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在考试中越来越少,而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考察越来越多。在这种形势下,对学生、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構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渐成为历史教学的重点和主要任务。因此,初中历史课堂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其中质疑能力是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学生质疑能力培养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质疑能力;历史分析法
历史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教师,在教给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首先应该从“怀疑”开始。因此,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为重点加以研究。
一、构建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往往很少有学生响应。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出于害怕。害怕答错题被老师批评或同学耻笑。还有就是有问题不主动问。出现上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有自卑情结和惰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使他们有信心敢问、愿问。在课堂上,更应该适当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怀疑”能力。并及时地给予恰当的鼓励。通过构建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怀疑”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培养兴趣,让学生“乐于质疑”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催使人不断探究的根本动因。是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最佳动力。它促使人不断的专研、思考、总结,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增强,将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不竭动力。
1.要激发和保持学生对“问”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生动的!在历史的教学中把干枯的知识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历史学习生动、具体,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具体地教学内容,设计出生动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模式。如观看记录片,角色扮演,或者课题研讨等。
2.激发和保持学生对“问”的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对成功感到高兴”。
成功是人的追求,同时也增强自信心。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问题,通过自主研究得出较圆满的答案,并及时予以鼓励和赞赏。或者给学生一个简单的课题让他去查阅资料或通过其他方式完成。从而获得成功感。
三、给学生以空间,使学生“能够质疑”
(一)上课前提问
课前提问往往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较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在课前设置恰当的问题,有助于将学生及时带入课堂,使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本堂课打开一个好的开端!
(二)课堂提问
课堂上要逐步深入,提出问题,突破难点,并学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三)课堂结束时提问
这是课堂的延续,此时提问,一方面是让学生保持对问题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他们可以用学生提问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大胆地质疑教材和教师的内容。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判断力,而且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四、教学生如何“善于提问”
学习方法的掌握,远胜于知识的掌握。古语云:“授人与鱼,不如授人渔”。掌握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师应在教学中教授提问方法,就历史学科,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问呢?
(一)让学生在比较中质疑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同时加深对两次工业革命的了解。并能身切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广度和深度上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认知。这样学习就有了自己的感受,而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记忆!
(二)让学生在假设中质疑
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逆向思考,大胆猜测,这样也能达到更好的提问效果。例如,如果没有英、法德“绥靖政策”,人类是不是可以免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荼毒呢?结合当时的世界格局,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获得相应的历史认知启示。
(三)让学生在矛盾中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设置矛盾,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在基础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点提出问题。从而培养怀疑的深度。
总之,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师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提问;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提问。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也引导学生在提问前思考,大胆地看到怀疑和寻求差异,敢于怀疑教科书,解决老师的问题,质疑权威的话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贵英《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初中历史“分组学导”模式教学浅探》[J].南方论刊,2010,(a02):55.
[2]罗梦桂《谈谈中学历史质疑式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1(5):36.
[3]费为群《质疑·联想·求证--初中历史教学的突破口》[J].上海教育科研,2012(5):81.
关键词:初中历史;质疑能力;历史分析法
历史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教师,在教给学生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首先应该从“怀疑”开始。因此,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为重点加以研究。
一、构建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往往很少有学生响应。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出于害怕。害怕答错题被老师批评或同学耻笑。还有就是有问题不主动问。出现上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有自卑情结和惰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使他们有信心敢问、愿问。在课堂上,更应该适当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怀疑”能力。并及时地给予恰当的鼓励。通过构建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怀疑”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培养兴趣,让学生“乐于质疑”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催使人不断探究的根本动因。是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最佳动力。它促使人不断的专研、思考、总结,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增强,将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不竭动力。
1.要激发和保持学生对“问”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历史是生动的!在历史的教学中把干枯的知识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历史学习生动、具体,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具体地教学内容,设计出生动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模式。如观看记录片,角色扮演,或者课题研讨等。
2.激发和保持学生对“问”的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对成功感到高兴”。
成功是人的追求,同时也增强自信心。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问题,通过自主研究得出较圆满的答案,并及时予以鼓励和赞赏。或者给学生一个简单的课题让他去查阅资料或通过其他方式完成。从而获得成功感。
三、给学生以空间,使学生“能够质疑”
(一)上课前提问
课前提问往往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较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在课前设置恰当的问题,有助于将学生及时带入课堂,使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本堂课打开一个好的开端!
(二)课堂提问
课堂上要逐步深入,提出问题,突破难点,并学会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三)课堂结束时提问
这是课堂的延续,此时提问,一方面是让学生保持对问题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他们可以用学生提问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大胆地质疑教材和教师的内容。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判断力,而且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四、教学生如何“善于提问”
学习方法的掌握,远胜于知识的掌握。古语云:“授人与鱼,不如授人渔”。掌握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师应在教学中教授提问方法,就历史学科,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问呢?
(一)让学生在比较中质疑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同时加深对两次工业革命的了解。并能身切感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广度和深度上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认知。这样学习就有了自己的感受,而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记忆!
(二)让学生在假设中质疑
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逆向思考,大胆猜测,这样也能达到更好的提问效果。例如,如果没有英、法德“绥靖政策”,人类是不是可以免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荼毒呢?结合当时的世界格局,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获得相应的历史认知启示。
(三)让学生在矛盾中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设置矛盾,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在基础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点提出问题。从而培养怀疑的深度。
总之,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师应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提问;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提问。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也引导学生在提问前思考,大胆地看到怀疑和寻求差异,敢于怀疑教科书,解决老师的问题,质疑权威的话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贵英《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初中历史“分组学导”模式教学浅探》[J].南方论刊,2010,(a02):55.
[2]罗梦桂《谈谈中学历史质疑式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1(5):36.
[3]费为群《质疑·联想·求证--初中历史教学的突破口》[J].上海教育科研,201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