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一系列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确立和实施,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建立在原有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利益结构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和调整,人们的观念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本文着重从利益结构方面论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改革开放;利益结构;变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
一、利益和利益結构
(一)利益
利益,从辞源来考究,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开始本是两个独立意义的词。按照《说文解字》解释:利,和然后利。也就是食物或者人们之间和谐发展才有好处。入《易》曰,利者,义之和也。益,饶,即富裕之意。而富裕即为好事。后来,正是由于利和益两者在指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意义中都有“好”这种相同之处,故形成“利益”一词。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人们赋予“利益”一词的涵义,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1)公用,好处。如说,“利出于地,则民尽力”。还有“满招损,谦受益”。(2)富裕,富饶。如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3)赢利,增加。如说,“逐什一之利”。“益,增也”。(4)贪求,喜爱。如说,“利,所得而喜也”。把上述这些词义概括起来,我们作这样的推论,利益,在中国古人看来,就是人们为了需要而通过社会生产或者以和谐交往为主所得到的好处或者所拥有的资源。
在西方,英文的利益Interest一词来源于拉丁文Interesse。它是由Inter+esse构成的,原义为“处于……之中”,因为在其中就必然关心,产生兴趣,直至认识利害相关,最后形成利害关系,即为利益。
从政治学角度来说,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二)利益结构
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一般地说,所谓社会利益结构就是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一定模式。这种利益关系的一定模式是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这方面说来,它的形成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就它形成的具体过程说来,又是离不开人们的意志与行为的作用的,是各社会成员之间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对这种相互作用的控制和调节的结果。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表现出高度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首先主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家干预社会的力度大于社会自我调节的力度。一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国家通分通配。其次是总结了革命战争的经验。比如说一切行动听指挥,虽然它有利于保持社会各阶级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在战争年代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是它忽略了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已经发生变化。党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后是由于当时人们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一切以国家为中心等等都对当时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利益主体简单化,利益源泉国家化,这是我国利益格局出现高度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前提条件。建国前,我国的利益主体复杂,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将社会资源完全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在此情况下,国家即可通过掌握的社会资源,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社会的不同群体进行利益的分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高积累,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分派原则是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国家,这样个人的利益意识和差别逐渐被抹杀。到改革开放前,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认为把利益主体简单化,形成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三大利益主体,国家成为利益的唯一源泉,对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其次是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均化,主要通过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来实现。建国后确立的“分配制度”使中国历史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这种按劳分配制度主要表现为:一是同一利益主体内部的分配收入绝对平均化。国家通过人民公社将农民的生产组织起来,并在人们公社的范围内追求利益的绝对平均化。二是不同阶层的利益差距被严格的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收入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不久,已经形成初步的收入格局。居民收入差距较小,即使包括城乡差距,也处在相对平均水平转台,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收入最为平均的国家之一;同一行业的收入差距更小,处于绝对平均主义的倾向,但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相对比较突出。三是五十年代确立的分配方式制度化,一直保持到70年代末期,不同阶层收入格局已经通过制度被固定下来。
显然,这种单一的利益结构模式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逐渐恢复,以及国内国外形式的变化,这种利益结构已经不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过分强调平均主义使社会失去了来自利益方面的动力,社会慢慢失去了竞争机制,生产力下降造成了社会财富的严重匮乏。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把社会资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对社会利益通分通配,因此逐渐形成了全能型政府,社会发展缺乏活力。总得来说,这种一元化的利益结构造成了客观存在的利益群体的主体意识淡化、利益差别模糊以及社会利益关系单一,致使这种低效率的利益组织形式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成员的冲突被压制与表面的稳定之中,表面的稳定下面实质上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改革需要突破三个方面。首先是要破除毛泽东的个人权威,打破“两个凡是”,肯定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给中国带来的损失,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错误思想分开来对待。其次是打破马克思、恩格斯在某个时期的某个特定学说的迷信,要跟着时代走,实事求是根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最后是打破计划经济的权威,引入竞争机制。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国内外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理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构建全新意义上的社会利益结构奠定了现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利益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元化的利益结构转变成多元化的利益结构,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利益源泉的多样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前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因而也就开始改变了人民在利益上对于公有制特别是对国家的绝对依赖性。这就预示着人们和国家的关系,甚至是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都将发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
