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于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ing1987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朋友,一旦写起来,你会发现你并不认识他/她,越是亲近的越是如此,于一爽就是这样。据说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认识你自己”,那么次难的我想就是认识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喽?道理可能同一:我们觉得无需“认识”,厮混着就是了,除非出现了问题,对自己来说就是病了或精神危机了,对朋友来说就是闹别扭甚至闹矛盾了。我跟于一爽一直没问题,脸红都没有过,这么一说,似乎又没那么亲近了。
  我们都管于一爽叫小于。张弛说当年小于她爸妈爽了一把于是就有了她。现在写起来,我才发现,我平时很少称呼她的名字,无论小于还是于一爽,因为我们在一起时只需第二人称就够了。
  我已经想不起来第一次见小于是什么时候了,我想應该是2007年左右,再之前,她大概还在上学还没出来混。那还是博客时代,她的博客我几乎每篇必看,印象中是一种不动声色介乎一本正经和胡说八道之间絮絮叨叨式的叙述,我觉得有点意思。后来曹寇把于一爽的写作称为“面瘫式写作”,我不知说的是不是这个劲儿。至于见面场合,我想除了酒局还能是什么呢(这么一说,我们的人生也够单调的),但具体都有什么人在哪个饭馆则完全不记得了。或许查查她当年的博客能够查到,那时刚有“自媒体”这个词,小于的博客被公认为报道北京写作圈酒局的权威自媒体;说是“公认”,也不过就是喝来喝去的那几个人,艾丹张弛等等,所谓北京的东局西局。
  那时候,小于还长得圆圆乎乎的,肯定不叫婴儿肥,叫少女胖?我不知有没有这个说法,这在小华编导的纪录片《我的希望在路上》里面有体现,片子里我们一帮人坐在一家叫克里木的新疆小馆里,当时阿坚小招借住的那间小平房就在附近的后孙胡同,克里木也是那时大家的一个据点。片子的主角是小招,镜头基本都对着他,小于恰好坐在小招身边。片子里小招对阿坚大发脾气,小于在一旁面似银盆始终微笑不语,她在喝小二。记得那时她主喝小二,估计每次在酒桌前坐定她都下决心只喝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但每次都喝四五个,据说(好像就是她自己说的)有一次喝了七个还是八个。
  后来小招自杀了。再后来克里木也被夷为平地。一度小于也从我们的酒桌上消失了。感觉她消失的那几年一直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因为我记得有几次喝多了给她打电话她说狗子我在冲绳呢或我现在在芬兰,大概也是因为这俩地儿太不着调所以我有印象;再有就是听说她一会儿在某门户网站担任文化总监一会儿又去了某文化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刚开始我很难把酒桌上的小于和她的这些身份连在一起,越到后来,尤其这两三年,越发觉得现在文化产业不景气就是缺小于这样的人才。对于一爽来说,酒精不说有助于她的才干发挥,至少无碍,尤其在这个年头,不喝酒在外面混有点怪怪的吧。
  记得刚认识小于时(现在有时也还这样)她喝多了爱哭,有时会趴我肩上或坐我怀里,有次我搂着她直接躺在了马路中间。虽然已是半夜,那条窄街上依然有车驶过,不远就是人民医院,当然,旁边有高星在拍照兼守望。
  那时记得是在一次赴酒局的出租车上,张弛问我,你和小于有戏吗?我半开玩笑说我要和她在一起只能走上以贩养吸的不归路。难道她也对这一悲惨前景有所预感吗?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是深奥,比如我和小于,如果不是酒,我们肯定不会这么“亲密”甚至可能都不会认识,但因为如此之喝,我们就只剩下了喝。我现在分析,男女之情需要有一定的陌生感,当年我跟小于将这陌生感一步跨越(连一见如故都没有),好像生下来就在酒桌前坐着了,而且哪也去不了(除了换个酒桌接着喝)。不知是不是为了打破这一呆滞的、动弹不得的僵局才使得我们每次一定要喝透,喝大,喝翻。
  现在,看我们酒局上喝大了的照片,我坐在小于和她丈夫中间,左拥右抱,我已老了,我像她二叔,我们像是酗酒一家人。
  说起一家人和酗酒,我早年梦见过小于她爸,梦中,她爸个不高,穿一双片儿懒(早年北京人常穿的平底布鞋),谢顶,我们在一家有楼梯带二楼还算干净的中型饭馆喝酒,在座的还有谁忘了,应该没有小于,梦中她爸坚持管服务员要啤酒,服务员找来找去,还真找着了,是一种带牛头商标的啤酒。后来我跟小于说起这个梦,她说她爸不是这个样子,我记得她语焉不详地形容了她爸一番,我除了得知她爸能喝也喜欢痛饮,其他在我听来像是什么都没说。我不知是不是父亲在女儿心目中总是面目模糊的。
