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反映批评视角解析辛格《骑马下海的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min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约翰·米林顿·辛格是爱尔兰著名剧作家,他创作的《骑马下海的人》被西方界誉为最为悲惨、最打动人心的独幕剧。本文运用德国学者姚斯的“期待视域”与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对这部短剧的两处阅读期待偏离进行分析,并尝试充当“隐含读者”,对这些链接缺失进行弥补,以期充分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更深刻更全面地欣赏这部独幕剧。
  关键词:约翰·米林顿·辛格 《骑马下海的人》 期待视域 召唤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骑马下海的人》又名《葬身海底》,是著名爱尔兰剧作家约翰·米林顿·辛格的代表作。这是一部独幕剧,剧本篇幅仅有13页,大约9000字,于1903年完成,次年被搬上阿贝剧院舞台。《骑马下海的人》剧情简单,除了一些直白的台词,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恰恰就是这看似简单的普通人生活的描写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剧中男人的生存困境及女性对悲痛的承受力让人震惊。这部短小的独幕剧,之所以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可以说是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分不开的。笔者经研究发现,辛格在剧中有意留下思维空间,让读者参与其中,对这些空白进行合理地填补与想象。在本文中,笔者拟运用德国著名学者姚斯的“期待视域”理论以及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对这部独幕剧进行剖析与补充。
  “期待视域”和“召唤结构”是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基本术语。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姚斯和沃·伊瑟尔分别于1967、1970年发表了题为《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文本的召唤结构》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引发了文学批评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即文学批评关注的中心转移到读者,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批评模式。姚斯认为,在作家、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中,读者是主动性的、创造性的因素,而不是被动的、单纯的做出反应的环节;作品的意义和内涵不能局限在作者身上,也不像新批评结构主义那样把它局限在文本内部;意义的最终完成在读者的阅读活动中。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来欣赏《骑马下海的人》,会给人的心灵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
  二期待视域
  “期待视域”的概念是由姚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之前大脑并非是空白一片,或者说当他面临一部文学作品时,脑海中曾有的阅读记忆以及以往的阅读经验,会使自己立刻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并产生阅读期待;而在阅读开始之时,期待得以保持的同时也会发生变化,即阅读期待和实际上的阅读会一致,也会偏离。在《骑马下海的人》中,至少有两点与读者的阅读期待发生了偏离。
  1剧中主角与阅读期待发生偏离
  当读者看到《骑马下海的人》这一剧名时,产生的阅读期待便是剧中的主角肯定是“骑马下海的人”。然而,当读者满怀期待开始去接近“骑马下海的人”时,却发现剧中人物与读者的阅读期待并不一致,因为剧中的主要人物只有母亲毛丽雅和她的两个女儿凯瑟琳和诺娜,其他一些次要角色也只是几个老妇人和一个牧师。可以说,除了巴特里之外,读者没有从角色中找到任何其他“骑马下海的人”。巴特里是毛丽雅的第六个儿子,他是这个剧中唯一的“骑人”角色,但他总共也就那么三、两句台词。为什么作者为剧本起名为“骑马下海的人”,但剧中却几乎没有他们的角色呢?当实际上的阅读与阅读期待发生偏离时,读者的兴趣立刻被调动了起来,并在心中产生疑问:为什么辛格要将真正的主角隐含起来?这些骑马下海的人都到了哪里呢?
