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生活,感悟生命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w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近几年,甘肃省内各中小学都普遍采用了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与前面所采用的苏教版和人教版的语文教材相比,这个版本有着独特的立意和卓越的见识,不能不令人鼓掌叫好。该版本教材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人文精神为本,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人执教北师大版教材以来,的确切实感受到了该版教材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自然到自身及亲人,再到社会,循序渐进地切入学生的生活领域,以增长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经,以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纬,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到现实生活的深层境界,通过探索生命的实质,寻找自我价值的超越,感悟生命的永恒,达到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文学作品也是一种生活,是学生间接认识到的生活,这些生活可以弥补学生对现实生活认识的不足,丰富学生现实生活的感性经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感受能力。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认识生活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坚持人文性原则的一个体现。北师大版教材较前述两个版本优越的地方是它切入学生生活领域的条理性与层次性,如初中语文第一册有一篇课文从观察秋色入手,进而回忆童年生活,联想家庭亲情,最后到分辨善恶是非,循着一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途径,逐步形成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凡是有点教学经验的人都能看出教材安排上的这种匠心。从课本到生活,再从生活到课本,既能使学生增长生活阅历,又能使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这是多么巧妙的构想啊!
  其次,它更注重对学生自身人格的培养,能深入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生命的感动中受到心灵的洗礼和陶冶。教材所选取的文章不仅注重了文辞的美,更注重了思想的深刻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它不仅在文辞美上打动学生,更从作品所焕发的人性美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中去感悟最朴素、最纯洁的人格美,而且它注意到了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文中所表现出的这种美还是让学生所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如《慈母情深》一文中母亲支持我买小说的细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好讲迷信的一些细节,《童区寄传》中区寄杀死盗贼的细节,无不使学生觉得既有趣又生动,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人格形成中最朴素的教育。当然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能在很长时间后才能完全体现出来,但编著者的匠心却由此可见一斑。
  再次,它注重让学生在对生活的理解上培养语感,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通过模仿优美的语句让学生把握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在每篇课文之后都列出了文中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通过鉴赏评价来理解表达思想的方法,而且理解赏析也未曾脱离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还是以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基础,有了前述学生的生活经验作后盾,那么赏析评价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学生以此优美的语句作为模仿的对象,长此以往,勤作积累,写出好的文章就能够水到渠成了。
  总之,本教材处处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实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注意到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更着重思想素质的养成。这是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新的要求。本教材处处体现着新课改的思想,焕发着人文性的光芒。我们祝愿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让学生在感悟生命的过程中健康地成长吧!
其他文献
中日两国渊源极深,所以不妨在此对两国的历史考题稍作一比较。中国的高考题中问到,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方战败,为此中方赔款几何,割地几许?而日本考题是怎样的呢?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的一道题:日本和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做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开火,你认为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方
期刊
闽南话是什么语言呢?有人说是“福佬话”也有人说是“貉獠话”。远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河南光州,汉民族的文化也就这样由其子孙带到此处,此后再迁至闽南,最后跨越海峡,到了台湾。闽南、台湾等地传承此一文化的语言,正是我们现在习称的“闽南话”。在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闽南话所蕴含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先祖在大迁徙中避开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语言改革,完整地
期刊
“关于环境的教育”是指教育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个人环境的知识和信息及它们之间具有的密切的相互关联性。早在70年代,英国学者卢卡斯就提出了著名的“卢卡斯模式”,即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我国的地理教材就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涵盖了丰富的自然环境知识、人文环境知识,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知识。地理教材中涉及的这些知识为环境教育提供了硬件支持
期刊
一    传统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将知识抽象化,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相分离,忽视了社会文化对学习者的经验与认知结构的作用,忽视了个体认知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而建构主义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关注学生对意义的建构,强调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何克抗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定义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
期刊
第一场:史论5篇  1.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 “学堂之设,其
期刊
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信息和目标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数量关系,寻找和探索用多种解法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用多种方法解答问题,还要注意总结各种解题方法的特点,从中选择最优的解法。  我们试图通过下面一道应用题的解答,既说明分数应用题的解答策略,又理解应用题的“一题多解”的教学价值和意义。  问题:货车从甲城开到乙城要用8小时,客车从乙城开到甲城要用
期刊
语文教学到了高三,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呢?当我又迎来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学子们时,这个问题时常萦绕在脑际。  现在,通行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在让学生做题之前,先讲,讲深讲透;讲知识点的范围,列举历年高考中的题目;讲理解知识点的方法,列举出一二三;讲掌握知识点的方法,再列一二三;讲掌握知识点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常见错误等等。一讲就是一节课,甚至几节课。然后让学生做跟踪练习、知识点过关练习,做完以后批改。最后教
期刊
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需要一个有利于审美的和谐环境。这种课堂教学的和谐美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互尊、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享受、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和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要实现这种综合的审美过程就必须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本真,通过重演生活故事、创设生活情境、展示生活亮点和体验生活实践来努力追求“乐知”的教学最高境界,充分体现和感受这种教与学的和谐之美。
期刊
一德育体验教育思想探索    青少年德育体验教育基地建设,旨在通过组织广大中小学生走进乡村走进田野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在群体交流合作和实践体验中感受自然感受亲情学会理解学会合作,加深青少年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提高对自然生活社会的感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体验教育尊重个性扩展能力创造快乐注重群体实践和互动发展的宗旨,配合学校教育少先队共青团活动和家庭社会教育通过内涵丰富的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体验中快乐成长健康
期刊
中华诗词是建设精神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提高人文素质的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诗词教学,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增强创造力,是新课标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诵诗词,创设情境    诗词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吟诵创设情境(以下简称诗教)。诗词的特点在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神思飘逸,引人入胜;情寓于衷,寄意深远。这些特点只有经过反复吟诵才能解悟的深刻,达到诗读百遍,其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