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向着已知的过去与未来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05616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有留心这两年的艺术圈,郭熙及其“大航海”项目想必不会陌生。而对有心了解项目背后故事的人来说,那必然就是印象深刻了。
  一切,源自一个大胆的想象:“大航海”是郭熙与张健伶发起,由杭州想象力学实验室支持的长期创作计划。这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2014年,两位艺术家发布了十二个将于海中发生的预言,并于2015年踏上为期八十六天的环球航海旅行,见证预言的发生。郭熙和张健伶要用一次货真价实的航行实现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当然,与其说是他们出海航行,不如说两人在这八十六夭的时间里融入在了自己的想象力当中。
  今年伊始,“大航海”的第七个预言登录上海香格纳西岸空间,展期为期三个月。这次,郭熙以个人的身份,带来一系列的装置、雕塑与影像作品。
  “大航海”系列展览是两位艺术家将沿途收集的物证和故事带回大陆,在“文本-图像-物件”的星团中铺展叙事的迷宫。所以,这就注定观者去看“大航海”展览之前,要做一些文本的功课。不然的话,甫一进入展厅的观看者也许会对着那些奇形怪状的巨型“模块”一头劣水,就好似闯进了一个搭满舞台布景的场子。其实,展厅中这些巨大体量的雌塑,都来自于郭熙在航海中所见的形象,那些三维实体之物,郭熙用电脑软件将它们“压”成二维图像,再将这些经过处理的二维图像继续使用软件“拉”成三维的泡沫雕塑——用郭熙的话说,就像是早餐的玉米片;经过牛奶的泡发,然后又重新嘭胀起来,从片状变成颗粒状……这些现场里的泡沫雕塑,用郭熙本人的话说,是“2.5维”——既不是二维,也不是三维,而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
  若不做功课的话,也很容易无视展厅入口处墙上贴着的一张旧报纸,那张报纸是2015年2月的《东方生活报》广告版面,某个豆腐干角落刊登了“大航海”的十二个预言,一则刊登在真实的媒体上的“假话”,混存一堆真的假话中间。
  如今,在香格纳亮相的“第七个预言”,其主题是“来自远方的凝视者”——“为期八十六天的航海中,每一个游客将始终被一束目光打量,仿佛是幽灵灯塔扫过的强光,这个无处不在的同行者将使他们行事倍加谨愤、情貌倍加端庄、言辞中闪烁着修辞学家的智慧。经过巴拿马运河的那个夜晚,表演单口相声的入将对听众们说,午睡时他直视着一双椭同的眼睛,他洞穿了一生的故事,却丝毫不引人发笺。”因此与眼睛、月光、海、圆形等相关的意象構成了此次展览的关键词。
  空间的一层展厅,一件移动的灯光装置模拟了从日出到日落的轨迹,也是一楼展厅中唯一的光源。装置上的图像有:触摸雕像双眼的盲人,植入眼中的阿格斯人工视网膜,昆虫的复眼,阿波罗望远镜的前盖,游轮上圆形的舷窗等……这个空间也因日出和日落被染上不同的基调。这是一种“目光”。而现场特别搭建的栏杆,是模拟轮船上凭栏的场景。这些栏杆的图案也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郭熙在“大航海”中于世界各国所见到的不同的栏杆形象。这又是一种“日光”。
  这呼应了古老的柏拉图“洞穴之喻”,人类总是对拟真乐此不疲,即明知是幻影、依旧追逐的觉悟;而哲学家们一直自诩能看到“洞穴”外事物的本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自负,但其分量终究不如量子力学的一声叹息。按照量子力学的理论,走出洞穴的人与存洞穴内的人看到的东西根本不存一个维度上,何来真假和优劣?——行文至此或许有些跑题,但也是反过来探讨今日之“目光”的现实意义,坚定或游移,规训或自由,真实或谎言,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想看到什么、你相信什么。
  在这里,郭熙的那些“大航海”记忆片段、那些形塑于同体的飘忽记忆的裁体,成为被移植、被裁切的物象,经受着观者经久不息的凝视。正如艺术家所言:目光不是“光”,但可以被投射——这一投射的过程也是被思维解读的过程。
  瓦尔特·本雅明曾认为,“图像是一部停着的辩证汽车”,而语言是一个有可能使过去与现在相互接近的场所。因此,可以将郭熙与张健伶的“大航海”视作对客观世界视觉的网形化过滤与撷取,以及付之于笔端写万物的思考。
