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毫针刺法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不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例以毫针刺法合隔姜灸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照组16例以单纯毫针刺法治疗为主,治疗15天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毫针刺法合隔姜灸为主的综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毫针刺法 隔姜灸 风寒型周围性面瘫 临床疗效
  周围性面瘫一般简称面瘫,是针灸临床工作中常见病、多发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表情运动等生理功能,继发眼、口腔等器官的疾患,而且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形象。
  作者在2014年9月—12月在云南省大理州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实习期间,观察针刺合隔姜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今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不完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2岁,平均39.72±0.04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2天,平均5.22±0.03天,右侧面瘫11例,左侧面瘫9例;对照组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0岁,平均40.65±0.02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15天,平均7.22±0.01天,右侧面瘫7例,左侧面瘫9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辨病符合特发性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辩证符合面瘫风寒外袭证候诊断标准[2]。
  1.3 排除标准
  1.3.1 小脑桥脑角病变、脑干病变、腮腺病变、手术损伤、外伤所致者。
  1.3.2 非风寒证候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毫针刺法
  患者仰卧位,取患侧地仓、颊车、牵正、迎香、攒竹、丝竹空、上星与头维,双侧合谷、外关、列缺,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直径0.25mm,长度25mm-40mm),常规进针0.5-1.0寸,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静留针[3]。每日一次,共治疗15次。
  2.1.2 隔姜灸
  把生姜切片直径约2.0cm,厚约0.5cm,用针穿刺10孔,把艾绒制做成圆锥形(底直径1.5cm,高约2.0cm)放姜片上,用火点燃,把姜片放于患侧(阳白、颧髎、地仓、颊车)穴上施灸,待患者局部有灼痛感时,可加垫另一姜片,直到艾绒燃尽为止,灸3壮。每日一次,共治疗15次。
  2.2 对照组:毫针刺法同治疗组。
  2.3 药物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使用相同的中西药物,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参照第5次国际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组标准确定,(1)治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H-BⅠ级;(2)显效:静止时,双侧对称,运动时轻微功能障碍,H-BⅡ级;(3)好转:静止时,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和/或轻度病理性联合运动,面肌痉挛、抽动,H-BⅢ级;(4)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或出现病理性联合运动,肌痉挛,H-BⅣ-Ⅵ级。
  3.2 治疗结果 见如下附表1
  4 典型病例
  韩某,男,28岁,2014年9月28日就诊,患者自诉2天前吹风受冷,晨起感右侧面部麻木、板滞不适,1天前出现右侧口眼歪斜。查体:右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眼裂增大,闭目时眼露白睛,不自觉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歪向左侧,不能蹙眉、耸鼻、示齿、鼓腮,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诊断为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经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10天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H-BⅠ级,完全治愈。
  5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主要是因为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受到病毒侵袭、感染,导致该神经发生水肿,局部神经缺血,受压或局部血液运行受阻,循环障碍而发病。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见于《金匮要略》“……正气引邪,歪僻不遂……”;《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喎候》“经筋偏急……口僻”;《黄帝内经》、《针灸大成》有如下论述“……风邪入经,邪气反缓,正气反急,牵引口角歪斜……”等。认为本病多因正气虚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侵袭阳明、少阳、太阳经脉,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2]。
  针刺可通过疏通经脉,鼓动人体阳气恢复,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及消炎、消肿而达祛邪目的,而针刺有机械刺激、电位形成和由于细胞损伤释放出生物活性的物质三种作用,针刺部位的感觉传入纤维发出向心神经冲动,机体对这样的刺激,通过运动神经传出纤维做出局部的、节段的和全身的应答反应[4]。
  隔姜灸特点是利用姜药性,加上灸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姜的性味及功效:姜,味辛,性微温,无毒,入肺、心、脾、胃之经,具有调和营卫、散寒发表、祛痰下气、消水化食、调中和胃、开宣肺气等作用。艾灸是以艾绒为原料,借助火力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名医别录》云:“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医学入门》言:“寒热虚实,皆可灸之。”《针灸问对》不但记载灸法的适应症,而且记载灸法的作用机理,“虚者灸之,以火气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自散也;寒者灸之,使真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神灸经纶》云:“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
  针刺合隔姜灸比单纯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其作为一种简、便、廉、验的针灸治疗方法是值得临床工作者尝试使用的。
  参考文献
  [1]贝政平.3200个内科病名诊断标准[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6-208.