  小于的酒风跟我们(至少跟我)一个路子,就是逢喝必大。这么多年下来,我有数地见她没喝大的一两次是她还要赶下一个局半途撤退。记得有一次小于跟我说她其实是个紧张的人,喝酒可以缓解以至消除这紧张,这也是很多人(比如我)喝酒乃至酗酒的起因及强有力的借口。我想起每次酒局小于进包间以及落座时都怯生生一副害羞兼心慌意乱的样子,有时还会脸红,系上红领巾直接就是个小学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但有时我又觉得她像个阿姨,短发,手边一杯红酒,翘个二郎腿,掰着指头掐来算去,说起话来条分缕析头头是道,一展其精明干练的一面(还好她不抽烟)。
  但这一面在我这儿似乎就没派上过用场。我和小于应该是属于那种完全不用过脑子的朋友,即便是酒桌上那些连大猩猩都会的弱智游戏我们都懒得玩。我和她没猜过拳(她应该不会),好像连cei丁壳也没有过,我们不需要任何助酒的游戏,甚至我和她都很少吃菜。我注意过,每次酒桌上,小于逢酒必干,但吃菜时只是拿筷子蘸点儿菜汤搁嘴里抿抿,以至于她有时干脆就用一根筷子,也不知每次怎么就迅速喝大了,而且我不记得她像我一样每次喝大了会胡吃海塞一番(据说我会用手直接抓着吃),当然我那时什么也记不住。
  好几次喝大了我们曾彻夜长谈,聊了什么自然不会记得(至少我),估计跟所有酒鬼一样,一句车轱辘话说一百遍,有五句话也就够说一宿的了。我想肯定聊过人生的意义爱情是什么这类我的“招牌”话题,这类话题在酒后远远比十以内的加减法要容易。肯定也聊过文学,只记得有次我好像夸过她的才华,不写作可惜了,又说以她的才干单写作也可惜了,一般我酒后什么都记不住,但这话可能我重复了五百遍所以依稀记住了。   清醒状态下,应该是前年,小于的新书发布会邀请了冯唐和我做嘉宾,在发布会结束去饭馆的路上,我们就冯唐的“文学金线说”不知怎么聊到了写作者之间互相攀比的话题——当你看到别人比你写得好你会嫉妒吗?我说我会,比如此刻对你,但你放心(其实是应该我自己放心)这嫉妒无法持久,现在我就已经不嫉妒你了,此刻我更多的是觉得有了奔头,不是超越你,也不是超越谁,也不是超越自我(这话我一直不太理解),就是好作品可以让你再次确认写作这行当还是有点意思的。“同行是冤家”这话因为说出了一个大家不愿承认的事实而成为俗语广为流传,反而忽略了“同行”本身所具有的深厚含义。
  其实小于后來写的东西我看得不多,也许她三四年前一度写得太多了(爆发期?),且接连出书,还获奖,还作为本国代表人模狗样儿地去了法兰克福书展。不过这些我不仅不会嫉妒还多少有点看不上,我除了小学作文就没得过奖,我就不得了。
  断续看了一些她那几年写的东西,我放下心来,她还那样,这个朋友没有问题。说点题外话(也不题外),既是朋友又是同行如果互相之间看不上对方手里的活计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至少不能畅所欲言了(在此专指肆无忌惮地吹捧),我知道在人生更宽广的意义上这个挺没劲的。
  说几句小于作品给我的感受——不说就意味着不喜欢,比骂还令人难堪。就我看的那几篇于一爽的小说,我感受强烈的就是四个字:魂不守舍。这大概跟她没喝酒时的拘谨害羞联系上了?那种魂不守舍是一种没有来由的无助,惊慌,绝望,悲凉,掺杂着一丝想要抓住但又每每稍纵即逝的温情……我几乎就要说她写出了当代人某种失魂落魄的精神样貌了,过了过了,大概她就是在纾解酒后抑郁而已吧。与早年她的那些博客写作有所不同的是,她更“文学”了,这既好又坏,好的是她更多地汲取了文学的养分变得更具形式感,坏的是我觉得她多少又受到了“文学”这副镣铐的桎梏而有些束手束脚,以她的才华不说开宗立派也是个自立山头的人物,愿她在混不吝的道路上继续写下去。当然,不写也罢,那么多事等着(更多是指着)她干呢。再当然,不干也罢。
  在我写小于的这些日子里,传来了大仙去世的消息。大仙是我和小于共同的朋友。据说在得知大仙去世的当晚,小于新添了个家暴的毛病,也是据她自己说的。
  我又想起上文提到的小招。
  我知道我又在为喝酒找借口了。
其他文献
森林中,我采到一束光,  我怕太阳晒坏它,想把它藏匿起来,  我紧紧攥住它,  不让它从指缝间溜走,  可又怕它灼伤我的手心。  我想把它藏在小树林中,  可又怕小树林里  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惊扰了它。  冬天来了,我就把它藏在拢起的袖管里,  让它躲避寒冷的風,  那年,下着大雪,  我突然想把它藏匿在雪堆里,  可又怕雪把它冻住,泄露了它的踪迹,  在雨夜,我把它藏在雨水里,  眼看着它漂流四方