  二楼展厅则展出有三组录像装置作品。录像装置是由三个影像和一组栏杆作品构成——栏杆在这里再次成为“拟像”的指涉。它们模拟了游轮甲板的场景,也指引观者靠在栏杆上小憩、观看播放的影像。而这三段影响则是直接的“拟像”:三段内容都来自于同一个人物:Charles,他是一位工作和居住在香港的建筑设计师。在一次展览的开幕式上,他的左眼被人打坏了,事后袭击者才发现认错了人。从此他就变得只剩下单眼视觉,他在影像中讲述了眼晴受伤的情况,和单眼的视觉生活。因为眼睛受伤,Charles曾经研究过一些人工视网膜的技术,这些技术会存人眼内植入芯片,用电子的手段帮助失明的人感受光线和图像。通过这些生化眼技术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由机器主导的视觉经验,在影像中,通过灯光和剪辑手段,把Charles的双眼制作成机械感的眨动。
  左侧墙壁上是一个由人工智能计算后生成的影像,这个Al程序在深度学习后可以认出图像中的事物,比如一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一排栏杆,一个室内的镜子,一辆公交车等等,并把识别的物件框选出来,这个影像模拟的正是一种以机器为主体的视觉经验。就像Charles在影像旁白音中的坦白:“要说影响,我很难说是好或者坏,至少它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一种对空间不一样的感知和理解”(……As for the influence,IWil not say if it'S good or bad,ultimately it iS different,adifferent per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pace.)这或许正是对“目光”很好的注解。
  “大航海”这个词儿或许代表了一种壮志凌云的冒险精神,甚至于可以说,它代表一个曾经的时代,一种昔日的精神。我们知道,如今的全球历史是以海洋时代作为划分的,的确是一种西方先导的史学观——我们暂且存此搁置史学争——议存西方文化的语境中,大航海时代正是带来无穷无尽想象和澎湃的时代。存美术史中,17世纪至18世纪德围的风景画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中以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的沉思风景为代表,并非是真实的风景写生,而是唯美的、想象中的风景,是心中某种思辨的景观。这种“沉思”正是前文所提及本雅明所言“图像是一部停着的辩证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8月,“大航海;一个倒错的人”存OCAT上海馆推出,“倒错之人”是他们项目的虚构人物,OCAT当时的C空间模拟了船舱效果,展览现场的所有物件似乎都在摇晃:摇摇欲坠的灯泡、不断起伏的椅座、镜头中的滚轮、随风飘渺的水波……这种摇晃感从一个真实的旅行体验中输入,由一个虚构的人物在实际的物理空间内展出,真实与虚构在不断重叠与新生。由此,不同的空间也在逐渐印证不同的语言。也是,艺术家所撰写的这十二个将会沿着环球航线发生的预言,不仅是文本的书写和解密,也串联起一个个展览的现场,如同拼图般累积推进,“大航海”最终会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像”当然拼图的完整图像是怎样,艺术家也还不知道,我们也拭目以待。
  对了,这十二个预言,每一则本身都是有趣的历史文本解谜以及当代的重新注解:一、龙的传人;二、蓝色奥利奥;三、蓝色利维坦;四、一个时代的颜色;五、奥克诺斯群岛;六、克拉凡的手套;七、来自远方的凝视者;八、一望无际的诗人;九、初遇飞翔的荷兰人;十、再次遇见飞翔的荷兰人;十一、跨时代的逃跑艺术家;十二、最后一个故事:塞壬的史诗。
  当然,“大航海”或许也只是一个开始。正如张健伶存一次接受Creator创想计划的采访时所言,拟将他们的长期计划命名为“蓝色三部曲”,《大航海》是起始的篇章。海洋,蓝色,无远弗届。艺术,或许只是无远弗届中执拗也必要伫立的灯塔。
其他文献
艺术家在现代大都市行走,就如同卡夫卡的土地测量员K先生,他的尺子就是他的笔,如何找到穿越大都市迷宫的方式,不被其围困,不作茧自缚,这需要一种超凡的技艺,如同庄子的庖丁解牛。  康文峰,也是另一个K先生,从甘肃甘谷出发,到过兰州,从上海来到北京,不断以自己的脚步测度自己的孤独与逃逸的勇气。他的水墨线条似乎就是他自己的神经,他是以自己的神经在感知行走的线路,敏感于此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孤独,从传统到当代,
期刊
春天象征着万象更新、重生与创新。这恐怕也是呈现一组升华自然的艺术作品的最好时机。展览邀请露西亚·西蒙斯(Luzia Simons)和罗发辉两位艺术家。他们的创作都以花为主题。鲜花的表织似乎只是视觉的诱惑,但深入观察他们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其中再现了不同社会文化的无数个面貌。  出生于巴西、定居于柏林的艺术家露西亚·西蒙斯有着国际化的艺术生涯。她在艺术创作中不懈地探索通过技术创造忠于内心想象、体验和期
