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棋类游戏中支持幼儿的学习品质

来源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近几年来一直尝试开展幼儿棋类游戏活动,并申报了市级课题《教师在棋类游戏中支持幼儿学习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希望以棋类游戏为抓手,激发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支持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提升,为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在幼儿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引入融趣味性、益智性于一体的棋类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下棋,体验下棋带来的愉悦与成就感,不仅能培养幼儿对棋类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启迪幼儿的智慧,陶冶幼儿的性情,让幼儿终身受益。
  棋类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挑战能力;棋类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语言表达、社会交往以及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我园尝试以课题的角度开展棋类游戏对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的实践研究。虽然目前研究正处于前期阶段,但通过阅读文献和大量的案例观察,我们发现棋类游戏对幼儿主动性、计划性、专注性、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反思与调整等学习品质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其中关键的一环在于幼儿的积极学习品质并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的,棋类游戏中也参杂着比如输不起、怕失败、不专注、拖延等消极学习品质。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与支持策略,就成为了幼儿积极学习品质提升的有效支撑,教师如何识别案例中正在发生的学习品质?如何恰当解读和分析?如何给予适时适度的有效支持以促进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提升与发展。通过以下案例,我们尝试做具体分析。
  一、适当搀扶,适时放手——培养幼儿积极主动、专注力等学习品质、
  (一)案例实录《东倒西歪的浩浩》
  浩浩是中三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在一次棋类游戏活动时间,浩浩和孩子们一起玩《魔盒》的游戏,刚开始浩浩还能勉强下两步,可是后面就东倒西歪、大声尖叫,根本不关注棋局,轮到自己下棋时随手一下,老师走过来提醒浩浩认真下棋,可是这种现象毫无改观。
  (二)案例分析及教师支持策略
  浩浩虽然比较活泼好动,但是前几次棋类游戏都认真参与,为什么这一次表现得如此反常呢?经过教师仔细观察,发现浩浩根本没有理解《魔盒》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要求对弈双方尽快围合某小块版图,就可以获取其中宝石。可是棋子之间有些抵冲设置,比如画有“水”的棋子不能与“火”的棋子挨着,这就增加了棋局的难度。浩浩由于在教师讲解这套棋的规则时没有仔细听,没有理解游戏规则,所以不会下这副棋,于是便开始捣乱。
  教师发现这个问题后,以同伴的身份加入游戏,在与幼儿一起下棋的同时再次讲解游戏规则,尤其讲到棋子之间的相互抵冲时,老师边在棋盘上演示边提醒浩浩观察。老师在下棋过程中,有时故意会下错棋子,引导浩浩去发现错在哪里。慢慢地浩浩明白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不再捣乱,开始积极主动参与游戏,专注力也明显提升。这时候老师果断选择“适时放手”,及时退出了游戏,选择站在一旁继续观察幼儿游戏。
  (三)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浩浩是因为不会下棋,无法找到乐趣,才出现了不积极主动、不专注的不良表现。当教师抓住这一症结,及时给予支持,采用了“适当搀扶,适时放手”的支持策略后,幼儿积极主动、专注力等学习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二、培养玩性,打消顾虑——提升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学习品质
  (一)案例实录《怕失败的陶子》
  陶子是大一班的小朋友,在一次《四子连连》的游戏中,陶子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正在下棋。这副棋需要通过扔骰子来确定棋的坐标,陶子每次扔骰子都很慢,但是每一局都是最先在棋盘上把4个棋子连成一条线的。陶子每次扔骰子都会把玩很久,然后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每次扔出来的结果都是与自己上一步下的棋的位置紧挨在一条线上的,每一局都是陶子最先获胜。