  2毛丽雅对苦难的承受力与阅读期待发生偏离
  剧中主角毛丽雅有两个女儿、六个儿子。从她的独白中,我们了解到,她的公公、丈夫、六个儿子都先后葬身大海。故事开头,她的第五个儿子迈克尔刚刚命丧大海,而她的第六个儿子巴特里,也就是毛丽雅的最后一个儿子又被马驹踢下海水。当巴特里的尸体被抬进毛丽雅家里时,读者的阅读期待是,这位老妇必定痛不欲生,哭天抢地,痛斥老天的残忍,不给她留下一个儿子能够为她送终。然而,毛丽雅的反应却出奇的镇静,这种镇定让人不可思议,与读者的阅读期待完全发生了偏离。面对着最后一个儿子的遗体,这位老妇人喃喃自语道:“老天哪,他们都走了,你还怎么奈何我呢?从此我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我可以在漫漫长夜睡上一个安稳的觉了”。
  关于对苦难的承受力,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堪称是人类的楷模。他为了给人间盗取火种,被宙斯用铁链吊在悬崖上,并每天都承受着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而传说中的基督耶稣,为了给全人类赎罪,也被活活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些肉体的折磨曾经让读者肝肠寸断,并让读者认为,他们的确是神,不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人。然而,毛丽雅的痛是精神之痛,比起肉体的疼痛还要难忍百倍。中年丧夫,已经是人间一大不幸。丧失一个儿子,足以让母亲心痛得似箭穿心。连续丧失六个儿子,这样的人间悲剧有谁曾经历过?尤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第五个儿子迈克尔已经遇难的消息传来时,作为母亲的毛丽雅本该不顾一切地阻止最后一个儿子巴特里出海。但她却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目送着最后一个儿子踏上了不归之路。毛丽雅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老妇人,为什么能承受如此巨大的人间痛苦?
  三召唤结构
  根据德国学者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作品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作者常常在作品中“留”下一些空白,“邀请”读者去填补;而空白中未曾明确写出的东西已经在写出的部分提供了重要的暗示。空白吸引读者,并激发读者进行合理想象、填充,使之具体化。能够顺着作者的思路对作品进行补充的读者就是作者的“隐含读者”。笔者在前面论述了作品中有两处与阅读期待发生了偏离,现在就充当“隐含读者”,响应作者的“召唤”,对所缺失的信息尝试着进行弥补。
  1“骑马下海的人”全部葬身海底
  在《骑马下海的人》中,“骑马下海的人”几乎都不在场。通过母女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她们谈及“骑马下海的人”的生活状况,辛格已经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召唤读者自己去想象“骑马下海的人”的命运状况。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要骑马下海?这些疑问的答案都可以在剧情中找到蛛丝马迹。从剧情中,读者可以发现,阿兰岛上留守的全是妇女和小孩;她们经常提起自己的衣饰是父亲、丈夫、或是哥哥帮着在岛外买的;她们也时常议论某某家的男人遇到了海难,她们偶尔还会抬着男人们的尸体去安葬。根据这些已知信息,读者是这样想象“骑马下海的人”的生活状况的:
  在爱尔兰西海岸,有一座名为阿兰群岛的孤岛,岛上的居民靠海为生。为了生计,女人们守在岛上耕种饲养,而男人们的任务就是把岛上的物产卖到岛外,换取生活必需品。然而,出海去卖掉这些东西,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原因之一是,在阿兰群岛与大陆之间有一片海域,海水凶险,恶浪翻滚,水流湍急。而接近岛屿附近的水域则不够深,致使船只无法靠近。所以要乘船到岛外,必需先淌水渡过浅水区,再转到停泊在深水区的船只上。通过浅水区通常都是靠骑在马身上,小心翼翼地向船只移动。这是一件及其危险的事情,因为马儿大多恐水,不肯进入水中,而进入海水后,它们又常常踌躇不前,需要主人高超的控制本领,才能降服这些畜生。快接近船只时,海水变深,海浪会更加汹涌,马儿会止步不前。从海水里跳跃到船上最为关键,由于马儿受到海水的惊吓会变得狂躁不安,常常把身上的主人踢入大海;另一个原因是,即使人畜顺利登上了船只,那孤独脆弱的船也难免遭遇风暴的袭击,常常被掀翻到海里。多少年来,这片海域吞噬了岛上无数男性的生命,出海的男人几乎无一幸免,迟早会葬身大海。尽管他们清楚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尽管每一次出海都是生死的考验,然而岛上世世代代的男子都重复着同一种生活方式,因为他们不能摆脱海洋,必须以海谋生,“男人的生命就是出海”。
