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结缘 翰墨传艺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2020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屏魏体书《石帆铭》是赵之谦的大字书法,各纵97厘米,横52厘米,作于1869年,时年赵之谦41岁。作为晚清首屈一指的艺术大师,赵之谦于篆刻、书法、绘画无所不能,且互为融合,涉足领域,均取得极高成就。他的书法初学颜真卿,33岁那年避地温州,因读包世臣的《安吴论书》而深受启发,之后专攻北碑,并因此形成由北碑化出的雄强潇洒的自家面貌。
  


  毫无疑问,赵之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有着艺术家的异质禀赋和英雄般的骄傲情怀,然而他的功名仅止于咸丰九年(1859)浙江乡试举人,这对心气极高且总想在仕途一搏的他来说难以慰心。所以,从同治二年(1863)他35岁开始,一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他44岁的十年间,赵之谦四赴京城赶考会试,但是每一次他都名落孙山。而在咸丰九年他举浙江乡试时——须知浙江乃文物之邦,明代以来尤其是入清之后,历年产生的进士江浙所占几近一半,这在北京国子监进士题名碑上有清楚记载。所以,那个时候,赶到杭州的贡院考乡试并不比到北京的礼部考会试容易,而那一次他却高中第三,精彩的答卷更是令考官汪承元大为赞叹。照说,浙江乡试第三名举礼部会试,就是按最低的概率中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应该不会有问题,但是贫穷的家境、动乱的社会以及艺术家不拘小节的性格联合起来将他的理想砸得粉碎,并因此改变了他的命运。那是他第二次赴京参加会试,试卷如何尚且不论,他的那份答卷竟然是因为“次场经艺贪用纬书子史,致主师有不识之字三十余”而遭淘汰,这就无可奈何了。中国封建社会“自唐王朝的铨选制度取代了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之后,吏部以身、言、书、判四事择人,大凡先试后铨,即先观书、判,再察身、言,然后注拟。”(朱关田《明代书学铨选制度研究》序)如何观书?楷法遒美是关键的一条,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铁定的规矩。要么你不走功名之路,要走功名之路,那你就得牺牲一切去适应。毫无疑问,做科考答卷唯一的字体只能是用馆阁体去书写,这在那个年代是妇孺皆知的常识——这就难死赵之谦了,一方面他深恶痛绝馆阁体,另一方面他又梦寐以求功名得志,正是这样的矛盾心态使他在考场上将“江南才子”的“弱点”暴露无遗,以致“贪用纬书子史,致使主师有三十余字不识”,赵之谦是没有可能在会试中胜出了。但是谢天谢地,令他在科场倒楣的魏碑书法却因此得到大大发扬,他的艺术,包括篆刻、书法、绘画从此摆脱了束缚,雄强大气的赵之谦因此得以炫耀晚清艺术史。
  魏体书四屏《石帆铭》正是作于他第三次(1868年)赴京赶考归来不久,其时赵之谦游浙江乐清,并经乐清往温州访友。温州乃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旧守之地,谢氏清怀高洁,守温州时写下诸多歌咏温州的山水诗,这些诗令赵之谦欢喜,也耳熟能详。他乍到温州,在张氏如园小住,如园主人张小孟出示的《池上楼图》便是一件温州历史题材作品,当年谢灵运曾登池上楼并咏《登池上楼》诗,赵之谦观后熟稔地步谢诗原韵赋诗一首题于其上,他对温州的人文的历史熟悉以及对谢灵运的了解让如园主人惊叹不已。赵之谦非常喜欢温州,不仅温州的山水让他陶醉,更因为温州的人缘令他在贫困的生活状态下感到温暖。所以避乱时他会选择温州,科场失意后他也会来到温州。何况出温州过瑞安就是福建省,那儿有他一生最好的朋友,杭州人、时任福建盐大使的魏稼孙……所以他每次往温州游,少则数月,多则经年,并且在温州留下了大量篆刻和书画作品。
  


  魏体书四屏《石帆铭》即为其中的一件重要作品。赵之谦善作大字,但通常所作大字多为对联或者横匾,此大字作四屏在赵之谦传世作品中不多见,显然,上款为“子颖大公祖”与此四屏有特殊因缘。“公祖”的称谓缘自明代,在清代则是地方官“抚按司道府”的俗称。梁章钜在《称谓录》卷二二《通制·祖公》条中说,“明时,称地方官曰祖公,即今公祖之称所由昉矣。”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六《曾祖父母》条说:“今乡官称州县官曰父母,按抚道府官曰公祖。”显然,“公祖”适称范围甚广。温州自明初开始一直置府治,子颖既为“大公祖”,其官职应该与此相去不远。又,赵之谦曾作有一诗,诗名曰《方子颖观察赆行甚厚,赋诗志谢,并留别郭外峰司马暨敬之、平叔二公子,仍用谢公池上楼诗韵》,经检索资料,此诗作于赵之谦的这一次温州之行,显然,子颖就是方子颖。至于“观察”为何官职,梁章钜《称谓录》卷二一《各道·观察》有解:“……我朝(指清朝)始定于藩臬之下设守巡各道,而观察之称遂专属于各道矣。”由此可知观察即道员,其职掌范围与今天的行署、地区大致相仿。方子颖当时确切职务因为手头没有确凿资料,不能定说,但是他是府道一级的地方行政官吏则无疑。赵之谦在温州的时候,方子颖的两位公子敬之与平叔问学于赵之谦,为了表示感激,在赵之谦离开温州那天,方子颖置厚礼为其送行,《石帆铭》就是那一天作为回礼赵之谦写赠方子颖的。受人以厚礼,当然要以厚礼回赠,所以《石帆铭》,字字雄浑,通屏书法写得张扬豪迈,结翰墨缘耳!(赵之谦隶书《石帆铭》为西泠印社2008年春拍拍品)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石家庄井陉北宅村一座晚唐砖室墓中出土了一件陶塑吹奏俑,为我们提供了晚唐时期一个民间艺人组成的小乐队走村串户室外演奏的场景。  五个或坐或立的民间艺人与两匹憨态可掬的母子马聚于一个长18.5厘米、宽16.5厘米的四足底座上,其中四个坐俑高约10厘米,立俑高约15厘米。其质地为含沙较多的缸瓦胎,俗称大缸料,局部施以褐色釉。整体雕工粗拙,但形神兼备。五位吹奏俑与母子马围成一个U字型,吹
