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仅仅从成人的角度定位教学方向,原因很简单,我们组织及实施的活动,都需要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实现最佳效果。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园选择中班游戏活动,致力于培养幼儿的自发性、自主性能力。作为活泼泼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中班幼儿拥有一定经验和技巧,自我教育的特性更为明显。我们相信,尊重其“会玩”的天性,培养其“慧玩”的能力,既能让孩子获得自主“生长”的权利,又能为学前教育赋予理性而生动的气象。
【关键词】中班幼儿 “慧玩” 自主性 游戏策略
在玩耍方面,幼儿拥有独特的天性,我们常常发现,在成人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物件,对中班的孩子们来说,都可以看上半天,讨论半天,自然地融入到游戏中,玩得津津有味。在记录和观察中,我们领悟到:“蹲下身子”,放弃被动游戏的模式,做幼儿的朋友和引路人,孩子对游戏的态度会变得积极主动,天性中“会玩”的因子被充分点燃,“慧玩”的能力也会因学玩融通的策略得以形成。
一、顺应幼儿的兴趣点,尊重他们“会玩”的天性
首先尊重孩子的兴趣方向,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再给孩子游戏的指点和帮助,这样最有利于幼儿的思维成长和能力进步。或许,有的老师会担心孩子会不会玩,能不能玩好,事实上,这是多虑了。幼儿是天生的“玩家”,他们的世界,远比成人的要缤纷多彩。身边人的一个哈欠,草壳里的一只小蟾蜍,老师手里的一朵小纸花,踩在脚底的一颗卵石,很小很细的事物,他们却兴奋不已,充满好奇,玩个不休,渴望不已。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顺应幼儿的需求点,尊重他们“想玩”“会玩”的本心,帮他们在简单的游戏世界中收获丰富的感触和快乐呢。以我班为例,升入中班后,小不点们对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完全适应,身上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更好奇更热情了。这个雨天的上午,一只“迷你型”蟾蜍蹦进屋来,幼儿兴奋极了,动来动去,半天安静不下来。
“老师,别赶它走”“让它陪我们游戏一会儿吧”“哈哈,是青蛙王子吧”“不对是癞蛤蟆”。孩子晶亮的眸子和期待的眼神,让我停止驱赶。“好吧,别用手去碰”,我愉快地举手妥协了。结果,下午的阅读绘本变成一场探究,老师陪幼儿观察特点,对照网上的图片内容,发现这真的是蟾蜍,还是有益的,可以吃蚊子等害虫,分泌的毒液处理后却有药用价值。小蟾蜍被大家友好地释放了,孩子们意犹未尽,我们顺势推动,陪大家制作简单的头饰,戴在头上,下午自编自演玩起“小蟾蜍中班做客”的游戏。每个幼儿都很愉快,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懂得将所见所闻融入游戏内容,给生活增加乐趣和情感。我们颇为感慨,幸好当时没有看到孩子分神就火烧火燎,或者马上生硬地干预和阻止。这样的做法目光短浅,对幼儿自发学习和游戏热情都是一种伤害。
二、善用游戏的疑难点,培养幼儿“慧玩”的能力
能力不是天生的,我们需要用心培养,考虑到中班幼儿年龄还小,我们需要借助游戏的平台,让智慧走进孩子的头脑。当然,没必要通过教师的权威去压制,让孩子直接认可看法。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再揣摩“学问”一词的由来,要想学到东西,不也得先让孩子有发问的欲望吗?鉴于此,我们让孩子自由地游戏,直到他们产生疑问,想要求索。举个例子,这天,中班幼儿玩“海婆婆和海贼王”的游戏,因为“海贼王”的角色很神气,又可以跑来跑去抓“小鱼”,丁丁和西西都想当海贼王,结果二人起了矛盾,玩不下去了。看到孩子们僵持不下,老师们在旁边不动声色地观察,因为游戏中产生疑难问题很正常,要想锻炼幼儿的独立性,教师不必急着“李代桃僵”,过多干涉他们的思考和做法。“好吧,要不这样”,丁丁做出让步:“你先当一次吧,下次我来当”。毫无疑问,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明智地应对,顺应幼儿的做法,尽量保留他们合理的想法。孩子的事情应当由他们自己解决,游戏的世界十分奇妙,对孩子来说也是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西西和其他小朋友最后都同意,他们也懂得如何在与人交往时做出恰当的让步,同时又保护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
