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对于开拓个人的视野、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都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学生 教师 提问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它关系到人文修养的培养,只有对古今中外优秀历史文化有广泛的了解和深厚的积累,对文学、艺术、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兴趣的积累,才能激发个人去探索各个领域的秘密,才会开拓个人的视野、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是学习其他课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课中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进一步锻炼、培养写作的技能。在与其他学科的比较中,阅读能力作为基础的地位更显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数、理、化、政、史、地等学科习题和指导说明的理解,甚至在这些科目中有些已经与语文学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赖的关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科的诸类活动中,阅读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以阅读为基础,听话能力的提高也要靠阅读来促进。但是,教师和学生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几乎把语文课全都用在了阅读教学上,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没有得到提高,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是不是教材有问题?现在的一套人教版语文教材,可以说是“文选型”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目标更加具体更加明确了,选文更加丰富更加规范了,练习更加多样更加深入了,序列更加清楚更加科学了。
  是不是学生没干劲?似乎有点,学生的“经验”:语文考试时间花得多,不见得得高分。很多学生特别是参加中考、高考的学生,把宝押在了数学、英语、理化等学科上,忽视了语文学习特别是阅读实践。甚至有的学生将语文学科边缘化。
  有人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低下归为考试,认为高考、中考这样的考试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编者、教者为了考试,将一篇一篇的文章一刀一刀地割成碎片,学生则捧着这些如获至宝,因此“不闻读书声朗朗,但见习题像海洋”。但如果认为考试是学生语文素质特别是阅读素质得不到提高的真正病源,细究起来,也似乎不能成立,因为从本质上看,考试和素质并非对立关系。
  那么,真正的病源在哪里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方面,语文界特别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未能很好地上好精读课,安排好泛读教学,更没有将精读和泛读有机地统一起来。
  古人阅读,讲究熟读、深思和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在《与陈硕士书》中说得更具体:“大抵文学熟乃妙,熟则利病自明。手之所至,随意生态,常语滞义,不遣自去矣。”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对于背诵记忆的作用谈得更为直接,他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但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巴金先生非凡的写作能力,恐怕 与这200多篇文章的关系非同一般。
  现在我们把这些有价值的阅读经验抛到了九霄云外。精读课文的教学总是让学生做个匆匆过客。课文预读一二遍,上课时教师边讲边让学生读一读,课后再读一二遍算很不错了。任何事物都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产生质的变化,精读课文也是如此。由不疑到疑再到不疑,由懂到化到用,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不走完这艰巨的过程怎能形成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学过上千篇课文,能理解和背诵多少篇呢?答案不得而知。俗话说得好:“一熟三分巧”“一事全知胜过万事半知”。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精”字来,要教得“精”,要学得“精”,使书与我化,我与书化,书为我用,至此,也就达到了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
  熟读背诵固然重要,广泛阅读即泛读也不能小视。不多读则太陋,因此,人们也大力提倡广泛阅读。古文教育家柳宗元就主张“博极群书”,他要求学生“读百家书,博采众长”。胡适也提倡看小说,看史书,看杂书,他谈到他自己学会做文章,是因为自己从小就爱看小说。现在,学校里阅读能力强,文章写得好,能说会道的学生大多也是爱看书,多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的学生。
  精读求深求巧,泛读求广求智。历来有成就的语言大家都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朱熹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所谓“诵”“吟”就是吟诵朗读,仔细咀嚼;所谓“观”“披”指的是翻看阅读,细不大捐。由此可见,精读和泛读是阅读能力形成的两翼。只精不泛则太陋,只泛不精则太浅,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促进。
  时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普遍现象是:学生该读的课文没读通,该看的书没看到,该记的篇章没记住,该收集的材料没收集,更难见既读得精,又读得广的了。这样,哪能获得阅读能力,完成阅读教学和其他教学任务呢?
