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认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尤其是二孩政策开放前,很多女性为了避免生产时的疼痛或害怕而选择剖腹产,虽然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剖宫产技术作为一个成熟的技术在产科领域已经广泛开展,但剖腹产不仅对于女性的身体有创伤,而且还存在隐患,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就是其中一种,其发生率随剖腹产的增加也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指孕卵种植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妊娠,是一种异位妊娠,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导致该病症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剖宫产手术后,女性子宫瘢痕在愈合过程中不完整从而引起的子宫瘢痕缺损,这是一种很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可导致流产大出血、子宫破裂、周围器官损伤、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甚至子宫切除等严重并发症,可能危及病员生命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早孕期常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或仅有阴道流血、轻微的下腹疼痛。因此,对于以前是剖腹产分娩的女性,停经以后尽早到医院检查,明确宫内早孕是非常重要的。
  2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类型
  如果超声检查提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必要时可做核磁共振(MRI)进一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要住院治疗,尽早清除妊娠组织是很重要的。因手术清除妊娠组织出血的风险高,且出血与其临床分型密切相关,术前判断CSP的分型是术前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超声或核磁共振显示的子宫前壁瘢痕处的妊娠囊的生长方向、子宫前壁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的厚度可将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分为成Ⅰ、Ⅱ、Ⅲ型三个类型,Ⅱ、Ⅲ型CSP患者在手术前、术中、术后很容易出现严重的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这在临床诊治中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Ⅰ型患者的妊娠囊部分着床于子宫前壁瘢痕处,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妊娠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3mm,而Ⅱ型患者的妊娠囊部分着床于子宫前壁瘢痕处,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但是肌层厚度≤3mm。Ⅲ型患者的妊娠囊完全着床于子宫前壁瘢痕处,妊娠物向膀胱方向突起,肌层厚度≤3mm,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至缺失。盲目的清宫是治疗CSP的禁忌,子宫峡部瘢痕处肌层薄弱,缺乏收缩能力,断裂的血管不能自然关闭,容易发生子宫破裂、大出血、手术失败等严重并发症。
  3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方式
  3.1手术治疗。手术的方法有:(1)清宫手术(超声监测下清宫、宫腔镜下妊娠物清除术)。对于病情平稳,孕周小于8周的Ⅰ型CSP的首选治疗方式。Ⅱ、Ⅲ型的CSP出血风险高,术前须经MTX或UAE预处理,减少术中出血。(2)妊娠期清除术及子宫瘢痕修补术。对于有再生育要求的女性是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法。可清除妊娠组织的同时修补子宫缺损,对于Ⅱ、Ⅲ型的CSP出血风险高,术前预防性用UAE预处理或备UAE,均有发生不可控制大出血的风险,子宫切除的可能。
  3.2药物治疗。单纯的药物治疗不作为首选治疗方式。甲氨蝶呤(MTX)是目前公认的药物。对于病情平稳、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害怕手术、孕周越小、HCG水平越低,成功率越高。药物治疗可用于Ⅱ、Ⅲ型CSP妊娠清除术前的预处理,以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也用于手术治疗后血HCG下降不理想的患者的补充的治疗。药物治疗法主要分为局部与全身用药两种类型,局部用药可在超声引导下妊娠囊内注射或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前给药。或全身单次静脉给药。该治疗时间长,可能治疗失败。
  4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后的随访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术后需要定期随访血HCG及超声。术后需要定期检测血HCG情况,一般每周检测一次血HCG,正常情况下血HCG于术后3-4周降至正常。如果术后每周HCG下降小于15%,或下降至某水平不变,或术后4周还未降至正常,需要进一步治疗。术后同时需要复查超声。一般建议每月1次,直至血HCG正常为止。
  5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后的生育管理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術后再次妊娠,无论用何种方法治疗,均有再次发生CSP、胎盘植入、孕晚期子宫破裂的可能。如无生育要求,定要采取好避孕措施,所有避孕方法皆适用。如有生育要求,建议治愈半年后再妊娠,妊娠后尽早排除CSP。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一种可能危及病员生命的异位妊娠,不同类型的CSP影像特征不同,不同的患者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CSP给患者身体和精神带来巨大的损伤,同时也耗费大量的资金与医疗资源,要减少CSP的发生,最根本的是医院多开展分娩镇痛,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因疼痛所造成的剖宫产事件,减少无指征剖宫产的发生,控制剖宫产率,这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暴露双钢板)与实验组(联合入路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联合入路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
期刊
摘要:目的:对多功能取环钳、传统取环钩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之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行闭合性节育器取出术的1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取环钩进行手术,试验组则采用多功能取环钩实施手术,并对两组研究对象取环成功率、手术用时、出血量、VAP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取环成功率数据比较上未见显著差
期刊
摘 要:目的:对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5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为缓解期,23例为发病期,同时纳入2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均给予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检测,对不同时期自身免疫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缓解期患者的CD25+、CD38+、CD3+HLA-DR+、CD8+CD3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小切口阑尾手术或者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同期观察组行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结果:2组的手术用时比较中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5.41%,对照组18.92%,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中为硬膜外麻醉,术区常规消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2019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CT及MR诊断,并用手术诊断进行辅助诊断。结果:MR与CT在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椎间盘Schmorl结节以及椎间盘真空现象等方面,均有较好诊断效果,而MR有更好的诊断率(P0.05)[3]。  1.2 诊断研究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5例乳腺癌患者和120例乳腺良性肿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的乳腺形态、肿块大小形状和内部回声等进行观察,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乳腺良性肿瘤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3/120)85.83%,乳腺癌组诊断准确率为(48/55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经电子鼻咽喉镜筛查发现喉肿物及疑似恶性病变,需取活检明确诊断的患者76例;所有患者按单双日随机分为白光模式组31例(白光模式下行喉肿物活检)和NBI模式组45例(NBI模式下行喉部肿物活检),两组患者均根据活检病理结果行相应的外科手术,并将手术切除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健康体检者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8262名健康体检者,952人接受肿瘤标志物检测,所有体检者均接受常见肿瘤标志物指标检测,评析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价值。结果:952名接受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监测者阳性率为4.62%,男性的阳性检出率5.71%高于女性2.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体检者的平均CEA(1.80±0.9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急性腰扭伤患者通过应用椎旁神经阻滞与痛点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推拿、内服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24h、3d、1w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观察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采用经阴道超声或腹部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379例异位妊娠病例,分别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统计检查结果和检出率。结果:阴道超声在患者异位妊娠中的检出率为97.89%,腹部超声为75.20%,且比较中P<0.05;阴道超声在患者血管搏动、盆腔积液、胚芽、附件区包块等病理方面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超声,且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