设想一下,倘若老师人为的决定游戏规则,表面上看挺负责任,也挺公道。假以时日,导致的结果却会非常糟糕,中班的孩子们会失去独立思考、自主化解游戏问题的机会,他们的能力和智慧无形中被泯灭掉了。而我们采取跟进观察、扶放结合的方式,肯定和夸奖幼儿的做法和能力,孩子们开开心心投入后边的游戏,整个活动得以流畅进行。这极为平凡的教育行为处理,却让幼儿的能力智力都悄悄发展了。我们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是帮助中班幼儿培养“慧玩”特质的办法,可以有效规避游戏中遇上问题幼儿就束手无策的状况。须知我们是成年人,更是教师,必须意识到,要让孩子“开窍”,必须让孩子在游戏中先体验,再教导他们抓住疑难点,努力思考和化解,便于孩子理解,帮助他们成长。如此这般,幼儿才可能把游戏和学习融汇起来,学到知识,玩出能力,最终拥有更高的水平,通往“慧玩”的境界。
三、寻求合理的延伸点,让孩子自主“生长”发展
随着研讨活动的推进,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有些游戏深受孩子喜爱,活动终止,他们却还渴望延续下去。幼儿的自主热情让我們十分欣慰,这是极为宝贵的生成,岂容随便忽视掉?我们开始思考前后游戏的对接,在需要的时候,给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继续探索的机会,借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让他们获得进一步发展。这天,我们陪中班的孩子玩“美丽古镇”建构游戏,孩子们在玩得津津有味,都舍不得拆掉自己的成果,考虑到有其他活动只有忍痛割爱。“哎呀,我的水上桥”“我们的儿童乐园也可惜了”,到后来纷纷跑过来拉住我的衣袖摇个不停:“老师,我们改天找个宽地方,搭建好古镇后不拆掉,玩几天好吗?”老师们交换目光,眼里都有喜悦的火苗在燃烧,这就是可爱的孩子,他们刚刚中班,却在老师的引导下变得有主见了。
曾经的完全被动被打破,孩子的想法很有意思,我们何不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实施创造教育,鼓励孩子自己去蓬勃生长。于是,很自然的,发展中的幼儿反过来回馈教育,给予我们更多的灵感:相信孩子的能力,支持他们,让其头脑中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一周,天气十分晴朗,我们陪中班孩子,在宽敞的室外环境中拓展“美丽古镇”建构游戏。孩子受到鼓励,纷纷出谋划策并落实细化,还增加农家乐、小渔场、小茶馆等内容,一边玩耍一边改进和完善,到最后开心地手拉手逛古镇、玩购物、旅游“拍照”,积极性根本无需刻意调动。老师们颇为感慨,把孩子放在完全自立主动的地位,让他们思考和链接游戏,既满足幼儿内心的需求和渴望,又成功引动了整个建构游戏的氛围。活动的成功让我们意识到,与其刻意寻求办法启迪智慧,不如研究幼儿的游戏心理,想办法激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聪明才智。
四、结论
幼儿活泼好奇,拥有“爱玩”“会玩”的天性,到了中班,孩子们的主动性更强,在“玩什么”“怎么玩”上表现得更有主见。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妨契合孩子的成长需求,发挥教育智慧,依托自主游戏方式,引导他们探索身边的一切,培养其“慧玩”的能力。教育其实也不难,我们需要把自主权利还给幼儿,再利用适当的契机,做出顺水推舟的指引和推动,让他们去观察理解,陪他们在活动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馨.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体现[J].学周刊,2017,(01).
