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齿生香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ctivexi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咬文嚼字”一词,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它真的不好吗?读了《咬文嚼字》这篇文章后,口齿生香,不仅为朱光潜先生的独到见解拍案叫绝,更能深刻地领悟什么叫“言之有物”,什么叫“言之有序”。
  一、文笔灵活,法度谨严。议论文的写作通常多用“开门见山”之法,在文章的开篇树立观点。然后作者再根据自己树立的观点进行分析评论。但本文却充分地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文章先从郭沫若先生改字谈起。然后是金人毛若虚的一段论述,又转至唐代贾岛炼字的故事,再到苏东坡“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最后是对“套板反应”的评述,旁征博引,援古引今,笔法灵活。有着散文的某些特征。但又始终围绕“咬文嚼字”与思想情感表达的关系这一核心来行文,结构严谨。作者开头两段从实例人手,引出论题,在第三段提出中心论点“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四、五段以静态例子(《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子(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六、七段以正面例子(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子(“套板反应”现象),在正反对比分析中,强调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节,指出“咬文嚼字”的目标——艺术的完美,要求——谨严的精神。故本文貌似散杂,实则结构明晰、法度严谨。
  二、见解新颖,启人智慧。这篇文章从最平常处人手,却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能现出作者那严谨且敢于创新的精神,独到且卓尔不凡的思想。如“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在这个最平常的理解中,作者却挖掘了它的积极意义,赋予它以文学的谨严精神。如作者认为郭沫若先生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就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还认为韩愈的“敲”是否优于贾岛的“推”也值得商榷,在作者眼中,这些文字的微小改动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如作者很反感“套板反应”,认为“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故作者的这种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还告诉我们“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要求——“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互相吻合”,所下的工夫——“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朱光潜先生的这些见解,能够从字词的选择运用背后,挖掘出其思想情感的变化,可谓见解新颖独到,富有启发性。
  三、事例典型,说理透彻。一般的议论性文章。都会举例评析,否则道理就会抽象晦涩,空洞苍白。事例不典型,道理就缺乏说服力;事例分析不好。道理就难以透彻明了。本文的论述之所以令人叹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著空文,例举详赡,并以细腻的笔触品味语言。展示思索过程。使一个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明白如话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故能在心灵深处打动人。如作者为了阐释“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分别选取了郭沫若、《水浒传》、《红楼梦》的事例,甚至从语法逻辑关系上辩证,强调“表面上像只是酙酌文字的分量”,但“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如分析“推”、“敲”二字的优劣。就扣住思想情感的变化差异,展示了思索过程,评析透彻,很有说服力。就这样,本文的说理给人以理性的认知而不抽象,在生动的例证中又恰是一种精当的概括。
  四、文风质朴。以情动人。这篇文章没有以华丽的词藻取胜。也没有感觉到他的壁垒森严的说教,而是以自然朴质的文风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作者以朴实的文风与交谈的姿态与读者亲切交谈,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在行文中,他从容不迫。意态安详,不是居高临下故作高深的教训,而是以生动的事例,娓娓道来。这种质朴不是苍白、浅露,文中处处以“情”动人。这种“情”表现在作者为文的“用情”,只有“用情”才能知识渊博,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才能用心品味、玩索语言,用细腻的笔触道出。其二表现在学问的“热情”,只有拥有一颗热情的心,才能在平常的字词理解中,发掘其卓尔不凡的思想。才能做事严谨,思维创新。其三表现在认知的“真情”,只有真情,才能持论“公允”,如郭沫若的两处修改,“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得到了作者的赞赏。相反“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就没有苟同。安于套语、滥调的“套板反应”就受到了作者的批评,勇于创新出奇的“小团月”式用语,就得到了作者的首肯。作者的“情”蕴含在质朴的语言中。
  朱光潜先生曾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一文说:“好文章的条件都是一样的,第一是要有话说。第二要把话说得好。思想条理必须清楚,情致必须真切,境界必须新鲜,文字必须表现恰到好处,简朴不至枯涩。”《咬文嚼字》一文可以说正是这方面的典范,对于其他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散文是先秦时被广泛运用的文体,尤其是历史散文,就它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它常常运用生动而巧妙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深邃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记叙了邹忌用设喻的方法,巧妙地规劝齐王采纳谏言的过程,使文章充满了情趣和理趣。  一篇散文,大多包含一定的情趣和理趣,而且往往是情中含理,理中含情。所以情趣和理趣是相对的分法,许多抒情散文都融合着哲