  (二)案例解析及教师支持策略
  教师注意到了这个现象,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陶子每次扔骰子不是随意扔的,她事先观察好了与自己上一步的棋紧挨的坐标位置的特征,然后再来找出骰子相应的面,再轻轻放下骰子,她这样做可以让她很快获得胜利,只需四步就可以完成四子连连。当其他小朋友发现这个问题后都说陶子是作弊,陶子顿时很难过,不愿意再次参加游戏。
  教师于是引导孩子们来讨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孩子们建议说:“骰子必须要高高抛起再落下,不准选好骰子的面然后轻轻放下。”随着游戏规则的完善,确实没有孩子所谓“作弊”的机会了,可是陶子却不愿意参加游戏了。老师这时候采取了“培养玩性,打消顾虑”的支持策略来逐步培养陶子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学习品质。于是教师带着陶子一起参与到“丢手绢”的体育游戏中,孩子们因为未知的惊喜而十分愉快,陶子也有所感受,老师适时引导陶子:“你看玩这个游戏,正因为你不知道手绢会丢在谁身后,你们大家才会觉得好玩有趣,如果每次都提前告诉大家手绢会丢在谁身后,这个游戏多没有意思啊!”在接下来的棋类游戏中,老师鼓励陶子大胆地玩,告诉陶子不要担心输赢,输了赢了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认真参与游戏,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赢棋的好的方法,这才是我们最高兴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陶子不再那么惧怕输赢了,而是更加勇敢地去面对游戏中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挑战,享受游戏过程带来的乐趣。
  (三)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幼儿学习品质的支持,不仅在于引发幼儿对游戏规则的修订,而是对陶子的个别教育。陶子在生活中就比较怕失败,不敢尝试,如果老师只是简单修改规则,可能陶子以后就再也不参加游戏了,这个案例中最好的是对陶子的持续关注与支持,通过“培养玩性,打消顾虑”支持她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良好学习品质提升。
  三、未雨绸缪,计划在前——培养幼儿计划性和反思调整的学习品质
  (一)案例实录《究竟谁获胜了》
  潇潇和另外两个小朋友结束了这一局的《企鹅捕鱼》游戏,每个人面前都摆了许多鱼的棋子,每个棋子上有1-3条不等的鱼,到底谁获胜了呢?三个小朋友一起来比一比,其中有一个人是数棋子个数,有一个人数鱼的条数,还有一个把所有棋子垒高,三个人都说是自己获胜了。
  (二)案例解析及教师支持策略
  孩子们谁也不能说服对方,都觉得自己获胜了,最后请求老师来评判,老师介入后发现孩子们在游戏前没有制定获胜的标准,所以出现了三个孩子都认为自己获胜的情况。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大家都觉得自己获胜了,每人说一说自己理由?”三个人的理由分别是:我的鱼多,我的棋子多,我的棋子垒得高。接下来老师提出:“如果要比较出谁获胜,要用同一个标准来比较。”孩子们说:“那就按我的方法来比?”孩子們出现了各执一词的情况。老师适时指导:“游戏都结束了,再来确定获胜标准,你们觉得合适吗?什么时候制定获胜标准比较好呢?”幼儿回答说:“游戏开始前制定获胜标准比较好。”
  孩子们再次投入游戏,游戏前就先定出获胜标准。这一小小的规则制定,意外地让孩子们的游戏更好玩,更具挑战性了。他们会根据获胜标准有意识地去赢取有利于获胜的棋子,他们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下棋策略,比如以“鱼的条数多”为获胜标准,幼儿就会每次尽量去赢取有三条鱼的棋子,如果是以“棋子数量多”获胜,幼儿就会尽量去多赢取一些棋子,而不用管鱼的条数。
  (三)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个案例是对幼儿计划性和反思调整的学习品质的有效支持。对于孩子来说,在问题情境中教师“未雨绸缪,计划在前”的支持策略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发展其计划性和反思调整等学习品质。在老师的支持引导下,孩子们能够在游戏前制定获胜标准并在游戏中反思调整自己的游戏策略,这些都有利于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
其他文献
午睡时间,孩子们都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寝室里一片安靜。我忽然听到窸窸窣窣异常的声响,这是哪里的声音呢?我立刻抬头巡视,发现不远处躺在床上的小宇,闭着眼睛,两颊泛红,眉头皱在一起,头发也湿透了。我赶紧站起,又发现他两条腿绷得直直的,小手在被子里摸着下身,身体不停的抖动。我担心他哪里不舒服,快步走过去,轻轻蹲在他身边。他听到声响发现了我,猛地睁开眼睛,吃惊的看着我,我关切地问他:“宝贝,哪里不舒服吗?
