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fe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三维目标的确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成为新课标改革的一大亮点。那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美术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如何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确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重大课题。那么,究竟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呢?总结几点如下。
  一、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白色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每天全球消费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无法降解将会成为永远的垃圾。长此以往,地球的未来是令人担忧的,而实质性受影响的就是人类自己。针对这一问题,北京有一些超市就已经撤销了塑料袋的使用,为消费者准备的是可多次使用的环保袋。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要求学生学习的也不是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树立这种环保的意识才是最重要的。环保意识是设计意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制造设计品时对原材料的利用、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使用完之后的回收都应尽量地考虑到环保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环保意识的典型设计作品给学生欣赏,比较同类产品中环保意识较强的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好处,还可以让学生从环保的角度针对目前自己使用的产品提出看法,并鼓励他们在自己做设计时加进环保的因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会理解环保意识在设计时是需要重要考虑的方面,同时也会潜意识地影响学生在购物时注重选择环保型产品,甚至还很有可能让环保意识成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之一。
  二、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去品味生活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欣赏过程中,经过反复观赏品味,由表及里地感受艺术品的丰富内涵;画中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和色调,不仅能使观赏者得到视觉上的快感,而且可以从其内容上体验到作品中内在的情绪和思想感情,使学生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并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对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唤起了学生热爱生活与创造生活的意念与激情。如,我们在欣赏罗贯中的油画《父亲》的时候,当学生看到画中人物形象的那一刻的时候,无意识的就与自己现在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学生当时的那种震撼与触目惊心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不由自主的就要追述画中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概况,而且要与现代人的生活差异作一对比,进行原因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种触景生情、潜移默化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是对学生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
  三、通过美术教学健全学生人格修养
  第一,充分挖掘并发挥教学内容中每一个有利于学生情感升华、情操陶冶、人格完善的方面。比如“爱”“关心”“自信”等,并把它们与培养美术素养、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在提高整体素质的同时,注重孩子的全面关心,防止教学倾向专业化、学科化,忽视情感、情操、人格等因素的培养。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技术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同时,学生个人良好的情感状态和人格魅力也会使他们笔下的作品更加生动,更具有审美价值。
  第二,关注学生情感的升华。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都是心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情感的高级阶段。对于儿童美术教育来说,因为儿童还不能完全理解人生的价值观、社会的道德观等,他们许多的是非观念都还比较模糊,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完全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因此,情感培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孩子本身具有丰富的情感,极易被感情所打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世界中丰富的情感,感受爱,感受付出、关怀、尊重、理解、宽容等,并在感受与表现中学习生活、学习做人。
  第三,注意情操陶冶、人格培养的方式,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教学中少作枯燥的讲解分析,而要充分的利用作品、图像以及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比较、分析;要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情景,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产生兴趣和表现的冲动;要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进行培养,可以平面创作,也可以立体表现,可以利用美术媒材,也可以开展游戏活动,也可以综合音乐、戏曲、文学、诗歌、表演等,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学习中得到最大的培养空间。
  如在欣赏凡高《星空》这幅作品时,站在单纯的认知角度将会看到,《星空》是后印象派画家利用蓝与黄的强烈对比,多变而富有生气的绘画技巧将零碎的色点和急促的线条组成旋涡状的各种图案,强化绘画的表现力,表达画家内心强烈的激情。而站在人文的角度将会看到多组对立物之间的融合和对话。不管是教堂还是村庄,不管是树木还是炊烟,都统统被卷入一个个巨大能量的旋涡中,这能量传到柏树身上,使柏树旋转升腾,扶摇直上,形成天地之间的大循环,天中有地,地中有天,一切都处于变化和流动之中。牙状的新月和圆形的满月,分别代表着开始和圆满,新与老,缺与圆融为一体。在这里,前者看到的是画的表象,而后者看到的是畫中更深的内涵,从中悟出人世的哲理。
  高中生阶段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高中生走好以后人生道路的关键,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的以及家庭幸福的追求。
其他文献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倡导以“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中,找准课文的切入点,设计主问题是课堂教学最为关键的一环。找准切入点,我们就能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全面把握,把课文理解透彻,提高提问效益,使课堂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  一、以文章题目为切入点  有人说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间房子,那么标题即是文章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窺出文章的主要内
期刊
一直以来,选择题是拉开同学们分数距离的一条屏障,老师总是利用选择题的特点,让高考的选拔形成梯度。如果选择题不丢分,同学们的总分就可以大幅度提升。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受篇幅所限,在这里笔者给学生提供几种解选择题的常用方法,让同学们学一些解题技巧,以便在接下来的考试和作业中有所应用。  一、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选项的特殊性  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是各类活动的组织者、操纵者、指导者,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所负担的使命,所占据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其“神圣”的职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在某种意义上说对教育的成败具有决定意义。以前很多人认为,教师的智力和学历会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但实践证明,教师的一些人格特征:热心、爱心、激励、创新力却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
期刊
陶行知说过“教学”的重心在“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师虽然无法代替学生读书、思考,但是可以激发和推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等方面取得进步,更精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用不同的策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引上自主学习的轨道。  一、指导学生带来生活实例,引入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很
期刊
历史课堂是传承人类文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和民族使命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历史课堂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来讲,非常重要。然而我们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以讲为主,有的甚至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史实和现成的结论,没有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丧失,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对此,我认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期刊
周三第三节作文讲评课,我拿着作文评改记录和两篇学生优秀作文走进了教室。  按照惯例,我引导学生先回忆了上次作文的要求(以“我”为话题进行写作),然后进行了总评,接下來优秀作文欣赏点评。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只能点评一篇,选哪一篇呢?这可难为我了。  我这节课带来的两篇优秀作文,一篇是我们班学习委员的,另一篇是我班学困生、捣蛋鬼欣凯的。同学们一致要求欣赏点评学习委员的,理由是学习委员作文水平一流,而欣
期刊
改进老师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数学新课程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构建课堂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熟悉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对不同的教学模式作了尝试。但笔者在教研教学工作中,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现,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先学后教”的教學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出一个学案,使学
期刊
高三政治课高考复习怎样才能做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统一和提高,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成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下面就谈谈我在提高高三复习效率上的一些看法、做法。  首先,要潜心钻研《高考考试说明》,确定高考复习目标,认真制订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考政治复习课不等同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而是在高二新课学习结束的基础上,根据《高考考试说明》对学生已学知识进行巩固、
期刊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看到学生喜欢运动,乐于健身深感欣慰。回顾十几年的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方面有一些感悟与同行共勉。  邻近假期,陆续收到一些学生的锻炼邀请,这个说一起打篮球,那个说打乒乓球;这个说去爬山,那个说要跳舞;这个说一起跑跑步,那个说一起练练拳,真是应接不暇。发出邀请的有现在正教着的学生,更多的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他们有的已到而立之年,有的才刚刚考上大学。作为从教十四年
期刊
合唱以其美妙的和声、整齐的节奏、精确的音准、丰富的层次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魅力。若把和声比喻成肢体,节奏比喻成骨骼,层次是华丽的外衣,那么音准便是这个“精灵”的血肉。没有“血肉”的肢体就成了“骷髅”,音准对合唱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它是合唱的“灵魂”与“生命”,是伴随合唱活动的永恒话题。小学合唱教学虽然正常开展,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学生的音准是班级合唱的首要难题。如何获得良好的音准,怎样有效解决班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