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r2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校为本的课程方案正在我国广泛实施,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因而教师如何理解和实施校本课程并在实施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就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分析教师自身因素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影响,并对教师专业发展能够促进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必然性进行展望,最终对提升课程改革效度有所启迪。
  【关键词】校本课程实施  教师专业发展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71-02
  经过专家学者十多年的研究得出,课程的改革已不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在静态文本指引下进行的动态实践过程。迈克尔·富兰曾说,“过去20年,从来没有一个很好的课程方案能够充分得到实施,你看着可能很好,但实际上,做出来跟课程方案会有不一样。”课程实施与课程方案的制定是有一定关系的。当前,以校为本的课程方案正在我国广泛实施,而校本课程实施的落脚点主要在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而教师如何理解和实施校本课程并在实施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就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立足我国中小学课程实施的实际,结合中小学校本课程的现状,从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研究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将有助于我国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教师自身因素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教师的学识背景——知识和能力
  校本课程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从校本课程的定义可以看出,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和不可获取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师的学识背景的具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养成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起着重要奠基作用。
  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前兩种知识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所具有的关于课堂背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获取的,是“教师”由职业向专业转变过程中关键媒介。校本课程的实施恰恰要求教师具有这种核心的角色转换——“教师即课程”,教师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融入课程实施中,成为校本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实施者甚至是决策者。从知识角度而言,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最大的影响就是建立在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使之更加的具有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的功能。
  就能力方面而言,由于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层面而设计和开发的,因而没有或是很少有现存的经验可供参考,教师必须根据在教学实际情境中学生体现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并付诸于实施,所以这对于教师的课程能力有很大的考验。其次是教师的研究能力。从课程的性质来看,校本课程从开发设计、实施到最终的评价,至始至终都处于一个教师研究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究者”的角色,不仅要研究学校、学生和自己,还要研究有关课程的一系列相关知识。最后是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因为校本课程要求从整个课程结构的高度,课程整合的连贯性出发去实施,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所教授的学科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把握,才能提高自己驾驭课程实施的能力,从而对所教学科有一个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安排。
  (二)教师的态度与自主性
  许多研究者认为态度对个体行为发生影响重大,甚至有“态度决定一切”之说。教师作为从事“人—人”特殊教育研究的个体,其在教学上所做出的课程决策和表现出的行为更是深受其态度的影响。因此,要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在专业水平上的体现,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真正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核心体,教师会将课程的概念自行转化到实际的教学中。若其对于校本课程不能认同或者对于校本课程只有浅显的认识甚至对如何实施校本课程既不了解也不热衷,那就会“扭曲”校本课程实施的方向,使校本课程改革的意图不清不楚。
  此外,教师不再是教育权力部门和课程专家的附庸,要变被动执行者为主动实施者。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以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以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解为根据,将预设的课程变成一个动态的生成文本,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履历和人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这些鲜活的经验是课程的一部分,因而教师就是课程本身。换言之,只有教师进入课程,才能实施课程,才能使静态设计的课程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施。
  (三)教师的学生观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及其需求的满足。学生是贯穿于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始终的。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区分其个体差异,才能将古德莱德所说的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依次实现——将“理想的课程”经过“实施的课程”转变为“学生习得的课程”,进而不断的提升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重视发挥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中,教师从学生那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智慧和灵感。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主体发展的要求,选择课程内容,处理课程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从而使校本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适合学生的成长需要。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教师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将产生不同的实施行为,产生不同的结果。
  (四)教师的教学观
  校本课程实施的落脚点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应是一个全方位的合作事业,因而必定要求教师们形成合作的意愿与习惯,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校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之间、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长此以往自然就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同时,校本课程实施既对教师从事研究提出了更为紧迫和严格的要求。从实践出发,直接服务于实践,并以改进实践为目的,同时强调对具体情境中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与解决。因此,校本课程实施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还应具有教育行动研究的素养,通过对实践情境的不断反思,从而不断地提高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进而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能够推进校本课程实施的必然性
   课程实施在本质上与教师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而教师要发挥对课程实施的推进作用,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支持条件,即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新课程的成功推行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或者说,课程的有效实施内在地要求教师发展。美国当代课程论专家麦可尼尔也认为,成功的实施课程变革的前提就是推动教师的发展。严重依赖于技术的课程革新是短命的,教育变革的核心必须包括教师发展,它是成功的课程实施最受关注的焦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不断达到专业成熟的境地。教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校本课程的实施依赖于教师的理解与解释,教师参与对课程文本的解读是课程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这一过程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解释决定着学生所接受的课程的质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去理解课程,然后将课程系统的、全面地解释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意。
  第二,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在价值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将会有新的认识和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校本課程的实施奠定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可以加强与同事、学生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协同教学的能力,培养合作的教师文化;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校本课程,明确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从而积极配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减少实施校本课程的阻力,达到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课程的目的。
  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直接或间接的观察与反思,通过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合作者的交流,不断的加深对自己、对自己实践的理解,并在这种理解基础上提高自己。这样,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对“发展”功能的界定,而是真正成为了“人的发展”的一个过程,真正体会到并诠释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富兰[加].变革的力量—— 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4]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36页.
