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提出了《进出口业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进出口业务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及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进出口业务 双语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87-02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应用能力、熟悉并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知识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所需的业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外贸类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而《进出口业务》课程更是外贸类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传统的进出口业务课程的教学语言和教材基本上都是汉语,而现实中国际贸易业务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又较高,这就造成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未来就业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一、进出口业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符合本课程自身特点的需要。《进出口业务》是外贸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从内容上来看,《进出口业务》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签订及内容,而进出口业务中从“交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每一步骤都离不开英语的应用,其中合同(Contract)条款的磋商与订立、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的审核、提单(Bill of lading)、汇票(Bill of exchange)、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装箱单(Packing list)等出口单据的制作必须直接用英文来表达。如果不能熟练地应用英语,进出口业务就难以实现。因此,从其性质上来看,不仅要注重实践性、涉外性,又要强调对英语应用的熟练性和专业性。
(2)传统的汉语教育教学模式严重影响进出口模拟实训的效果。进出口模拟实训以进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利用电脑及其网络,在模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下,精心设计、组织了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它的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用英文掌握进出口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程序,提高学生的英文运用能力。笔者在多年的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单一的汉语教学虽然能使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程序,但学生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与操作,在进出口模拟操作实习中,很难自如的用英文草拟建交函电、发盘与还盘信函,不能用英文制作正确、规范的出口单据,尤其看不懂用英文开立的信用证(L/C)基本条款,不熟悉信用证(L/C)的基本表示方法,更谈不上按照信用证(L/C)的审核原则,对照有关合同进行审证、改证,严重影响了进出口模拟操作实训的效果。
(3)培养外向型复合人才的需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人才不仅需求数量剧增,并且需求质量日益提高的情势下,国家对企业的进出口限制进一步放松,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通晓WTO 规则、国际贸易业务,又有很强的英语写作、翻译及口语能力的外向型复合人才。因此开展《进出口业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满足时代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的涉外性、实践性直接决定了其对英语和语言多样化的特定要求。
2.可行性
《进出口业务》课程主要是在西方的国际贸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些标准的专业书籍也是用英语写的。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进出口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业务操作程序,还要具备与其他国家的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对外贸函电和单据进行熟练操作的能力。因此,应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资源优势与进出口业务课程的涉外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进出口业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培养“英语+外贸知识”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还可增强学生用英语思考外贸业务知识的思维能力。
二、构建进出口业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1.确立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进出口业务》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首先要明确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英语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学习的工具。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外语这种工具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外贸业务流程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而应从外贸各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和翻译概念、知识。
2.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英文教材是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依托,要慎重选择英语原版教材。有的高校在选择教材时一味偏好原版教材,认为原版教材能让国内大学生得到与国外大学生同样的教育,其实不然。英语原版教材对于国内学生来说过于深奥,国内学生大多都缺乏足够的英语基础,学习英语原版教材难度太大。而且,由于国内外教育理念、教学大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原版教材在国内无法发挥其在国外大学教育中的效果。笔者认为选择《进出口业务》双语教材应立足于国内学者编著的各种教材,认真分析和对比教材之间的区别,既要注重本课程所需基础,又要对比分析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既要考虑跟踪学科前沿,又要分析其叙述方法和特点。通过分析,避免教材选用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将双语课上成专业英语课的不良结果。
