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学法之一,为当代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首创,后经许多专家继承和发展而形成。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概括既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他老人家强调音乐教学要以本民族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为基础,以孩子熟悉的歌谣、山歌、民间歌曲为素材,让学生在优秀的文化氛围中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
一、旬阳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和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旬阳地处边远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的经济条件和音乐教育条件长期徘徊于我省农村的平均水平以下。在旬阳农村学校,花几百元、千把元买架国产电子琴已算奢侈,要组建歌团舞队、达到管弦丝竹的盛状更是“天方夜谭”。从师资力量来看,专职音乐教师属凤毛麟角,多数情况是其他科目的教师“教完算术领歌唱,剖罢青蛙踩风琴”。对于普通的农村孩子而言,所谓音乐就是哼几首流行歌子解解闷儿。老师凑合着教,学生对付着学,之所以开音乐课只是应付上面的要求和检查。然而回到现实中,情况又不一样。 悠久的民族文化积淀使得这里的音乐素材俯拾皆是,美不胜收。旬阳民歌是旬阳传统文化的一种极富特色的表现形式,它的演唱方法简单,演唱形式多样,加之曲调优美,内容宽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一度在旬阳大地广为流传,活跃着、繁荣着这块沸腾的热土。其实,音乐就在孩子们的身边,离他们并不遥远。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灵魂是真、善、美,重视、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奥尔夫强调要以本民族本土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少年儿童熟悉的谜语、歌谣、田间对歌、山间小调、民间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为素材,让孩子们在优秀的文化气氛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他利用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强烈鲜明的可塑性在千变万化的合奏、不同类型的组合中培养孩子们的群体精神,既体现了集体宏大的壮美,又有个人表演的优美,在充满和谐的音乐气氛中,融音乐与其他艺术为一体,以达到健全人格的教育,创造丰富美好的人生。
旬阳农村的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着音乐,这里没有勉为其难的成分,因为他们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旬阳的特殊环境下,对音乐课程作点改革,融入一些地方特色,既能扭转长期以来该地方音乐教育形同虚设的尴尬局面,又能因势利导塑造更健全美好的人格,因该是种不错的尝试。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旬阳农村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运用
(一)创造一个学习地方音乐的美好环境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旬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推进旬阳民歌普及,实施民歌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工作,不断丰富活跃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使沉静的旬阳乡村灵动起来。我所在的学校组建了师生合唱团、曲艺队、器乐队等,班班有兴趣小组,周周有课外活动,月月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学校精选10首学生必唱歌曲(其中四首为旬阳民歌)。政府和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地方音乐的有利条件,我们应义不容辞。
(二)因地制宜地确定音乐校本课程的内容
尽管奥尔夫教学法质朴自如,引人入胜,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它毕竟产生发展于德国,如果在我们的教学中生搬硬套,反而使孩子们产生一种陌生感。因此,奥尔夫教学法必须与我国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特别是与广大农村的古老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旬阳人是能歌善舞的人,其音乐源于生活,源于历史。反映出独特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历史文化。在旬阳流传的民歌、民舞、民曲等等,也都是很丰富的音乐素材。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着重把民歌民舞作为重点。
1、把旬阳民歌引入到课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本民族的传统音乐,也非常重视从生活中体验音乐。把旬阳民歌引入课堂,将是非常好的尝试。如表现广大农民终年辛苦劳作,却过着贫困交加生活的《长工调》、《受折磨》;有表现汉江船工水上劳动的各类《船工号子》,也有抒发他们对不平等社会制度悲愤控诉的《五更吃酒》;有描写赶山脚夫生活和情感的《桑木扁担》、《想姐想的不耐烦》;也有表现多种田野劳动生活的《进竹林》、《采茶》等等,贴近生活,应有尽有,真可谓“世事皆入调,见景意交融”。当然表达劳动人民向往辛福生活,追求爱情自由的情歌在旬阳民歌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有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十写》、《姐儿们前一树槐》,也有感悟世态炎凉,终结人生经验的《打秋千》、《兰草花》等。不管是奥尔夫教学法还是我国的音乐教育,他们的目的都是使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美的熏陶。对于旬阳流传的民歌,农村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把它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可以使他们更好的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2、把旬阳民舞引入课堂。奥尔夫研究原始人类及少年儿童的成长,发现音乐、动作、舞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是人的本能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这种本能、本性被扭曲,以至丧失。对于教育来说,融音乐、动作、舞蹈为一炉的“原本”音乐,真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之一。具有旬阳特色的舞蹈有;已编排的《汉江号子舞》、还有正在创编的《太极舞》、《汉水游女舞》等等。他们都最能表现人类生命力和自强不息、生生不息特征的一种舞蹈。这些舞蹈体现出太极文化的精神,“走平水,走下水,过险滩”是动静、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哲学思想的体现。老师可以组织学
