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cool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应当是“智者”,否则他的工作很难有价值。学生到学校来,是“求学”,学什么?学智慧,学方法,学好习惯。学生渴望成为有智慧的人,他们认为教师应当是“有办法的人”;如果他发现教师不聪明,他有什么必要从师而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的“学习”,主要是丰富自己的智慧。在学生眼中,教师无论遇上什么困难,都有办法应对,至少,老师是“能和我一同想办法克服困难的人”。
  正因为如此,一名教师仅有教学激情是不够的,他自身需要成为有智慧的人,而不能仅仅靠“刻苦”和忙碌,因为学生在看着他,看他是否聪明。
  我经常遇到“每事问”的班主任,哪怕很具体细微的小事,也要请教“我该怎么办”。这些老师缺乏思考力,不会动脑筋,也有可能缺乏实践能力,缺乏在实践中承受失败的精神准备。班主任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情况,仅仅应对日常工作,也需要有比较好的心理素质,而若想得心应手地工作,他必须有教育智慧,勤于观察和思考,他只有少犯错误,他的工作才会有“育”的性质,否则就会成为不良示范。
  教育无小事,学校的一切都在影响学生的思维,这就不能不令我们深思,也迫使我们多动脑筋。不少学校食堂因管理不善屡遭学生批评,有的质次价高,有的排队过长,有的品种单调。学生每天在学校食堂用餐,食堂状态也体现学校教育的品质,如果学校缺乏智慧,势必给学生消极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人类文化智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却是“反智”和无能,教科书中的智慧,在一间食堂无法体现,一筹莫展。除了改进食堂工作,还可以做些什么?多年前,一些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不能靠“做思想工作”来解决。要有新的办法,可以让学生了解食堂供餐的全过程,让学生帮助学校,大家共同思考。学生是否知道柴米油盐的价格?是否知道劳动力的成本?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食堂的经营方式,也不了解学校食堂的各种难处。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和沟通,学生大致了解了一份菜的价格是如何定出的,知道两千多人的一顿饭有多大的工作量,知道学校食堂和家庭三餐制作的不同之处……了解了食堂的难处和苦处,他们的不满也就缓解了,他们对食堂的处境也就能有比较客观的评论。今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困难,他们很可能依据这一次的经验去判断。我曾在课堂讲述这种经验的形成,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认同。
  教师必须是学习者,他应当有独立思考精神,不人云亦云;如果教师只是政策方针的宣传者,那学生看《新闻联播》就够了,何必从师而学?教师应当比学生善于学习。和很多老师一样,我的一些经验也来自教学工作实践。只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尊重常识,尊重规律,就能获取教育的智慧。
  和学生谈学习,要有些办法。有个学生长期“中不溜”,所有任课教师都这样评价。我对他说:“我不认为你就是这个水平,你可能只用了六七分气力。当然,你可以只要六七十分,甚至也可以体验一下不及格,但是,不妨抓住几次能证明自己的机会,不至于让老师和家人产生错误判断。”他报之一笑,后来在一次考试中门门优秀,令同学刮目相看;其后故态复萌,轻轻松松地读完高中,并有余力做其他事。我关注这方面的个案,他们让我对学生有了更丰富的了解。我以此告知学生,不要卷入无意义的竞争,只要你是个保持趣味的学习者,有些问题可以留到下一阶段思考,而不必汲汲于“名次”。 其实,每位老师都会有这方面的教训。只要教师有正确的评价观念,就不至于对学生做出错误判断。
  目前的社会状态,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我们的知识有限,我们的方法可能难以应对新问题,但只要保持学习状态,我们就能获取无穷的智慧,从而有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灵的恐惧,让他们比较平安地度过困难时期。
其他文献
谁的青春不奋斗,再高远的目标,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前行。
期刊
班会只为一个人开?意义不同寻常,触动的并不只是一个人的心灵,这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
期刊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时常遇到学生犯错。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如何对待犯错的学生?  人人都会犯错,学生自然也难以避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等错综复杂的矛盾。虽然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成人感”,可是还不具备成人的自我管理、约束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难免会出现错误。而对于不同的错误,我们要学会“退步”,智
期刊
期末复习阶段,看着孩子们下课还辛苦地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身为班主任的我略感心疼地说:“大家先下课休息一下吧!”没想到,我得到的回复居然是异口同声的拒绝:“不行,数学老师说要做完才准下课!”  多么听话的孩子啊!我是不是应该发出如此感叹呢?可他们才小学三年级啊,我心中没有一丁点因为他们听话而产生的成就感。  忽然想起了上届教过的小涛同学:“老师,我要去上厕所!”“老师,我先玩会再做作业吧!”“老师,
期刊
前几年,“听话”教育仿佛成了“落水狗”,人人都想“痛打”而后快。批判者认为,“听话”教育让孩子缺乏主见,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听话”教育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这些批评有一定的道理,但“听话”教育和让孩子听话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在跟着批判“听话”教育的同时,或者在面对绝大多数人都在批判“听话”教育时,我们是否还应该做点什么?比如,融入自己的思考,更多地反思“听话”教育这一教育现象问题之所在
期刊
一个“会”听话的孩子,是带着思考在“听话”,他知道何时该听,何时不该听,何话该听,何话不该听。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个“会”听话的孩子。
期刊
对于“听话”与“个性”,界定不一,态度也不同。追求两者互惠共存,不必强求,而要在尊重学生个体的基础上,努力寻求师生的共同成长。
期刊
“老师,张同学把人撞倒了。”“老师,李同学忘值日了。”“老师,刘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我刚处理完这个“事故”,那个“事故”又出现在眼前,我不停地教导着,苦口婆心地讲着道理。那段时间,我真的好辛苦,班级里总是有学生向我报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告状的学生越来越多,我疲惫地应对着,不时地向同事们抱怨:做一年级班主任真是不容易。  一天,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平时总是关注孩子的错误,如
期刊
今天,是孩子们最后一次坐在初中校园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谆谆教导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最后的叮咛告别中,郑重地对全班同学说了一句谢谢,谢谢他们让我学会了“妥协”。  曾经,我的字典里没有“妥协”二字。因为年轻和性别的关系,为了赶走胆怯和心虚,我照搬前辈所教的“不苟言笑、端起架子”,以“霸气”“无敌”的姿态,出现在每一届刚接手的孩子们面前。  每一次接手新班级,我总是自信又强势地对学生说:“遇见我,是你
期刊
教科书、教辅书可比作母乳,母乳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只吃母乳,6个月以后就无法满足,到1岁、2岁甚至就会发育不良,他必须有大量自主食物的选择。读书也是这样,你只读教科书、教辅书,一定会精神营养不良,你必须有大量的阅读。  真正的教育是从阅读开始,阅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全面学习能力的提升。过去大家都把阅读认为是学语文所需要的,实际上远远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由阅读作为背景的,学习越往上越需要大量的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