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护理之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0,且患者满意度80.65%明显低于治疗组的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不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胃镜止血钛夹; 上消化道出血;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该病发病急促,病情危急,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单纯采用药物治疗,疗效不够明显,无法及时有效地起到止血的作用,因此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多采用手术治疗[2]。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为胃镜止血钛夹手术,该种手术方式能够迅速闭合患者出血部位,止血效果极为显著。现根据本院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2例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44例,女18例,年龄18~63岁,平均(48.24±5.45)岁,体重49~75 kg,平均体重(63.21±4.21)kg。出血部位:胃体及胃底42例,胃角10例,十二指肠球部10例;单处出血46例,两处出血16例;滴状出血24例,活动性渗血22例,新鲜血痂12例,喷射状出血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31例患者中,男23例,女8例,年龄18~61岁,平均(47.68±4.68)岁,体重49~75 kg,平均体重(63.98±4.32)kg。治疗组31例患者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18~63岁,平均(49.62±5.62)岁,体重49~71 kg,平均体重(63.12±4.01)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2)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血管疾病病史、精神病病史;(3)凝血功能异常、高血糖、高血压。
  1.4 退出标准 (1)未按规定实施干预措施,无法判定疗效。(2)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3)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
  1.5 护理方法
  1.5.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即术前为患者介绍住院环境,术中保证患者舒适体位并做常规麻醉护理,术后指导患者饮食并为患者提供全面服务。
  1.5.2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1)术前: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病室环境、手术相关知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然后向患者讲解详细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操作流程,积极寻求患者的配合,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不安、焦虑、敌对等负面心理情绪,保证患者以良好的情绪积极地接受手术治疗。然后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度平衡,及时给予抑酸止血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血情况严重,可以采取输血的方式避免患者失血过多[3]。接着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2)术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待钛夹张开后,需要保证钛夹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部位呈90°角,保证出血部位视野清晰,及时采用冷处理后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护理人员还需要帮助医生将胃腔镜固定,避免其脱落、滑出,及时将胃中的积血、口腔分泌物、呕吐物等清除干净,避免其堵塞患者呼吸道,引发患者呼吸障碍等问题。(3)术后:将患者牙垫去除,然后使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一般采取平卧位,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直至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再转送患者进入病房,如果患者出现了冷汗、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或者脉搏明显加快等情况,可推断为休克先兆,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避免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威胁。短时间内,患者禁止摄入任何食物,待患者病情恢复稳定后,可以给予患者流质食物食用,食物以营养丰富为主,不宜摄入辛辣、较烫、较硬的食物,降低对患者消化道的损伤程度,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术后3 d内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以保证睡眠充足,加强机体免疫力。排便、咳嗽以及其他增加腹压的活动都尽可能避免,以免导致钛夹脱落。卧床一周后可尝试下床走动,以患者耐受为宜。
  1.6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1)再次出血;(2)钛夹滞留。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患者出院时填写《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表内设四项,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患者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治疗后,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治疗后,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1,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3 结论
  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多由患者血管发育不良引起,病变部位集中于黏膜下血管。患者一旦出现上消化道血管出血情况,病情会迅速地发展,出血量极大,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因失血过多而引发休克[4]。传统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式多为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不甚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胃镜诊疗技术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急诊胃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方面疗效极为显著,不需要通过手术治疗,降低了患者手术中承受的痛苦[5]。而且经胃镜止血钛夹创口极小,操作极为简便,止血效果显著,治疗费用较低,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明显提升,其经济性与实用性极高。
  由于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多,如果未缺乏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指导,会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常规护理措施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康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既无法有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而且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无法掌握患者的实际需求情况,以致护理干预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不足。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讲解详细的治疗方法,主要的操作流程,积极寻求患者的配合,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不安、焦虑、敌对等负面心理情绪,保证患者以良好的情绪积极地接受手术治疗,明显地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与患者配合度,对手术工作与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术后通过指导患者饮食摄入,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明显加快了患者恢复速度,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而且通过运动方面的指导,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便于患者更好地适应术后正常生活与工作。
  综上所述,经胃镜止血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不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极高,而且创口极小,操作极为简便,止血效果显著,治疗费用较低,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明显提升,其经济性与实用性极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晓春.床旁内镜钛夹钳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3,35(14):2233-2234.
  [2]卜炜琴,胡奕,刘水红,等.经胃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6):524-526.
  [3]贺照霞,费景兰,刘玮,等.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A].2012年河南省腔镜护理管理新技术新业务研讨班论文集,2012.
  [4]韩满玲,张丽君,王广裕,等.护理干预对急诊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9):1147-1148.
  [5]卢伶俐,李秋兰,雷平光.胃镜下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6):97-98.
  (收稿日期:2014-01-13) (本文编辑:欧丽)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颅内压(ICP)的变化,探究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颅脑损伤并进行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患者80例,应用硬脑膜下压力测定法,进行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根据观察结果,判断颅内伤情、脑水肿情况和指导临床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80例患者在颅内压监测下,7例再次手术;ICP越高,GCS越低;ICP越高,预后越差,6个月后有6例患者死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碎石钳碎石治疗,治疗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碎石时间、碎石成功率、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MRF和IPSS评分。结果:结石直径0.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本院老干部患者疾病发病谱的变化,为老干部患者疾病的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2013年收治入院的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干部患者的疾病构成和病种分布,比较疾病的发病率的变化及疾病谱的变化。结果:老干部患者疾病构成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营养代谢、泌尿系统为主要疾病。结论: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多宣传,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
期刊
【摘要】 目的:对宫颈细胞学诊断TBS(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cervical cytology)分类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ASC)的结局的分析,提高对TBS分类中ASC诊断的认识, 以及ASC及时明确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TCT标本中的1346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AS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行阴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例1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3例患者手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置入支架13枚,支架一次性到位12枚,通过调整后到位1枚,放置位置满意;即刻血管造影致密栓塞10例,大部分栓塞2例,不全栓塞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脑瘫住院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每周连续5次针刺治疗,治疗组每周穴位埋线1次。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粗大运动量表(GMFM)中的C、D、E区的总分值、肌力和主动足背屈角度进行比较。结果:GMFM量表C、D、E区总得分,初评时两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评时
期刊
【摘要】 神经再生作为医学难题之一,其相关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已达细胞分子水平。本文将近些年来与神经再生相关的信号通路研究作一综述,以期深入认识神经细胞对损伤的应答机制,为不同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积极的理论指导,并为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 神经再生; 信号通路; 机制研究; 综述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elated Signaling Pat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寻找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干预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普外科住院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术前饮食、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进行胃肠功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小于40岁、缩短术前全流饮食以及手术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有利于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论:胃肠功能恢复是腹部术后快速康复的基础,患者年龄等4项观察指标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前瞻性管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重症手足口患儿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本科治疗的110例重症手足口患儿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前瞻性管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抢救成功率为96.4%,对照组为8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4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方法:将198例疑似MP感染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 A组(0~3岁,n=75)、B组(3~12岁,n=123),分别取咽拭子用PCR法测MP-DNA,取血清用IIFA法测MP-IgM,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MP-DNA检测阳性率为57.07%,MP-IgM检测阳性率为4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