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妨来点重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古人读书之法,非常重视反复、体悟与生成。在反复的阅读中。无限接近文章之要义,在一次次的体验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构建自我的情感思想维度。语文教学依托的载体是古今中外经典的作品。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目前的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的是“一次性阅读”,走的是“单行道”。学习过的文章,就成了旧日“风景”。语文教学永远是“新”文章的天下。“一次性阅读”所关注的是新鲜的知识、新鲜的体验以及完整阅读体系的构建。这是它的优点;但是。它忽略了阅读主体(学生)之于客体(文本)的断续接触而产生的阅读体验的丰富性,缺少了体验的提升和思想的升华。学习过的文章,经过一段时间后,让它再进入课堂,进行重新阅读,会有新的角度、新的体验和新的故事。
  语文教学中,不妨时常来点重读。
  
  一、在重读中实现视野与思想的提升
  
  在学生中鼓励重读。既有对原有知识和传统认识的巩固,也必然产生新发现,生发新思想。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阅读量大幅提升,思维活跃,重新阅读经典文章。新旧认识、体验会不断发生冲突。思想、认识在不断的解构与重建中渐趋成熟。个人思维方式也将逐渐形成,前后阅读之间的经验“落差”,必然产生认识与审美的差异。而对于阅读者的体验而言,或者补充完善已有的认识,或者另辟蹊径寻求突破,甚至会颠覆自身先前的阅读认识,因此。重读必然是对已有阅读体验的整合与提升。同时,从阅读心理而言,重读往往是一种研究性的阅读,往往是阅读更仔细,焦点和问题更集中,联系与延伸更广泛,认识也更深刻;而此时经典文章的耐读性特点必将得到彰显。其为学生提供的多元解读的空间会更充足。学生的审美、探究和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张扬,语文教学的魅力则会在个性的张扬中显现出来。
  例如,笔者在教完苏教版选修《唐宋诗词选读》的《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后,学生对于诗人杜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在学生的心中酝酿、激荡着,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这种情怀,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心理,我顺势引导学生重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读完之后,学生感慨万千,各抒已见:
  生1:再读《出师表》,熟悉的文字在我眼前跳动,而我的眼晴却久久停留在“先帝不以臣卑鄙,偎白枉屈,三顾臣于革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不是为了追逐名利。诸葛亮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出茅庐的。
  于是。后来他所做的一切,也就星得理所当然:“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北定中原。庶蝎驽钝。攘除奸凶”……
  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感恩,懂得付出是幸福的。有时非常羡慕那些信仰上帝的人,当他们遭遇苦难,舍祈求上帝的庇佑,而当他们接受好运,也会诚心地感谢上帝。比起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真所谓“千载谁堪报恩心”啊!
  生2:阿斗,鞭打得起来吗?再读这篇“千载谁堪伯仲问”的《出师表》,联系蜀汉的结局,不难想象那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阿斗的确没有出息,但又一想。造成这样的结局,诸葛亮没有责任吗?
  自先主托孤之后,诸葛亮就多了份责任,辅佐并培养后主刘禅。但对于诸葛亮的苦心孤诣、循循善诱。刘禅似乎并不买帐,至少没有朝着众人期待的方向发展,既然“扶”不起。就别无他法了吗?
