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和尊重长辈的孝敬教育,是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祖先创造的优秀的精神文化,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高职院校应把对高职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当作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一项基础工程来对待,要重视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既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又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
一、教育的内容
(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有两句话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方面是自强不息,永远运动,努力向上,决不停止;另一方面是要包容多样性,包容不同的方面,不要随便排斥哪一个方面。这两句话,在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在历经曲折和磨难之后仍能生息繁衍,不断强大。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面对新的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首先就需要这样一种精神,这就是激励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拥有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世人熟知的名言表达的都是中华儿女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极重民族气节,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出了数不清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几千年来,正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力量,把中国疆域内如此众多的民族紧紧地结集在一起,使得中华民族虽历经无数的内忧外患,几乎濒临绝境,却又走到了社会主义的今天。令西方学者迷惑不解的民族内聚力就是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疑,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本。
(三)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与“礼”的统一就是德。因此他所强调的仁政实际上就是一种德治,是仁的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延伸与发挥。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追求至诚至善的人生境界
在儒家看来,至诚至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那么诚是什么,又怎样才能诚呢?“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在儒家那里,“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把追求至诚至善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铸就了中国历史上無数品德高尚的贤人君子。这一点在今天也非常重要。诚实、善良作为一种美好的品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前提,它对于融洽我们的人际关系、促进“三德”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被高职生接受所面临的挑战
(一)道德化与功利性的冲突
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明显的泛道德倾向,从人伦意义而不是从功利角度,从亲缘关系而不是从法制规范来评判个体和群体行为成为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道德完善也一直是个体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经济发展则让位于道德建设。目前,传统文化的泛道德倾向正受到挑战,经济与道德两者的位置出现了转换,道德不再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地位,道德水准也不再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唯一标准。相反,经济意识则从附属地位上升到了主导地位,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倾向,把道德绝对化,甚至脱离现实的要求,片面扩大道德的作用,从而造成了道德与现实的对立。在中国历史上就有所谓“利和义”、“欲与理”之辨,个人的需要和欲望在人生价值观念上没有地位。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强调对物质利益关注,必然形成中国传统泛道德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性冲突与对立。
(二)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
个体性是指在群体与个体、公与私的关系上主张突出个体的主体性。在中国的传统文
化中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强调个体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整体是目标,是最高的存在在这种重视自律和利他的人生理想中,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被忽略了,自我需求、自我满足、自我实现处于极不重要的位置。当前,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成为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尊重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众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追求的人生理想,对此在整合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加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传统文化必须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三、结束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当代高职生德才兼备,这就需要高职生不断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秦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1-53.
[2]王莹,徐瑾.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6-68.
[3]段会珍.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6(5):29-2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祖先创造的优秀的精神文化,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高职院校应把对高职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当作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一项基础工程来对待,要重视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既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又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
一、教育的内容
(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有两句话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方面是自强不息,永远运动,努力向上,决不停止;另一方面是要包容多样性,包容不同的方面,不要随便排斥哪一个方面。这两句话,在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在历经曲折和磨难之后仍能生息繁衍,不断强大。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面对新的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首先就需要这样一种精神,这就是激励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拥有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些世人熟知的名言表达的都是中华儿女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极重民族气节,在中国的历史上,涌现出了数不清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几千年来,正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力量,把中国疆域内如此众多的民族紧紧地结集在一起,使得中华民族虽历经无数的内忧外患,几乎濒临绝境,却又走到了社会主义的今天。令西方学者迷惑不解的民族内聚力就是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疑,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本。
(三)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
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与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把礼义廉耻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则更是以礼释仁,认为“仁”与“礼”是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而“仁”与“礼”的统一就是德。因此他所强调的仁政实际上就是一种德治,是仁的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延伸与发挥。孔子所强调的“德”一是指统治阶级的统帅之德,要求以此德来统治百姓,拥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伦理之德,以此德来感化百姓,保持和谐。这种崇德思想不断发展和泛化,并在家庭伦理中得到完全的体现。这使得我国古代在文化传递和教育过程中始终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礼、乐、射、御、术、数,他把礼放在首位,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典型反映。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张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来寻求家庭伦理的和谐,寻求社会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四)追求至诚至善的人生境界
在儒家看来,至诚至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那么诚是什么,又怎样才能诚呢?“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在儒家那里,“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把追求至诚至善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铸就了中国历史上無数品德高尚的贤人君子。这一点在今天也非常重要。诚实、善良作为一种美好的品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前提,它对于融洽我们的人际关系、促进“三德”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被高职生接受所面临的挑战
(一)道德化与功利性的冲突
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明显的泛道德倾向,从人伦意义而不是从功利角度,从亲缘关系而不是从法制规范来评判个体和群体行为成为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道德完善也一直是个体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经济发展则让位于道德建设。目前,传统文化的泛道德倾向正受到挑战,经济与道德两者的位置出现了转换,道德不再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地位,道德水准也不再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唯一标准。相反,经济意识则从附属地位上升到了主导地位,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倾向,把道德绝对化,甚至脱离现实的要求,片面扩大道德的作用,从而造成了道德与现实的对立。在中国历史上就有所谓“利和义”、“欲与理”之辨,个人的需要和欲望在人生价值观念上没有地位。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强调对物质利益关注,必然形成中国传统泛道德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性冲突与对立。
(二)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
个体性是指在群体与个体、公与私的关系上主张突出个体的主体性。在中国的传统文
化中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强调个体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整体是目标,是最高的存在在这种重视自律和利他的人生理想中,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被忽略了,自我需求、自我满足、自我实现处于极不重要的位置。当前,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成为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尊重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众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追求的人生理想,对此在整合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加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传统文化必须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三、结束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当代高职生德才兼备,这就需要高职生不断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秦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1-53.
[2]王莹,徐瑾.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6-68.
[3]段会珍.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6(5):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