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认知在象形拳练习中的运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2735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象形拳中的意象思"惟"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也是传统武术训练中直觉把握、自我体悟原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意象"一词历来是物象、卦象、兴象以及"道"(大象)的总称。其功能在于由眼耳相接的事物,"引人入于玄远之境,与万化冥合"。意象又称"心象",是一个充满了个人情感与联想的内心世界。在这里"意"指客体化了的主体情思,"象"指主体化了的客体物象。意象这一概念,在我国武术史上有过漫长的孕育与发展过程。武术语言既有意,又有象,其动作形态的外表是武术的"象",动作形态的内涵是武术的"意"。
  "象形拳"虽然名字叫做象形,但其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外形动作就能够达到练习目的,更重要的是领会象形动作中的"神意",只有领会了神意,才能够称之为象形术,否则只能是一种模仿,一种"舞蹈"。
  古汉语中,维通"惟",思和"惟"是两个不同的意思。思,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囟亦声,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是思考,想,考虑;而"惟",虽然也是指思考,但更侧重内心的体验和感悟。人们对于意象的认知,便属于"惟"的范畴。在这种思维方式作用下,传统武术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意象训练。这是一个充满了个人的现有经验知识和情感联想的内心世界,它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象训练不是一种无端的冥思苦想,它往往借助比附、联想、判断、推导和自我喻示的心理活动,作为觉与悟的方法、路径,从一事物与另事物的某种相似或相近点出发,或通过对一事物的形象和本义的引伸,用一事物去比喻和表征另一事物,从中得到领悟体会。
  这种意象思"惟"方式,使得象形拳乃至中国传统武术从一开始就是实践性的。老师的个人经验、体会可以讲给学生,但不可能将娴熟的技艺一起教给学生。因为这种技艺是老师自己长期练习、揣摩的结果,只能凝结在老师的个人经验中。练拳者要将老师的经验及拳理转化为自己的技艺,只有不断实践、亲自体会各阶段练习中,身心的不同变化,而没有任何其他的间接方式。
  二、意象对话技术
  意象对话技术是以意象为材料的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其理论吸取精神分析理论、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动力学流派的思想,以及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的思想,并融合东方心理学思想,形成了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且其实践技术体系也已经基本成形。
  随着意象对话的发展,该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减肥、美容、职业选择、人际关系调节、自我成长等多个领域。而武术本身就是以人体为物质材料的意象,武术学习需要依靠情感体验的意象思"惟",因此有理由相信:运用意象对话技术,进行意象训练可以帮助习武者更好的领悟、掌握武术动作的内涵。
  (一)传统训练中的意象对话
  所谓"拳打百遍,其义自现",看似与意象思"惟"训练毫无关系,但事实上,这种传统教学正蕴含了意象的精髓。训练有素的习武者,在长期"时时操演,朝朝运化"中会达到某些状态。正如习龙拳要如"神龙游空,夭矫不测";习虎拳则要"怒目强顶,有怒虎出林、两爪排山之势";习蛇拳又好似蛇之"节节灵通,游荡曲折"等等。这种状态就是习武者通过练习,将这种象形意象内化,转变为自身的形象,并达到神似的效果。众多宗师一提到拳便兴致盎然,究其一生在拳学上。如果没有和拳术在精神上的交流和寄托,并渐入神似,将很难达到这一境界。
  意象对话,就是这样一种精神上的交流。练习中,起作用主要表现为:
  1、将动作形象具体化。意象对话是练习者通过观想,将所学动作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练习者更好地摹仿所习动物的意象,将其内化,早日达到神似的效果。此外,对于教授者而言,意象对话也不失为一种引导学生的好方法。
  2、更好地突破练习的"瓶颈期"。按照层次划分,武术境界包括"然境"、"术境"、"艺境"和"哲境"。无论是练习象形拳,还是其他拳种,练习者在不同阶段,不可避免会遇到"瓶颈期"。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见效果,甚至功不长反退。这时期的练习者情绪焦躁、烦闷;而心理上的变化,又会对练习产生消极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大部分半途而废的人,是在这一时期放弃的。意象对话技术,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体会所学拳术的蕴意,悉心体会意象带给自己身心的变化,从心理上增添其自信心,打破恶性循环,使练习者平稳的度过"瓶颈期"。
  3、在习武的高级阶段,意象对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经过长时间练习,高级阶段的习武者,在动作上已不存在问题,大量的动作练习已经不需要。要追求更好层次的提升,只有追求"神意"。这就需要练习者更侧重于意象训练。这也是一些集大成者更重视静坐、观想、意念的原因。
  4、此外,在应用意象对话时,要避免误用、滥用。武术需要自身不断练习,是一种实践性、体验性知识。练习拳术的初期,练习者对于动作尚不能记清记牢,对于所学拳的意象,更是知之甚少,因此这一时期应少用,作为动作练习的辅助练习来使用;随着练习者不断学习,动作越来越到位,可以逐渐增加意象训练,以追求神意。 而且,在刚开始进行意象练习时,需要有老师指导,引导练习者将意象体会的更加具体,以免练习者体会错误,导致动作上、神意上的差错。
  (二)意象对话对初学者的帮助