  [2]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M].第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1.
  [3]王祥,朱前超.电针结合低频电治疗完全周围性面瘫26例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17(6):34.
  [4] 高维滨.神经疾病针灸新疗法[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7.
  第一作者简介:沈荣华(1994,12 — ),女,云南宣威人,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12级高职针灸推拿专业
  通讯作者:朱前超(1986,12 — ),女,云南昆明人,助教,研究方向:內科学教学与临床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总结性探讨分析多种形式护患沟通会对促进内科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患者6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形式的护患沟通会,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护患沟通会,检测患者的投诉率和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临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指标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产妇各项分娩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产妇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期刊
【摘 要】 羧基部位改造的口服头孢菌素是一类重要的口服头孢菌素,在羧基部位进行改造时可产生不具有抗菌活性的Δ2异构体,Δ2异构体的存在将严重影响其药效。本文介绍了羧基部位改造的口服头孢菌素双键异构化机制,Δ3异构体和Δ2异构体的性质差异、合成及相互转化等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头孢菌素 抗生素 构效关系  国内头孢菌素市场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与注射制剂比较,口服头孢菌素的进展
期刊
【摘 要】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临床救护,能够安全、有效地终止室颤。本文将介绍AED的临床使用及维护。  【关键词】 除颤仪 使用 维护 心室颤动(VF)  1 原理  除颤仪又名电复律机,是一种通过电击来抢救和治疗心律失常病人的电子医疗急救设备。其原理是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冲通过胸壁或直接通过心脏,在短时间内使全部或部分心肌细胞同时除极,中断折返通路,消除易位兴奋灶,使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对负压吸引在烧伤创面上的运用。方法:将2014年3月-3015年3月在我院烧伤科治疗的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吸引(VS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两组均待肉芽组织生长后游离皮片移植,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皮片成活率、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皮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脑梗死病人康复期应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本院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实施自我效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情况并比较护理前和护理后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治疗依从率(93.3%)及心理功能(68.2±3.0分)等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提高脑梗死患者依从率及躯体及心理等功能评分,促使患者康复,具有重要应用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究以体检者为中心实施体检流程持续改进的效果,总结其管理体会。方法:依据体检者的需求以及目前体检流程所存在的问题,实施以体检者为中心的改进措施,并进行体检满意度评价调查。结果:经过体检流程的持续改进,平均体检时间明显缩短,体检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体检者对于体检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在体检流程的持续改进过程中,实施以体检者为中心的优化措施,可以提高体检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我院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随机抽取药学干预前一年(2013年1-12月)及药学干预后一年(2014年1-12月)我院Ⅰ类手术切口出院病历各120份,对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种类、给药时机、用药时限、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药学干预对预防性用药的影响。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我院第1、2代头孢菌素在Ⅰ类手术切口预防性应用的使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复方三七胶囊在骨科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214例骨科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跌打丸治疗,实验组采用复方三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骨折治愈率为96.88%,软组织损伤治愈率为95.91%;94.44%颈肩腰腿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脱臼、软组织损伤以及颈肩腰腿痛属于常见的骨科
期刊
【摘 要】 中风后吞咽困难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近年来我院内科二病区47例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穴位按摩和冰棒刺激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困难的症状,日常生活能力逐渐增强,无一例发生误吸;吞咽功能恢复至Ⅴ级1例,Ⅳ级2例,Ⅲ级8例、Ⅱ级36例,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中风 吞咽困难 穴位按摩 冰棒刺激 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