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当老师时常常发现,一节课45分钟讲下来,自己累不说,学生收益并不大。这几年经过向别的老师学习和自己总结发现,要想学生学得好,重点不是灌输而是引导,那么,如何在知识探究中有意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上课前,提前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若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文设置一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会让他们对新课文充满期待。
二、课堂上
1、先解答学生问题再谈自己看法。
因为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再加上提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想到的问题,思考的角度会比老师多,所以上课前可以先把学生提得比较多的问题解答一下,这样可以更快的让学生思想集中。因为的学生都希望自己提的问题能被老师关注,所以当然会竖着耳朵听了。当然有的时候学生提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了。
2、少分析多倾听,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
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最大程序的提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少分析多倾听,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教学中教师应把最美的画面让学生去欣赏,去体验。比如朗读完或听录音、观录像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知道,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绕梁的余音正是把学生带人诗书境界的最好媒介,生硬的分析无疑已成多余。
例如,我在讲授《琵琶行》一课时,我边讲边让学生听朗读带。因为我选择的是有琵琶伴奏的朗读带,所以在分析琵琶女弹琵琶曲的特点时,我没有过多去讲解去分析,而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倾听配乐中的琵琶声中去感受琵琶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四弦一声如裂帛”“幽咽泉流冰下难”。学生们当时沉浸在震撼人心的乐曲中久久不能自拔。从那一个个深沉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通过听,读懂了那一段美妙的乐曲。所以我只是轻轻地问道:“你听出了什么?”他们有的说:“老师,我仿佛看到了琵琶女弹奏琵琶时的自信”;有的说:“老师我感受到了琵琶女坎坷的身世”;有的说:“我觉得它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悲愤低沉,像在倾诉着人间的不平;时而似潺潺小溪,淙淙流淌。这一切就象人的一生一样,有困难重重之时,也有一帆风顺之时。”……我把准备好的所谓标准答案咽了回去。于是在学生们的强烈要求下,我和他们又一次聆听了琵琶曲。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还在谈论“琵琶声”。
这是一个充满“空白”之美的精彩片段,学生的发言精彩而深刻,这一段“留白”为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提供了契机,学生在个性化解读所留下的“空白”中,进行言语实践,从而产生灵感,妙语连珠。
3、提出问题停一停,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根本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这样势必造成少数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的优秀生在“出尽风头”,大多资质平平者则“默默无闻”。这种只顾个别不顾集体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
充满活力的课堂不排斥“静”。留一点空白,让学生静心思考;留一段寂静,让学生默读,用心与文本对话。频繁的问答,难以达到对话的最佳境界,有时,一段冷场往往绽放智慧的火花。课程、文本、课堂、思维……都有许多“留白”,给不可预测的事件留下展开的契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4、话到嘴边留三分,让学生自己的知识来源于书本又超越书本。
语文教师不要急着把自己所谓高深的学问一下子他抛给学生。一堂好的语文课不能用帮助学生解决多少问题,自己讲了多少问题来衡量,而应该看它是否引出了有趣、有益的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读写创新的兴趣。关键的时候点到为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种适当的引导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讲授科普文特点和学习重点时,我结合课文《动物游戏之谜》,只对文本进行简单分析。因为生活中学生和动物接触也比较多,所以我有意留更多时间给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和总结,学生课堂上和课堂都提出了许多自己关于动物游戏之谜的看法,还有的同学更是细心注意到文中所举的事例只是同种动物之间的游戏,其实生活中有一些异种动物它们之间也会有一些游戏行为,虽然他们一时也没有科学的依据来解释这些现象,但这已达到了我们学习科普文的一个目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必然会在自学中形成系统的认识。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培养了探究能力。
三、课后
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学习不会止步于课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知识基础,一堂课在老师讲完之后,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课后的时间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老子曾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想,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合理地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学生就不会怕学语文厌学语文了。
一、上课前,提前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若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文设置一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会让他们对新课文充满期待。
二、课堂上
1、先解答学生问题再谈自己看法。
因为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再加上提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想到的问题,思考的角度会比老师多,所以上课前可以先把学生提得比较多的问题解答一下,这样可以更快的让学生思想集中。因为的学生都希望自己提的问题能被老师关注,所以当然会竖着耳朵听了。当然有的时候学生提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了。
2、少分析多倾听,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
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最大程序的提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少分析多倾听,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而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教学中教师应把最美的画面让学生去欣赏,去体验。比如朗读完或听录音、观录像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知道,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绕梁的余音正是把学生带人诗书境界的最好媒介,生硬的分析无疑已成多余。
例如,我在讲授《琵琶行》一课时,我边讲边让学生听朗读带。因为我选择的是有琵琶伴奏的朗读带,所以在分析琵琶女弹琵琶曲的特点时,我没有过多去讲解去分析,而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倾听配乐中的琵琶声中去感受琵琶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四弦一声如裂帛”“幽咽泉流冰下难”。学生们当时沉浸在震撼人心的乐曲中久久不能自拔。从那一个个深沉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通过听,读懂了那一段美妙的乐曲。所以我只是轻轻地问道:“你听出了什么?”他们有的说:“老师,我仿佛看到了琵琶女弹奏琵琶时的自信”;有的说:“老师我感受到了琵琶女坎坷的身世”;有的说:“我觉得它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悲愤低沉,像在倾诉着人间的不平;时而似潺潺小溪,淙淙流淌。这一切就象人的一生一样,有困难重重之时,也有一帆风顺之时。”……我把准备好的所谓标准答案咽了回去。于是在学生们的强烈要求下,我和他们又一次聆听了琵琶曲。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还在谈论“琵琶声”。
这是一个充满“空白”之美的精彩片段,学生的发言精彩而深刻,这一段“留白”为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提供了契机,学生在个性化解读所留下的“空白”中,进行言语实践,从而产生灵感,妙语连珠。
3、提出问题停一停,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根本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这样势必造成少数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的优秀生在“出尽风头”,大多资质平平者则“默默无闻”。这种只顾个别不顾集体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
充满活力的课堂不排斥“静”。留一点空白,让学生静心思考;留一段寂静,让学生默读,用心与文本对话。频繁的问答,难以达到对话的最佳境界,有时,一段冷场往往绽放智慧的火花。课程、文本、课堂、思维……都有许多“留白”,给不可预测的事件留下展开的契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4、话到嘴边留三分,让学生自己的知识来源于书本又超越书本。
语文教师不要急着把自己所谓高深的学问一下子他抛给学生。一堂好的语文课不能用帮助学生解决多少问题,自己讲了多少问题来衡量,而应该看它是否引出了有趣、有益的问题,是否能够激发学生读写创新的兴趣。关键的时候点到为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种适当的引导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在讲授科普文特点和学习重点时,我结合课文《动物游戏之谜》,只对文本进行简单分析。因为生活中学生和动物接触也比较多,所以我有意留更多时间给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和总结,学生课堂上和课堂都提出了许多自己关于动物游戏之谜的看法,还有的同学更是细心注意到文中所举的事例只是同种动物之间的游戏,其实生活中有一些异种动物它们之间也会有一些游戏行为,虽然他们一时也没有科学的依据来解释这些现象,但这已达到了我们学习科普文的一个目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必然会在自学中形成系统的认识。不仅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培养了探究能力。
三、课后
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学习不会止步于课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知识基础,一堂课在老师讲完之后,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课后的时间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老子曾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想,只要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合理地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学生就不会怕学语文厌学语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