  倘若辅佐刘禅的是我老爸,可能早就失去耐心而大打出手了。
  既然苦口婆心派不上用场,何必还硬钻死胡同?写这些打动后人却打不动阿斗的文字,对于一个丞相,有什么实际意义?既然三寸之舌失去了魅力,索性换张面孔,从“慈父”变“严父”好了。大展“拳脚”,重典治国,诸葛亮有做“铁血宰相”的资本;再说,蜀汉当时形势已大不如前,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医好了也未可知,阿斗“扶”不起,可也许“打”得起。
  看来。孔明先生只是擅长舌战群懦、运筹帷幄,对于治家,还是拿不出做家长的威严啊。
  学生的发言还在继续,精彩不断。 一次重读,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的“回放”、旧有记忆的“复制”,还是一次“头脑风暴”,一次思想的升华。阅读也许时时都能产生思考和智慧,但重读经典,却能把可能以“碎片”形式存在的想法,变成比较成熟的思考、新鲜的发现,正如人们评价莫奈的画: “在他之前的艺术家所作的绘画,要求你走近域布才能看清细节,而莫奈和其他印象派画家则不同,他们要求你退后从远处观赏才能看清细节,关键是要看到整体,以及色彩、结构和情绪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欣赏一件艺术品。”重读经典,时间与经验的累积就是这种“空间距离”,它可以让学生以更宽的视角,去重新发现。
  
  二、在重读中完成文本与生活的整合
  
  文本的外延是生活,“诗人感而有思,思而积,积而满,满而作”,所以,只有带着生活去阅读,在体验中才能感悟真情,才能更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意境。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活。但是,现在的阅读往往是一种“真空”阅读,是没有“生活还原”的文字符号式的阅读。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固然与学生缺少生活经验、难以与文本实现生活对接有关,但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重概念轻体验、重理解轻感悟的状况也直接导致阅读教学脱离生活。重读经典,可以完成文本与生活的整合。
  高中阶段,相当一部分需要记忆、背诵的篇章是小学、初中曾读过的经典,而这些文章的背后也必定牵连着读书者曾经的经历和学习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强化这种心理暗示,用重读把文字与生活结合起来,那么,一句名言可能带出活生生的童年,一篇文章可能就是一个生动的成长过程。
  例如,学生重读《论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忆小时候读书的经历,学生有这样的读书故事:
  小时侯读书犯下的错误,现在想起来还十分可笑。
  记得爸妈常教导我不能“不懂装懂”,可我却常常在这上面犯糊涂。一次,爸爸终于失去了耐心,严厉地对我说:“儿子,你再这样不懂装懂,我要禁止你看动画片了!知道吧,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明白吗?不能不懂装懂!”我眨巴眨巴眼睛,说明自了。
  “真明白了?”
  “哦。”
  可我心里却想开了:知之为知之,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为不知,就是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那“是知也”呢?哦,就是说,如果做到了前面两点,就可以说对那两个问题知道了,“是知也”嘛!
  不久,爸爸又搞来问题问我。
  “这个问题怎么算?”
  “不知道。”
  “那我讲给你听,听好了……懂了吗?”
  “懂了。”
  “给我复述一遍。”
  “不会。”
  “那你怎么说懂了?”
  “不会就是不会,就是懂了。”
  “啊?”爸爸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不会就是懂了呢?你倒说说看。”
  一边的妈妈也被吸引过来。
  我振振有辞地说: “不是孔子说过嘛,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做到这两点,就懂7啊,‘是知也’了嘛。爸爸一下子笑得从凳子上翻了下去,妈妈也笑得直不起腰,看着他们笑成这样,我也傻笑起来
  后来,我总归是弄明白了“是知也”的意思,但是,这个由《论语》引发出来的笑料,却成了我童年回忆较为活泼的一页。
  诗词篇章等文字是集体的记忆,而其背后的故事和读书体验却飞扬着个性魅力。重读,可以读出活生生的童年,可以读出独特的成长过程。
  重读的本质不在于“知道了什么”,而在于它确实改变了你。经典文学的意义不在于一下子把真、善、美等人生的真谛交给我们,而是能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给我们以不同的生活描绘和人生启迪。儿童时期读《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料事如神令人佩服,白骨精狰狞的面孔、多端的诡计让人害怕,唐朝和尚的肉眼凡胎不辨真假可气又可笑,一根金箍棒就会牵动孩子的喜怒哀乐;长大了再读,原来的喜怒犹在,又多了一些思考:白骨精的三变也许就象征着人生的各种欲望,孙悟空是人战胜欲望的勇气与智慧,而唐僧、八戒就是与欲望斗争过程中面临的重重阻力。在重读或回味中,思维结构的成熟、人生的阅历的丰富会自然地和经典对接,不断产生对生活新的思考。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你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在语文教学中组织重读经典,把名篇名句的识记、诵读与演讲、写作结合起来,用重读串联起回忆与发现、生活与思考的两端,一定会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番新天地。
其他文献
