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反思借鉴中发展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孩子,“体验”远比“经验”重要,诸多所谓的“经验”或人生感悟,其实就是亲身体验后的反思、发酵与积累。走访美国,参加为期两周的以“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与课程开发”为主题的海外专题培训,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体验之一,对这段经历的反思,必将帮助我更好地投身教育,奉献教育。
  一、国民个性与教育熏陶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谓深刻揭示了幼儿及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成长的影响。美国加州大学博士生克里斯托弗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道:“性格可以跨越时间和环境,追随人的一生。”这和中国的古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差异在于是否坚定地应用于教育实践。
  教育承载着对国民个性进行长期熏染与塑造的重任,在美国,我们的这点感受格外强烈。十多天里,任何场所偶遇的老美,个个脸上挂着微笑,热情打招呼,尽管有些人的英语让人不知所云,但对方的热情、开朗、活泼、坦率却直入心底。作为教育者,我自然而然地把这归结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成功。美国小学里的孩子是快乐的,每天“翻来覆去”就三门课程:数学、语言艺术及社会科学,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不多,一个简单的学习内容往往来来回回学好几节课,又是讨论又是实践又是探究。但孩子学得非常开心,在学习中沟通、交流、交往,因学习引发的挫折感、失败感少之又少,所以自然对生活充满兴趣、充满热情,有更多的时间沉浸在自我遐想之中,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也得以启蒙与驻留。反观我们,有点令人汗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豪言壮语,语、数、英、音、体、美、思品、科学、综合实践等十多门课程轮番轰炸,再加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围追堵截”。导致孩子学习压力巨大,失败感、挫折感与日俱增,甚至在小学高年级就出现厌学情绪。这样重压之下的孩子,怎么可能把愉悦的微笑常挂脸上?怎么可能经常关心关注身边人的喜怒哀乐?怎么可能有创新创造的时间、空间?怎么可能长大后开朗开放地面对周边的人和事?
  教育应该培养的是生机勃勃的个人,而不是沉闷的学习机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当我听到或者读到对人的个别对待的态度这些词的时候,它们在我的意识里总是跟另一个概念——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我们教育的路还很漫长,至少在尊重孩子兴趣、爱好、潜能、特长及个性化成长需求方面,尚需给孩子预留更多的空间。呵护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多年后,才会成就一个相互关心、人尽其能的社会,这也恰恰是教育本应回馈给社会的最宝贵财富——塑造积极乐观的国民个性!
  二、职业幸福与专业成长
  让职业人专注享受自己的工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唯有如此,为生存而工作才能慢慢转变成为兴趣与爱好而工作。谈及这一点,就需提到几个在美国近距离接触的人。在我们所入住的酒店的大门外,有一个花圃,每天早上等车时,总会看到一个花工或除草、或修剪、或喷洒,神情专注,乐在其中;每次送我们到大学的都是同一个司机,他工作认真,每次见我们都面带微笑,热情问候,车子停稳后第一个下车,为我们打开车门,重复问候与祝福。据了解,他们属于低收入群体,但对他们享受职业幸福的快乐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美国上上下下的教育工作者,也是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对自己分管的事宜驾轻就熟,并乐在其中。接触的几个校长,都专注于建构学校发展共同“愿景”,致力于让中层与教师成为“愿景”的追随者,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协调外部环境。学校领导中层不上课,但各负其责,对教学严格监控与管理。一所特许学校校长告诉我们,学校有一个由专业教师组成的七人小组,平时不上课,但深入课堂,对班级特殊及后进学生随堂辅导,真正落实“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国家法案。在美国,教师并非最受欢迎的职业,反而由于入职门槛稍高,吸引的往往是那些真正对教育感兴趣、愿意与孩子相处的人投身其中。教师早上八点到校,下午五点离校,备课、批改作业、处理孩子及家长事宜、完成继续教育等,包班到人,尽管平时非常忙碌,但绝大多数乐在其中。据了解,他们的工资只与继续教育学分、教龄、学历有关,而不与职称挂钩。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教师”本身就是一个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职业,无需再人为设置更多等级。
