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独立学院存在的职业指导工作不被重视、模式单一以及职业指导人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和推动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 职业指导 对策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73-02
一、职业指导工作对独立学院的重要意义
职业指导也称“求职择业指导”或“职业辅导”,是一门指导人们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转换职业的科学,是为求职者在职业选择、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进步、求发展而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所作的指导。职业指导是个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独立学院的蓬勃发展,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严峻,就业情况的好坏成为决定一所独立学院能否生存和继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接受独立学院教育后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发展和社会地位。就业率无疑已成为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做好就业工作才能赢得社会对独立学院办学质量的充分认同。反之,势必会影响到社会对独立学院的信心,最终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公办高校相比,职业指导工作对独立学院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职业指导的重要性。独立学院生源素质相对普本学生较弱,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弱,自控力不强,容易自暴自弃、逃避现实等。缺乏学习兴趣将会影响他们学业的完成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就业。自控力不强,容易自暴自弃、逃避现实等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坚韧的毅力,这些都大大影响和制约了他们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因此,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时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建立、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现代化及学生自身的要求尚存一定的距离。[1]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的问题显得更为严峻。
1.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独立学院是重“进口”轻“出口”,重招生轻就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生源和扩大招生规模上,对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表现在不少独立学院没有职业指导机构,有职业指导机构的在人、财、物的配备上不足;职业指导内容局限于学生临近毕业搞几次讲座,空泛地讲一下如何找工作,如何应聘,即使有校园招聘会,也缺乏针对性;职业指导对象也只限于应届毕业生,职业指导时间也只在临近毕业最后一年甚至几个月。
2.职业指导模式单一,内容简单。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开展的职业指导,大多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特殊性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因此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3.职业指导人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独立学院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独立学院人员配置一般较精简,日常事务又较多,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大多忙于应付杂务,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工作。而且他们关于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欠缺,很少接受职业指导方面的专业培训,与职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要求相差较远。
三、推进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对策
1.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建立职业指导体系。
独立学院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关系,把职业指导工作列为学校重要工作之一,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生命线工程”加以重点建设。[2]逐步建立职业指导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由于独立学院人员精简,事务繁杂,因此独立学院有必要建立一套就业辅导员体系。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最基层,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方便开展个性化职业设计与规划辅导,针对性较强。
2.加快专业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通过对现有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选拔、培养,努力提高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通过改进职业指导工作方式、方法,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独立学院自己特色的职业指导理论。
3.找准并开发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中的潜在竞争力
独立学院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除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充分就业之外,还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研究和发现独立学院学生的优势,因势利导,找准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中的潜在竞争力。独立学院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适应能力较普本学生并不弱,甚至超过普本学生,这是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提高竞争力的着眼点。
4.对学生实行分层职业指导
独立学院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虽说总体素质不尽人意,但他们之中还是有高低之分的,因此对他们要进行分类分层的职业指导。[3]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选择考研、考公务员或出国留学等进一步深造;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则要引导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给自己合理定位,鼓励他们到私营企业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
5.实现职业指导教育的全程化
独立学院职业指导要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培养和教育中。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传输就业和职业规划等相关的概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态势,对今后的职业方向有一个初步的定位和规划。对二年级学生来讲,职业指导应着重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及基本能力的培养。对三年级学生来讲,指导学生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依据个人性格、兴趣等实际情况确定职业方向。对四年级学生来讲,职业指导要围绕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信息收集和筛选、择业方法和求职技巧来进行。通过这样系统、全程性的教育和指导,能使学生大学四年始終将自己的学习紧密地与谋职和就业相联系,为毕业就业奠定基础。
6.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指导。
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常常存在的心理:首先是择业期望值高;其次是消极的依赖心理;再次是自卑心理。对此,独立学院应该指导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树立竞争观念,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主动谋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积极参与竞争,勇于“推销”自己;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困惑,培养积极的求职心态,从容面对挑战。
此外,要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思想道德教育。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单位选人越来越慎重,不仅要求毕业生专业技能要过硬,而且要具有诚信、敬业等品质。独立学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公德心、责任感、职业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4]
7.加强就业渠道的拓展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竞争激烈的现实,独立学院要居安思危,主动出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主动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学生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这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证。首先采用“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企业来学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其次采用“走出去”的办法,委派就业工作人员奔赴用人单位,宣传和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使广大用人单位了解学校,扩大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为毕业生的就业开辟广阔天地。再次,利用学生家长的关系,建立就业信息网,拓展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 迟淑清.大学生择业观念中的思想教育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6)
2 李会欣.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 促进大学生就业[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5(1)
3 张家俊.加强就业指导的服务意识[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3)
