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魔鬼”自我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l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约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说《秘密的分享者》是其海洋题材小说中很有影响的一部。但是该篇小说没有像他其它海洋小说一样,直接描写神秘的海洋,而是着力探索了同样神秘的人的内心世界。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角度来看,小说的主人公船长“我”的心理危机的产生与消除其实就是其“意识”与“潜意识”对抗融合的过程,即“理性”的船长“我”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非理性”中原始本能的“魔鬼”自我,实现了心理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 意识 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作家,其作品多以广袤无垠、神秘莫测、美丽而又充满危险的大海为写作背景。完成于1909年的短篇小说《秘密的分享者》是康拉德海洋题材小说中很有影响的一部。与康拉德其他的海洋小说不同,在《秘密的分享者》中,康拉德将对神秘海洋的直接描写转向了对同样神秘的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虽然在这部小说中既没有康拉德以往海洋小说中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危险景象;也没有船员们惊慌失措、殊死搏斗的壮烈场面,但小说中主人公船长“我”所经历的心理危机,却并不比现实海洋上的灾难逊色多少。可以说,小说中的“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理性”与“非理性”的撞击等,所有惊心动魄的搏斗都是在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里完成的。
  一 无助的“理性”自我
  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名新上任的船长,正要带领船员们进行一次远航,但由于风力不够强,“我”的船暂时在近海处抛锚停泊。在出海之前,“我”的内心充满紧张与忧虑,正陷入某种难以言表的精神危机之中。小说在开头部分写道:
  “由于某些只对我本人才有特别意义的事件,我被任命为这艘船的船长还不过半月。我对前面的水手了解得也并不多。这些人呆在一起已有18个月左右了,而我却处于船上唯一的陌生人的地位。我提及这点,因为它和下面将要叙述的事有着重要关系。让我当时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是那艘船上的陌生人;如果一定要把心里话和盘托出,那么连我对我自己,也多少是个陌生人。”
  主人公“我”是令人敬畏的船长,而他自己却感觉到自己是局外的“陌生人”。他出海前的这种忧郁不安,透示出其内心中“意识”与“理性”所带来的心理危机。“意识”和“理性”使主人公“我”变得非常无助,极度胆小。“意识”和“理性”似乎在不停地告诉主人公:“这不可行,这不可行!”所以“在一次远航的前夕,屏神息气停顿着,我们仿佛在衡量:我们是否有能力从事这番漫长和艰巨的事业,履行我们共同指定的任务,远离一切人的眼睛,只有天空和海洋作我们的观众和法官”(69)。同时这种意识与理性让主人公感到陷入了危险的包围之中,好像周围的一切都对“我”充满了敌意。作者不止一次写到,“我”感到“我”是船上唯一的“陌生人”。“我”甚至经常躲在船舱里不愿意出来,或者一个人偷偷地站在船的甲板上发呆:
  “此刻,我一个人伫立在甲板上。船上阒无声息——觉得我们的周遭,没有一样有生命的、会活动的东西,海水里不见一叶小舟,晴空中不见一只飞鸟,天幕上不见一抹云彩。”(69)
  面对猖獗的大海,“我”的“理性”与“意识”不但不能给“我”提供丝毫扬帆远航的勇气和决心,相反,带来的恐惧和不安却不断地加深着“我”的心理危机。
  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提出了著名的“潜意识”理论。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相对应的人格结构,即:“超我、自我和本我。”所以,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个健全的人,应当是以上三方面的完美统一。而且,他认为“潜意识”比“意识”更为重要,他曾肯定地说道:“我要告诉你们,对于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承认,乃是对人类和科学别开生面的新观点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用文学理论的术语总结来说,“‘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所以理性的行为就是我们的意识行为,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一种经验判断,但是这种有意识的判断经常与心里的深层潜意识发生对抗。人类“理性”的一面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合理地思考、行事,但同样,它会使我们由于患得患失而瞻前顾后、裹足不前。特别是面对困难与危险时,“意识”和“理性”只能加剧心中的恐惧。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感叹道:
  “这样子,顾虑(conscience [consciousness])使我们都成了懦夫,……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作大为,由于这一点不通,就出了别扭,去了行动的名分。”
  作者康拉德面对海洋生活的矛盾心理,以及该小说中主人公船长“我”出海前的忧郁不安,充分证明了人类大脑中“意识”与“潜意识”对抗的存在,同时也说明,人类“意识”的这一面,即“理性”的自我,面对困难与危险时往往显得脆弱与无助。
  二 呼唤“魔鬼”自我
  既然“意识”和“理性”无法认识与理解神秘的海洋,那么要战胜狂暴无羁的海洋,就得靠我们人类“非理性”与“潜意识”中的本能力量。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讲,“‘潜意识’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种“潜意识”表现为一种动物性的本能冲动,即“本我”,或者说就是“魔鬼”自我。有学者这样写道:“无意识领域犹如一口沸腾的大锅,里面充满各种本能的冲动和由此而来的各种欲望。”而在《秘密的分享者》中,正当主人公船长“我”面对暴虐的大海犹豫彷徨时,却于一天晚上独自值夜时,救起并收留了一个因杀人而逃亡来的水手——莱格特。由此“我”突然在一个杀人犯身上找回了“非理性”和“潜意识”中的无穷能量,这就是“更加灰暗、低级、非法的自我,更为本能、原始、非理智的自我。”