[2]徐小华.学玩,会玩,乐玩——在玩中去伪存真[J].新课程,2016,(07).
[3]张典.区域游戏,幼儿自主[J].科学教育,2016,(10).
【关键词】中班幼儿 “慧玩” 自主性 游戏策略
在玩耍方面,幼儿拥有独特的天性,我们常常发现,在成人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物件,对中班的孩子们来说,都可以看上半天,讨论半天,自然地融入到游戏中,玩得津津有味。在记录和观察中,我们领悟到:“蹲下身子”,放弃被动游戏的模式,做幼儿的朋友和引路人,孩子对游戏的态度会变得积极主动,天性中“会玩”的因子被充分点燃,“慧玩”的能力也会因学玩融通的策略得以形成。
一、顺应幼儿的兴趣点,尊重他们“会玩”的天性
首先尊重孩子的兴趣方向,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再给孩子游戏的指点和帮助,这样最有利于幼儿的思维成长和能力进步。或许,有的老师会担心孩子会不会玩,能不能玩好,事实上,这是多虑了。幼儿是天生的“玩家”,他们的世界,远比成人的要缤纷多彩。身边人的一个哈欠,草壳里的一只小蟾蜍,老师手里的一朵小纸花,踩在脚底的一颗卵石,很小很细的事物,他们却兴奋不已,充满好奇,玩个不休,渴望不已。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顺应幼儿的需求点,尊重他们“想玩”“会玩”的本心,帮他们在简单的游戏世界中收获丰富的感触和快乐呢。以我班为例,升入中班后,小不点们对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完全适应,身上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更好奇更热情了。这个雨天的上午,一只“迷你型”蟾蜍蹦进屋来,幼儿兴奋极了,动来动去,半天安静不下来。
“老师,别赶它走”“让它陪我们游戏一会儿吧”“哈哈,是青蛙王子吧”“不对是癞蛤蟆”。孩子晶亮的眸子和期待的眼神,让我停止驱赶。“好吧,别用手去碰”,我愉快地举手妥协了。结果,下午的阅读绘本变成一场探究,老师陪幼儿观察特点,对照网上的图片内容,发现这真的是蟾蜍,还是有益的,可以吃蚊子等害虫,分泌的毒液处理后却有药用价值。小蟾蜍被大家友好地释放了,孩子们意犹未尽,我们顺势推动,陪大家制作简单的头饰,戴在头上,下午自编自演玩起“小蟾蜍中班做客”的游戏。每个幼儿都很愉快,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懂得将所见所闻融入游戏内容,给生活增加乐趣和情感。我们颇为感慨,幸好当时没有看到孩子分神就火烧火燎,或者马上生硬地干预和阻止。这样的做法目光短浅,对幼儿自发学习和游戏热情都是一种伤害。
二、善用游戏的疑难点,培养幼儿“慧玩”的能力
能力不是天生的,我们需要用心培养,考虑到中班幼儿年龄还小,我们需要借助游戏的平台,让智慧走进孩子的头脑。当然,没必要通过教师的权威去压制,让孩子直接认可看法。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再揣摩“学问”一词的由来,要想学到东西,不也得先让孩子有发问的欲望吗?鉴于此,我们让孩子自由地游戏,直到他们产生疑问,想要求索。举个例子,这天,中班幼儿玩“海婆婆和海贼王”的游戏,因为“海贼王”的角色很神气,又可以跑来跑去抓“小鱼”,丁丁和西西都想当海贼王,结果二人起了矛盾,玩不下去了。看到孩子们僵持不下,老师们在旁边不动声色地观察,因为游戏中产生疑难问题很正常,要想锻炼幼儿的独立性,教师不必急着“李代桃僵”,过多干涉他们的思考和做法。“好吧,要不这样”,丁丁做出让步:“你先当一次吧,下次我来当”。毫无疑问,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明智地应对,顺应幼儿的做法,尽量保留他们合理的想法。孩子的事情应当由他们自己解决,游戏的世界十分奇妙,对孩子来说也是学习和成长的一部分。西西和其他小朋友最后都同意,他们也懂得如何在与人交往时做出恰当的让步,同时又保护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