3.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进出口业务》课程内容实践性很强,同时涉及企业洽谈进出口合同、货物的国际运输、国际货运保险、国际货款结算、对外贸易纠纷处理等多项国际经济活动,涉外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国际经济问题的操作能力。为此,我校外语系从2007年起從上海国际商务中心引进了TMT(teach me trade )教学模拟软件,以加强“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实践环节。TMT(Teach me Trade,教我做贸易)实训平台有机集成了10套连贯的出口业务实例,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业务磋商、合同签订直至最后的交单结汇善后,涉及国际货物买卖的全过程,而每一环节又具体包括操作要求、业务反馈、操作提示和参考答案。TMT实习中,学生可依据项目主管的分配,分别进入10家不同的公司进行实习,亲手操作一笔完整的出口业务。通过这样一个仿真环境的项目训练,较好解决了学生实践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4.科学构建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双语教学可采用如下考核方式:首先,试题内容围绕教材,中英文结合。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简单的题目,要求用英文解答;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答题,允许用中文回答。其次,考核时要把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有机结合起来。平时考核的形式很多,如:课堂提问、小测验、作业、案例讨论等,着重考核学生通过使用英语来理解、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和闭卷的形式,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系统了解的情况,能否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以及英语在专业知识上的综合利用情况。另外,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思考题,考查学生查阅书刊的能力,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提出具体要求,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
三、《进出口业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扎实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实施的保障。双语教师,是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的高校教师。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双语教学,但双语教学要真正成功实施、取得实效,必须解决既懂专业又通英语的双语教师匮乏这一问题,尤其是听力、口语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师资力量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选拔和培养两不误。一方面在双语教学开展初期应大力进行师资培训,要严格选拔外语基础相对较好同时专业能力也较强的年轻教师讲授双语课程;另一方面是建立对教师的英语强化培训机制,应该为致力于双语教学的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可选送一些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培训,采取多种方式来实施双语教学教师梯队建设;第三,利用集体备课制度加强教案、教学法、语言表达方式等交流与建设。
2.选择合适的英文教材
要慎重选择英语原版教材。有的高校在选择教材时一味偏好原版教材,认为原版教材能让国内大学生得到与国外大学生同样的教育,其实不然。英语原版教材对于国内学生来说过于深奥,国内学生大多都缺乏足够的英语基础,学习英语原版教材难度太大。而且,由于国内外教育理念、教学大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原版教材在国内无法发挥其在国外大学教育中的效果。笔者认为选择《进出口业务》双语教材应立足于国内学者编著的各种教材,认真分析和对比教材之间的区别,既要注重本课程所需基础,又要对比分析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既要考虑跟踪学科前沿,又要分析其叙述方法和特点。通过分析,避免教材选用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将双语课上成专业英语课的不良结果。
3.处理好英语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关系
进出口业务双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技能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掌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来提高学生利用英语在国际贸易业务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单纯偏重于语言或专业知识的教学都将无法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中国际贸易知识技能与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机融合。在具体教学组织和教學评估过程中,要严格训练学生运用英文来表达外贸知识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第五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杨静.《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6)
【关键词】进出口业务 双语教学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87-02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应用能力、熟悉并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知识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所需的业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外贸类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而《进出口业务》课程更是外贸类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传统的进出口业务课程的教学语言和教材基本上都是汉语,而现实中国际贸易业务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又较高,这就造成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未来就业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一、进出口业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符合本课程自身特点的需要。《进出口业务》是外贸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从内容上来看,《进出口业务》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签订及内容,而进出口业务中从“交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每一步骤都离不开英语的应用,其中合同(Contract)条款的磋商与订立、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的审核、提单(Bill of lading)、汇票(Bill of exchange)、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装箱单(Packing list)等出口单据的制作必须直接用英文来表达。如果不能熟练地应用英语,进出口业务就难以实现。因此,从其性质上来看,不仅要注重实践性、涉外性,又要强调对英语应用的熟练性和专业性。
(2)传统的汉语教育教学模式严重影响进出口模拟实训的效果。进出口模拟实训以进出口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利用电脑及其网络,在模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下,精心设计、组织了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它的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用英文掌握进出口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程序,提高学生的英文运用能力。笔者在多年的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单一的汉语教学虽然能使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程序,但学生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与操作,在进出口模拟操作实习中,很难自如的用英文草拟建交函电、发盘与还盘信函,不能用英文制作正确、规范的出口单据,尤其看不懂用英文开立的信用证(L/C)基本条款,不熟悉信用证(L/C)的基本表示方法,更谈不上按照信用证(L/C)的审核原则,对照有关合同进行审证、改证,严重影响了进出口模拟操作实训的效果。
(3)培养外向型复合人才的需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人才不仅需求数量剧增,并且需求质量日益提高的情势下,国家对企业的进出口限制进一步放松,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通晓WTO 规则、国际贸易业务,又有很强的英语写作、翻译及口语能力的外向型复合人才。因此开展《进出口业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满足时代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的涉外性、实践性直接决定了其对英语和语言多样化的特定要求。
2.可行性
