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幼儿数学教学往往仅关注文本、解读文本,既难引起幼儿对数学的的兴趣,更难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数学品质,提高幼儿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数学回归生活”就是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一旦数学真正回归生活,就会让幼儿有一双“慧眼”,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找到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使幼儿有一双“巧手”,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就会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在提升思维品质的同时,使幼儿在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中得到发展。
1 整合教材中的生活因素
数学教材中有不少的生活因素,必须善于联想、举一反三,变“薄”为“厚”,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角度”、“全方位”,有效实行渗透和整合,使数学回归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以小班数学教材为例,分类活动包括“按颜色分类”、“按大小分类”、“按图案分类”,我们从中发现,利用并生发生活情境,使数学教学有趣又有效。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捡树叶,从中发现树叶颜色不同,再引导幼儿按颜色给树叶分类;继而带领幼儿观察操场景物,发现树、花、叶、球、椅子等都有大小区别,再引导他们按大小分类;最后,回教室共同创造“图形王国”情境,提供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三座房子,引导幼儿给不同的图形娃娃找“家”,“按图形分类”的教学目标便轻松达成。数学又是“思维的体操”,教数学就是教思维。数学要回归生活不但要联系生活现象,更要引导幼儿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问题,学会科学思维。如《自编8的应用题》,一上课,教师便出示挂图,上有八条鱼。随既请幼儿根据图意编题列式,引导从不同角度去发现、观察、思考问题。结果的按鱼的大小不同编出:“河里有2条大鱼、6条小鱼,共有多少条鱼?”“河里有8条鱼,其中大鱼2条,有几条小鱼?小鱼有6条,有几条大鱼?”并分别列式:2+6=8、6+2=8;8-2=6、8-2=6。随后又分别根据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位置以及某个形状、某个位置、某种颜色编出不同的题目。
2 情趣盎然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能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活动的要求,我们将幼儿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游戏作为日常教学的有效载体。小班学习“一一对应,比较多少”时,教师就将“小动物乘车”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扮演小动物,玩“乘车找座位”。乘务员在不同站点根据旅客上下车分别检票、统计(看乘坐红、绿色座位乘客各有多少?谁多谁少),在动态中学活数学。大班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中,不仅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还明白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不同价值,初步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在具体设计游戏时,教师则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对象又各自创新。大B班就请两位幼儿当收银员,一名幼儿当导购小姐(或先生),其余当顾客,没人到银行领10元钱,自由到超市购物。在商品上标明不同价值,标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明标(如8元、9元)有的“暗标”(如3+6= 元),有的“曲标”(如☆+△=)。幼儿必须先搞清标示的☆和△的价值并经计算才明白东西的价值,才能选购。有的还故意超出十元,看他们是否变通思维、“合作购物”。购物后,又通过问题设置,让他们学习对应、排序、比较大小…….一个游戏下来,信息量大,教学容量大,幼儿的收获也十分大。
3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教育
借助日常生活活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既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真实的场景中获取数学知识,又可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更能体验感悟“数学无处不在,必须学好有用的数学”。如,在进餐时,让幼儿分发碗、碟、杯、匙等,不仅培养了劳动习惯,而且获得匹配和一一对应的经验;午睡前开展“找小鞋,配配对“、”小鞋找家“等活动,可以让幼儿学到分类、配对和统计;户外活动时,玩“比比谁跳得高”、“ 比比谁跳得远”,让幼儿进行测量、统计;排队清点人数时,顺着数,倒着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 ;每天出勤点名,使用统计表进行统计、比较、评比……幼儿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实践中学中玩、玩中学,对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逻辑、运算法则开始获得真正意义的理解。
4 家园有机配合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港湾,家长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生的教师。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可以保证数学回归生活具有更强的的可行性、适应性、连续性和有效性。我们努力挖掘家庭教育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并充分利用它为教学服务。我们采用讲座、沙龙、开放日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数学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我们鼓励家长直接或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配合教学内容做好幼儿的知识和材料准备,做好教师施教后的巩固、延伸和实践工作。综合活动《野餐》,我们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汉堡、三明治,在制作材料中有意渗透大、小、长、短、粗、细、厚、薄等不同品种,运用它们开展数学游戏。幼儿乐于参与,并大胆与同伴、家长交流编题、解题、发现问题的新思路。家长亲身体验感悟,活动后异口同声说:真没想到数学活动可以这么玩,这么好玩,以后我们在家也要经常和孩子玩这样的数学游戏。
5 投身大自然、社会去感受、体验
