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岸区 400039)
摘 要:本论文主要是针对《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跋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首先是从《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跋的写作背景入手,了解它出现的时代条件,在了解其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再更进一步去挖掘第一版序言和跋所要论述的具体内容,并从它的内中去解读其存在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第一版、序言、跋
众所周知,《资本论》在学术与政治方面的重要意义是任何著作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恩格斯也曾这样说过:“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做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1]可见这本书在当时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资本论》的存在价值并不局限于当世的价值性,对于后世也有深刻的意义和影响。因而,在最近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资本论》正文的研究著述颇丰,对于《资本论》序言和跋的研究却寥寥无几,但在我看来,对于《资本论》序言和跋的深入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序言和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正文的补充和说明,可以说对于序言和跋的研究必将有利于对《资本论》正文的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2]
一、《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的写作背景
当时,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的快速崛起,机器逐步取代手工,同时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也暴露出来并日益尖锐化。社会财富也被少数资本家所掌控,因而引起工人不满,展开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并愈演愈烈。而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种学说,并不符合社会实际状况,无法为工人开展斗争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于是为了斗爭的需要,为给广大工人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别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典型地点英国的现状作了深入的剖析。
二、对《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内容的分析
(一)《资本论》中分析经济形式的方法——抽象力
马克思主张在分析社会经济形式中使用抽象力的方法,把对经济形式进行分析的方法等同于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只能使用科学的抽象力,才能发现和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而在了解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后,就可以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进行具体叙述和说明。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解,我国学界持有诸多观点。有人从生产关系出发,有人从劳动方式出发。在我看来,“生产方式”本身就有多重含义。而在《资本论》中的资本指的是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产生来源于剩余价值,二者紧密联系。可见在序言之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一种广义的生产关系,内含有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等环节。
(四)《资本论》研究目的
马克思编写《资本论》的终极目标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在马克思看来,经济的运行是一个永恒的过程,我们虽无法越过其中的艰难环节,但至少可以尽可能减轻其带来的破坏。既然是规律,社会经济的运行必然不会被人所掌控,但对于广大工人阶级来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经济运行规律,则能更好地在反对资本主义过程中,利用经济规律攻击资本家的软肋,减轻革命痛苦。
(五)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曾说,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了政权,使得政治经济学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这充分体现了政治经济学强烈的阶级性。为什么政治经济学会有如此强烈的阶级性,或许从其发展的历程中能找到答案。15世纪的商品流通催生了重商主义。在17世纪的英国便产生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而那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并没有太大的裂痕,因而当时的经济学还能处在一个较为可观的时代,揭露矛盾,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但时间一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便暴露无遗,两个阶级的斗争也是越发激烈,这时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已不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充当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武器,庸俗政治经济学便应用而生。庸俗政治经济学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必然不能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进行公正无私的研究。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由此表现出来。
三、从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中解读《资本论》的时代价值
(一)经济方面
其实,在《资本论》诞生之前,资本在生产领域的运动与循环情况一直困扰着经济理论工作者,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一直没有定论。而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为资本做了很好的定位。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生产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资本通过在生产产生财富,积累财富。因而资本在生产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资产阶级也正是通过资本的反复积累不断扩张自己的资本,也为了使自己的资本不断庞大,资本家必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便加大对工人的剥削。也为揭露资本家丑恶行径提供了最有利的证明。
(二)政治方面
这要从《资本论》出现的时代背景来说,它诞生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最激烈的时期,当时的无产阶级又苦于没有正确科学的理论指导而陷于困境之中,《资本论》的及时出现,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拥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鼓舞广大无产阶级起来反抗资产积极的剥削和壓迫。同时,也给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敲响的丧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暴露。不仅如此,《资本论》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强大的包容性使得它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
通过这段时间对于《资本论》第一版序和跋的研读,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马克思的伟大思想,马克思提出分析经济形式应当运用抽象力,而不是显微镜或化学试剂的大胆突破,解决了长期困扰经济理论学家的资本的地位问题。并且提出了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以便向广大人民群众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中难以调和的矛盾,鼓舞广大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资本家的剥削,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努力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名言和其著作本身一样,总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陈曦,谢元态.从序言和跋看《资本论》原著的划时代意义[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 2008 (5) :28-31.
[2]张国.对《资本论》序言和跋的初步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 , 2015 , 17 (6) :81-85.