  在剧中,辛格没有让“骑马下海的人”直接与读者见面,他把他们“隐藏”起来,让读者自己去寻找。读者完全可以从已知的信息中推断出“骑马下海的人”的去处:他们几乎全部被大海吞噬了生命。
  2承受苦难是毛丽雅的生命
  与读者的阅读期待发生偏离的另一个缺失信息就是,为什么毛丽雅分明知道巴特里的出海凶多吉少,却由着他去了。当巴特里遇难后,为什么毛丽雅变得出奇地坦然和镇静。根据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根据她在独白中吐露出的已知信息:“史蒂芬和肖恩在风暴中丧生……西莫斯和他的父亲以及父亲的父亲在黑夜里丢命,当太阳出来时没有见到他们的任何遗物。后来,帕奇的小船翻了,他也葬身大海……”笔者再一次尝试着解释为什么毛丽雅能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
  毛丽雅曾经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她的公公是位身强力壮技艺高超的航海能手,在与大海的无数次搏斗中,他曾经都是胜利者。如果不是这样,出海如此危险,她的公公怎么能够活到与儿子孙子三代人一起出海?她的丈夫也肯定是身怀绝技,与她一起生养了六个儿子、两个女儿,这足以证明,她的丈夫绝非一般的“骑马下海的人”,因为大多数男性初次出海就会一命呜呼。然而再强的高手,也难逃被大海吞噬的命运,因为“出海是他们的生命”。作为男人,他们一直就这样不断地骑马下海,直到有一天被葬身海底为止。可想而知,大儿子史蒂芬和二儿子肖恩在风暴中一起毙命后,曾经给她以怎样的致命打击;三儿子西莫斯与父亲爷爷一起出海永远消失在了茫茫黑夜中。失去了家庭的顶梁柱,毛丽雅该多么的悲伤无助。然而,岛上的男子生来注定是要骑马下海的,不然就不配为男人。所以,四儿子帕奇勇敢地接过了父辈的担子,但他也同样难逃大海的魔掌。就这样,身强力壮的公公、丈夫、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儿子都先后被大海吞噬,毛丽雅也在一次次丧失亲人的沉重打击中坚强起来。当第五个儿子迈克尔命归大海时,她的泪水已经哭干了。最后一个儿子巴特里勇敢地接过哥哥的担子,决意乘船到市场上去卖马。这是全家人剩下的唯一男性了,虽然妈妈妹妹都极力劝阻他放弃这次出海,但巴特里不听劝告,一定坚持即刻出发,因为他觉得:“这是今后两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唯一的一趟船”,误了这次出海就会影响家庭的生活,他现在是家庭的唯一男性,必须勇敢地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毛丽雅心里清楚,男人只有下海才是男人,自己不能剥夺儿子做男人的权利。即使她阻止了这次,也不能阻止了下次。因为“男人的生命就是下海”啊。
  既然岛上男子的生命就是下海,被海水吞噬就是男人的归宿;那么女人的生命就是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承受离别亲人的痛苦就是岛上女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说来,毛丽雅对痛苦的承受力也就不难解释了。
  四结语
  在这部简短的剧情中,作者辛格匠心独具,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思维空间。他没有细细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去弥补他的“缺失”,填补他刻意“留”下的空白。没有哪部戏剧能像《骑马下海的人》这样震撼人心。我们为爱尔兰人民悲惨的人生而悲伤时,更对阿兰岛男子不畏死亡敢于与大海对峙的勇气表示感叹,对女人的苦难承受力深表理解。从读者反映批评视觉赏析这部独幕剧,可以使读者有亲历其境的体会,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从而大大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效果。
  
   参考文献:
   [1] John Millington Synge,Riders to the Sea,Dodo Press,USA,2005.
