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长恨歌》中王琦瑶悲剧式的人物形象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恨歌》是著名作家王安忆的巅峰之作,通过描写平凡生活的琐事,反映了一个女人悲欢沉浮的一生。本文从对物质世界的强烈追求、对崇高爱情的无限渴望以及宿命的悲剧三个方面来解读王琦瑶的悲剧性。
  【关键词】:《长恨歌》;王琦瑶;悲剧
  在小说《长恨歌》中,王安忆用淡雅的笔触,散文化的叙事方式向读者娓娓道出王琦瑶这样一个带着怀旧感伤的旧上海女人。而王琦瑶最后悲剧的命运也为整个旧上海时代划上了句号。因为从弄堂里走出来的不是一个王琦瑶,而是千千万万个王琦瑶。在暗流涌动的时代生活中,王琦瑶的命运悲剧是必然的。她的悲剧离不开她对于物质的追求,爱情的渴望和悲剧的宿命。
  一、对物质世界的强烈追求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作者王安忆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上海城市的实物来营造一个无意的想象空间。王琦瑶成长在这样的弄堂里,她自恃资本,一心想往上爬。对她来说,与蒋丽莉的友情也只不过是一场只赢不亏的生意而已。王琦瑶,或者说是王琦瑶们,她们向往无上的物质生活,像飞蛾扑火一般纵身在权力与物质的旋流中,最后却只能在自己的欲望里无声地睡去。成为“三小姐”的王琦瑶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李主任的怀抱,但她爱的并不是李主任这个人,而是因为李主任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她爱的只是李主任带给她的这种奢靡的物质生活。只有这种奢靡的物质膨胀感才能填补她内心的空虚。李主任死后多年,王琦瑶还是躺在床上默默为他流泪,但王琦瑶的泪水也只是为了祭奠和怀念自己那段尚且茍活在上流社会的“金丝雀”生活。
  李主任死后,王琦瑶在邬桥作了短暂的停留,便重新回到了上海。虽然迫于生计做了一名护士,但她仍然没有放弃对时尚对物质的追求。在平安里,她与康明逊、萨沙、严师母四人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完全不顾外面世界的纷争,演绎着“旧上海”的风情。甚至在诞下女儿薇薇后,王琦瑶仍然不时流连于各种派对、聚会中。在她一生执着追求物质世界的同时,也遭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康明逊的懦弱,萨沙的抛弃以及老克腊的不告而别,让王琦瑶内心的幻想与留恋一次次被浇灭。李主任留给她的一盒“金条”,是她对物质世界仅存的最后的一点幻想。最终,王琦瑶也是因为这盒“金条”而死,对物欲的追求与贪恋害死了王琦瑶,也为这个旧上海的女人划上了生命的句号。
  二、对崇高爱情的无限渴望
  爱情是王琦瑶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她生活的核心。即使许多男人都只是她人生中的过客,但王琦瑶仍然相信着爱情,坚守着这个信念。她甚至为了爱情投入了自己全部的青春,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生命。
  李主任是王琦瑶的第一个男人。王琦瑶虽然住进了“爱丽丝”公寓,但她坚信自己才是李主任最终的归宿。对爱情的执着与幻想支撑着她度过漫长的等待岁月。李主任出事后,王琦瑶虽然痛苦、难过,但她仍然没有放弃对爱情的执念。直到遇到康明逊,王琦瑶发觉自己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得到了释放与满足。于是,为了与康明逊的爱情,王琦瑶顾不得矜持,主动向康明逊表达了自己的爱意。王琦瑶也是平凡的女人,她渴望康明逊能给她一个安稳的家。可是,知道她怀孕后,康明逊狼狈地逃跑彻底打碎了王琦瑶对他的幻想。但是,她爱康明逊。为了体谅康明逊,王琦瑶不顾一切地和萨沙走在了一起,让人们以为萨沙才是她肚子里孩子的父亲。可最终,看破事实真相的萨沙还是抛弃了她,去了天边,再也没有回来。
  王琦瑶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男人是与她相差几十岁的老克腊。她对老克腊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对生活的妥协。王琦瑶自知自己已经老去,再也没有资本像以前一样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所以老克腊对于她来说,更像是生命中的最后一棵稻草,她不得不依赖他。但是老克腊再是崇尚過去,却也只是二十几岁的年轻小伙,一旦他对王琦瑶这位昔日的沪上名媛失去了猎奇心,这份感情也就轻易破碎。