期刊
笔者在组织学生讨论《金黄的大斗笠》一文时,突然有学生问到:“老师,文章第十一段中为什么说‘姐姐带着斗笠来啦’,而不说‘姐姐戴着斗笠来啦’?因为我们在说斗笠时经常用‘戴’而不是‘带’啊。”学生虽然没有说出“带”与“戴”两字的区别,但他已经感觉到两字在此处所传递出来的意味是不一样的,学生思考之仔细让人感到欣慰!  那么,“带”和“戴”两字到底有何区别呢?《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带”字的动词义解释
期刊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有篇贾平凹的作品《月迹》,描述的是一家几个孩童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的是一群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力,以及他们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读完了作品,我心灵为之一震:孩童的童心童趣很可爱。而作品中的“奶奶”更伟大,她简直就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在那个中秋夜晚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非常有效非常出色的课,而这堂课正是我在近几年来新课改教学中苦苦追
期刊
南宋中叶以后,继承辛弃疾词风而成就较大的是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补将仕郎,调靖安簿。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因写《落梅》诗。内有“东君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句。被谗者以示柄臣,终获罪而遭贬。闲废十年之久。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淳事
期刊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人——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在精彩的语文课的有限空间内获得美的净化、美的教育,这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独特的语文艺术形象熏陶着、感染着学生有着紧切关系。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高素质的语文教师的课堂形象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重塑学生的人格。锻铸学生的灵魂。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那么。作为语文教师,
期刊
多年来,迟子建一直固守着她心灵的一隅,向我们传达着她对世界不断演进的认识。读罢她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之后,同样明确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并且被它别样的深度和厚度深深地感动。  迟子建的笔下更多的是书写生活的缺憾和苦痛,这种种的不如意和生活的欢乐幸福一起构成了生活的本相,一切无从逃避。《逝川》的女主人公吉喜美丽善良能干,可这些美好的品质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操劳一世,孤独一生。《亲亲土豆》中秦山夫妇
期刊
提问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教材里面的课后习题,还是课堂实用的教案,或者是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都有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大量的提问。由于文本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目的、设题角度、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提问往往各有不同,千差万别,具有个别性、即时性的特点。这样的局面,造成一种现实就是,似乎阅读教学的提问方式、方法不具有普适性,什么样的提问是合适的、恰当的,似乎没有具体的要求
期刊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已逝、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惆怅。缤纷的落花,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伤春主题的核心。而这片片落英中,杨花却有些特别。别的花只有盛开枝头,绿叶相扶,才会格外妖娆。杨花却是要离开枝头飞起来,才能给春天增添一种况味。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本身就有感情色彩。把这样一种絮状物叫做花,至少有一种喜爱的表示。  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潆乱扑行人面
期刊
以悼念亡妻、表达伉俪情深为题材的悼亡词,在中国古代词史上,虽数量不多。但几乎篇篇皆有撼人心旌的艺术魅力。其中。以记梦形式写就的悼亡词。更具凄美色彩。常令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迷离恍惚的梦境往往不受时空限制,能曲折变形地反映最真实最隐微的情感。从而有哀婉凄绝之姿,倍受词人青睐。北宋的苏轼,清初的纳兰性德就是以梦境抒写哀思的卓越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开悼亡词之先河,千载而下,广
期刊
1774年莱比锡秋季博览会开幕时,《少年维特的烦恼》面世了,它像一块巨石扔进当时一潭死水似的沉寂的社会,激起层层波澜。一代人的心翻腾了。千千万万人的心里燃起炽烈的热情,许多人对小说中美妙的爱情描写大为赞叹。也有些人忧心忡忡。认为这种狂热的激情将导致道德沦丧。爱情,这种既具有审美形式的感官愉悦和激情浪漫,又具有相磨相厮的血肉慰藉和情感交汇。同时更赋予生命和世界意义和价值的美好事物,由于其具有了多层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