  毫无疑问,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因为它具有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拥有专业性自主权或控制权。” [1]在美国,这种专业性得到认同,并被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尽管工作同样辛苦,但卻让人乐在其中。反观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上还有诸多需要认真思考、梳理及变革的内容。一边是小学分科教育过细过于专业化,导致基础教育教师综合性能力、全面性素养尚且欠缺,需继续提升;一边是诸多需要社会、社区、家庭担负的教育责任向学校过度倾斜,各类评估、无关紧要的“格式化”档案材料、学生意外保险、学生医保……教育承担了过重过多的社会责任,导致教师分身无术,不堪其负。尽管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六项基本原则中指出,“教师有责任与家长、社区和政府一起,为家庭贫困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获得成功”,但其目的是帮助孩子在教育中进步,而不是无限制的甚至是“保姆式”的服务。
  三、社区环境与学校教育
  如前所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需厘清关系、各司其职,而非勉为其难,相互推诿。美国人的“车德”只有去了才印象深刻。每一个路口,司机都会刹车、停下、左右看,有人则让行人先行,没人则加油通过。即使右拐绿灯,也一定会停下让行人通过。高速公路外道,一旦挂有两人以上才可行驶的标志牌,即使其他车道堵得水泄不通,也没有车进入特殊通道。规矩、规则感已渗透到国民的骨髓和血液中,自然也会潜移默化地移植到孩子的生命里。孩子不上学,或者受到轻微家庭暴力,或者出现严重问题行为,监护人会被追究相应责任,承担相应处罚。这就是社会对孩子的潜在教育影响力。而反观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为教育消解更大压力,反而逼迫教育承担了更多的责任,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学校教育孩子去带动成人。无论是交通安全教育、黄赌毒、垃圾分类教育等,大都如此。   有两种现象尤其引人深思。其一,也许出于职业缘故,在圣地亚哥的日子里,吸引我们眼球的不是政府大楼或者知名品牌公司驻地,而是大气磅礴却又特色各异的学校。其周边不仅交通安全设施齐全,通道宽敞规范,还配套建设了宽大的停车场,供家长接送孩子临时停放,看得我们这些广州的校长们“垂涎三尺”。反观自己所在城区里的“麻雀学校”,尽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每逢上下学或交通繁忙之际,实在是车水马龙,人车抢道险象环生,让我们这些管理者时刻惶惶不安。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对学生反复唠叨安全规则,隔三差五向家长下发交通安全告知书等等。可以说是安全教育替代了环境创设,学校功能超越了社会功能。其二,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国社区每个家庭的门前,都有一排四个标配垃圾桶,垃圾分类已经成为规则之下的习惯。而我们呢,学校教育走在前面,孩子们在学校了解甚至学会了垃圾分类,回到家里,因为条件不具备,设施不齐全,结果自然是“知行不一”,学到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
  “美国之所以能有比较高的公民素质、国民独立思考能力和公民社会理性,除了这个国家的民主传统之外,重视公民教育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2]公民教育除了學校应有作为,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良好环境的正向导向与约束机制,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加州与广东,分别是最富有的州与最富有的省,GDP都冠绝全国,但广东人均GDP是加州的五分之一(2014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对比教育,一定不要抛开经济条件而妄自菲薄。作为一个校长,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借鉴,就是立足实际,对正在行进的教育做力所能及的改变与尝试:整合完善现有课程,使其更体系化,减少学生重复学习的时间,让体验、探究、合作充盈学习的过程;帮助教师定制个性化职业规划,力所能及地屏蔽外界干扰,让教师更专注于教育教学并在专业素养提升中获取成就感;优化学校社区情感联系,凝聚家长共识与教育合力,努力获取外在的智力与资源支撑等。
  我们相信:假以时日,以教育人的智慧,一定能够全面追上甚至超越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学以致用,尝试变革与创新,通过自下而上的努力,必将汇聚成教育改革发展的洪流,不断推动中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余艺文.浅谈美国教师的专业发展[J].中国教师.2004(8):21-23.