4 贺修炎.论独立学院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与方法[J].高教探索,2004(4)
【关键词】独立学院 职业指导 对策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73-02
一、职业指导工作对独立学院的重要意义
职业指导也称“求职择业指导”或“职业辅导”,是一门指导人们了解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转换职业的科学,是为求职者在职业选择、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进步、求发展而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所作的指导。职业指导是个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独立学院的蓬勃发展,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严峻,就业情况的好坏成为决定一所独立学院能否生存和继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接受独立学院教育后的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发展和社会地位。就业率无疑已成为独立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做好就业工作才能赢得社会对独立学院办学质量的充分认同。反之,势必会影响到社会对独立学院的信心,最终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发展。和公办高校相比,职业指导工作对独立学院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职业指导的重要性。独立学院生源素质相对普本学生较弱,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基础弱,自控力不强,容易自暴自弃、逃避现实等。缺乏学习兴趣将会影响他们学业的完成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影响他们能否顺利就业。自控力不强,容易自暴自弃、逃避现实等使他们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坚韧的毅力,这些都大大影响和制约了他们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因此,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时期,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建立、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现代化及学生自身的要求尚存一定的距离。[1]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的问题显得更为严峻。
1.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独立学院是重“进口”轻“出口”,重招生轻就业,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生源和扩大招生规模上,对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表现在不少独立学院没有职业指导机构,有职业指导机构的在人、财、物的配备上不足;职业指导内容局限于学生临近毕业搞几次讲座,空泛地讲一下如何找工作,如何应聘,即使有校园招聘会,也缺乏针对性;职业指导对象也只限于应届毕业生,职业指导时间也只在临近毕业最后一年甚至几个月。
2.职业指导模式单一,内容简单。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开展的职业指导,大多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特殊性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因此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3.职业指导人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独立学院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独立学院人员配置一般较精简,日常事务又较多,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大多忙于应付杂务,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工作。而且他们关于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欠缺,很少接受职业指导方面的专业培训,与职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要求相差较远。
三、推进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对策
1.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建立职业指导体系。
独立学院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关系,把职业指导工作列为学校重要工作之一,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生命线工程”加以重点建设。[2]逐步建立职业指导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由于独立学院人员精简,事务繁杂,因此独立学院有必要建立一套就业辅导员体系。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最基层,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方便开展个性化职业设计与规划辅导,针对性较强。
2.加快专业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通过对现有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选拔、培养,努力提高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通过改进职业指导工作方式、方法,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独立学院自己特色的职业指导理论。
3.找准并开发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中的潜在竞争力
独立学院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除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充分就业之外,还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研究和发现独立学院学生的优势,因势利导,找准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中的潜在竞争力。独立学院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适应能力较普本学生并不弱,甚至超过普本学生,这是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提高竞争力的着眼点。
4.对学生实行分层职业指导
独立学院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虽说总体素质不尽人意,但他们之中还是有高低之分的,因此对他们要进行分类分层的职业指导。[3]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鼓励他们选择考研、考公务员或出国留学等进一步深造;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则要引导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给自己合理定位,鼓励他们到私营企业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
5.实现职业指导教育的全程化
独立学院职业指导要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培养和教育中。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传输就业和职业规划等相关的概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态势,对今后的职业方向有一个初步的定位和规划。对二年级学生来讲,职业指导应着重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及基本能力的培养。对三年级学生来讲,指导学生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依据个人性格、兴趣等实际情况确定职业方向。对四年级学生来讲,职业指导要围绕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信息收集和筛选、择业方法和求职技巧来进行。通过这样系统、全程性的教育和指导,能使学生大学四年始終将自己的学习紧密地与谋职和就业相联系,为毕业就业奠定基础。
6.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指导。
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常常存在的心理:首先是择业期望值高;其次是消极的依赖心理;再次是自卑心理。对此,独立学院应该指导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树立竞争观念,正确认识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主动谋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积极参与竞争,勇于“推销”自己;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困惑,培养积极的求职心态,从容面对挑战。
此外,要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思想道德教育。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单位选人越来越慎重,不仅要求毕业生专业技能要过硬,而且要具有诚信、敬业等品质。独立学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公德心、责任感、职业伦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4]
7.加强就业渠道的拓展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竞争激烈的现实,独立学院要居安思危,主动出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主动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学生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这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证。首先采用“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企业来学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其次采用“走出去”的办法,委派就业工作人员奔赴用人单位,宣传和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使广大用人单位了解学校,扩大学校的影响和知名度,为毕业生的就业开辟广阔天地。再次,利用学生家长的关系,建立就业信息网,拓展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 迟淑清.大学生择业观念中的思想教育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6)
2 李会欣.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 促进大学生就业[J].职教与经济研究,2005(1)
3 张家俊.加强就业指导的服务意识[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3)
4 贺修炎.论独立学院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与方法[J].高教探索,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