  王琦瑶的这一生,深深爱着她的,自始至终都陪着她的,只有程先生一人。可是王琦瑶最终还是没有和程先生走到一起。程先生对她的爱是润物细无声的,而王琦瑶向往的则是繁华与惊艳。她要的是对崇高爱情的渴望,不是一人的无私付出。王琦瑶在经历了爱情的沧桑后,程先生对她的情真意切,是她所承受不起的。在王琦瑶的心里,她对程先生更多的是一种感恩之情。沧海桑田后,当她要委身于程先生时,更像是出于没得选的无可奈何,是对命运的妥协。而看破一切的程先生知道自己再也无法真正得到王琦瑶的心,仁至义尽后,选择悄然离场。
  王琦瑶对崇高爱情的无限渴望与追求最终埋葬了她自己。这一生,她用尽全部力气去执着于一份纯贞的爱情,但却终无所获。唯一深爱着她的程先生却不被她所爱。看尽王琦瑶这十几年的情与爱,恐怕她是没有真正爱过谁的。
  三、宿命的悲剧
  《长恨歌》分为三部,每一部都以一个人的死作为结局。第一部是李主任的死,第二部是程先生的死,第三部则是王琦瑶自己的死。“‘死’成为第一副产品剧终时的最后字幕,同时‘死’又是下一段轮回的开始”。王琦瑶命运的悲剧是注定的,王安忆甚至在一开始就安排了王琦瑶悲剧的宿命。王琦瑶与蒋丽莉去电影片场玩时,看到了一个女人死去的场景。王琦瑶不觉得是阴森恐怖,竟觉得是“起腻的熟”,这便已经预示了王琦瑶悲剧的命运。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从小生活在狭窄阴暗的弄堂里。她的出身很是普通,这也使得她的性格中总是带着点自卑感。这样的成长环境让王琦瑶很是向往优渥的生活,憧憬上流社会的华丽。所以她迫切地需要通过自己的外貌来创造机会进入上流社会。在遇到李主任后,王琦瑶明明知道这只是露水情缘,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她甘之如饴。王琦瑶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少女梦,在梦中,她执著地追寻着爱情,不肯因为生活经历的积累而改变一点,也迟迟不愿意醒来。后来遇到康明逊,她知道自己与康明逊家庭出身相差甚己,康明逊的家庭是不可能接受她的。但她还是怀了康明逊的孩子,把自己推向了两难的境地。王琦瑶的天真、幻想和不切实际,一步步将她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而王琦瑶真正的悲剧是她的死亡,一个小小的雕花木盒却终结了王琦瑶的一生。王琦瑶对雕花木盒的誓死捍卫也是她对自己过去、对旧上海的最后留恋。她的忘年交张永红的男友长脚最终想“一不做二不休”,活活掐死了王琦瑶。王琦瑶的死甚至都算不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生命戛然而止,之后便是一片空白。而那个王琦瑶用生命去捍卫的雕花木盒也被别人拿了去,连同拿走的是王琦瑶的一生。
  其实,死亡对于王琦瑶来说,是一种解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竟发觉眼前的景象同四十年前片厂拍的影片场景一模一样。她终于知道,原来四十多年前命运便赫然出现在眼前。一切早已被注定,多少努力都是枉然......
  也许王琦瑶的人生第一步便是错的,所有的悲剧都源于她的不甘寂寞。王琦瑶的悲剧不仅是她自身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悲剧。曾经的王琦瑶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无数的人目睹了王琦瑶的辉煌和光鲜。随着时代的变迁,王琦瑶渐渐被时光所隐没。不甘于平凡生活的她不愿就此屈服,沉沉浮浮中挣扎着,越挣扎越绝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王琦瑶才明白,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南柯一梦。死亡,让一切归于了平静。(指导教师 陈丹)
  参考文献:
  [1]王安忆.长恨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11月第5版.
  [2]陈洁.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形象分析[A].
  [3]朱秀英.关于王安忆《长恨歌》的思考[A].