  [2]朱程程.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中),2011(11):172.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小学
  广东广州 510520 )
  责任编辑 湛园园
其他文献
摘要:知行合一是品德课程的难题。在课后延伸活动中,围绕品德交往类题材,引导学生调查实践,学写小论文,以此展开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道德感知力和交往品质,促进知行合一。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研究性学习;交往;知行合一行合一一直是品德课程的难题。为此,我们尝试在课后延伸活动中,开展“以交往类的品德题材为研究范围”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调查实践,以学写小论文为载体,提升学生的交往品质和道德感知力,让学
摘 要通过原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与新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在编排思路、基本框架、主题内容组织、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明晰法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定位和实现路径。即以“故事教学法”,引领儿童走进“家庭生活中的法”;借助“角色扮演”,初步建立规则意识;设置“情景模拟”,陶冶法治积极情感。由此,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关 键 词小学品德课程;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教材分析 
当前,时代已进入细分化阶段,知识较之过去更呈几何级爆炸性增长,一个人即使精力再旺盛,也无法均衡所有的能力,让自己的“木桶”板板一样长。在这种情况下,有一种超拔的能力比面面均衡而面面平庸要好得多也实际得多。  所以,这个时代,人生的高度更取决于个人能力的“长板”。具体到教育而言,就是要尽可能长益孩子擅长的东西。  据说,美国的精英教育是放弃大部分中间层,有初二数学水平就能高中毕业。这像是我们国内的培
何勇,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数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政协委员。    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为纪念革命先烈朱执信,于1921年一手创办的。从创办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广州的名校、全国的名校。盛名之下的执信中学,不但曾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率先推进新学制,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之先河,而且一直勇立在教育的潮头,在崇
摘 要 从儿童的视角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轻松解读;在学校课程中深化拓展,加深体验;引导孩子观照自己的行为,在反思中成长;树立榜样,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儿童生活全域,构筑孩子的精神家园。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课程;同伴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习近平总书记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活动作为品德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现在的品德课堂真可谓热闹异常、争奇斗妍。但仔细观察我们却不难发现,许多活动都陷入了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活动教学进行反思,以拨开浮云,还品德课堂一片亮丽的晴空。    一、活动目标,应上青天揽明月    品德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教学目标也应是综合的。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
【摘要】母语知识在外语学习中的负向迁移现象一直困扰着很多中国学生,母语的负向迁移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涉及标点,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化差异。  【关键词】母语;负向迁移;高中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 蔡家旋(1997-),女,广东清远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引言  自塞林克提出中介语的概念以后,语言的迁移理论也应运而生。母语的存在对第二
摘 要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观及接合理论为反思我国当前日益高涨的学校文化热潮提供了基点。学校文化是一个整体性的人本概念,应从接合过程入手,让学校中的个体意识到自身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权利与义务,主动理解、积极表达、能动接合。  关 键 词学校文化;安东尼奥·葛兰西;斯图亚特·霍尔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7-0030-04  我国对学
摘 要 面对核心素养时代的挑战,学校德育构建和完善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德育目标体系,以此统整学校德育内容,并整合德育活动和相关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德育课程,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德育内容与评价机制,以落实核心素养为旨归,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整合、梳理和提升,推进学校德育的课程化实施。  关 键 词 学校德育;核心素养;德育课程;课程化;课程统整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朱毛智,南昌市第十九中学校长,教育部“朱毛智领航校长工作室”负责人,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库成员,全国中小学领航校长参训学员,华南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大学特聘研究生導师,南昌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12年9月,朱毛智调任南昌市第十九中学校长,在这所曾两获“红旗学校”称号的南昌市老牌名校里,开始了“爱在十九中”的全人格教育探索之路。南昌十九中是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