第二是利益主体的多样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传统的一元化利益结构被逐步打破,在农村和城市首先产生了以家庭为单位和以企业为单位的独立利益主体;体制变革中的行政经济型分权早就了以社区和地区为单位的独立利益主体;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突破单一的公有制模式,纷纷成为不同的利益主体。
第三是利益需求的多样化。由于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力量对人们追求利益的控制开始变得松弛,政策对人们的约束力也变松,在社会上变产生了一种利益意识觉醒的现象。其中最先利益觉醒的是农民、高干子弟和社会闲散人员。当这三部分人开始利益觉醒之时,这些人被看做是异端,当这部分人生活的越来越好,其他人便经不住诱惑也开始了利益觉醒。当人们追求利益的冲动都被激发,追求利益的行为已经从过去的那种被人贬低变成了理直气壮的了。于是大家便纷纷开始了各自追求利益的行为,由于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需要不一样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
四、利益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结构的日益合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地影响。首先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使社会发展充满了动力,发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其次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社会主义民主深入发展。最后,由于开放的社会环境,文化业开始了多元化发展。但是由于这些变化都是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的,缺少制度规范,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由于中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人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从平均主义大锅饭到利益竞争的转变,历史并没有为我们提供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如何正确得进行利益竞争,没有为我们提供竞争所必须的各种制度和规范,特别是原有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所造成的各种弊病还没有很好地清除掉,更为利益竞争的正常进行和竞争机制的成长造成许多障碍。
(二)政治上对权力的崇拜,导致政治腐败的现象。而腐败的结果会造成政府工作质量的下降,各种职能不能正常发挥;造成人民与政府关系的紧张;败坏社会风气等等。因此,政府反腐败的任务也就空前加重。
(三)道德水准下降。由于畸形竞争的影响,人们的私人道德、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而产生严重的衰败,这方面又与政治腐败结合在一起,互相助长,使局面更加复杂。这对于政治建设、政治参与的发展都有消极的影响,并对经济的发展起破坏的作用。(四)人际关系商品化。在人们的利益追求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了利益排他性的一面之外,还有互相利用的一面。正是从这方面,显示出了人际关系相互依赖、相互交换的性质,也就是商品化的性质。人们为了获得自己需要的利益就会同拥有相应利益资源的人们进行交换,因此形成了商品化的人际关系。
(五)利益集团的形成。利益群体之所以有可能形成,是由于群体可以对各利益单元的存在和发展起某种保护作用,这就是使得處于相同状况的各个利益单元可以不感到孤立无援,而被社会感到他们是作为一股力量存在着的。特别是这样一种存在他们与国家的关系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会对国家的政策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尽管目前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但它的发展是毫无疑义的。利益群体的存在,对于每个利益单元来说,是利益关系开放性的一种表现,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又是封闭性的表现。
总的来说,利益结构的调整对中国社会带来的进步是相当明显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要主要其负面效应所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比如政府决策的困难以及如何处理转型期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都是值得注意的,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该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将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伟光.利益论[M].人民出版社,2004.
[3]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社会稳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关键词:改革开放;利益结构;变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
一、利益和利益結构
(一)利益
利益,从辞源来考究,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开始本是两个独立意义的词。按照《说文解字》解释:利,和然后利。也就是食物或者人们之间和谐发展才有好处。入《易》曰,利者,义之和也。益,饶,即富裕之意。而富裕即为好事。后来,正是由于利和益两者在指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意义中都有“好”这种相同之处,故形成“利益”一词。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人们赋予“利益”一词的涵义,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1)公用,好处。如说,“利出于地,则民尽力”。还有“满招损,谦受益”。(2)富裕,富饶。如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3)赢利,增加。如说,“逐什一之利”。“益,增也”。(4)贪求,喜爱。如说,“利,所得而喜也”。把上述这些词义概括起来,我们作这样的推论,利益,在中国古人看来,就是人们为了需要而通过社会生产或者以和谐交往为主所得到的好处或者所拥有的资源。
在西方,英文的利益Interest一词来源于拉丁文Interesse。它是由Inter+esse构成的,原义为“处于……之中”,因为在其中就必然关心,产生兴趣,直至认识利害相关,最后形成利害关系,即为利益。
从政治学角度来说,所谓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二)利益结构
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一般地说,所谓社会利益结构就是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一定模式。这种利益关系的一定模式是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这方面说来,它的形成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就它形成的具体过程说来,又是离不开人们的意志与行为的作用的,是各社会成员之间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对这种相互作用的控制和调节的结果。
二、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表现出高度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首先主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家干预社会的力度大于社会自我调节的力度。一切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国家通分通配。其次是总结了革命战争的经验。比如说一切行动听指挥,虽然它有利于保持社会各阶级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在战争年代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是它忽略了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已经发生变化。党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后是由于当时人们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一切以国家为中心等等都对当时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利益主体简单化,利益源泉国家化,这是我国利益格局出现高度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前提条件。建国前,我国的利益主体复杂,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将社会资源完全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在此情况下,国家即可通过掌握的社会资源,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社会的不同群体进行利益的分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高积累,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分派原则是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国家,这样个人的利益意识和差别逐渐被抹杀。