   [2] 马振凯:《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戏剧卷),黄河出版社,1990年版。
   [3] 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汉斯·罗伯特·姚斯,周宁、金元浦译:《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 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第二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6] 伊瑟尔,金惠敏等译:《本文与读者的交互作用》,《阅读行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韩培毅,女,1960—,河南洛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文学与英语教学,工作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两次浪潮,形成了众多理论,如批判性别主义、性别歧视和男性中心主义。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美国作家丹·布朗《达·芬奇密码》一书所体现的男女相异、男女平等的观点。  关键词:女性主义 男女相异 男女平等 《达·芬奇密码》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女性主义的发展  两千多年来,人类社会都是以男性主义为中心。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
期刊
摘要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富个性的女作家。她的创作中充满浓郁而深沉的悲剧意识。在艺术表现上,萧红非常注重对悲剧意象的提炼和悲剧氛围的渲染,擅于将主观的情绪感受融于创作中,并且尝试在悲剧题材中融进喜剧性因素,以喜衬悲,增强了悲剧的感染力,丰富了作品的悲剧内涵。  关键词:萧红 悲剧意识 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富个性的女作家。她
期刊
摘要 武侠文学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文学样式之一,当代武侠小说则更具魅力,拥有着无数的读者,这些都与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武”与“侠”所具有的民族性及其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武侠小说家古龙、金庸,更是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创造性地融入到他们的武侠小说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在此,我们就其小说中所表现的人类本性中的暴力倾向和在当代社会环境中,中
期刊
摘要 美国南方代表作家福克纳广泛使用“哥特小说”技巧,抒写恐怖离奇的故事,描绘阴森的背景,渲染惊悚氛围,塑造“恶棍—英雄”人物,勾勒出一个“哥特世界”。这种哥特式的创作手法广泛运用于福克纳的创作中,但我们应该看到矗立在怪诞现象背后的是南方人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福克纳小说借助哥特式手法揭示人性中的黑暗与罪恶,进行道德探索和社会批判,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福克纳小说 哥特手法 恶棍英
期刊
摘要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以实验性的应用不确定性这个后现代手法所创作的名篇。小说的叙述者,男主人公查尔斯、镇上人们对女主人公萨拉不确定的描述,使萨拉的形象成了一个无人能解的谜,呈现出了一种不确定的美。  关键词:不确定性 后现代叙述者 查尔斯 萨拉 不确定的美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1926-2005)是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女性哥特相关理论分析了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哥特式经典之作《蝴蝶梦》。通过对叙述者“我”从无知、觉醒到成熟成长过程的分析及“我”与前女主人公吕蓓卡的形象对比可以看出,达夫妮·杜穆里埃对传统父权文化对女性角色的定位表现出的既颠覆又认同的矛盾态度,体现了女作家文学创作中的身份焦虑及对两性和谐关系的向往。  关键词:女性哥特 达夫妮·杜穆里埃 《蝴蝶梦》 两性关系  中图分类号:I106.4文
期刊
摘要 易卜生《群鬼》中的阿尔文太太为丈夫和儿子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她属于西方文学史上天使型的贤妻良母。然而,她像文学史上的同类女性一样,一生充满了痛苦和辛酸。这个痛苦的天使形象及其最终的结局,对当代社会中的女性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天使易卜生《群鬼》 阿尔文太太 男权观念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    在19世纪西方文学中,出现了一大批特点各异、鲜活生动的女性人物形象。伴随
期刊
摘要 作为唯美派的一员主将,王尔德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淋漓尽致地倾注在他的作品中。《不可儿戏》正是这样的一部佳作。在这部作品中,作家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婚姻观进行了无尽的嘲讽,而这种嘲讽的力量除了作家的语言魅力之外,还在于作家对作品结构的艺术性的安排。  关键词:双线结构 情节发展 婚姻观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诗人
期刊
摘要 法国作家雨果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位风格迥异的文学大师,一个制造了许多“完人”,一个制造了许多“超人”;一个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者,一个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一个以宽广的视野记录着社会全景,一个以深邃的笔锋刻画着人心全像,但他们都以社会底层人物为主角,关注人文,倡导自由、尊严、博爱、使命,都表现出可敬的人文思想。  关键词:雨果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文思想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雪国》就像一首优美的协奏曲。本文从自然美的角度出发,论述《雪国》的自然美学意象。自然美的协奏曲以虚幻美为独奏,以色彩美、动态美为伴奏,捕捉生命的光辉,追求茫茫宇宙间感人的力量,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雪国》自然美协奏曲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绝不会泯灭。”这是川端康成在《我在美丽的日本》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