一、旬阳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和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旬阳地处边远山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这里的经济条件和音乐教育条件长期徘徊于我省农村的平均水平以下。在旬阳农村学校,花几百元、千把元买架国产电子琴已算奢侈,要组建歌团舞队、达到管弦丝竹的盛状更是“天方夜谭”。从师资力量来看,专职音乐教师属凤毛麟角,多数情况是其他科目的教师“教完算术领歌唱,剖罢青蛙踩风琴”。对于普通的农村孩子而言,所谓音乐就是哼几首流行歌子解解闷儿。老师凑合着教,学生对付着学,之所以开音乐课只是应付上面的要求和检查。然而回到现实中,情况又不一样。 悠久的民族文化积淀使得这里的音乐素材俯拾皆是,美不胜收。旬阳民歌是旬阳传统文化的一种极富特色的表现形式,它的演唱方法简单,演唱形式多样,加之曲调优美,内容宽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一度在旬阳大地广为流传,活跃着、繁荣着这块沸腾的热土。其实,音乐就在孩子们的身边,离他们并不遥远。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灵魂是真、善、美,重视、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奥尔夫强调要以本民族本土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少年儿童熟悉的谜语、歌谣、田间对歌、山间小调、民间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为素材,让孩子们在优秀的文化气氛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创造音乐。他利用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强烈鲜明的可塑性在千变万化的合奏、不同类型的组合中培养孩子们的群体精神,既体现了集体宏大的壮美,又有个人表演的优美,在充满和谐的音乐气氛中,融音乐与其他艺术为一体,以达到健全人格的教育,创造丰富美好的人生。
旬阳农村的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着音乐,这里没有勉为其难的成分,因为他们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旬阳的特殊环境下,对音乐课程作点改革,融入一些地方特色,既能扭转长期以来该地方音乐教育形同虚设的尴尬局面,又能因势利导塑造更健全美好的人格,因该是种不错的尝试。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旬阳农村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实践运用
(一)创造一个学习地方音乐的美好环境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旬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推进旬阳民歌普及,实施民歌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工作,不断丰富活跃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使沉静的旬阳乡村灵动起来。我所在的学校组建了师生合唱团、曲艺队、器乐队等,班班有兴趣小组,周周有课外活动,月月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学校精选10首学生必唱歌曲(其中四首为旬阳民歌)。政府和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地方音乐的有利条件,我们应义不容辞。
(二)因地制宜地确定音乐校本课程的内容
尽管奥尔夫教学法质朴自如,引人入胜,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它毕竟产生发展于德国,如果在我们的教学中生搬硬套,反而使孩子们产生一种陌生感。因此,奥尔夫教学法必须与我国民族文化结合起来,特别是与广大农村的古老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旬阳人是能歌善舞的人,其音乐源于生活,源于历史。反映出独特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历史文化。在旬阳流传的民歌、民舞、民曲等等,也都是很丰富的音乐素材。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着重把民歌民舞作为重点。
1、把旬阳民歌引入到课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本民族的传统音乐,也非常重视从生活中体验音乐。把旬阳民歌引入课堂,将是非常好的尝试。如表现广大农民终年辛苦劳作,却过着贫困交加生活的《长工调》、《受折磨》;有表现汉江船工水上劳动的各类《船工号子》,也有抒发他们对不平等社会制度悲愤控诉的《五更吃酒》;有描写赶山脚夫生活和情感的《桑木扁担》、《想姐想的不耐烦》;也有表现多种田野劳动生活的《进竹林》、《采茶》等等,贴近生活,应有尽有,真可谓“世事皆入调,见景意交融”。当然表达劳动人民向往辛福生活,追求爱情自由的情歌在旬阳民歌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有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十写》、《姐儿们前一树槐》,也有感悟世态炎凉,终结人生经验的《打秋千》、《兰草花》等。不管是奥尔夫教学法还是我国的音乐教育,他们的目的都是使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美的熏陶。对于旬阳流传的民歌,农村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把它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可以使他们更好的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2、把旬阳民舞引入课堂。奥尔夫研究原始人类及少年儿童的成长,发现音乐、动作、舞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是人的本能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这种本能、本性被扭曲,以至丧失。对于教育来说,融音乐、动作、舞蹈为一炉的“原本”音乐,真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方法之一。具有旬阳特色的舞蹈有;已编排的《汉江号子舞》、还有正在创编的《太极舞》、《汉水游女舞》等等。他们都最能表现人类生命力和自强不息、生生不息特征的一种舞蹈。这些舞蹈体现出太极文化的精神,“走平水,走下水,过险滩”是动静、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哲学思想的体现。老师可以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