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创新的思想品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把培养创造性思维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 提高综合素质 富于联想 开拓创新
  
  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不受陈规旧习的束缚,能够独立自主地探索和判断遇到的问题。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竞争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对创造力的挖掘、训练,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综合素质。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认为:“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人的能力和创造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求学的目的不应只是求学问,而应该培养有知识、能独立思考的人。”教育是今天播种,明天才能收获的事业。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政治课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时代在前进,思想政治课教学也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发展。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创新的思想品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不一定是人类未曾发现、未曾解决的新问题,更多的是他们自己对事物的思考,或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了既使别人早已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满足于掌握知识数量上的多少,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张扬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对学生“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思维,要扶持和鼓励。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做到自觉、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我们也看到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政治课的角度讲,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教师自身。
  第一: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深度广度有限、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学生开阔思维,富于联想和善于判断,而这些恰恰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第二、学生视教师为知识的唯一源泉,用规定的内容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三、教师对有棱角的学生不感兴趣,嫌他们不听话,爱提问题、钻牛角尖等等。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克服上述种种弊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把培养创造性思维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发展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发生到发展的过程,一般从小学时期,开始发展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到了中学阶段各种思维活动更是不断向深入发展。思想政治课应顺应思维发展规律的要求,对学生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他们终生受益。教师要更新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执着的追求,坚韧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和虚心好学的态度。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起源于惊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这既是一种寻根究底的求知情感,也是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钥匙,从而激发起进取的愿望。
  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师要把培养富有创造性学生作为教育的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要知识,而是更注重知识的积累。因为积累知识是创造知识的基础。没有知识积累就没有知识创造,但它更重视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有能力必然拥有知识。科学方法是实现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一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二要掌握必要的思维方法。
  第一师要学会运用十种基本思维方式,即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归纳和演泽。掌握他们,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教学效果。要精心设计出一整套训练学生思维方法的最佳实施方案。从课堂教学、活动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作业训练等多方面周密安排,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作用,多元互补,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的思维体操,突出思维方法的训练。
  三、养成创造性的思维习惯
  创造通常是与质疑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质疑的思维是肤浅和被动的思维。当学生需要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要使学生养成“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思维习惯,质疑问题。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设置思维环境,创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思维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对回答问题新颖独特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如“模拟法庭”“社会调查”等。教师要使学生养成一问多思,多答、多解的习惯。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善于进行广泛的联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同时,创造性思维还必须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中还要善于借鉴前人、他人的优秀教学思想和做法,吸取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教育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参考文献:
  [1]毛献文.建构多维互动的思想政治课评价平台.政治课教学,2004,(11).
  [2]任文田.学法指导与学业考评技能训练指导.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9.
其他文献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由于该部分知识与同学们认识较早的无机化学存在着较大区别,学生在学习中费力费时却收效不大。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在高三复习时通过对有机反应的特点、反应机理、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的讲解及对化学反应进行专题训练,短时间内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会得以显著提高。  一、注意有机反应的特点  有机反应的特点是化学反应较慢,而且比较复杂。这是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反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学写作文的学生而言,要教他们如何写好作文,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轻松的事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作文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多记日记  日记是学生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形式灵活,内容广
期刊
摘要: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简要分析了中学政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此从学生主体地位、兴趣教学、情感教学等方面分析了其对应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中学政治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作为普及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学政治教育教学,怎样把握和开展好就成了摆在每一位政治学科教师面前的不能回避且必须明确解决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为中学政治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的同时又带来
期刊
思想品德课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引导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思想品德课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
期刊
摘要:在物理上用放缩法教与学很容易适应新形式的增效与减负教学。放缩法教与学是利用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对知识点进行多方面的展开使之发散成为知识球过程与集中思维、切入点意识对多层面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提取精华归之知识点的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放缩法 发散 创新 知识球 集中思维 切入点意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通过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实现的,认知发展过程主
期刊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应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  “数”与“形”无处不在。任何事物,剥去它的质的方面,只剩下形状和大小两个属性,就交给了教学去研究了。初中数学两个分支——代数和几何,代数是研究“数”的,几何是研究“形”的。但是研究代数要借助“
期刊
几何是一门以点、线、面为组合的量化推理的演绎逻辑科学,初中学的是平面几何,共分为四类:1.三角形;2.四边形;3.相似形;4.园。在学习时应分类和归纳其概念、定理、推论、判断、条件、规律等。下面我们逐个分析和归类。  (一)三角形的内容:(1)掌握基本做图法;(2)三角形全等的边角关系的公理推理、判定;(3)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的方法和公理;(4)掌握轴对称、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可是一上作文课,不少学生总是唉声叹气、抓耳挠腮、叫苦不迭……有的同学为了完成任务,只得生编硬造甚至照抄优秀作文,以抄代作。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难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比如,语文教师自身不常练笔和教学观念的陈旧以及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写下水文和
期刊
【内容提要】审视当前小学中高年级的词语教学,语文老师有的竭力回避,有的“浮光掠影”地处理,有的一丝不苟,从字音、字形到字义进行科学准确地诠释,有的甚至要求学生照搬、照抄、死记硬背参考书或词典中的解释。这样的词语教学呆滞而缺乏生命活力,对学生没有一点吸引力。我们通过创生语境让词语“脉脉含情”;联系生活使学生对词语深有感触;瞻前顾后挖掘出词语的深度和广度;言语表现策略让词语在“表现”中获得了效度。这样
期刊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材中,“酸、碱、盐”无机物相互关系的教学是全书的重点。其教学内容的特点有“六多”,即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必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而无机物相互关系又是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它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乃至关系到今后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本章究竟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很值得探讨。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