在数学回归生活时,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引导幼儿投身大自然,并在社会这本“大书”中去感受、体验数学与大自然、社会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让数学教育的内容向自然和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育。这是我园春游的一幕:教师带着幼儿到公园踏青,寻找春姑娘的足迹。在茂密的竹林中,幼儿发现了春笋。兴奋之余,教师带他们做和春笋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怎样数才能数清楚?春笋娃娃和竹娃娃有怎样的关系?想想还会长出多少竹子?接着让孩子数竹节、比高低、便考题、比胜负,孩子们在开心玩耍中学了数学。秋天,带孩子上山捡落叶,发现落叶颜色、形状各不同,做一个帮树叶娃娃找妈妈的游戏,在体验对应中计数、算数、编题;让孩子抱抱树干比粗细,再在“无疑处设疑”:没有尺子,我们能知道树干有多粗吗?经过思索、讨论,幼儿想出用手臂量,一个人的手臂量不了可以几个人牵起来量。教师随机又问:“如果要知道这树有多少米该怎么办?”幼儿想出先用手臂在墙上做记号,再用尺子量就可以得出树干真正粗多少。以大自然和社会为课堂,不仅陶冶了幼儿的情操,还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幼儿数、量、形、空间等数学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1 整合教材中的生活因素
数学教材中有不少的生活因素,必须善于联想、举一反三,变“薄”为“厚”,变“静”为“动”,变“单一”为“多角度”、“全方位”,有效实行渗透和整合,使数学回归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以小班数学教材为例,分类活动包括“按颜色分类”、“按大小分类”、“按图案分类”,我们从中发现,利用并生发生活情境,使数学教学有趣又有效。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捡树叶,从中发现树叶颜色不同,再引导幼儿按颜色给树叶分类;继而带领幼儿观察操场景物,发现树、花、叶、球、椅子等都有大小区别,再引导他们按大小分类;最后,回教室共同创造“图形王国”情境,提供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三座房子,引导幼儿给不同的图形娃娃找“家”,“按图形分类”的教学目标便轻松达成。数学又是“思维的体操”,教数学就是教思维。数学要回归生活不但要联系生活现象,更要引导幼儿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问题,学会科学思维。如《自编8的应用题》,一上课,教师便出示挂图,上有八条鱼。随既请幼儿根据图意编题列式,引导从不同角度去发现、观察、思考问题。结果的按鱼的大小不同编出:“河里有2条大鱼、6条小鱼,共有多少条鱼?”“河里有8条鱼,其中大鱼2条,有几条小鱼?小鱼有6条,有几条大鱼?”并分别列式:2+6=8、6+2=8;8-2=6、8-2=6。随后又分别根据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位置以及某个形状、某个位置、某种颜色编出不同的题目。
2 情趣盎然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能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活动的要求,我们将幼儿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游戏作为日常教学的有效载体。小班学习“一一对应,比较多少”时,教师就将“小动物乘车”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扮演小动物,玩“乘车找座位”。乘务员在不同站点根据旅客上下车分别检票、统计(看乘坐红、绿色座位乘客各有多少?谁多谁少),在动态中学活数学。大班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中,不仅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还明白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不同价值,初步掌握了人民币的换算。在具体设计游戏时,教师则根据不同教学目的、对象又各自创新。大B班就请两位幼儿当收银员,一名幼儿当导购小姐(或先生),其余当顾客,没人到银行领10元钱,自由到超市购物。在商品上标明不同价值,标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明标(如8元、9元)有的“暗标”(如3+6= 元),有的“曲标”(如☆+△=)。幼儿必须先搞清标示的☆和△的价值并经计算才明白东西的价值,才能选购。有的还故意超出十元,看他们是否变通思维、“合作购物”。购物后,又通过问题设置,让他们学习对应、排序、比较大小…….一个游戏下来,信息量大,教学容量大,幼儿的收获也十分大。
3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教育
借助日常生活活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既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真实的场景中获取数学知识,又可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更能体验感悟“数学无处不在,必须学好有用的数学”。如,在进餐时,让幼儿分发碗、碟、杯、匙等,不仅培养了劳动习惯,而且获得匹配和一一对应的经验;午睡前开展“找小鞋,配配对“、”小鞋找家“等活动,可以让幼儿学到分类、配对和统计;户外活动时,玩“比比谁跳得高”、“ 比比谁跳得远”,让幼儿进行测量、统计;排队清点人数时,顺着数,倒着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 ;每天出勤点名,使用统计表进行统计、比较、评比……幼儿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实践中学中玩、玩中学,对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逻辑、运算法则开始获得真正意义的理解。
4 家园有机配合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港湾,家长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生的教师。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可以保证数学回归生活具有更强的的可行性、适应性、连续性和有效性。我们努力挖掘家庭教育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并充分利用它为教学服务。我们采用讲座、沙龙、开放日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数学教学的内容、目标、方法。我们鼓励家长直接或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配合教学内容做好幼儿的知识和材料准备,做好教师施教后的巩固、延伸和实践工作。综合活动《野餐》,我们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汉堡、三明治,在制作材料中有意渗透大、小、长、短、粗、细、厚、薄等不同品种,运用它们开展数学游戏。幼儿乐于参与,并大胆与同伴、家长交流编题、解题、发现问题的新思路。家长亲身体验感悟,活动后异口同声说:真没想到数学活动可以这么玩,这么好玩,以后我们在家也要经常和孩子玩这样的数学游戏。
5 投身大自然、社会去感受、体验
在数学回归生活时,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引导幼儿投身大自然,并在社会这本“大书”中去感受、体验数学与大自然、社会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让数学教育的内容向自然和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育。这是我园春游的一幕:教师带着幼儿到公园踏青,寻找春姑娘的足迹。在茂密的竹林中,幼儿发现了春笋。兴奋之余,教师带他们做和春笋娃娃交朋友的游戏: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怎样数才能数清楚?春笋娃娃和竹娃娃有怎样的关系?想想还会长出多少竹子?接着让孩子数竹节、比高低、便考题、比胜负,孩子们在开心玩耍中学了数学。秋天,带孩子上山捡落叶,发现落叶颜色、形状各不同,做一个帮树叶娃娃找妈妈的游戏,在体验对应中计数、算数、编题;让孩子抱抱树干比粗细,再在“无疑处设疑”:没有尺子,我们能知道树干有多粗吗?经过思索、讨论,幼儿想出用手臂量,一个人的手臂量不了可以几个人牵起来量。教师随机又问:“如果要知道这树有多少米该怎么办?”幼儿想出先用手臂在墙上做记号,再用尺子量就可以得出树干真正粗多少。以大自然和社会为课堂,不仅陶冶了幼儿的情操,还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幼儿数、量、形、空间等数学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