摘 要:本论文主要是针对《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跋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首先是从《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跋的写作背景入手,了解它出现的时代条件,在了解其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再更进一步去挖掘第一版序言和跋所要论述的具体内容,并从它的内中去解读其存在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本论》、第一版、序言、跋
众所周知,《资本论》在学术与政治方面的重要意义是任何著作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的,恩格斯也曾这样说过:“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做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1]可见这本书在当时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资本论》的存在价值并不局限于当世的价值性,对于后世也有深刻的意义和影响。因而,在最近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资本论》正文的研究著述颇丰,对于《资本论》序言和跋的研究却寥寥无几,但在我看来,对于《资本论》序言和跋的深入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序言和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正文的补充和说明,可以说对于序言和跋的研究必将有利于对《资本论》正文的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2]
一、《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的写作背景
当时,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的快速崛起,机器逐步取代手工,同时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也暴露出来并日益尖锐化。社会财富也被少数资本家所掌控,因而引起工人不满,展开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并愈演愈烈。而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种学说,并不符合社会实际状况,无法为工人开展斗争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于是为了斗爭的需要,为给广大工人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别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典型地点英国的现状作了深入的剖析。
二、对《资本论》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内容的分析
(一)《资本论》中分析经济形式的方法——抽象力
马克思主张在分析社会经济形式中使用抽象力的方法,把对经济形式进行分析的方法等同于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只能使用科学的抽象力,才能发现和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而在了解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后,就可以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进行具体叙述和说明。
(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解,我国学界持有诸多观点。有人从生产关系出发,有人从劳动方式出发。在我看来,“生产方式”本身就有多重含义。而在《资本论》中的资本指的是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产生来源于剩余价值,二者紧密联系。可见在序言之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一种广义的生产关系,内含有生产、交换、分配以及消费等环节。
(四)《资本论》研究目的
马克思编写《资本论》的终极目标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在马克思看来,经济的运行是一个永恒的过程,我们虽无法越过其中的艰难环节,但至少可以尽可能减轻其带来的破坏。既然是规律,社会经济的运行必然不会被人所掌控,但对于广大工人阶级来说,深入的了解并认识经济运行规律,则能更好地在反对资本主义过程中,利用经济规律攻击资本家的软肋,减轻革命痛苦。
(五)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马克思曾说,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夺了政权,使得政治经济学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这充分体现了政治经济学强烈的阶级性。为什么政治经济学会有如此强烈的阶级性,或许从其发展的历程中能找到答案。15世纪的商品流通催生了重商主义。在17世纪的英国便产生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而那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并没有太大的裂痕,因而当时的经济学还能处在一个较为可观的时代,揭露矛盾,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但时间一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危机便暴露无遗,两个阶级的斗争也是越发激烈,这时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已不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充当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武器,庸俗政治经济学便应用而生。庸俗政治经济学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必然不能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进行公正无私的研究。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由此表现出来。
三、从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中解读《资本论》的时代价值
(一)经济方面
其实,在《资本论》诞生之前,资本在生产领域的运动与循环情况一直困扰着经济理论工作者,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一直没有定论。而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为资本做了很好的定位。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生产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资本通过在生产产生财富,积累财富。因而资本在生产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资产阶级也正是通过资本的反复积累不断扩张自己的资本,也为了使自己的资本不断庞大,资本家必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便加大对工人的剥削。也为揭露资本家丑恶行径提供了最有利的证明。
(二)政治方面
这要从《资本论》出现的时代背景来说,它诞生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最激烈的时期,当时的无产阶级又苦于没有正确科学的理论指导而陷于困境之中,《资本论》的及时出现,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拥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鼓舞广大无产阶级起来反抗资产积极的剥削和壓迫。同时,也给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敲响的丧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暴露。不仅如此,《资本论》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强大的包容性使得它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
通过这段时间对于《资本论》第一版序和跋的研读,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马克思的伟大思想,马克思提出分析经济形式应当运用抽象力,而不是显微镜或化学试剂的大胆突破,解决了长期困扰经济理论学家的资本的地位问题。并且提出了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以便向广大人民群众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中难以调和的矛盾,鼓舞广大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资本家的剥削,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努力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名言和其著作本身一样,总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陈曦,谢元态.从序言和跋看《资本论》原著的划时代意义[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 2008 (5) :28-31.
[2]张国.对《资本论》序言和跋的初步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 , 2015 , 17 (6) :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