期刊
杨庆祥:首先请张老师做一个简短的开场发言,谈一下她对艺术,对小说,对写作的一些看法,大概8分钟左右,请张老师开始。  张翎:我来之前,韩老师给我介绍,说这个课堂大部分的时间是开放给新锐作家的,来了个中锐作家,希望不要让你们感觉太无聊。  我想讲一点点有关这本书的创作灵感的事。我想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在海外的时间,我是1986年去的国外。现在算起来,我在国外和在国内的生活时段差不多是一半一半,但是我又
期刊
在江南,小寒,  像一头狮子蹲在冬天的城墙下,  它的爪子轻轻拨拉一下墙根,  瞬间,寒冷的翅膀,  和候鸟一起飞向南方。  一路上,它抖落雨雪和北风,  让村庄里的炊烟贴着屋脊消失,  祖母家的炭炉燃得正旺,  厨房里荡漾着温黄酒的甜香。  而雪花像初恋,  伸出洁白的双臂,  輕轻拥抱你,  拥抱树木、湖泊和大地,  如爱情一样不设防。
期刊
时间跨过千禧年,生活似乎撕成了两截,一切大约有了新的开始。  这一年,我21岁,在甓湖镇的新民钢瓶厂工作已有三年。  中元节的晌午,天空密布着乌云,像午后贪睡的杂交狗。整条心香街像罩在了蒸笼里。大地燠热,喘着粗气。热气渐次从地面蒸腾起来,聚在了一块,贴在人身上,连汗毛都快喘不过气了。  连续忙了两个日夜,父亲的丧事终于忙定。  堂屋里设了灵堂,朱红色雕花木盒里装着父亲的骨灰,像传家宝似的,郑重其事
期刊
一  他们漫无目的地在铁轨上晃荡,云朵还能感觉到烟的刺激性气味。尼古丁像一群非法移民,带着浑身的苦涩,滞留在每一根鼻毛上。当年祖父书桌上的石楠烟斗,云朵好奇,叼着装模作样吸一口,满嘴都是呛人的异味。她赶紧跑进厕所,衔住龙头不断往口里灌水,这股味道赖着不走,还多出一股余氯的工业气息。她不由得想起祖父,祖父经常开一个玩笑,说,云朵,你的耳朵是猪八戒的耳朵。直到今天,云朵都觉得自己的耳朵总是呼扇呼扇,肥
期刊
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  初识良渚,应该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时良渚文化博物馆刚刚建成不久,与文联和作协的同事一起去参观,看着那些雕琢精美的玉器,磨制的石器和陶器,以及博物馆外那大片待发掘遗址的封土,总有一种按捺不住的自豪油然而生:看哪!这就是我们的先人生活过的土地,这就是我们祖先创造出的灿烂文化!  2019年7月,当我看到“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新闻,那一刻,我愈发为良渚骄傲,为中华五
期刊
一  旧时城西西溪路一带,山坞连连,除“沿山十八坞”外,至西溪源头还有山坞二十余处。沿山十八坞坞内碧峰叠翠,溪水铮淙,茶山梅园,茂林修竹,古井山泉,名庵古刹,文人别业,名士墓茔,一曲溪流一曲烟,不仅秀色可餐,而且历史人文资源丰厚。  1、王家坞  从新凉亭西行里许便是王家坞,坞口原有一口名叫小方井的古井,井西有一溪涧,溪水淙然作声,其上架一石板小桥,常见村民跨桥而过。坞口西侧,有民国初期由陆慕周、
期刊
《未曾命名的世界》我写得比较轻松,半个月写完。本来可以更快些,但那会儿我正写硕士毕业论文,因此每天只写两个小时小说。论文和小说同天提笔,同天写完,字数也差不多。写完后我通读了一遍,觉得小说比论文要好,这可能是因为写作时间的改变。我之前早晚写小说,下午学专业,在那半个月正好掉了个个儿。结果论文写得像小说,小说写得像毕业论文。当然,我更愿意把这篇小说当作是自己的毕业论文,借以思考二十岁以后的时光。  
期刊
《西湖》杂志的编辑在“十一”前后发微信说要我找一个作家,然后我写他,他写我。我回好。挂掉微信,我想,找一个作家不难,我的通讯录里明明有一大堆作家,甚至我自己还被一些人说成作家,有一些显然是比我更像作家的作家,可是想来想去,我竟然一个作家都想不到了。  终于我想到狗子,想到狗子是因为能凑够字数,但他到底算不算作家呢?狗子的东西我是非常喜欢的,我想,像我这样喜欢的人可能也为数不少,但要说很多人都喜欢,
期刊
“〇八年夏末……”,小说是这样开始的。  以一个准确的年份来开篇,必然使得这个中篇更多地富有“写实”的品格。老实说,这并不讨巧。考虑到作者的年龄,他这样的青年写作者群体,被褒赏的方向,似乎总是在于“想象力”一路,评论者期待他们以青年奔突的血浇灌出一朵朵匪夷所思的花,以此,来矫正或者反击文学现场的平庸。于是,“三〇〇八年”之类的想象力,仿佛才具有了文学的“正当性”。那不仅仅是“想象力”爆棚的显明佐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