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青旅实验班”为例,就高职校企协同的涉外旅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对模式的产生背景、必要性和构建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提高旅游类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办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校企协同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35-02
近年来,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持续稳步增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调查显示,在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主要客源国。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冲突成为涉外旅游从业人员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内容。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仅仅依靠学校本身的教育已无法满足,因此校企协同培养成为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倡导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一、个案背景
旅游类高职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旅游人才。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我校旅游英语专业于2014年与浙江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开展了校企协同的“中青旅实验班”项目。项目建立生源优选机制,进行小班化教学。
二、项目实行的必要性
1.实现学校和行业的“双赢”
随着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旅游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中青旅实验班”模式着力建立“培养与就业”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以适应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解决学校就业问题,从而达到高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2.改革教育理念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上颁布了文件《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文件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思想,希望通过跨文化教育实践来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并在充分理解本族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对其他文化积极、欣赏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促进世界各种文化积极健康发展。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在校企协同模式下,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更加能体现实用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顺利的解决工作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
1.优化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人才需求,科学设置教学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行为的指导原则,设立实验班,是为了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目标应添加职业认同、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包容和欣赏以及对文化的感受力;(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用跨文化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3)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能理解本族文化与异域文化差异,具备全球化视野;(4)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合作与交流的能力;(5)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处理工作中不同语言环境下的突发事件。
2.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不仅要具有实用性,还要重视前瞻性。使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能适应当前岗位需要,还能适应该岗位的未来发展。“中青班”在企业的指导下,调整了相关课程,如在原有的《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和《客源国概况》 等语言文化课程基础上,增加了前沿性和实用性课程,如《旅游业概论》、《文化与交际》、《涉外礼仪》和《客源国法律与习俗》等。
3.协作开发教材
协同合作下的校本教材更加灵活化和职业化,由行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开发,更能体现行业的需求,捕捉行业的发展趋势。比如自编教材《旅游英语实务》和《领队英语》等,把职业中的真实场景融入到教材中,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培养“双师”队伍
实验班采用“内外互补”的原则。专业教师赴中青旅等企业挂职,中青旅派遣行业名师进课堂,分别用理论和实践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和各国游客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实现授课内容与工作实际的“无缝对接”。
5.顶岗实习
根据工学结合原则,由学校与企业围绕企业需求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并进行管理;在真实复杂的工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实现由“学生”向“员工”身份的转变。并在实习时,引入多样化评价机制,帮助企业筛选适应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的合格员工。
四、结语
校企协同下的涉外旅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能引入行业最优质的资源,以较少的成本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文化意识与敏感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成为行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中青班”探索一种有别于传统校企合作的模式,期望它能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先行改革和试点后,能给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2]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32-58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64-69
作者简介:
童明佳(1981.2-),女,杭州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校企协同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35-02
近年来,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持续稳步增长,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调查显示,在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主要客源国。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冲突成为涉外旅游从业人员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内容。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仅仅依靠学校本身的教育已无法满足,因此校企协同培养成为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努力倡导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一、个案背景
旅游类高职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旅游人才。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我校旅游英语专业于2014年与浙江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开展了校企协同的“中青旅实验班”项目。项目建立生源优选机制,进行小班化教学。
二、项目实行的必要性
1.实现学校和行业的“双赢”
随着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旅游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中青旅实验班”模式着力建立“培养与就业”互相促进的长效机制,以适应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解决学校就业问题,从而达到高校与企业双赢的目的。
2.改革教育理念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上颁布了文件《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文件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思想,希望通过跨文化教育实践来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并在充分理解本族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对其他文化积极、欣赏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促进世界各种文化积极健康发展。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在校企协同模式下,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更加能体现实用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顺利的解决工作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
1.优化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人才需求,科学设置教学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行为的指导原则,设立实验班,是为了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目标应添加职业认同、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包容和欣赏以及对文化的感受力;(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用跨文化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3)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能理解本族文化与异域文化差异,具备全球化视野;(4)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合作与交流的能力;(5)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处理工作中不同语言环境下的突发事件。
2.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不仅要具有实用性,还要重视前瞻性。使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能适应当前岗位需要,还能适应该岗位的未来发展。“中青班”在企业的指导下,调整了相关课程,如在原有的《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和《客源国概况》 等语言文化课程基础上,增加了前沿性和实用性课程,如《旅游业概论》、《文化与交际》、《涉外礼仪》和《客源国法律与习俗》等。
3.协作开发教材
协同合作下的校本教材更加灵活化和职业化,由行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开发,更能体现行业的需求,捕捉行业的发展趋势。比如自编教材《旅游英语实务》和《领队英语》等,把职业中的真实场景融入到教材中,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培养“双师”队伍
实验班采用“内外互补”的原则。专业教师赴中青旅等企业挂职,中青旅派遣行业名师进课堂,分别用理论和实践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和各国游客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实现授课内容与工作实际的“无缝对接”。
5.顶岗实习
根据工学结合原则,由学校与企业围绕企业需求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并进行管理;在真实复杂的工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能力,实现由“学生”向“员工”身份的转变。并在实习时,引入多样化评价机制,帮助企业筛选适应多元文化环境下工作的合格员工。
四、结语
校企协同下的涉外旅游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能引入行业最优质的资源,以较少的成本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文化意识与敏感性,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成为行业所需的高质量人才。“中青班”探索一种有别于传统校企合作的模式,期望它能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先行改革和试点后,能给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2]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32-58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64-69
作者简介:
童明佳(1981.2-),女,杭州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