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酒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5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似通俗文艺,爱之者甚众,而“酒有别肠,唯文者近”,要论酒的真正知音,还应首推文人。诗人朱湘说:“我知道酒的个性,我知道酒由上游流经下游的清洌悦耳的过程。”除了文人,谁还会说这种话?
  国人善饮,饮者千姿百态,但也只有文人的酒态是最值得怜爱和称赞的。《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以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喝醉了,天地就成了自己的房子,房子就成了自己的裤子,如果你走进了我的房子就等于进了我的裤子。多么滑稽可爱的醉态啊。每每念及刘伶、嵇康、李白等人的酒醉心明的样子,我总忍不住会心地微笑,并为之感动。
  文人的喜欢酒,有两类:一类是有酒的情感却没有酒量。像周作人、林语堂、胡愈之、沈雁冰等就属此类。周作人先生在他的《谈酒》一文中曾这样评价自己:“……我很喜欢喝酒而不会喝,所以每逢酒宴我总是第一个醉与脸红的。”他们确是不胜杯勺的,但他们与酒有不解之缘,这令他们在文章中对酒的事故总能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另一类则是既有酒的情感又有酒量。这一类文人有很多,像阮籍、陶潜、曹操、苏轼等等,不一而足。总以为他们一日三餐都是红着脸的,且以为他们都是喝烈酒的胚子。“要把个太阳的金樽喝出月亮的苍白”,记不清是哪位诗人这样说过,这一句却总令我看见陶渊明从南山上菊丛中走来,他是醺然而陶然的。
  我妄加揣测,以为文人喜欢酒的原因有五:其一,受圣人的影响。《十国春秋》记载:“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圣人尚且豪饮,深受“易儒”浸淫的文人,难免有趋鹜之心。其二,反叛的性格与现实无法调和,便假酒浇愁,求得暂时的麻木与忘却。“自古文人多叛逆”,文人似乎总有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矛盾,于是便有了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无奈,刘伶“无息无虑,其乐陶陶”的逃避,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懑。其三,以为酒如同烟草香茗,有助于灵感与创造力。林语堂先生在《谈饮酒与酒令》一文中说:“酒在文学上比别样的东西更有重要的贡献,它与香烟一样大有助于人类的创造力。醉的人似乎是很自得的,在这个时候,人类介于事实与幻想间的创造力,便比平常更高了。”林先生的这种观点在文人中很有代表性,“酒的情感”也应由此而生。其四,争相效仿。各行各业都有偶像,崇拜追随偶像的风度嗜好似乎是人类的通病。文人也不例外。李白效仿曹操,苏轼效仿李白,互为影响,代代相传,蔚然成风。在大学学中文的时候,我就曾仿效过朱自清、鲁迅的吸烟,一天三包,以致面黄肌瘦,大有淡巴菰中毒之状。我也跟着室友仿效过刘伶的喝酒,终因上吐下泻、丑态百出而作罢。其五,文人酒性。曹雪芹先生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不妨套用,那么文人应是“酒做的骨肉”了。酒性外冷而内烈,文人则大多是外儒而内刚,相济相通,自然是相见恨晚、悱恻难离了。文人的吃酒,要么侠,要么雅,要么痴,脱了这三个字,便是俗了。
  侠,在这里我指的是骨气。在饮酒中体现自己的浩然正气,这才是侠。侠是饮酒的最高境界。讲到侠,李白应排第一。他的《将进酒》是酒歌的极品,而他的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斟酒的故事,则将酒的阳刚精神弘扬到了极致,亦使李白的酒品诗品人品浑然一体,互为辉映。后世称李白为诗仙,我称李白为诗侠。仙是诗的空灵飘逸,侠是诗的精气神。仙也好,侠也罢,都不能与这酒无关。
  宋史中有“苏子美豪放好饮,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的记载。苏舜钦何以每夕以一斗为率?原来他在读《汉书》时,读一句浮一大白,再读一句再浮一大白。杜祁公由是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不为多也。”以《汉书》下酒,应为雅。苏舜钦大约是有史可证的用诗文做下酒菜的第一人。
  丰子恺先生在其美文《湖畔夜饮》中说:“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于诗句。……另外还有一种美味的酒肴,就是话旧。”他以为,“夜雨剪春韭”是最愚笨的事,实际的韭菜远不及诗中的韭菜下酒来的好吃。佐以诗文、叙旧下酒,才是真趣味。据说郑振铎先生也有“不要酒菜,以背《红楼梦》诗文下酒”的美谈。丰先生郑先生喝酒之雅紧随苏舜钦其后,它们都是文人浪漫率真的天性的裸露。
  以通俗历史小说饮誉海内外的台湾作家高阳先生,为人狂放,一生爱酒,且酣饮无度,很有李白遗风。他可以一日无饭,但不可以一刻无酒,自封“高阳酒徒”。素向以酒代茶,酒不离口,有酒则执笔如风,无酒则文思枯竭。灵感之至,皆助于酒。他时常感叹:“无烟无酒,生而何欢,又何必生。”即便病入膏肓,也要写诗自嘲:“不死仍留日暮醉,余生笔兆岁朝春。”为了一个“酒”字,高阳先生佳作纷传;亦为了一个“酒”字,令他债台高筑,囊中时有羞色。而他临死前仍在歌吟:“为酒消得人憔悴,千金散尽终不悔。”与酒情深义切如此,真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酒痴”。
  酒性辛辣纯净,犹如一个高尚的智者。“酒似文人骨”,我的脑海中忽然闪出这样一个比喻。
  愿文人都好酒且都有酒的品德,愿文人的篇篇美文如盅盅美酒,香纯满人间。