《进出口业务》课程主要是在西方的国际贸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些标准的专业书籍也是用英语写的。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进出口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业务操作程序,还要具备与其他国家的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对外贸函电和单据进行熟练操作的能力。因此,应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资源优势与进出口业务课程的涉外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进出口业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培养“英语+外贸知识”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还可增强学生用英语思考外贸业务知识的思维能力。
二、构建进出口业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1.确立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进出口业务》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首先要明确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英语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学习的工具。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外语这种工具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外贸业务流程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而应从外贸各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和翻译概念、知识。
2.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英文教材是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依托,要慎重选择英语原版教材。有的高校在选择教材时一味偏好原版教材,认为原版教材能让国内大学生得到与国外大学生同样的教育,其实不然。英语原版教材对于国内学生来说过于深奥,国内学生大多都缺乏足够的英语基础,学习英语原版教材难度太大。而且,由于国内外教育理念、教学大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原版教材在国内无法发挥其在国外大学教育中的效果。笔者认为选择《进出口业务》双语教材应立足于国内学者编著的各种教材,认真分析和对比教材之间的区别,既要注重本课程所需基础,又要对比分析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既要考虑跟踪学科前沿,又要分析其叙述方法和特点。通过分析,避免教材选用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将双语课上成专业英语课的不良结果。
3.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进出口业务》课程内容实践性很强,同时涉及企业洽谈进出口合同、货物的国际运输、国际货运保险、国际货款结算、对外贸易纠纷处理等多项国际经济活动,涉外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国际经济问题的操作能力。为此,我校外语系从2007年起從上海国际商务中心引进了TMT(teach me trade )教学模拟软件,以加强“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实践环节。TMT(Teach me Trade,教我做贸易)实训平台有机集成了10套连贯的出口业务实例,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业务磋商、合同签订直至最后的交单结汇善后,涉及国际货物买卖的全过程,而每一环节又具体包括操作要求、业务反馈、操作提示和参考答案。TMT实习中,学生可依据项目主管的分配,分别进入10家不同的公司进行实习,亲手操作一笔完整的出口业务。通过这样一个仿真环境的项目训练,较好解决了学生实践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4.科学构建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双语教学可采用如下考核方式:首先,试题内容围绕教材,中英文结合。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简单的题目,要求用英文解答;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答题,允许用中文回答。其次,考核时要把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有机结合起来。平时考核的形式很多,如:课堂提问、小测验、作业、案例讨论等,着重考核学生通过使用英语来理解、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和闭卷的形式,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系统了解的情况,能否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以及英语在专业知识上的综合利用情况。另外,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思考题,考查学生查阅书刊的能力,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提出具体要求,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
三、《进出口业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扎实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实施的保障。双语教师,是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的高校教师。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双语教学,但双语教学要真正成功实施、取得实效,必须解决既懂专业又通英语的双语教师匮乏这一问题,尤其是听力、口语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师资力量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选拔和培养两不误。一方面在双语教学开展初期应大力进行师资培训,要严格选拔外语基础相对较好同时专业能力也较强的年轻教师讲授双语课程;另一方面是建立对教师的英语强化培训机制,应该为致力于双语教学的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可选送一些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培训,采取多种方式来实施双语教学教师梯队建设;第三,利用集体备课制度加强教案、教学法、语言表达方式等交流与建设。
2.选择合适的英文教材
要慎重选择英语原版教材。有的高校在选择教材时一味偏好原版教材,认为原版教材能让国内大学生得到与国外大学生同样的教育,其实不然。英语原版教材对于国内学生来说过于深奥,国内学生大多都缺乏足够的英语基础,学习英语原版教材难度太大。而且,由于国内外教育理念、教学大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原版教材在国内无法发挥其在国外大学教育中的效果。笔者认为选择《进出口业务》双语教材应立足于国内学者编著的各种教材,认真分析和对比教材之间的区别,既要注重本课程所需基础,又要对比分析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既要考虑跟踪学科前沿,又要分析其叙述方法和特点。通过分析,避免教材选用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将双语课上成专业英语课的不良结果。
3.处理好英语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关系
进出口业务双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技能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掌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来提高学生利用英语在国际贸易业务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单纯偏重于语言或专业知识的教学都将无法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中国际贸易知识技能与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机融合。在具体教学组织和教學评估过程中,要严格训练学生运用英文来表达外贸知识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第五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杨静.《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