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佳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获得选择和运用适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掌握学习方法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的目的。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
小学生课前预习固然重要,因为课前预习是小学生感知新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能力及数学教材特点恰当地提出要求,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一下子放手让他们独立预习,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给小学生提供知觉的数学范例或数学基本模式,通过一定量的训练,促进小学生把教师所教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独立阅读能力比较差。一般可利用新课的前几分钟,指导小学生预习,让他们学会课前预习的方法。对中年级小学生来说,一般可在新课前一天揭示内容,教师结合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预习提纲提供给学生。指导预习的自习提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这样既能使学生懂得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课的重点,又能使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步骤和方法,并能根据提纲做好预习笔记。有了小学中年级的预习基础,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进一步提高预习要求,离开预习提纲,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进行独立预习。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新课的内容,然后找出新课的重点及不理解之处,并尝试解题。这样,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善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当我们把数学问题融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并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这些内容时,小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求知欲,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问题。因此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并用实际生活场景或用动画片、童话故事、游戏活动等小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同时使小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过学生动手、动脑等亲身的感受,才能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习数学要会读、会听、会想、会说、会写,“会想”也就是会“思考”,也是数学思想。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掌握—些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也是形成数学思想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另外,在教学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只有让小学生眼、耳、手、口、脑都用起来,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充分训练。在思维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强化求同、求异思维对比训练。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思维活动,所以教学要创设间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层次的参与。在思维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
四、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五、指导学生课堂听课、做笔记
课堂上听课和做笔记尤为重要。一堂课,教师至少要传授一些新知识,如果学生不认真听讲,可能学不到什么知识;如果光听不做笔记,课后遗忘比较快些。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堂上要做好,认真听课,并且做好笔记,把学到的新知识,重点、难点,方法记录下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持久记忆,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平时这样就会养成了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的良好习惯。
六、指导学生写好作业
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要教育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作业,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题。二是要求学生明确作业的要求。三是指导学生做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四是要求学生做完作业要检查,做作业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五是要求学生对批改后的作业,错了的要及时订正。学生对老师批改后的作业,应既要看成绩又要看对错,如有错漏,及时改正、补上,再有不懂,请教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七、指导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人的大脑记忆是有规律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是复习.复习有课后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在指导方法上有: 第一,使学生明确复习目的,其目的是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掌握知识,以便于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和日后学习继续学习选用。第二,使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课后复习以理解、记忆、掌握新知识为主。其它的复习以形成知识系统。复习的重点放在概念、规律、法则、公式和解题计算上。第三,使学生做到“三个为主”。复习时,以课本为主,以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力为主,以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为主。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掌握好所学知识。
八、强化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数学学法指导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无疑会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在数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时采取了什么方法,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方法,形成策略。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怎样想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思维成果,体会不同解题策略的平台,引领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促进思维发展。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
小学生课前预习固然重要,因为课前预习是小学生感知新知识,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能力及数学教材特点恰当地提出要求,指导学生认真预习。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一下子放手让他们独立预习,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给小学生提供知觉的数学范例或数学基本模式,通过一定量的训练,促进小学生把教师所教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独立阅读能力比较差。一般可利用新课的前几分钟,指导小学生预习,让他们学会课前预习的方法。对中年级小学生来说,一般可在新课前一天揭示内容,教师结合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预习提纲提供给学生。指导预习的自习提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这样既能使学生懂得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课的重点,又能使学生逐步掌握预习的步骤和方法,并能根据提纲做好预习笔记。有了小学中年级的预习基础,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进一步提高预习要求,离开预习提纲,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进行独立预习。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新课的内容,然后找出新课的重点及不理解之处,并尝试解题。这样,能很好的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善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当我们把数学问题融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并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这些内容时,小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求知欲,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问题。因此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并用实际生活场景或用动画片、童话故事、游戏活动等小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与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同时使小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数学活动,经过学生动手、动脑等亲身的感受,才能透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学习数学要会读、会听、会想、会说、会写,“会想”也就是会“思考”,也是数学思想。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掌握—些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是数学教学成功的标志,也是形成数学思想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另外,在教学中,进行思维方法训练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只有让小学生眼、耳、手、口、脑都用起来,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充分训练。在思维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强化求同、求异思维对比训练。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思维活动,所以教学要创设间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层次的参与。在思维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
四、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五、指导学生课堂听课、做笔记
课堂上听课和做笔记尤为重要。一堂课,教师至少要传授一些新知识,如果学生不认真听讲,可能学不到什么知识;如果光听不做笔记,课后遗忘比较快些。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堂上要做好,认真听课,并且做好笔记,把学到的新知识,重点、难点,方法记录下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持久记忆,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平时这样就会养成了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的良好习惯。
六、指导学生写好作业
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要教育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作业,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求学生先复习后做题。二是要求学生明确作业的要求。三是指导学生做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四是要求学生做完作业要检查,做作业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五是要求学生对批改后的作业,错了的要及时订正。学生对老师批改后的作业,应既要看成绩又要看对错,如有错漏,及时改正、补上,再有不懂,请教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七、指导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人的大脑记忆是有规律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是复习.复习有课后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在指导方法上有: 第一,使学生明确复习目的,其目的是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掌握知识,以便于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和日后学习继续学习选用。第二,使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课后复习以理解、记忆、掌握新知识为主。其它的复习以形成知识系统。复习的重点放在概念、规律、法则、公式和解题计算上。第三,使学生做到“三个为主”。复习时,以课本为主,以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力为主,以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为主。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掌握好所学知识。
八、强化数学思维方法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数学学法指导的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无疑会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在数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时采取了什么方法,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方法,形成策略。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怎样想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思维成果,体会不同解题策略的平台,引领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促进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