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太上感应篇》的现实意义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太上感应篇》作为一部道教经典,它所阐扬的入世行善以求长生乃至成仙的理论,使积善成仙这一修持法门得以流行推广,从而便利民众修道。该典籍含摄了儒、释、道三家的主流思想,最大限度地扩充社会的行善群体,促进了人间善业的发展。《太上感应篇》作为一本道德行为手册,加之其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提倡,更是对当今创和谐社会的实践与完成有积极明确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太上感应篇》 积善成仙 三教合流 创和谐社会
  《太上感应篇》,又称《感应篇》,它成书于我国北宋末年,其作者不详。它是一部篇幅很短的道教典籍,全文仅1274个字。该道经由道教基本理念、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善恶报应说这三大素材结合而成,是三教合流较为成熟的产物。《太上感应篇》因其知名度倍受古今中外众多学者的评注,然而他们多为考究该经的形成渊源或文本特征。为此,鄙文尝试性地对《太上感应篇》的现实意义作一探讨,望大家指正。
  一、推广积善法门便利民众修道
  纵观宋以前的修仙法门大致有以下情形:先秦时期主要以“养神”、“服气”、“炼气”、“饵药”、“祀祷”方法求“羽化而登仙”。 至秦始皇及汉武帝,人们既贵长生不死药,亦重坛场祷祀。其后《太平经》主要推介守一存神法门。东汉张陵五斗米道重视符箓咒语。东晋《上清经》则重存守人身三丹田之三一,及存守脑部九宫之“雄一”、“雌一”。先秦至唐,人们多重视外丹,即以矿物、植物等为材料,炼化成上、中、下三种药物(多以黄白为大药),欲借外在药物来改变自身体质,去除肉质凡胎而达长生、成仙。但因服食外丹有较大副作用,唐末人们改而修炼内丹。内丹即用导引吐纳、避谷食气等方法,以人身上、中、下丹田为鼎炉,炼化后天的精、气、神,使其转与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合为一体,以求长生、升仙。
  《太上感应篇》当然也谈长生求仙,然绝口不提修炼、服食、导引、符箓,而只言:“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虽然早在《太平经》就认为,天地之间,寿最为善,积德行善乃长寿升天的要道。也尽管积善成仙说是先由西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提出进而被《太上感应篇》所吸收的,但积善成仙的修道法门却是随着《太上感应篇》的问世与流行,才逐渐受人们重视并践行的。宋代以降,在凡俗生活中成仙了道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取向,行善积德也演变成为一种必须的宗教实践,与其它修持方式相得益彰。如明清时期的道教修炼以行善积德为外功,认为只有多积外功,才能最终使内丹修炼有所成就。再如清末民初出现于四川西部的飞鸾教,其修持方法也是以静坐炼丹,彻悟至道为内功,而以力行善事、广积阴功为外功。或许是因为《太上感应篇》出现之前的积善成仙说犹如一缕轻烟般若隐若现,而其之后该修炼法门便如熊熊烈火般一览无余,方才有学者将今日道教的行善法门归始于《太上感应篇》,而无视《太平经》抑或《抱朴子内篇》。确切地说,《太上感应篇》对积善成仙的修道法门起到推广的作用,而并非其首创。该经对积善成仙法门的发扬与推广,一定程度上使道教的长生修仙术不再专属于贵族,也使修道之人可以摆脱以往服食炼养、斋醮科仪的繁缛礼节,为广大普通民众开启了相对便利的修道方式。
  二、融汇儒、释思想广促人间善业
  《太上感应篇》含有儒、释、道三家思想。第一,道之求长生、成仙,齐物畏神的思想。如经中提到道教的司功过之神:三台北斗神灵、三尸神、灶神,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世人的表现,记录人们的罪过,以让天曹依此对恶者进行处罚。第二,儒之伦理道德规范。占有该经最大篇幅的众善诸恶之说,共列出26条善行和170条恶行,多以儒家“三纲”、“五常”之义理为判断标准,如称“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衿孤恤寡,敬老怀幼”、“不彰人短,不炫己长”等为善举,而判“阴贼良善,暗侮君亲”、“虚诬诈伪,攻讦宗亲”、“轻蔑天民、扰乱国政”等为恶行。俞樾评价该书说:“此篇虽道家之书,实不悖乎儒家之旨”。第三,释之十善恶业之说。所谓十善恶业,《四十二章经》云:“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因而《太上感应篇》所言“吉人语善、视善、行善”、“凶人语恶、视恶、行恶”对善恶之人的区分显然受到佛教伦理的影响。众善诸恶中的“纵暴杀伤”、“口是心非”、“造作恶语,谗毁平人”、“贪婪无厌”、“每好矜夸,常行妒忌”等,也多化自釋之十善恶业。
  《太上感应篇》不仅只简单地兼容了儒、释思想,更是“突出了三教共同的、通俗的宗教思想——善恶有报”。笔者虽不苟同所援作者在此句中“三教之宗教思想”这一提法,但是该作者对“善恶有报”乃儒、释、道三家所共有思想的解说颇让人接受。笔者认为这使得该道经更为圆融地统摄三家的思想,大大缩小了宗教界限,得以劝化更多不同社会背景的群体行善积德。再之,《太上感应篇》流传之广,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牧,各阶级各阶层几乎都有它的信奉者。当时许多世代书香人家,尽管门口贴着“僧道无缘”的标语,但在他们的案头大都放着教导子孙的教育范本,如《太上感应篇》与《文昌帝君阴鸷文》等。其次,《太上感应篇》流传之久,从北宋真宗开始,赐钱刊刻,大显于世,历代受到推崇。半个世纪以前,佛家重印了《太上感应篇》,印光法师还亲自作序褒扬。而在七八年前,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又将其加以大量影印。一千多年来,这种善思想的传播也渐渐形成了以慈善为荣的社会风气。回顾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在官办慈善事业鼎盛的宋元时期,私人慈善活动开始零星出现,如范仲俺的“义田”、刘宰的“粥局”、朱熹的社仓等。至明清时期,社会慈善事业处于巅峰状态,诸如育婴社、普济堂、同善会、清节堂等大量的民间慈善团体组织也开始涌现。素有“古今第一善书”之称的、并融三家主流思想为一体的《太上感应篇》,凭其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对人间善业的兴起、发展、普及自当功劳不小吧。
  三、倡导除恶行善助创和谐社会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然而创和谐社会的实践已达数年之久了,社会各个领域的诸多不和谐现象仍屡见不鲜,如奢靡浪费、家庭纠纷、盗窃抢劫、巧取豪夺、贪赃枉法、毁坏生态等等。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曾对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作过全面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从该阐述中,我们可推知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两个内涵: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所以若能促使这些关系趋于和谐,即是在创和谐社会了,而《太上感应篇》里所竭力提倡的行善去恶思想对此有导向作用。
  《太上感应篇》首先宣劝了26个善举,如:“不履邪径,不欺暗室”、“忠孝友悌,正人化己”、“济人之急,救人之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积功累德,慈心于物”等等,实则教导我们树立善信念,并以慈善之心为人处世。倘若人人之心皆慈,人间之举皆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有什么理由不和谐呢?“行善积德”当属化解一切不和谐因素的良方。接着《太上感应篇》所竭力主张去除的170个恶行涉及世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有关个人品行、家庭、经济、政治和对自然界的态度等,林林总总,面面俱到。该作者认为,在个人品行方面的恶行有:“以恶为能,忍作残害”、“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讪谤圣贤,侵凌道德”、“耗人货材,离人骨肉”、“乘危迫脅,纵暴杀伤”、“斗合争讼”、“贪冒于财,欺罔其上”等等;在家庭方面的恶行主要有:“抵触父兄”、“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等等;经商的恶行有:“短尺狭度,轻称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等等。为官的恶行有:“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妄逐朋党”等等;对待自然所犯的恶行如:“用药杀树”、“诃风骂雨”、“无故杀龟打蛇”等等。世人但凡自省,在这物欲横流、钱权至上的社会里,此中有多少恶行是我们司空见惯并且习以为常了的 呢?诸恶不除,和谐社会永远只可能存在我们口头上,或在来世的彼岸里。所以,在当今邪恶已经累行的社会时期,“惩恶除恶”必然该是创和谐的一大手段。只要人人力除身上的种种恶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将逐渐趋于和谐。若每个人都积极响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和谐社会离我们还会远吗?