  [4]白阳.论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生活态度[J].当代青年,2015.11
其他文献
【摘要】:《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要看的著作之一,恩格斯在这本书里面全面的写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阅读本部著作,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更进一步理解,有助于我们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更高的认识,有助于历史专业的我们建立一个健康的科学的世界观。  【关键词】:唯物主
期刊
【摘要】: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社交焦虑从儿童发育期到青春期有显著增长趋势,青少年广泛存在社交焦虑,而且影响极大。有研究发现社交焦虑起病于青春期,25岁以后较少见。及时找到社交焦虑的产生和影响因素,将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是指一个人在和其它人交往或者在其它人面前表现时所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对个体的社会交往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和情绪困扰,是大学期间学生最常
期刊
【摘要】:芒果TV第二季《明星大侦探》已经于2017年4月14日收官。自从2016年第一季开播以来就一直好评如潮。两季节目在豆瓣评分分别为8.7和8.9。节目主打明星角色扮演推理,在其背后拥有强大的湖南卫视制作团队和高人气明星博得了推理迷的喜爱。本文主要从这档节目的传播特性和营销策略来分析明星大侦探成功原因。  【关键词】:《明星大侦探》;网络综艺;推理;悬疑;明星  一、《明星大侦探》的节目概述
期刊
【摘要】:白嘉轩是《白鹿原》里一位比较正直且很正派正义的人物形象,一位威严而仁厚的长者,一位孝慈仁义精神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君子人格。  【关键词】:白鹿原;白嘉轩;君子人格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成为做人的标准,衡量人的道德标准,使人在为人处世时不至于偏离正常的轨道。在陈忠实的史诗级长篇小说《白鹿原》中,
期刊
【摘要】:《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作品,他以主人公的两段爱欲纠葛为主线,为我们深刻地展示了19世纪30年代法兰西社会的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图景,蕴含了强烈的批判精神。爱情与欲望的交织所导致的悲剧也造成了主人公的个人命运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出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本文以于连的爱欲作为主线,探究本书中的爱欲悲剧与时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红与黑》;爱情;欲望;斗争;文明  《红与黑》
期刊
【摘要】:《爱的艺术》着重讨论的爱的对象,其中对于神爱的描写和论述,将神爱和父爱与母爱做对比,认为神爱是这两种感情的不同阶段,以及对现当代社会存在的宗教或是信仰状况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将原始时期、神学时代和现当代做了简要对比,得出我们对神的信仰不过是期待得到神的爱的结论。  【关键词】:神爱;神爱的转变;爱的能力  读《爱的艺术》,里面有三处特别引发我的思考,让我思考人们对宗教的态度,不光时代
期刊
“美”和“丑”的审美判断标准及其两者之间的互相转换关系已不是我们新近关注的焦点,学者们各执己见,相关论述川流不息。但从古至今少有论者去关注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小说所表现的丑恶差异。文章欲对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丑”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者在对“丑”的表现中精神分析、瓦解崇高以及对传统意识的突围力度中的差异。  一、意识形态枷锁的突围与审美趣味重构  历史、科学、人类意识的发展总与社会历史、文学思
期刊
【摘要】:上海“孤岛”沦陷时期在中国电影史上通常被遗忘、忽略。在日为政府的控制下,上海作为中国电影发祥地和中心,其电影的发展状态是尴尬的。这一时期的上海电影人,他们在民族大义与自我安危之间的生存也是尴尬的。然而,他们寻求创作“商业化”、“娱乐化”的电影保障了中国电影在这一时期发展。  【关键词】:日伪政府;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娱乐性  中国电影诞生以来,上海就执中国电影界之牛耳。[1]作为中国电影
期刊
【摘要】:应用人机工程学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是设计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应用人机工程学在设计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继续研究本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结合我院独居特色的办学特点,将医艺工与课程理论相结合,对本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做出探索。  【关键词】:人机;医用;无障碍;通用  应用人机工程学是艺术专业的必须课,是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基础课,人机工程
期刊
【摘要】: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的平行进口是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与国际知识产权产品贸易交叉领域的特殊问题,由于国际知识产权贸易行为的存在,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的平行进口不仅涉及一般平行进口都会涉及到的知识产权所有人、平行进口商、消费者三类主体的利益,还涉及进口国知识产权权利人。我们经常忽视国际知识产权贸易这层关系,事实上,对这层关系的理解,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处理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平行进口导致的各方利益冲突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