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领导的重视,本文在界定了校本课程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分类、原则、以及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列举了培训课上的一次小组讨论案例。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分类 原则
参加本次置换脱产研修培训,聆听众多教授讲师们关于教育教学方面内容的讲述,既加深了对教育工作性质的了解,又掌握了更多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李波教授《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改革》、葛大汇教授《课程教学研究专题》、王鉴教授《中国西北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三位老师相关课程的讲授,以及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把我的思维带入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及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当地传统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略作论述。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于1973 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研讨会上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and Mcmullen) 两位学者首先提出,此后便得到了广泛响应。学者们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界定,以下将几种常见的概念摘录如下:(1)菲吕马克: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2)麦克米伦: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3) 张嘉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解决學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与社区人士主导,所进行的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
通过对概念的考察,可以得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教研人员、课程专家,甚至包括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二)校本课程的分类
依据学校的现状和当地生活实际,小组讨论认为,校本课程可开发六大类课程。
(1)学习拓展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应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学科竞赛、查缺补漏。
(2)科技探索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航模制作、无线电控制、电脑网络连接、天文观测、地理探险、环保、化学、生物工程等等。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3)学习、生活技能性课程。内容有摄影摄像、园艺设计、植物栽培、交际礼仪、服装设计、家政服务、安全救护、公共资源使用与检索等。
总之,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文化、学生与自我等四个方面, 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以为校本课程应围绕以下五个原则来进行开发: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校本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地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发掘能够开放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课程。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原有的学校课程予以分析、总结,根据面临的教育发展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课程资源,又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体现必要的超前意识。
3.多样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才能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社区、学生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的是普遍性、基础性。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在现代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是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 能够及时接收现代信息,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人才。显然, 国家课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全面支撑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校本课程能够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的缺陷,尽可能地反映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能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突出学校特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能够有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特色建设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办学中拓展与丰富某一个性化教育要素的行动。建设学校特色就是为师生进步、学校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对内凝聚人心,明确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外可以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要形成学校特色就必须首先关注课程的差异性,校本课程最能满足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一种具体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重视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成为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观念意识、政策体制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三大方面的内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以下新的理念: 教师专业发展以教育专业发展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内发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途径是全方位的;教师应结合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增强学习与发展的针对性。开展校本课程不仅能累积获得实践经验,而且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以充分了解学生为前提,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安排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从而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课程观念的转变如民主观念、合作观念、创新观念,更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养成。对教师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
(四)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适应未来社会。
四、校本课程案例分析
这里主要介绍培训时我们小组讨论的一个案例。在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时,我们是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确定的。学校在任何一次大型会议上都把加强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再者现在对环境保护、食品中毒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也都比较重视,结合这些情况我们把主题定位为《安全与自救》。
在安排具体课程内容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季节来进行安排的。比如春季是传染病和火灾多发季节,我们就在3月—4月安排传染病与火灾预防和自救方面的内容;5月—7月安排食物中毒、溺水、洪涝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9月—10月安排消化道疾病、运动受伤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11月— 12月安排交通安全、煤气中毒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例如,在火灾预防和自救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安排两次课来进行。
第一次课。地点:学生宿舍。我们想专门从本地消防大队请两名消防官兵,请他们实地勘察我们学生的宿舍,给学生讲解宿舍里会存在哪些火灾隐患,应该怎样做才能排除火灾隐患以及真正发生火灾时該怎样自救,并指导学生练习自救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预防知识和操作经验,以防学生只有理论,到用的时候却什么都不会。
第二次课。地点:消防大队。我们想带领学生到消防大队,请消防战士给我们展示使用灭火器、甩水带和爬云梯,开拓学生的眼界;请消防战士教给学生使用灭火器、甩水带的动作要领,让每位同学都尝试一下,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消防官兵的不容易,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通过这两次课,不仅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鉴别、预防和自救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工作的艰辛和忘我的精神。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分类 原则
