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的好伙伴——律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们更好的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发挥创造力,律动是必不可少的。律动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兴趣,更适合中低年级学生爱动的特点,是唱、动、表演等多门艺术的综合教学。教学中律动教学从唱歌表演到音乐欣赏、音乐活动,既有游戏性的组合还有交流性的舞段。为孩子们提供了精神上的享受和丰富的教学形式。

一、律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基础。音乐中的律动,是指人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有规律的肢体动作,如拍手、摇头、跺脚, 摆动身躯等。凡是在音乐进行中的各种动作、游戏、舞蹈等,都属于音乐律动的范围。人有跟随音乐律动的本能。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律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音乐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协调性,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因为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的天性,教师放手大胆让孩子去动、去玩、去实践、去感悟音乐,既培养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孩子的思维,也培养了孩子创新的个性和能力。而在培养孩子創新的同时,则可以积极运用肢体律动来表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很多时候我都会在课堂的开始或者最后留几分钟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我会选择学过的合适的音乐,让孩子根据歌曲和我的要求做动作。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作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可以请学生维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的动作静止,甚至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等。直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再继续创造动作,教室内充满欢声笑语。

三、增强学生节奏感 


   音乐节奏总是和节拍密不可分的,音乐中正是有了节拍,声音才有了强弱之分,有了节奏,声音才有长短之分。音乐的节奏感就是指对音乐中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等抑扬缓急的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节奏是音乐中的重要因素,它是音乐的核心,没有节奏也就不可能有音乐。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节奏感的培养应放在重要地位。节奏感强的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的条件更为有利。在培养孩子节奏感时,身体动作是重要途径。律动是有节奏的身体活动,它对孩子节奏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在律动中获得愉快


   当孩子围着圆圈跳集体舞时,会因为动作的一致、合拍而感到快乐,那时因为孩子动作是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进行,动作与节奏同步了,若在此活动中,哪个孩子的动作不合拍就会使别人感到别扭、难受。孩子通过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增强了节奏感,常常能合上音乐,与同伴门同步动作,这就会给他们带来愉快的情绪。引导小学生人人参与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不断促进听觉、动觉、情感思维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学生参与这种体系的活动时,会沉浸在一种快乐和良好的自我感觉气氛中,这是一种艺术上的感受、体验和追求。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怎样把音乐教学与律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达到相依相促的效果呢?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1.在节奏练习和视唱练习中进行简单的律动练习。这种律动练习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为目的,可用拍手、跺脚、适度的身体动作等交替进行。这种练习一般安排在课堂开始的十分钟内进行, 它可以使学生很快地从其他情绪中转移过来, 进入到音乐的氛围之中, 为以下环节的教学打下一个很好的心理基础,同时又是对学生最基本的音乐素质训练。
   2.在歌唱教学中配以适当的律动。在歌唱教学中配以律动,是学生最能接受也最为高兴的。因为歌曲最能触动人的情感和心灵,引起人的情绪反应。教师在富有感情地范唱新歌时,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律动伴奏, 可以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引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会一首新歌后,结合不同的律动动作来反复练唱, 可以克服简单重复造成的单调和枯燥,训练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表现。从而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运用律动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模式, 律动运用可以使抽象的中学音乐教学变得直观,呆板的教学方式变得生动,使师生变得更轻松。从而更快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律动在我的音乐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每位班主任都有许多头疼之事,对于“立案侦察”更是苦不堪言。   一天早晨,小微的奶奶找来了,她说小微的手机(手机的外形是一只既小兔头型)带到学校来,前天晚上放学回家就没了,但她害怕家长的训斥和狠打,没敢吱声。听完这位家长的陈述,我想了个办法。   首先,我在班上面向全班同学进行谈话,小微的小姨在外地工作,特送小微一件生日礼物——一只小兔(我特地将手机“换名为”“玩具”,以减轻同学的心理负担),
期刊
“老”班主任们交谈起来,往往众口一词:现在的学生可和以前不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不单单是来自学生个体的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师生所处时代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断层”。做了几十年的班主任,和学生谈了无数次心,最近一次谈心的结果让我诧异:“老师,别这样和我谈话,太老土!”从这种尴尬入手,反思现代的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如下几点,才能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从内心欣赏你,听从你的教诲,服从你的领导。 一、走
期刊
语文课堂的展示与评价,能够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自从我校实施“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成了调动学生小组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把自己的一些做法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与老师们交流,共同学习和提高。   学习小组的划分,我和大家做的基本一样,采用4至6人为一小组的分组办法把学生分组,按照学
期刊
在阅读课中,我们过多关注了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而对于文章表达方法的使用、语言的训練却极少予以关注。教师只有理顺读和写的关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将训练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去。同时,在作文中形成的知识技能,也能促进阅读教学。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
期刊
自主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往往枯燥难懂,给小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学生学习兴趣往往不高,不能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便成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提高自主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
期刊
通过一学期的研究,我认为在语文主题的深化和拓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扎实——有价值的拓展   在阅读课堂里,应该力求扎扎实实地研读文本,实实在在地拓展。这种拓展不是华而不实的漂亮摆设,而是一种必要性拓展。   (一)品味“春酒”,感受“思乡”主题   在讲授《春酒》时,我这样讲解文章的主题。   师:喝春酒——喝会酒——酿春酒。“酒”把“家”贯穿起来,这是琦君善用的写作方法,叫叙
期刊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不能确保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效结合,严重影响整体教育工作效果,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根据目前的教学特点和需求,采用有效的措施开展各方面教育工作,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当前的教育要求。 一、重视学校生活和语文教学的结合   语文学科具有特殊性,每一篇文章中所呈现的文字居多,尤其
期刊
【摘要】黄遵宪是晚清“诗界革命”重要人物,梁启超对黄诗备为推崇,他在《夏威夷游记》一文中归其贡献于以古风格铸新意境,并在戊戌变法期间将其作为诗歌典范大力推广,奠定了黄诗在晚清诗界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黄遵宪;夏威夷游记;三长 前言   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又称“《汗漫錄》”)所论黄遵宪诗歌之“三长”,当为“新语句”“旧风格”“新意境”。本文拟从这三方面探讨黄遵宪诗歌对晚清“诗界革命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也逐渐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我认为课堂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学生喜欢语文,爱上语文,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参与
期刊
乡土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构成元素,乡土文化的选择和应用对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阅读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全方位加强对乡土文化开发和应用的重视,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小学阅读教学组织规划体系,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思维能力等得到良好的培养。 一、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拓展學生眼界   乡土文化是小学语文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