到改革开放前,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认为把利益主体简单化,形成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三大利益主体,国家成为利益的唯一源泉,对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其次是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均化,主要通过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来实现。建国后确立的“分配制度”使中国历史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这种按劳分配制度主要表现为:一是同一利益主体内部的分配收入绝对平均化。国家通过人民公社将农民的生产组织起来,并在人们公社的范围内追求利益的绝对平均化。二是不同阶层的利益差距被严格的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收入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不久,已经形成初步的收入格局。居民收入差距较小,即使包括城乡差距,也处在相对平均水平转台,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收入最为平均的国家之一;同一行业的收入差距更小,处于绝对平均主义的倾向,但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相对比较突出。三是五十年代确立的分配方式制度化,一直保持到70年代末期,不同阶层收入格局已经通过制度被固定下来。
显然,这种单一的利益结构模式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逐渐恢复,以及国内国外形式的变化,这种利益结构已经不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过分强调平均主义使社会失去了来自利益方面的动力,社会慢慢失去了竞争机制,生产力下降造成了社会财富的严重匮乏。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把社会资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对社会利益通分通配,因此逐渐形成了全能型政府,社会发展缺乏活力。总得来说,这种一元化的利益结构造成了客观存在的利益群体的主体意识淡化、利益差别模糊以及社会利益关系单一,致使这种低效率的利益组织形式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成员的冲突被压制与表面的稳定之中,表面的稳定下面实质上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改革需要突破三个方面。首先是要破除毛泽东的个人权威,打破“两个凡是”,肯定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给中国带来的损失,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错误思想分开来对待。其次是打破马克思、恩格斯在某个时期的某个特定学说的迷信,要跟着时代走,实事求是根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最后是打破计划经济的权威,引入竞争机制。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国内外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理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构建全新意义上的社会利益结构奠定了现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利益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元化的利益结构转变成多元化的利益结构,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利益源泉的多样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开放前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因而也就开始改变了人民在利益上对于公有制特别是对国家的绝对依赖性。这就预示着人们和国家的关系,甚至是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都将发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
第二是利益主体的多样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传统的一元化利益结构被逐步打破,在农村和城市首先产生了以家庭为单位和以企业为单位的独立利益主体;体制变革中的行政经济型分权早就了以社区和地区为单位的独立利益主体;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突破单一的公有制模式,纷纷成为不同的利益主体。
第三是利益需求的多样化。由于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力量对人们追求利益的控制开始变得松弛,政策对人们的约束力也变松,在社会上变产生了一种利益意识觉醒的现象。其中最先利益觉醒的是农民、高干子弟和社会闲散人员。当这三部分人开始利益觉醒之时,这些人被看做是异端,当这部分人生活的越来越好,其他人便经不住诱惑也开始了利益觉醒。当人们追求利益的冲动都被激发,追求利益的行为已经从过去的那种被人贬低变成了理直气壮的了。于是大家便纷纷开始了各自追求利益的行为,由于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不一样,人与人之间的需要不一样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利益需求。
四、利益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结构的日益合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地影响。首先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使社会发展充满了动力,发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其次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社会主义民主深入发展。最后,由于开放的社会环境,文化业开始了多元化发展。但是由于这些变化都是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的,缺少制度规范,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由于中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人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从平均主义大锅饭到利益竞争的转变,历史并没有为我们提供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如何正确得进行利益竞争,没有为我们提供竞争所必须的各种制度和规范,特别是原有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所造成的各种弊病还没有很好地清除掉,更为利益竞争的正常进行和竞争机制的成长造成许多障碍。
(二)政治上对权力的崇拜,导致政治腐败的现象。而腐败的结果会造成政府工作质量的下降,各种职能不能正常发挥;造成人民与政府关系的紧张;败坏社会风气等等。因此,政府反腐败的任务也就空前加重。
(三)道德水准下降。由于畸形竞争的影响,人们的私人道德、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而产生严重的衰败,这方面又与政治腐败结合在一起,互相助长,使局面更加复杂。这对于政治建设、政治参与的发展都有消极的影响,并对经济的发展起破坏的作用。(四)人际关系商品化。在人们的利益追求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了利益排他性的一面之外,还有互相利用的一面。正是从这方面,显示出了人际关系相互依赖、相互交换的性质,也就是商品化的性质。人们为了获得自己需要的利益就会同拥有相应利益资源的人们进行交换,因此形成了商品化的人际关系。
(五)利益集团的形成。利益群体之所以有可能形成,是由于群体可以对各利益单元的存在和发展起某种保护作用,这就是使得處于相同状况的各个利益单元可以不感到孤立无援,而被社会感到他们是作为一股力量存在着的。特别是这样一种存在他们与国家的关系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会对国家的政策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尽管目前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但它的发展是毫无疑义的。利益群体的存在,对于每个利益单元来说,是利益关系开放性的一种表现,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又是封闭性的表现。
总的来说,利益结构的调整对中国社会带来的进步是相当明显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要主要其负面效应所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比如政府决策的困难以及如何处理转型期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都是值得注意的,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该认真对待这些问题,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将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伟光.利益论[M].人民出版社,2004.
[3]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社会稳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