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古典诗歌中的“理趣”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古典诗歌而言,其本质是抒情的,但也有一些诗人不甘拘泥于此,常常将在人生中觉悟出的“理”融进诗中,从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然而单有“理”,没有诗的形象,还算不得真正的诗,那只能是以诗的外在形式所讲的“理”。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说:“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有理语。”“趣”者,艺术趣味也。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若夫理趣,则理寓物中,物包理内,物秉理成,理因物显。”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中的“理”,绝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总是圆融在具体的“物”中,了无痕迹却意味深长。
  而这样的“理趣”,在具体的古典诗歌中显现的方式又是不同的。
  
  一、以“景”寓“理”
  
  诗人笔下的“景”,常常烙上了主观的意念,这样的意念又不露痕迹地让人体悟出一种“理”。如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就是一首将“理趣”溶解在自然景象中的佳作,读来耐人寻味。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梁园又名兔园,俗称竹园,为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当年梁孝王在园中设宴,一代才子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然而那曾一度百鸟鸣啭、繁花满枝、群贤云集之所,早已封禁在历史的深处。而今的梁园只剩下乱鸦聒噪,一片萧瑟,唯有庭园中的树木枝繁叶茂,在一片萧条之中凸显出它的艳丽。
  诗的第一联,极言现今梁园的萧条、颓败,紧接着以老树孤花之景来寓理:江河不废,人生易谢,盛衰无常。诗人借助于景观的变化,让读者自然地悟及事理,且事理隐露而不明显,诗意盎然。
  我们熟知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写诗人在游园不值的失望之余,却意外地看到墙头上跳跃着的“一枝红杏”。这样的“一枝红杏”,给诗人带来一份惊喜,让诗人心中领略到了“满园春色”。“失落”与“获得”,就这样并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诗中让人联想出的“道”;“春色”一旦“满园”,即使墙围门闭,也无法阻挡“一枝红杏”向人们宣告春天的到来,这又是诗中让人悟觉出的“理”。不言道而道自见,不明言理而理借景显,其韵味悠长。
  再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陆游《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都充盈着“理趣”。
  前者,诗人自喻为“沉舟”、“病树”,以为自己还会重新浮起,追随那千帆的船队,以为自己仍然能够重振精神,沐浴无限的春光。可因诗句的想象生动,后人又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哲学意义,那就是历史决不会因为某些个别事物的衰败没落而停止前进的脚步,新的事物必将取代旧的事物。
  后者,诗人在重峦叠嶂的山间漫步,曲折的山泉汩汩流过,也许是过于深入,诗人顿生茫然:路在何方?迷惘之际,忽又开朗,前面已是柳暗花明,农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句所写与人生的某种境遇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它远远超越了自然景物本身,而更多地显示出“理趣”的魅力。
  
  二、以“物”融“理”
  
  古代诗人常常借助于对某一个“物”的歌咏,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觉悟,由此表述“理”的意味。
  欧阳修的《画眉鸟》,就是借助于“物”来传达“理”的脍炙人口之作: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的上联,先说禽鸟在美丽的春天,在繁花茂林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鸣唱。借此引出诗的下联,写被锁在“金笼”里的画眉鸟,因“笼”的限制,无法“随意”,无法“自在”。由此,诗的“理趣”也就悄然地融入其中:一旦为一些人为的规矩所束缚,自由之身,也就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
  再如贾昌期《咏凌霄花》中的“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诗以凌霄花为喻,形象地阐述了一个“理”:尽管自身的条件不尽如人意,但只要心存凌云之志,充分利用“青松”的有利条件,也能从平地上升到“千寻”的高处。
  又如龚自珍《己亥杂诗》里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落红”化作“春泥”护花的精神,更是一种崇高思想的象征。
  
  三、以“史”藏“理”
  
  《乌衣巷》是刘禹锡的一首咏史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曾经热闹一时的朱雀桥边,早已野草丛生野花自开;当年高门士族聚集的乌衣巷,如今只剩下了斜阳残照;旧时栖息在王、谢华堂前的燕子,也飞人了寻常的人家。
  燕子见证着朱雀桥过去的繁华也见证着如今的荒芜,见证着乌衣巷曾有过的奢侈也见证着而今的惨淡,见证着既往王、谢豪门的雕梁画栋也见证着现今它已成为百姓之家的沧桑。一片野草闲花,一抹惨淡斜阳,一种沧海桑田情调也就蕴含其中。
  罗隐的《西施》,也是歌咏历史人物的别具一格之作。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在诗的上联,诗人便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促使国家兴亡成败的因素在于“时”,吴国的人何苦要将亡国之罪,强加在一个女子的身上。诗中的“时”,是指当时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下联则巧妙地进行推理:假如确实是西施颠覆了吴国的话,那么“越国亡来又是谁”?这样的发问,振聋发聩,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尖锐的批判性。于是,一种思想的光辉也就跃然纸上:试图将亡国的罪魁祸首转嫁于一个女子,那只能是为统治者开脱罪责,毫无疑义。
  再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人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强调“男儿”应能“包羞忍耻”,遇到挫折便羞愤自尽,这决不是“男儿”的本色。诗结句中的“卷土重来”,更含有“败不馁”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四、以“议”显“理”
  