《人民日报》消息,现在,许多外语词直接嵌入中文,使得中文失去了纯洁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外语中文译写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黄友义说,国际惯例对外语词都是“化用”的,而不是直接嵌入。比如,中文“土豪”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被译为“Tuhao”;“中国航天员”的英文新词taikonaut就是用中文拼音“taikong(太空)”和英文“astronaut(宇航员)”合成的,发音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预习的效果。首先看看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怎么划分,说说你的理由。  生1:“念∕无与为乐者”,因为“念”是动词,是思考的意思,后面是它带的宾语。  生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因为“遂”是表衔接的副词,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是连动。  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因为“但”是“只是”的意思,表范围的副词,
章学锋:到2011年,您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18岁了。18年来《白鹿原》在经历波折之后终获茅盾文学奖,被读者追捧至一纸风行,被誉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作为小说的作者,您一定有很多感触吧?  陈忠实:《白鹿原》自从1993年出版之后,到如今已经发行了lO多个版本,200多万册,应该说也已经有不少的读者通过阅读,了解了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为小说的作者,我很感谢读者对《白鹿原》的热爱。
刘亮程先生是一位乡村哲学家。他的散文,语言是乡村的,通俗,明净,一般人都看得懂;但其内蕴却是哲学的,广远,深沉,一般人就看不懂了。《柴禾》就是这样一篇内蕴丰富、寄意深远的散文。  《柴禾》先写自己搬家时带走了“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接着叙述这么做的理由——“柴垛是家力的象征”,这些梭梭柴象征着“我”家的家力非同一般,简直“无与伦比”,字里行间,透露出“我”的骄傲与欣喜。然后笔锋一转,说“我们再
语文教学的诸多方面是需要技术支撑的,甚至有的地方特别强调技术含量,如实用类文章的教学、复习课、试题命制等。然而,语文教学不能因此而技术至上,更不应在文学阅读教学上发展到技术主义的程度。反观中学阶段文学阅读教学,技术主义的倾向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突出表现是严重侵害文学首先是人学这一特质,把文学教学降低为纯粹的技术操作手段,把极富个性创造意义的文学教育异化成语言的技术训练。  目前,技术主义倾向对文学
目前,不少同学阅读面窄,语言积累少,因而语文能力差。语文教材选文大多为历史上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同现代社会生活存在着较大的“时差”,现代社会生活中充满活力的语言现象和富有时代色彩的语文范例很难及时在课本中得到反映。学生完全泡在题海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两眼不看课外文,堵塞了向生活向社会吸取营养的渠道。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在有计划妥善地完成教材(包括《语文读本》)的基础上,开展课外读写是十分必要的。  
“润物”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名句“润物无声”,在此指语文教育的效用、文学教育及其活动的作用、校园文化的熏陶等。语文教育的一切对学生来说都是潜移默化、逐渐体现的。  “中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传授知识、发展应试技巧的课程,不是一门仅仅作用于中学阶段的课程,而是为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个人能力和文化素养,是一门与现代社会公民素质密切相关的课程”。语文教师的倾听和素养、感情和激情、教学情境等都在语文教育中
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经直言不讳地指出,在“新概念”的命题和作文里头呈现出这么一种趋势:过于求新,求怪,求另类。评委曹文轩先生则说,这些年看了太多的少年文字,十有八九是一副看破红尘要自绝于世界的“清冷模样”,不再纯真、温馨、崇高、美感、庄重、雅致、真诚、阳光,剩下的就只有一片阴霾与心灰意冷……  他们所说的虽然是作文的问题,但是言为心声,作为抒情言志的重要载体,学生作文,尤其是自由作文集中体现了学生对
自2005年9月开始,我在深圳提出了“人生语文”的教学理念,时至今日逐渐被语文同行所认同。这一教学理念,是指语文教学要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构建学生人生发展的精神家园。其基本做法是,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读写互动为手段,以指导读书探究为抓手。这一教学理念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实施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创新活力。  怎样在教学
在任何一个环境里,人们要是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去思考和理解,就会豁然开朗,而执迷其中,心会变得狭隘。所以当好旁观者,是角度也是心态。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很容易陷入自编自演的“独角戏”中。虽然感觉每次课前准备充足,上课时也认真到位,但在教学效果上始终缺乏成就感。这些苦恼,往往让我们彷徨而不知所措。假如我们跳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做自己的“旁观者”,去审视自己的课堂和教学呢?    一 要有冷静的双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