期刊
潘曦早年毕业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系,有着多年旅居国外的生活经历。之前长期使用油画等西画材料,近些年偏爱绢纸等材料,她的绢上作品自成一格,用浓烈的色彩在中国丝上描绘婀娜多姿的女性形象,有着东方水墨画的洒脱随意。不过最近潘曦产生了新的灵感,惯用的女性形象已悄然化身为一片又一片轻柔的羽毛,孕育出“轻Lightness”展。  艺术是雾中敬步的经历。也许存某个幸运的清晨,远处迷群中隐隐现出一角屋宇
期刊
管郁达(以下简称“管”):你在纸上乱涂乱画,你是把它作为架上绘画创作的准备阶段,还是就一个草稿?  唐志冈(以下简称“唐”):严格地讲是草图,就是做色彩稿,或者说是一种方案,差不多就是做一些步骤。结果画着画着就发现,这些稿子本身就很好看,于是就一直想做一个纸上的展览。我在90年代就画了大量丙烯的纸上作品,后来就一直画水粉,一直用水粉的方式在表达,也想做一个这种展览。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油画创作的意
期刊
当索尼(SONY)Cyber-shot DSC-F828、佳能(Canon)PowerShot Pro1等经典消费类旗舰DC已经成为人们回忆的时候;当入门数码单反只卖到不到4000元的时候,消费类旗舰DC还能重现江湖吗?富士(FUJIFILM)FinePixS100FS在种种质疑中登上舞台,挑战来势汹汹的单反狂潮,在第4期MI中我们一起领略了这款富士顶尖之作的精彩样张,今天我们再一次深度解析这台号
期刊
王之博的创作实践探讨了绘画中如何拉伸、浓缩、扭拽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和复杂性,借以探讨二维视觉在表达维度空间的可能性,以及人类视觉经验的演进在画面的体现。她喜欢用画面的节奏感来尝试一种新的陈述,这种节奏有时候由画面背景的3D建模的层数来决定,有时候又由色块的层次和边缘来提供指示。而所谓新的陈述是指试图提供一种不同定的视角来描绘对象——在这张画里面是艺术家自己。正如其自己所言:“我試图在被描绘之物的物理
期刊
蔡泽滨的新作《斩首之邀》是展览“防守”的主题作品。“防守”源自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主人公卢仁是象棋天才,他内向、敏感、孤僻,最终不堪忍受头脑中惊心动魄的棋局演练,纵身一跃,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组作品的两张绘画似乎也是场隐喻,画画是角力,是战争,是摧毁性的,充满了一触即发的互相牵制,让观众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不过,比起“橄榄”中的作品,《斩首之邀》的风格更加晦暗和滞重。棋子的黑色底部曝露出来,划成许
期刊
此次黑川良一作为首个参与民生美术馆“第零空间计划”的艺术家,他与基本定律研究协会(CEA-IRFU)研究员文森特·米尼俄(Vincent Minier)合作,将法国宇宙基本定律研究协会(CFA IRFU)的天体物理学家们基于欧洲航天局(FSA)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及赫舍尔空间望远镜收集的数据作为蓝本呈现给观众,《反向折叠》,这是一件大型沉浸式作品。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数据的不可控
期刊
我的新作,以手工纸为主要材料,采取了绘画、拼贴、摄影等元素相结合的综合绘画方法。它们主要源自我2016年的西班牙之旅,内容上大致分两个系列:一个是延续了偏抽象的绘画形态的大幅纸本创作《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另一批,就是创作在这些我亲手制作的手工本子上的作品,源自于西班牙街头的即景,叫<书上的记忆》。后来《书上的记忆》内容又有拓展,图像资源包括了我在欧洲其他城市,如米兰、西西里、巴黎等地拍摄的街景,
期刊
2018年2月10日至4月29日,“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启发的展览”在泰特圣艾夫斯美术馆展出。伍尔夫的代表作有《到灯塔去》《达洛维夫人》。她的童年正是在圣艾夫斯度过的。本展览由伍尔夫的著作为启发,通过当代艺术,以女性主义的视角,犹如棱镜艘透析景观、家庭生活和女性身份,涵盖Laura Knighf、GwenJohn、Vanessa Bell等八十位知名女艺术家的作品。  琼·乔纳斯个展  20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