  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之所以受到后人的褒扬,就是因为诗人将抽象的读书感想,具化为鲜明而又生动的诗歌形象。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像镜面一样明净幽深,它倒映着“天光云影”。这一感性的形象,本身就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因为水深水清,所以能够容纳光影徘徊;反之,则不然。接下来诗人以形象化的“议”,回答了池塘“哪得清如许”这一问题: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而将诗联系诗题,其“理”也就顿显:读书可饱览“天光云影”,而“天光云影”又离不开“源头活水”。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写从“横、侧、远、近、高、低”六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可得出的观感是“各不同”。这样的观感给人以启示:人们观察事物,因为立场的不同,角度的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即使同一个人也是这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慨叹身在山中反不识山之真面目,恰是识得山之真面目的见道之言。它从反面说明了庐山的“真面目”,其实就是庐山方方面面的综合;否则,那只能是主观的庐山,片面的庐山,表层的庐山。
  再如,白居易《白云泉》中的“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中的“理趣”都是借助于形象的议论来显示的,渎来也就别有一番意味。
  由此可见,诗的说“理”,不仅仅就是“理”,它还要有“趣”,而这样的“趣”,给予人的是无穷的回味,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获得和惊喜。
其他文献
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回到曾无数次往返留下我第一个脚印的村庄。但在我眼中,这座村庄只属于过去,它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真实无可挽回的消失。 当踏上柔软的泥地,一股亲切的气息差一点让我跌跪在地,虽然我早已对这次归来有了准备。沿着开满野花的小路,一步步走近那绿树掩映的村庄,走近那清清池塘也盛不下的记忆时光。  田野的风光夹裹着青青麦苗和金黄油菜花散发出的浓郁芬芳钻进鼻孔,瞬间涤净了我的五脏六腑。
期刊
所谓记叙性文章的情节,是作者在记叙性文章中有意识地挑选和安排的相互有关的行动的结构。这里有三个关键点。首先,“有意识地挑选和安排”,是说对材料要有目的地选择和有条理、分先后地加以处理;其次,“相互有关的行动”,是指材料要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抗争;再次,“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的外在形态。    一、情节结构的组成部分    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曾说,故事对事件
期刊
[妙文览胜]    例文一  幸福就是此刻  铁凝  去探望一位生病的友人,聊起很多从前的事情,计划很多未来的事情,她忽然发问:对于你来说,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想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个很适合的答案。  那阵子,经常携带这个难题去和人打交道,不管是新朋还是故友,聊到酣畅时总是抛出这个问题冷场,当然,收获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幸福的时刻就是加官晋爵时买房购车后身体无恙中;有人说最幸福的时刻就
期刊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代总是以不可阻挡的态势滚滚向前,现代文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而面对那即将逝去的风景,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一座村庄的消失》以娟秀清亮的文笔、浑圆细密的构思作出了积极明确的回答。  让我们首先把目光瞄向文中描述村庄消失的那个镜头,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消失”的。文章在第四段用对比的手法将眼前景与回忆景交织在一起,来表现村庄的衰亡。你看,棠梨树没有了,代替它的是刺槐
期刊
分析能力,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本能力,也是高考作文的难点。检验一篇高考作文的优劣,标准固然很多,其中主要看考生对题目的理解是否准确,对论题的分析是否透彻,对问题的解剖是否具体,对观点的论述是否独到……总之,就是要看考生是否具有敏锐的分析眼光和分析能力。事实证明,凡是一类卷高考作文,都体现了较高的分析水平;一些人档低的作文,往往是分析不准、不透、不新所致。希望同学们对此能引起高度重视。本文试从词语型话
期刊
喜欢毕淑敏,喜欢她的睿智,她的敏捷,她的坦白,她的广博,她的深刻再次拜读她的《界限的定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人与人相处,即使是再亲密的挚友、亲人,也是需要界限的。  “距离产生美”,然而距离、界限又是相对而言的。文章以一种药理现象引出自己所要论述的观点,从自身经历出发,以自己学医时对界限的理解作为出发点来论述,使文章更加具有可信度。然后由动物之间到人与人之间界限的重要性逐步进行阐述,层层深入,
期刊
我的母亲熬奶茶的本事堪称一绝。小时候,每天早晨我都是被母亲熬的茶香诱惑醒的。起床后坐下来喝几碗母亲熬的奶茶,浑身就沸腾了,背上书包冒着呼伦贝尔零下30℃的严寒都不会觉得冷。想起母亲起早熬奶茶的辛苦,我立刻会被一种力量包围着,那股力量一直暖暖地鼓励我勇往直前。  几天前回家,整整一年时间没有见面的亲戚朋友自然很高兴,都热情地邀请我去他们家作客。可我发现他们家里少了熬奶茶的香味,取而代之的是简便的奶茶
期刊
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只相貌平庸、经历平凡、生活平淡的小小“箭杆虫”,快乐地呼吸着,真实地生活着。  从呱呱坠地那天开始我就知道:我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海市蜃楼的美丽与迷人不过是过眼的云烟、片刻的浪漫,我极像一只白色的“箭杆虫”,躲在阔叶中、杆芯里,心如止水,快乐地计数着自己的天年。  我似乎今生注定与某种平静有缘。我生于常常被人遗忘的乡村,吃着与山珍海味不搭界的食物,上着普通的启蒙学校,就似小时候
期刊
在当轮船洗碗工的日子里  (俄)高尔基    春天到来的时候,我终于跑了。  我在堤岸上闲荡了两三天,在好心的装卸工人那里吃饭。和他们一起住在码头上,后来,其中的一位对我说:  “孩子呀,我看你在这里闲荡也不是办法,到‘善良’号轮船上去吧,那里需要一个洗碗工人……”  于是我去了。船上小吃店的老板是个高个子,长着一把大胡子,戴一顶黑色的绸帽子,没有帽沿,一对浑浊的眼睛透过镜片望了望我,然后低声说道
期刊
[妙文览胜]  例文一    湿湿的想念  沈 红  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