激动地站起来说,教育学生,包括转化后进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不可推诿的责任。好学生大体都是自学成才的,因为他们已经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即使老师不教,他们也可以自己教育自己,然而,后进生、学困生、待优生则特别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不仅如此,D先生还以他的教育经验与课堂观察为例,提出了一个极富挑衅性的话题,那就是现在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缺乏个别指导的教学,它不仅转化不了后进生,甚至本身就在不断地制造后进生。他针对那位老师的问题,反问道:请问X老师,你对学困生究竟采取了什么教育措施?
  D先生的发言与提问,立即引起了会场上中小学老师的骚动。大家议论纷纷,指责现在的家长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批评家长不懂教育,不理解老师的辛苦。有的老师甚至激动地反问D专家:“如果你是中小学老师,你怎么做呢?”
  一场火药味颇浓的公开辩论就此上演。在场的中小学老师认为D先生不了解、不体谅他们的辛苦;D先生则认为中小学老师们习惯了应试教育,没有为转化后进生付出应有的努力,反而在推诿自己的教育责任。
  就在双方相持不下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舞台上的一位教小学的L老师突然站出来,她激动地讲述了自己孩子的故事:因为先天原因,她的儿子在智力上明显落后于同龄的孩子。刚上一年级,他就跟不上学习进度,成了班上的后进生。他的班主任骂他笨,揪他的耳朵,使他对上学产生了恐惧。他常对妈妈说,耳朵好疼,不想上学了,不要读书了。L老师十分心疼,但由于自己和儿子的班主任是同事,她不好意思让儿子换班……熬过了一年级、二年级,终于换了一位新班主任。新的班主任特别关心她的儿子,稍有进步就鼓励他。儿子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仅能够跟上班上同学的学习进度,而且特别喜欢上学,对新班主任特别感恩。一天,他对妈妈说,长大后要把挣的钱分一半给班主任。说到这里,L老师已经泪流满面。她还说,这位优秀的班主任就在会场!随着这位班主任起身,会场上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L老师的讲述,把会场的讨论引向了高潮,她的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无疑是倾向于同意D先生的,甚至可以说为D先生的观点给出了一个实证。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中小学也确实存在班额过大的情况,一个老师精力顾不过来,无法开展个别指导。后来D先生在补充发言中也承认了这一点,并提出要想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实行小班化教学。他提出,中小学老师要实行教学重点的转移,即从关注优等生转向关注中等生、后进生,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
其他文献
班会只为一个人开?意义不同寻常,触动的并不只是一个人的心灵,这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
期刊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时常遇到学生犯错。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待犯错的学生?  人人都会犯错,学生自然也难以避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等错综复杂的矛盾。虽然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成人感”,可是还不具备成人的自我管理、约束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难免会出现错误。而对于不同的错误,我们要学会“退步”,智
期刊
期末复习阶段,看着孩子们下课还辛苦地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身为班主任的我略感心疼地说:“大家先下课休息一下吧!”没想到,我得到的回复居然是异口同声的拒绝:“不行,数学老师说要做完才准下课!”  多么听话的孩子啊!我是不是应该发出如此感叹呢?可他们才小学三年级啊,我心中没有一丁点因为他们听话而产生的成就感。  忽然想起了上届教过的小涛同学:“老师,我要去上厕所!”“老师,我先玩会再做作业吧!”“老师,
期刊
前几年,“听话”教育仿佛成了“落水狗”,人人都想“痛打”而后快。批判者认为,“听话”教育让孩子缺乏主见,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听话”教育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这些批评有一定的道理,但“听话”教育和让孩子听话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在跟着批判“听话”教育的同时,或者在面对绝大多数人都在批判“听话”教育时,我们是否还应该做点什么?比如,融入自己的思考,更多地反思“听话”教育这一教育现象问题之所在
期刊
一个“会”听话的孩子,是带着思考在“听话”,他知道何时该听,何时不该听,何话该听,何话不该听。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个“会”听话的孩子。
期刊
对于“听话”与“个性”,界定不一,态度也不同。追求两者互惠共存,不必强求,而要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师生的共同成长。
期刊
“老师,张同学把人撞倒了。”“老师,李同学忘值日了。”“老师,刘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我刚处理完这个“事故”,那个“事故”又出现在眼前,我不停地教导着,苦口婆心地讲着道理。那段时间,我真的好辛苦,班级里总是有学生向我报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告状的学生越来越多,我疲惫地应对着,不时地向同事们抱怨:做一年级班主任真是不容易。  一天,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平时总是关注孩子的错误,如
期刊
今天,是孩子们最后一次坐在初中校园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谆谆教导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最后的叮咛告别中,郑重地对全班同学说了一句谢谢,谢谢他们让我学会了“妥协”。  曾经,我的字典里没有“妥协”二字。因为年轻和性别的关系,为了赶走胆怯和心虚,我照搬前辈所教的“不苟言笑、端起架子”,以“霸气”“无敌”的姿态,出现在每一届刚接手的孩子们面前。  每一次接手新班级,我总是自信又强势地对学生说:“遇见我,是你
期刊
教科书、教辅书可比作母乳,母乳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只吃母乳,6个月以后就无法满足,到1岁、2岁甚至就会发育不良,他必须有大量自主食物的选择。读书也是这样,你只读教科书、教辅书,一定会精神营养不良,你必须有大量的阅读。  真正的教育是从阅读开始,阅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全面学习能力的提升。过去大家都把阅读认为是学语文所需要的,实际上远远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由阅读作为背景的,学习越往上越需要大量的阅读
期刊
教师应当是“智者”,否则他的工作很难有价值。学生到学校来,是“求学”,学什么?学智慧,学方法,学好习惯。学生渴望成为有智慧的人,他们认为教师应当是“有办法的人”;如果他发现教师不聪明,他有什么必要从师而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的“学习”,主要是丰富自己的智慧。在学生眼中,教师无论遇上什么困难,都有办法应对,至少,老师是“能和我一同想办法克服困难的人”。  正因为如此,一名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