  初学者在练习时根本体会不到"意",自然也做不到"三合"。刚开始学习,练习者大都着眼于动作对不对,打得好不好看,却从没有想过招式的含义。因为没有内涵,初学者体会到的只是死板、断节的动作。加上初期的基本功练习本就枯燥,很多武术爱好者苦练一段,发现近乎没有长进,便兴趣索然,无奈的放弃。意象思"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初学者:
  1、丰富练习,提高初学者兴趣。只有体会了动作内涵,初学者才能体会到象形拳的丰富多彩。而体会拳术内涵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品味拳谱。死记硬背把拳谱记下来,效果差,而且在练习时干扰训练。好的方式就是加上意象,体会拳谱中的字字句句,细细推敲,慢慢斟酌。例如通背天罡剑中的几句:"顺风扫叶遮上下,梨花舞袖幌太阳;左右豁撩飞白雪,胡蝶双飞闹华堂……"这几句剑谱,即使在不懂武术的人眼中,也是值得欣赏的诗文。对于初学者,则是很好的意象描述。整篇剑谱中只是描述剑的走向,给人的感觉是浑然天成,人随剑走,随心所欲演示出各种动作。
  2、减少初学者内心挫败感。所有描绘给人一幅幅意象画面,经由练习者的揣摩、体会,最终内化成为自己心里的图示。带着这种意象所给人的感受,初学者受到的挫败感会少一些。
  3、帮助初学者形成自己的拳术风格。初学者在意象训练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初学者感受到自身微妙的身心感受。这种感觉是真实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这将会是激励初学者最持久的精神动力。也正是因为这样,象形拳学习中"惟"才格外重要,即使是同一个老师,按照相同的步骤教徒,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各有特色。因为每个人在学习时,都有其不同观察,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侧重,最终在内心形成不同的意象画面。
  4、意象对话帮助初学者觉察出自身动作的差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动作走形的问题。有过练习经验的人都知道,刚开始学习的人对于自身的"僵力"很难察觉,甚至自我感觉良好,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练习,自己懂得什么叫"松沉"了才能明白自己当初动作的刻板。有位习太极的初学者,在练习中感觉很顺畅,可老师却评价说"双肩僵硬"。在意象对话中,经过引导,该初学者发现自己的双肩十分沉重,像石头一样,那一刻她发出感叹"石头能不僵吗"。
  (三)意象对话磨练心智
  象形拳术由人类祖先仿动物形态动作而来,旨在于拥有图腾动物的神力,因此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武术的灵魂是技击。通过提升自己对技击的态度,训练自己的睿智,磨砺心性,更是集大成者追求的境界。
  然而,人们在技击面前表现各种各样:有人功底深、根基好,却不懂收发自如,反落得让功夫控制了自己;有人好勇斗狠,一心求,这种心态,到头来反成了自己进步的绊脚石;还有人瞻前顾后,在场上不能把握时机……
  对此,可以自己做一些意象练习,以平静自己的心态,更好的感受武术带给人的愉悦,体味心智清净时的练习状态。具体程序是这样的:
  1、首先全身放松,要求在引导时速度稍慢一些,使对方每一寸机体都松懈下来。
  2、放松者跟随指导,想象自己走出了房间,在星空下走到一个幽静美丽的乡村,周围郁郁葱葱,是个很宜人的环境。
  3、慢慢的,引导放松者来到一口水潭旁。潭内的水清可见底,水面平静,没有一丝波纹。潭水映出了上方的明月、星空、甚至潭边一棵树的影子,每一分每一毫都很清晰。
  4、乌云遮住了明月,星星也在潭内消失了,只余下阴霾的天空,潭水一如既往地平静,没有一丝波纹,一如既往映出上方阴霾的天空,每一分每一毫都很清晰。
  5、豆大的雨点落入潭内,潭内一片混乱,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波纹光影,连潭内的景色也一并消失。
  6、风停雨止,一切归于平静。明月重又从乌云下露头,星星开心的眨着眼睛,潭水恢复了平静,如先前一样,没有一丝波纹,潭水映出了明月、星空、潭边的那棵树……
  7、告别意象中的一切,引导放松者回来,意象结束。
  同时,在意象过程中,可以插加一段画外音:潭内的水就好似人体内的宝库,可以提升和变化成任何东西,就如同意象中的那一刻,它甚至可以将明月升到潭内。技击时,能做到像潭水一样无胜无败,永不心动,才能感受到武术的灵魂。
  这一意象训练的意义,在于平静练习者心态,使其在面对比赛、技击以及生活中的问题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同时,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训练其不因一时的得失而蒙蔽心智。经过长期练习,习武者还可以提高自身技击水平,变得更加睿智,同时对拳术内涵也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该意象训练,对于处在中、高阶段的习武者尤为适用。
  三、讨论
  武术本身便是"意象符号",它以人体为物质材料、以动作姿态为语言。象形拳则是人类常年通过模仿各种动物的姿态,结合人自身的特定形象发展而来的一类拳。因此,在练习时加强对于意象思"惟"的训练,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练习者兴趣,加深其对于所习拳术的理解,提高自己在练习时对动作觉察、纠正的能力。
  意象对话技术不仅可以使技术提高,而且在时间安排等方面,也有不少优越性,它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只要环境允许,随时可以独自练习,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并可消除紧张情绪,放松思想,既不消耗体力,又不会产生伤害和过度疲劳。
  但意象练习的运用必须建在"躯体练习"的基础上。毕竟"躯体练习"是主要的,光"意象练习"不"躯体练习"只是纸上谈兵的空想,只有意象练习和实际动作练习相结合,在训练上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意象思"惟"练习是教学与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雁洋.中国武术的意象理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4.