  [6]钟启泉,崔允漷,张华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9.
  [7]黄政杰.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M].台北:师大书苑,1996.
  [8]宋烨,李华.课程实施中教师的困惑与愿景[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9]张二庆,马云鹏.教师素质是成功实施新课程的关键[J].教育探索,2005(11).
  [10]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6).
  [11]李子健.课程实施研究的障碍与契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2]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发展研究,2002(5).
  作者简介:
  李晶(1989—),女,黑龙江双鸭山人,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科员,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国内各高职院校近几年开始进行数字化学习(E?鄄Learning)模式教学,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以适应新的需要。文章从教学资源整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就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进行数字化学习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 资源整合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期刊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系统的阐述了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软件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36-01  一、改革教学观念  首先,确立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高职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本地区及职教教学特点,身为教学对象(学生)的思想方式在不断的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中职数控铣床实训教学。那么如何创新实训模式,使其适合中职数控铣床实训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数控铣床实训教学以及当前教学实情,总结出几点教学经验,旨在进一步加强数控铣床实训教学质量,全面深化数控铣床实训教学改革,提高数控铣床实训效果。  【关键词】中职 数控铣床 实训模式
期刊
【摘要】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本身对高校官方微信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动机较低,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议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重视网络语言的使用拉近学生距离,使学生被动说教变为主动接受。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传播学 微信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重大课题(项目编号:15SAQ001)及山东大学(威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期刊
【摘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足并不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确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目标,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的制订为目的,从分析行业环境的变化趋势着手,对学院的办学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职院校 发展战略  【基金项目】本文是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院
期刊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国外蔓延到国内的小班化教学研究成为了新时代的教学潮流,笔者基于这种时代背景,及笔者所在的小规模社区中学所面临的的优质生源缺乏需要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的现实研究背景之下,通过研究广州市花地中学的小班化教育特色,来探寻小规模社区学校的办学生存之路。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小规模社区学校 自然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来华留学工作原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a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最近,教育部又印发了《留学中国计划》的通知,希望到2020年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建立与中国国际地位、教育规模和水平相适应的来华留学工作与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多校区办学格局的形成,广东医学院创办了新校区——东莞校区,新校区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东莞校区临床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方法与对策,以保证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新校区 临床教学 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广东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临床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项目编号:1J
期刊
【摘要】针对高职园艺专业特点,笔者从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配置、实训资源整合、创业文化培养等4个方面进行了创业教育模式探索,总结出了“创业成功=自身素质×外部环境×创业方法”的高职园艺专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职 园艺 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园艺园林技术专业群”;2012年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园艺科技服务创新团队
期刊
【摘要】我院构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三维一体”教学模式是在以人为本和系统性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将理论学习——自我感悟——实践体验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统一到思政课教学当中来,形成了较强的教育合力。通过理论研究和日常教学实践的运用,这一模式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修养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增强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