参加本次置换脱产研修培训,聆听众多教授讲师们关于教育教学方面内容的讲述,既加深了对教育工作性质的了解,又掌握了更多关于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李波教授《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改革》、葛大汇教授《课程教学研究专题》、王鉴教授《中国西北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三位老师相关课程的讲授,以及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把我的思维带入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及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当地传统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面就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问题略作论述。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于1973 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国际研讨会上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Furumark and Mcmullen) 两位学者首先提出,此后便得到了广泛响应。学者们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界定,以下将几种常见的概念摘录如下:(1)菲吕马克: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2)麦克米伦: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工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3) 张嘉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解决學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与社区人士主导,所进行的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
通过对概念的考察,可以得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教研人员、课程专家,甚至包括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价活动。它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二)校本课程的分类
依据学校的现状和当地生活实际,小组讨论认为,校本课程可开发六大类课程。
(1)学习拓展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应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学科竞赛、查缺补漏。
(2)科技探索性课程。内容可选择航模制作、无线电控制、电脑网络连接、天文观测、地理探险、环保、化学、生物工程等等。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3)学习、生活技能性课程。内容有摄影摄像、园艺设计、植物栽培、交际礼仪、服装设计、家政服务、安全救护、公共资源使用与检索等。
总之,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学生与文化、学生与自我等四个方面, 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我以为校本课程应围绕以下五个原则来进行开发: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校本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地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发掘能够开放学生头脑、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课程。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原有的学校课程予以分析、总结,根据面临的教育发展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课程资源,又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体现必要的超前意识。
3.多样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课程实施与评价,必须自始至终以具体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才能凸显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特征。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社区、学生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强调的是普遍性、基础性。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在现代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需要的是多种教育层次、多元化人才, 能够及时接收现代信息,很快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人才。显然, 国家课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全面支撑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校本课程能够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的缺陷,尽可能地反映地方、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同时能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突出学校特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能够有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特色建设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办学中拓展与丰富某一个性化教育要素的行动。建设学校特色就是为师生进步、学校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对内凝聚人心,明确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外可以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所以要形成学校特色就必须首先关注课程的差异性,校本课程最能满足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一种具体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重视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成为适合学生的教育。 (三)开发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观念意识、政策体制和教师的专业素质三大方面的内容。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倡导以下新的理念: 教师专业发展以教育专业发展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是终身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内发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途径是全方位的;教师应结合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增强学习与发展的针对性。开展校本课程不仅能累积获得实践经验,而且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以充分了解学生为前提,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安排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从而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课程观念的转变如民主观念、合作观念、创新观念,更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养成。对教师而言,这既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
(四)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适应未来社会。
四、校本课程案例分析
这里主要介绍培训时我们小组讨论的一个案例。在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时,我们是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来确定的。学校在任何一次大型会议上都把加强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再者现在对环境保护、食品中毒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也都比较重视,结合这些情况我们把主题定位为《安全与自救》。
在安排具体课程内容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季节来进行安排的。比如春季是传染病和火灾多发季节,我们就在3月—4月安排传染病与火灾预防和自救方面的内容;5月—7月安排食物中毒、溺水、洪涝灾害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9月—10月安排消化道疾病、运动受伤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11月— 12月安排交通安全、煤气中毒的预防和自救等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例如,在火灾预防和自救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安排两次课来进行。
第一次课。地点:学生宿舍。我们想专门从本地消防大队请两名消防官兵,请他们实地勘察我们学生的宿舍,给学生讲解宿舍里会存在哪些火灾隐患,应该怎样做才能排除火灾隐患以及真正发生火灾时該怎样自救,并指导学生练习自救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预防知识和操作经验,以防学生只有理论,到用的时候却什么都不会。
第二次课。地点:消防大队。我们想带领学生到消防大队,请消防战士给我们展示使用灭火器、甩水带和爬云梯,开拓学生的眼界;请消防战士教给学生使用灭火器、甩水带的动作要领,让每位同学都尝试一下,让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消防官兵的不容易,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通过这两次课,不仅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鉴别、预防和自救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工作的艰辛和忘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