期刊
一位雍容华美的仕女骑着一匹绛红色的马,头戴一顶黑色垂黄纱的帷帽,透过面纱露出丰腴的面庞,细长的柳叶眉,挺直的鼻梁,红色的樱桃小口,更增添了一份妩媚。仕女上身着粉白色地碎花长袖衣,下身着绿地树叶纹长裙。裙上部齐胸,双脚穿黑色长靴,并蹬于脚蹬,昂首挺胸。马身为深褐色,颈部与臂部两侧、马头前额中间饰有白色圆点,圆点内用褐色装饰点缀,马的四蹄呈白色,马笼头以及马身上的装饰均以黑色线条勾画,并在黑色线点下绘
期刊
4月9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书画专场取得了14851.125万港币的总成交额,265件拍品成交219件。该公司中国书画拍卖历来以近现代书画为主,今春的这一结果,给中国区域的近现代书画拍卖带来了相当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此之前,由于2005年以来近现代书画行情的调整,中国书画拍卖步入了一个长达三年的调整期。直到2007年秋拍,在以《赤壁图》为代表的一系列古代书画精品天价成交的带动下,书画拍卖的行情方
期刊
清朝末年,天津艺林中出了一位名扬中外的传奇式人物,他就是泥人张彩塑的创始人张明山。他的作品生动传神,就像把真人浓缩了一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泥人张”。有人说他把泥炼成了仙丹,简直绝了。徐悲鸿先生则把他和世界著名的雕塑大师相媲美。  泥人张彩塑从张明山开创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它继承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传统形式,吸取了天津杨柳青年画的特点,在处理写实与夸张、塑与彩的关系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
期刊
4月9日,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刘小东2004年绘制的《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张晓刚1995年绘制的《血缘系列:大家庭三号》各以6192.75万港币、4736.45万港币创画家本人作品成交纪录。电视节目主持人播报后以“松了口气”评说。在股市“哀鸿遍野”、楼市“曲高和寡”、奥运火炬传递频遇干扰之际,中国艺术家作品在国际市场受到追捧,着实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市场中的多米诺骨牌    在中国
期刊
引子:中国玉器的衰落期与复兴期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并正式结束了玉器这种物质文化在中国典章制度史上发挥过的独特功能。拥有几千年悠久玉文化传统的国家在一夜之间似乎突然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脊梁,反传统的事件接连不断,令人难以理解的狂逆举动日嚣尘上,一浪高过一浪对传统制度与文化的摧残,中华文明备受磨难,物质载体或灰飞烟灭,民俗精神或湮沦变易。在玉器这一具象上的表现则是曾经拥有宗教、政治、经
期刊
曾几何时,清末民初的民窑瓷器被当成了古玩市场中的垃圾而乏人问津,而当今火爆的收藏投资热却让它越来越像是一个蒙尘的“灰姑娘”,成为市场后来者的新宠。殊不知,清末民初时期的民窑瓷器不仅已拥有高高在上的价格,且赝品也已大量出现。  在《文物天地》收到的求鉴照片中,清末民初时期的民窑瓷器占了相当部分,赝品率很高。民国瓷器只真不假的状况,早被几年前行情上涨蜂拥而入的赝品打破。针对近年才进入市场的收藏投资者而
期刊
在广东佛山祖庙三门前东西两侧屋脊上,原陈设有两尊清晚期石湾窑陶塑神像——日神、月神,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祖庙时,由石湾著名陶塑家黄古珍塑造的。近年为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两神被拆换下来,由佛山市博物馆收藏。   石湾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是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民窑,形成于唐宋时期,繁荣兴盛于明清,流传发展至今。千百年来,薪火不熄,世代相传,自成体系。其产品在明代前以生产碗、盘、罐、煲等日
期刊
今年至今已进行了三十余场古籍拍卖,欲从近万件拍品中选出十件最佳之品,还真不是件容易之事,并不是因为好东西少,而恰是因为佳品太多,难以取舍,只好采用缩小包围圈法,先选出100余件上佳之物,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再定取舍,最后选出这十件佳丽。当然,这仅是笔者眼中的十佳,环肥燕瘦,落选者不一定不如入选者,正如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选秀的标准不是依据成交价自上而下的排列,如是这种
期刊
释道画主要分为佛教题材和道教题材两类,是人物画中重要的一个画科。  古人对于道释绘画,极为重视,甚至有论者认为:“古人以画名家者率由道释始,虽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妙迹永绝,而瓦棺维摩,柏堂庐舍,见诸载籍者,恍乎若在”,这说明早在魏晋隋唐时期,画家们便以道释题材作画,广泛运用于人物画中。明清以来,大凡长于人物画者,几乎都有过画道释人物的记录。这是与文人画家们秉承画以载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