  首先,逃犯莱格特的出现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好像是主人公不是在“意识”中的现实世界里看到了这样一个人,而更像是在自己的黑暗深邃的“潜意识”中发现的。一天晚上,主人公船长“我”独自值夜,当“我”去收船上没有收好的绳梯时,发现了绳梯旁凫水而来的神秘人物——逃犯莱格特:
  “船的这一侧在黯淡地闪烁着的海面上投下一条乳白石似的影子。但我立刻看到某样长长的、白白的东西浮贴在梯子的一旁。……我惊愕地凝视着,只看到一双脚、两条腿,从宽宽的灰色背部直到颈部,沉浸在浅绿、苍白的光中。……我爬上备用的桅杆,尽力把身子俯过栏杆,让目光更接近飘在船旁的那团神秘的东西。”(73-74)
  救起并收留了一个因杀人而逃亡来的水手莱格特,意味着“我”的心理结构的变化,即“意识”和“理性”对“潜意识”和“非理性”中的神秘本能冲动的接纳,因为神秘来访者莱格特本身就代表着同样神秘的“潜意识”。
  其次,除了神秘,逃犯莱格特身上还带有“非理性”和“潜意识”所含有的那种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本能力量,也就是船长“我”向往的那种桀骜不驯的“海洋”的习性。莱格特是一个叫“塞弗拉号”船上的一名大副,他由于在愤怒中不慎杀死一名同船的水手,而面临着被缉拿受审的命运。但莱格特对自己的杀人行为没有任何悔意,反而有一种自豪感,他把杀人场面描述得像英雄壮举一样:
  “这可不是来一番绅士式责备的时候,于是我猛地转过身,像头牛一样将他撞倒在地。他跃起身,向我扑来……但我扼住了他的脖子,继续像摇一只老鼠似的摇着他……显然,我是真来火了,因为他们找到我们时,我仍扼住他的脖子。他脸全黑了。”(78)
  当莱格特向船长介绍完自己的杀人经过后,船长“我”并没有对这种血腥的暴力行为表示厌恶,而是理解了他并赞同了他的所作所为。船长“我”似乎在莱格特身上看到了自己“潜意识”与“非理性”中的暗藏的原始自我,他对莱格特的行为的默认就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本能的认同。“莱格特与生俱来的顽强气质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我’,把‘我’从‘同时分身异处’的错乱感的危机中拯救出来,最后帮助‘我’建立起自信,以整条船和‘我’的前途为赌注,将‘另一个自我’放逐到杳无人迹的荒岛,追求新的命运。”
  另外,主人公船长“我”发现莱格特就是自己的影子,就是“第二个自我”,最终取得了“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莱格特的到来正如一面黑色的巨大镜子,照出了船长自己的身影,船长“我”处处感到莱格特就是“第二个自我”,一个自己的“意识”与“理性”重压下的真实的本能自我,一个能战胜海洋的自己。“他那朦胧、黯黑的头,就像我的脑袋一样,仿佛在我睡衣惨淡的灰色上难以觉察地点了点。黑夜中,我宛如在一面巨大的幽暗的镜子面前,对着自己的身影”(76)。小说中有多达20多处写到两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好像穿着另外一套睡衣的人就是我本人”;“我们两人的经历与我们两人穿的衣服同样相似”;“尽管他确实一点也不像我,然而当我们靠着床沿,肩并肩地耳语,黑色的头凑着头,背对着门,任何一个有胆量悄悄打开门的人准会看到两船长,一个忙着和另外一个自我悄声低语,这真是一幅怪诞离奇的景象”。船长“我”起初感到自己是船上唯一的陌生人,当遇到逃犯莱格特时,他觉得那就是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是“第二人自我”、甚至是自己本人。他跟莱格特在一起的亲密情形,与船舱外疏离、隔膜的他人世界形成鲜明对照。船长“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这是因为逃犯莱格特正好代表了“潜意识”与“非理性”中的“魔鬼”自我形象。正是在他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我”,所以,船长“我”才决心救助杀人犯莱格特。而且成功的救助也帮助他自己找到了“魔鬼”自我。他现在是一个完整的人,脚下的这条船也变成了他的新的生命之船,他已经有能力、也有信心驾驭这艘船驶向自己新的生活。
  “心理小说是以表现人的内心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它的主要特征是用直接或间接的心理分析手法,把人的主观的、内在的、隐密的方面传达给读者。”不难看出,康拉德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这部小说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中,我们看到了船长“我”非常复杂的心理危机的转换过程,即从“意识”与“理性”中的怯懦、忧虑,向“潜意识”与“非理性”中的无畏、狂暴的转换。莱格特的到来唤醒了船长“我”隐藏在“潜意识”和“非理性”中的原始本能的“魔鬼”自我,一个人格结构完整的“我”的形象最终形成。所以,一个人格结构和心理结构完善的人应当是黑暗与光明、邪恶与善良、兽性与人性、魔性与神性的平衡统一,也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阴阳均衡。
  
   参考文献:
   [1] 赵启光:《康拉德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 卞之琳译:《莎士比亚悲剧四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5] 吴立昌:《精神分析与中西文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6] 琼·E·斯坦纳:《〈秘密的分享者〉:双重关系的复杂性》,《约瑟夫·康拉德现代批评观》,切尔西出版社,1986年版。
   [7] 陈红:《从〈秘密的分享者〉看康拉德的双重性格》,《理论观察》,2000年第2期。
   [8] 张怀久:《世界心理小说名作导读》,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李文军,男,1973—,宁夏固原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级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西方文论,工作单位: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近20年来,张爱玲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对其小说的研究也已形成一股热潮。本文即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意象的营造等方面,对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内容做了相应的阐释和分析。  关键词:人物 情节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在张爱玲的众多小说中,《倾城之恋》不是最有深度的一篇,但却是最脍炙人口的一篇。这部小说曾多次被搬上话剧舞台以及银幕和屏幕,