  综上所述,《太上感应篇》虽生于中古,但对当时及现今广大民众修道成仙,对人间善业的发展,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都有不匪的现实意义,是一部极具生命活力的不老道典。
  参考文献:
  [1] 龙汉宸等.太上感应篇[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2] 段玉明.论道教善书的现代价值[J].宗教学研究.2006(3).
  [3] 萧登福.从《感应篇》、《清静经》等书看道教的修炼法门[J].运城学院学报.2006(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了强大经济做后盾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深化革新,新的教育方法制度层出不穷,其中高校学生社区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的丰富和多样化。但是在这种逐渐淡化班级概念的新形势下,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深入有效地发挥高校学生社区的积极作用,避免出现更多的学生事件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认真思索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关键词 学生社区 思想政治工作  一、学生社区思想
期刊
摘 要 中职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要在学时不多的情况下,既传授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又培养较强的应用能力,这对所有中职英语教师都是极大的挑战。英语合作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的高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我成功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平等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中职英语 课堂教学 合作
期刊
摘 要 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引入或设计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习得相关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目前的商务英语教育投入产出比效益低,体验式教学符合语言经济学基本规律,是提高商务英语教育投入产出比在教学方法上的必然选择。体验式教学要以专业知识的介绍为前提,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创设体验情境,掌控体验过程并向学生反馈体
期刊
摘 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开始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多掌握一门外语已经不仅仅是英语专业的必须要求了,而是各个专业学生的内需。但由于英法两种语言的相近性以及英语先入为主的影响,英语思维常常被带到法语学习中来,而英语在二外法语学习中的迁移作用有正负迁移之分,我们要尽量让这种迁移都演变为正迁移,避免不必要的负迁移。英法两种语言本身有很多类似之处,在学习过程中一要很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期刊
摘 要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诗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声声慢》就是李清照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咀嚼着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哀愁。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
期刊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独立学院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在独立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也成为独立学院能否生存发展的保证。因此,深入思考和研究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充分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就业指导 独立学院  一、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现状  (一)就业指导机构建立的时间较短,投入不足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了解职业与社会的最佳途径,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顶岗实习酒店企业并不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上存在不少疏漏,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常常感受不到自身价值与职业成长空间,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实习质量,是酒店管理专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酒店管理专业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与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也有了相应的调整。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强调理性分析的实用性,特别是对于一些逻辑推理和隐性条件的潜在分析略显突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图像题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而通过直观的函数图像来推知题目所给出的隐含条件一般就要求同学们具备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而这往往也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所缺乏或者说是不足的。有鉴于此,我们就来谈
期刊
摘 要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对大学体育教学而言,如果能够以一种较为合适的方式引入拓展游戏训练,对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以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内涵为主要切入点,深入分析拓展训练对大学体育教学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 拓展 体育教学 游戏  1 前言  拓展训练的最初起源与战争有着莫大的关联,准确地说,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很大的关系
期刊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化的快速来临,普通高校开展成人教育对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成人教育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最后对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 普通高校 成人教育 发展对策  一、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现状  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普通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