设想一下,倘若老师人为的决定游戏规则,表面上看挺负责任,也挺公道。假以时日,导致的结果却会非常糟糕,中班的孩子们会失去独立思考、自主化解游戏问题的机会,他们的能力和智慧无形中被泯灭掉了。而我们采取跟进观察、扶放结合的方式,肯定和夸奖幼儿的做法和能力,孩子们开开心心投入后边的游戏,整个活动得以流畅进行。这极为平凡的教育行为处理,却让幼儿的能力智力都悄悄发展了。我们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是帮助中班幼儿培养“慧玩”特质的办法,可以有效规避游戏中遇上问题幼儿就束手无策的状况。须知我们是成年人,更是教师,必须意识到,要让孩子“开窍”,必须让孩子在游戏中先体验,再教导他们抓住疑难点,努力思考和化解,便于孩子理解,帮助他们成长。如此这般,幼儿才可能把游戏和学习融汇起来,学到知识,玩出能力,最终拥有更高的水平,通往“慧玩”的境界。
三、寻求合理的延伸点,让孩子自主“生长”发展
随着研讨活动的推进,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有些游戏深受孩子喜爱,活动终止,他们却还渴望延续下去。幼儿的自主热情让我們十分欣慰,这是极为宝贵的生成,岂容随便忽视掉?我们开始思考前后游戏的对接,在需要的时候,给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继续探索的机会,借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让他们获得进一步发展。这天,我们陪中班的孩子玩“美丽古镇”建构游戏,孩子们在玩得津津有味,都舍不得拆掉自己的成果,考虑到有其他活动只有忍痛割爱。“哎呀,我的水上桥”“我们的儿童乐园也可惜了”,到后来纷纷跑过来拉住我的衣袖摇个不停:“老师,我们改天找个宽地方,搭建好古镇后不拆掉,玩几天好吗?”老师们交换目光,眼里都有喜悦的火苗在燃烧,这就是可爱的孩子,他们刚刚中班,却在老师的引导下变得有主见了。
曾经的完全被动被打破,孩子的想法很有意思,我们何不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实施创造教育,鼓励孩子自己去蓬勃生长。于是,很自然的,发展中的幼儿反过来回馈教育,给予我们更多的灵感:相信孩子的能力,支持他们,让其头脑中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一周,天气十分晴朗,我们陪中班孩子,在宽敞的室外环境中拓展“美丽古镇”建构游戏。孩子受到鼓励,纷纷出谋划策并落实细化,还增加农家乐、小渔场、小茶馆等内容,一边玩耍一边改进和完善,到最后开心地手拉手逛古镇、玩购物、旅游“拍照”,积极性根本无需刻意调动。老师们颇为感慨,把孩子放在完全自立主动的地位,让他们思考和链接游戏,既满足幼儿内心的需求和渴望,又成功引动了整个建构游戏的氛围。活动的成功让我们意识到,与其刻意寻求办法启迪智慧,不如研究幼儿的游戏心理,想办法激活他们的自主能力和聪明才智。
四、结论
幼儿活泼好奇,拥有“爱玩”“会玩”的天性,到了中班,孩子们的主动性更强,在“玩什么”“怎么玩”上表现得更有主见。作为教育者,我们不妨契合孩子的成长需求,发挥教育智慧,依托自主游戏方式,引导他们探索身边的一切,培养其“慧玩”的能力。教育其实也不难,我们需要把自主权利还给幼儿,再利用适当的契机,做出顺水推舟的指引和推动,让他们去观察理解,陪他们在活动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馨.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体现[J].学周刊,2017,(01).
[2]徐小华.学玩,会玩,乐玩——在玩中去伪存真[J].新课程,2016,(07).
[3]张典.区域游戏,幼儿自主[J].科学教育,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