期刊
摘要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张爱玲在其作品中充分展示了40年代的旧上海、香港洋场华人的空虚、堕落及变态的灵魂。她以其女性的纤细与敏感捕捉人生的孤独与无奈、人生的荒诞与悖谬,并从细微处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使其作品笼罩在阴冷、灰暗的色调中,弥漫着冷峻的悲剧色彩,并由此形成了“苍凉”与“荒诞”的风格。  关键词:张爱玲 苍凉 荒诞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张爱玲是一个
期刊
摘要拉尔夫·埃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作家,其代表作《看不见的人》塑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思想意识的黑人形象。埃里森在着力表现黑人在寻找自我这一中心主题的同时,巧妙地安插了其他相关主题来进一步探讨找回黑人自我的途径。而在这些相关的主题当中,骄傲这一主题尤为值得探讨。本文旨在就这一主题进行解读,从而使我们对埃里森的作品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关键词:拉尔夫·埃里森 寻找自我 相关主题 骄傲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威廉·福克纳笔下的南方自然物象往往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紫藤就被内化为南方女性的话语,再现了父系秩序下女性的失落和焦虑感,传达了她们边缘、窒息、异化的生存状态,反讽性地体现出父系制下男性与女性的深层对立关系,进而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揭示出美国旧南方社会动荡的根源。  关键词:福克纳 《押沙龙,押沙龙!》 紫藤 女性命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故国回望是新移民作家严歌苓创作的一个主要母题。她以一个在美华人的特殊身份,以一种真正自由的创作姿态,书写着她所思、所感、所理解、所记忆的大陆。在这类作品中,有对“文革”的历史怀旧和人性反思,有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观照,还有对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迷雾中个体生命的极大关注。在这些依凭大陆展开的文学世界里,“人性”始终是她要探寻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历史记忆 现实观照
期刊
摘要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长期生活于各种矛盾之中,对个人可以无忧无虑、充分自由发展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在其唯一的政论文《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中,他对个人主义价值观进行了论述,即凸显个性、反对平庸,艺术至上、反对私有制。尽管这种通过艺术教育来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近似于乌托邦,但也体现了他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唯美主义思考。  关键词:奥斯卡·王尔德 《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 个人主义    奥斯卡·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主人公伊莎贝尔的婚姻抉择入手,着重分析了其自由精神的背景以及文化内涵,反映了欧美文化碰撞下美国精神符码的异质性建构。最后论析了伊莎贝尔对其婚姻坚守的动因,昭示了某种清教传统精神的延续,也表明了这是作者詹姆斯在受到乔治·艾略特道德观念影响下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自由 自主精神 道德观 伊莎贝尔 詹姆斯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一位女士的
期刊
摘要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的幽默小说家。其作品语言诙谐幽默,情节真实感人,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对他的经历及作品,做一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马克·吐温 个性 作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 -1910),是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幽默不
期刊
摘要畅销全世界70余年的《飘》,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壮阔画卷,对理解美国内战历史的全貌是难得的资料。然而,传统文学观为高雅与通俗文化之间划了一条清楚的界限,小说《飘》始终不能摆脱其通俗文学的地位——长期以来被当作“亚文化”而不受学界的重视。其实通俗文学和经典文学本是同源所生、相互影响,并没有确定的界限,本文试图重新审视《飘》的文学价值,论证它具有成为经典的潜力。  关键词:通俗 经典
期刊
摘要本文试通过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54首的主题、结构、韵律、意象等方面的分析,揭示诗中所体现的真与美的永恒主题,探讨诗人如何运用结构来突出主题,用中心意象及复合意象来提升整首诗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主题 结构 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世界家喻户晓的英国文学巨匠。他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