  【简评】纵观中国的诗歌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诗歌之中到处可以看到酒的影子,到处可以闻到酒的醇香。假如我们从诗中抽去酒的成分,恐怕中国诗歌的色香味都将为之锐减。“酒能酿诗”,也是诗人们自己道出来的一种奥秘。因此借酒再现自己的创作成为诗歌中的另一道风景。“温酒浇枯肠,戢戢生小诗”;“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形册槁木因诗苦,眉锁愁山得酒开”;“酒肠无酒诗不流,一曲新词酒一杯”;“百岁光阴举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诗意与酒情并存。诗人借着一壶酒,酣醉之中,诗兴勃发,浮想连翩,创作出许多想象丰富、意象活泼的作品。无论是写唯美的小品,还是作豪迈的长歌;无论是倾诉离愁别绪,还是抒发兴亡感慨,无数精彩篇章,大多是酒后放歌而来。总之,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作者醉酒,诵者醉诗。郁郁酒香,浓浓诗意,穿越时空,纵扬千古。酒已凉了,诗人已远去,但他们的思想伴着酒香永远萦绕在我们心里。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中学]
其他文献
一个挎着篮子的女人弯腰  去捡地上的菜叶子  她的小女儿,总是  先比她捡到    一个袖着手的女人站在  一把靠背椅的旁边  她那写着“三元理发”的椅子  被风坐着    一个卖烤红薯的女人数了数  手中的几张钞票  然后递给小凳子上  写作业的儿子,让他再数数    一个卖花的小姑娘飞快地  跑上了路,敲了敲  车玻璃,又看了看  红灯    一个跪在地上的小女孩  她的校服有点脏了  她面前
期刊
成长的烦恼  八年级(2)班姚淑颖    “哇,三百度!”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视力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但毕竟是事实。没过几天,这两条腿的家伙便耀武扬威地骑到了我的鼻梁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大小小的卷子也日益增多,整日做得头昏脑胀,常常是直到深夜也无法入眠。我们的名言便是:“八节课,七节考,还有一节测长跑。”这样,一个学期下来,那副旧眼镜看黑板已如“雾里看花”。赶紧趁假期配副新的,却不料速度增长得
期刊
1.天津卷  今年天津卷的作文题难能可贵的是,它在“要求”中只规定文体和字数,而不提所谓“立意”和“角度”,这反而让所谓“三自”(自定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落到了实处。题目中的前三个字“有句话”,为考生预留了无限大的“立意”空间:它可以是诗意的表述,如“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也可以是哲理的概括,如“一步与一生”;它可以是一句象征某种生活态度的古诗,如“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也可以是
期刊
坚守心灵的净土  高二(3)班刘平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当世界迈进21世纪的门槛时,人们就面临了种种的诱惑。物欲横流,流行充斥,现代社会的发展正在悄然颠覆一些传统的认识与理念。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疾病流行,人类面对大自然,依然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物质生活不断进步,但我们的精神家园却日益贫瘠,那么,当我们的精神家园遭遇强烈撞击之时,我们应怎样坚守她的宁静与纯洁呢?我们应当何去何从?  
期刊
[训练目标]  文言文翻译是整张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如何做好这道题已成为考生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为考生只要科学复习,在平常训练中培养抓得分点的敏锐意识,就能突破这一瓶颈。  [命题预测]  1.分值:2007年2套全国卷、山东卷、海南卷、江西卷、湖北卷、四川卷、安徽卷为10分,其他省市卷6分、7分、8分、9分不等。预计2008年各省市都会向全国卷看齐,稳定在9分到10分之间;全国
期刊
窃水  高二(1)班张林芝    这几天用水紧张,接水处许多在中午还盛满水的桶,到了晚上水位便低了许多,有几个还空着肚子立在水槽边。深受窃水之害的我决定提前回去看个究竟。  接水处只有几个人在洗衣服,看这几人谈笑自若,便知其不属“疑犯”之列。细看槽边,大大小小的水桶亲密无间地挨在一起,也有几个立于其他桶之上,作“先登”状。  这大大小小的桶盛满水者不到一半。我思量,若今晚不来水,这些桶的主人们该怎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父亲和孩子来到一堵墙跟前,父亲对孩子说:“给你10米的助跑,你敢不敢跳过去?”孩子用眼睛瞟了瞟那堵墙,回答说:“这么矮的一堵墙,没有一点问题。”于是孩子一跃而过。可他没有想到,墙那边是一条沟,他重重地摔在了沟里。孩子从沟里爬起来,愤愤地说“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父亲没有立即给予回答。过来一会儿,他们又顺着墙往前走了一段,父亲忽然停住
期刊
火光来自屋子中央,是穷人在这个冬天里的心脏。  火光,像我仰望春天时的杜鹃花。  火光,来自夜里,它爬满穷人的墙壁,把那些试图穿隙而入的冷统统赶了出去。  它与外面的月亮遥相呼应,成就了一段精彩的对白:  月亮说,我有透明的手指,从不遮蔽一株小草嫩绿的光泽。  火光说,我只有鲁莽的热情,愿意为了驱赶寒冷而枯竭。  月亮说,我有笨拙的手指,我所碰到的东西从不抓住。  火光说,我的触角四处伸开,我要抓
期刊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
期刊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闭幕了,对于新作家协会的历史使命,大家有更多的期待。在文学现象多元复杂的背景下,作家协会如何面对新现象、新问题是个紧迫问题。比如,韩寒、郭敬明等“80后”可以加入作家协会吗?这个问题就很棘手。他们不想入是一回事,能不能入是另一回事,看来有必要探讨一下。这里姑且设想他们想入了该如何应对。  如今,中国文坛80年代后作家风头正劲,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后生把文坛搅的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