  要使语文阅读教学卓有成效,基础的工作是较好地解决教学的凭借即阅读教材。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经五四新文化运动,语文教学内容由不独立到独立,由简单走向系统,到现在已形成了选文章、作注解、配练习、组单元的教材编写程式。这种教材以选文为主,多为综合型教材,将语文各种教学内容加以简化,融为一体。这种教材虽以选文为主,教学多以阅读为主,但未起到他应有的作用,甚至起到了削弱阅读教学的作用。由于内容杂、分量重,教师难以把握,学生就更不知所措了。
  不如避繁就简,避重就轻,将阅读教材分为两大类。一为精读课本,一为泛读教材。精读课本要求熟读记诵,或干脆叫《熟读背诵课本》,选择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典范,易于形成能力,适合学生朗读背诵的文章和文学作品组成,并辅以圈点评注,配以有关资料和赏析片段即可。泛读教材指的是广义的教材,凡是与语文相关的 报刊、书籍、电影、图表、幻灯片等都可以储存,进行加工与组合,让学生接触,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之广泛阅读、广泛参与以及自学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以上这些有关语文阅读教材的设想,对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将大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然而,有效的教学还来自教师而不是教材,怎样选择教材,怎样组合,怎样去教,怎样引导学生去学,应是教师所要进行充分思考和研究的。
  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去扩展阅读。扩展阅读,是指以某篇作品(或某本书)为阅读基点,向有关方面扩展的阅读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扩展阅读训练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扩展阅读的关键是确定好阅读基点与扩展方向。对于阅读基点应以精读为主,扩展性阅读应根据阅读目的、层次、基础等因素以略读为宜。一般有一下几种扩展方法:
  (一)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扩展。
  其目的是通过对全貌的了解来加深对局部的深刻理解。如在教《杨修之死》后可以让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或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再去评论曹操等人,并写出评论。
  (二)以某一作品为基点,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扩展。
  其目的是领会同体裁文章的各个方面。例如:阅读《核舟记》可向中学语文课本涉及“记”这一文体的篇章扩展。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对它们的内容与手法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核舟记》重在记物,通过对一件工艺美术品的说明,赞扬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艺术;《小石潭记》是记游,通过对小石潭僻静、凄清景物的细致描摹,抒发被贬后寂寞压抑的心情;《岳阳楼记》则是借重修岳阳楼作记的机会写景抒情;《醉翁亭记》是记游,既写景又抒发与民同乐之情。
  (三)以作品的删节稿或修改稿为基点,向原稿扩展。
  了解作家的写作过程以及发表前后的修改润饰工作,不仅有助于同学理解作品内容,而且从中学到不少写作知识,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力争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学语文》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3]《教学言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塑造美丽灵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学习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关系着学生的发展。离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谈什么新课改,简直是一句空话。下面我就谈一下如何开发教学资源,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 资源 合理开发 利用  一、优化教材,整合课本资源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不管到任何时候,课本还是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本教育?本文从“导学:导出阅读文章的章法;解读:读出生本的问题意识;延伸:伸出拓展意识”三大方面进行论述.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应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自身实践,内化为学生人格、精神和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中职学校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这既是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所决定,也是时代和社会赋予语文教学的使命。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教育  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重要影响,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
在高考过程中,现代文阅读日益呈开放趋势,需要教师灵活把握、灵活运用各种阅读训练方法。根据个人的亲身实践,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去钻研。因此,要引导学生不断摸索、不断掌握各种现代文阅读训练方法。列举以下几种训练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不妥之处请不吝赐教。  一、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现代文阅读观念强调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学习现代教学论这一课程,根据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使用大量的案例,深入的分析了怎样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有效性 课堂氛围 教学方法  李森说:“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对立统一的。”看到这句话,让我想起许多场景里的一些观念:部分教师认为一些现代教学模式是花架子;部分教师教学时完全否定了传统的教
研究背景:Caroli病是一种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以肝内胆管囊性扩张、胆囊囊肿,以及门静脉纤维化引起的先天性肝纤维化为主要表现,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疾病(ARPKD)。
现在的语文教学很是不易,费力不小,可是没什么效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1、重视提问艺术  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可
期刊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经验和习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也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活动和发展的舞台。但在农村,课程改革形势还不够乐观,无论是语文学习成绩还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进步不明显。  “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我们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们作
期刊
随着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化,当前,各地方电视台已经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供给”制,逐步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给”制,自办栏目也就成了地方电视台整体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从而为电视宣传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不论是省市级台还是地县级电视台都深知办好电视栏目的重要性,因而越来越多的电视精品不断涌出,品牌意识在电视行业内部日益强化,品牌竞争开始成为电视媒介市场竞争的焦点。  虽然地方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