期刊
吃餐点时,大部分小朋友都能拿到盘子放在桌子中间等待分點心,东东就拿着盘子在桌子上敲,或是把其他小朋友的盘子叠起来,动个不停,一刻也不能安静下来。  开始午睡了,小朋友都很安静地在脱衣服,摆鞋子,只有他还在那学各种超人的形象,在卧室里到处飞奔,把自己的小枕头乱扔,好不容易睡到床上,还翻来覆去不肯睡,等别的小朋友都起床了,他却又起不来。  户外做操时,排到队伍中的东东一刻都闲不住,用肚子顶前面的小朋友
期刊
伊伊,一个可爱伶俐的小女孩。  记得在你第一次来幼儿园的时候,你是多么的小。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像嵌在稚嫩的脸蛋上的漂亮珠子,粉红的小嘴巴时而快时而慢地吸吮着安抚奶嘴……晨间来园的时候,你抱着奶奶的腿委屈地哭泣着并不忘快速地吸着奶嘴。我弓着腰张开双臂想抱着你,你无声地往后退缩;我蹲下来试着轻轻拉着你的小手,然后对你说:“伊伊,我会陪着你,想哭你就靠着我,痛快地哭吧……”慢慢儿地,你接受了我,我感觉你
期刊
2019年9月11日,接力出版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幼儿文学的边界与特征——中国原创幼儿文学理论研讨会”。  李敬泽,高洪波,金波,秦文君,徐鲁,汤锐,朱自强,陈晖,李敏谊,瞿亚红,杜传坤,胡华,崔昕平,刘頲,刘秀娟,陈香,刘丙钧,郑春华,王一梅,萧袤,熊亮,吕丽娜,李岫青等20余位专家学者、作家、画家、评论家,媒体代表以及接力出版社总编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白冰等主办方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针对“
期刊
冰山理论是萨提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冰山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这就是外在的行为和表象,而更大的一部分内在世界却潜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这是无法被人轻易觉察的客观存在。  冰山理论主要应用在心理咨询场合,家庭教育咨询师经常使用到。但在幼教领域,如果我们也
期刊
家长会中家长角色意识是什么?家长应在家长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传统家长会形式需要改变吗?如何改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校职幼儿园何薇园长,就“幼儿园互动式家长会中家长角色问题”整理成以下访谈内容。  编者:作为家园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家长会,不断出现“任务化”与“形式化”的现象,您的看法是?  何薇园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幼儿发现式学习是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强调幼儿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式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探索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发现式学习是基于儿童立场的探究  (一)注重
期刊
早在上世纪,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生活即教育”。《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珍视幼儿生活的独特价值”。乔治·福门博士在《儿童经历的寻常时刻》中论述了儿童生活中的典型时刻和寻常时刻,认为:“儿童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被命名为‘学习’的活动中度过的,而由一个个细微的生活片段联结而成,恰恰是这些片段,蕴涵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潜在契机。”生活环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
期刊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让2020年的假期变得如此“特殊”。白衣天使、民族脊梁、家国情怀、中国速度,这些崇高伟岸的光辉形象时刻震撼着我们;刻意隐瞒、恶意传播、不守规则,同时又在挑战着道德的底线;生命的逝去、亲人的悲伤、城市的暂停同样也在撕咬着我们的内心。如何让这场鲜活而又残忍、悲烈却又温暖的社会实践战场,成为教育发力的新起点,我们利用“家园共育”网络平台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期刊
插班幼儿一般都是出于各种原因才转学的,或多或少在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或不适应现象:看到同伴游戏活动总是躲在背后或孤立的当观众;集体活动不善于与同伴、老师互动;对集体规则难于适应而感到恐惧;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种莫名的“瞎抓”一脸茫然;小时段同伴互助交流时只能当“听众”而成了一只“孤雁”。鉴于这些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帮助插班幼儿消除顾虑、缩短心理落差做有效的研究,让插班幼儿尽快融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