  [2]周伟良.简论传统武术的思维方式[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论衡,2007.
  [3]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4]朱狄.原始文化研究[M].北京:三联书社,1988.
  [5]邓培红.论武术中的形象思维[J].搏击•武术科学,2006.
  [6]孔军.体育仿生的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
  [7]朱建军.意象对话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8]苑媛.自我接纳与意象对话[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9]周伟良.中华武术与民族审美心理简论[A].新中国体育史优秀论文集[C].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
  [10]王开文.武术仿生与象形[J].拳经剑理,2003.
  [11]刘亚玉.形神兼备 意象结合――《周易》对武术教学的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迎"亚冬会"论文专辑,75-76.
  [12]甘毅臻.乌鸦与武当武术[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13]刘明海,刘凤婷..动物形象思维培养在武术技击演练中的重要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武术教学研究,2006.
  [14]潘海宁.最后的功夫――中华武功解析[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5]刘涛,李全有.意拳拳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出版社,2007.
  [16]马剑,邱丕相.武术境界论[J].体育学刊,2007:68.
  [17]吕继光,陈英,曹守.武术竞技过程中的观念变化[J ].体育学刊,2002.
其他文献
一、前言  柔韧素质在武术运动项目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柔韧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的重要条件,运动员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美与不美,往往与柔韧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错误动作的产生,其原因之一也可能与运动员的柔韧性不佳有关。现代运动技术难度大,用力突然,连贯性强,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相适应的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主要分为两种,即一般柔韧性和专项柔韧性。一般柔韧性是指机体中最主要的那些关节活动的幅度,如肩、
期刊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注重早期培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发展程序,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
期刊
一、舞蹈的主题思想  通常称它为作品之灵魂。这是由于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无论素材的取舍、情节、情绪的安排和舞蹈语言的选定,都要受主题思想的制约,并为主题思想服务。  舞蹈的主题思想它是来源于生活,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编导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整理的基础上,经过提炼而开掘出来的,如果说生活是矿石,则思想是熔炉,而艺术技巧则是冶炼的技术。  以舞蹈《再见吧,妈妈》为例,编导深入和熟悉反击自卫战的生活,千千
期刊
一、分级教学法的含义与实施缘由  (一)分级教学法的含义  分级教学法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承认学生群体在学习上存在个别差异的事实,并有意识地将其区分成三个类别或三个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与活动;另一种含义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使属于同一水平上的知识为一个层次,相邻层次设定足够的跨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
期刊
冰心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立个性和风格的翻译家,为近代中国的翻译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她翻译的泰戈尔和纪伯伦的作品都被视为经典。冰心翻译的诗歌具有简洁朴素、温婉柔顺的风格特色,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也有它特定的条件和过程。冰心在翻译诗歌时既不是单纯的直译,也不是单纯的意译,也不是完全遵循"信、达、雅"这一标准。她的风格来自于她对文本的选择,她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作为一位作家,冰心的创作风格对她的翻译风格也起
期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做出比较明确和全面的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历程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并给予理论上的准确历史定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的
期刊
校本管理是以校为本的管理,其核心就是强调权力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强调行政部门给学校以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它力主学校要认真分析、甄别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立足于学校实际从事各种管理活动,既不能照搬他校的模式,也不能简单地把学校作为一般政策规则等的试验田或应用场地。其基本主张是学校管理工作应植根于本校的土壤,学校对本校的问题应有一定的决策自主权。校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
期刊
民勤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之间,是阻挡中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合拢的一片绿洲,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是我国西北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民勤面临的荒漠化危机已经受到中央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温家宝总理先后11次提出"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一、民勤荒漠化现状及其危害  历史上的民勤是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土沃泽饶,可渔可耕。随
期刊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呈现出"集权-分权-集权-分权"的循环往复。正如薄一波在《若干重大问题与历史事件的回顾》一书中所总结的那样:这个时期,权力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再放再乱,再乱再收,在收放之间摇摆不定,循环往复。本文拟对主要原因作简要分析。  一、政治分权和经济分权脱节,致使权力划分缺乏稳固之基  (一)权力划分没有呈现出高度的"经济化"和"市场化"  这一时期,我
期刊
重视和搞好报社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完成好自身所承担的新闻报道任务有着重要意义。在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努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新形势下,报社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新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