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巧用错题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错题,巧用错题,对教师来讲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小学教师重视错题的订正与讲解,却忽视了有效的指导和错题教学的升华。巧用错题,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一线教师重视错题这一教学资源,并开发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错题;数学;分类;习惯;讲解
   在一线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出现重复性错误。即便教师讲过多次,类似的错题仍然会出现在他们的测试与考卷上。作为教师要迎难而上,认识到这样的教学现状,加强错题的有效应用。
   一、科学收集,培养习惯
   在应用错题之前,教师与学生要先收集错题。班级内几十位学生,他们有不同的错题倾向。教师要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数学专用的纠错本,将日常学习过程中的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在整理过程中,要关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内课外的各种测试以及期中、期末大考。将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整理下来,并在错题本上整理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将自己对错题的理解完整地写在纠错本上。在引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本时,要注意几点问题:首先,要求每一位学生将自己的错题题目完整地誊抄到错题本上。针对试题或习题册上的错题,可以利用剪贴粘贴的方式。在错题本上要有审题痕迹,将原题目中影响解题思路的关键词句,用不同的形式标注出来。其次,重视错题原因的正确分析。学生对错题原因的分析和认知,能帮助他们找到错误的原因。在下一次遇到同类型题目时,思考曾经犯过的错误,避免同类错误的出现。小学阶段,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要有审题不清、概念不熟、基础知识不会、粗心大意、书写错误等。最后,引导学生写下题目的正确思路和解法。在学生认真审题,并对自己的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后,将正确的思路写在题目旁边,发展学生的思维,也让错题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發挥思维纠正的作用。
   二、思考错因,完善思维
   收集错题的目的,是将其利用起来。收集好错题,是利用错题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所整理的错题,有意考错题的原因,了解自己的数学学习程度。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不足,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错题整理和反思过程,加强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整理好错题后,教师能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其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以此为前提,教师让学生定期反观错题,并反思自己所出现的错误,对个人阶段性的数学学习成果加以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了解周边同学的普遍问题,以此来提高其数学学习质量。在应用错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主应用,还要加强错题在课堂中的应用。了解学生的错题内容,加强教学反思,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三、分析漏洞,弥补方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建立属于班级的普遍错题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错题,教师要在学生个人整理的基础上,找到学生的共同错误。从学生的个性化错题中寻找班级内具有典型性的错题,了解班级学生的知识漏洞。将这些错题放入日常练习、综合课堂小测中,提高学生对错误的认知,加强学生与错误互动的频率。利用错题弥补思维上的漏洞,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对学生未来做题正确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像有的学生经常出现计算错误,教师要结合之前所学习的计算知识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多练习。将简便运算规则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去,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方式,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解题过程中。有的学生经常出现审题问题,教师应结合审题技巧开展专项教学活动,让具有较强审题能力的学生加强分享,能力弱的学生多做练习。
   综上所述,在巧用错题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正确对待错题,认真反思错题。错误,是每一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垫脚石。加强纠错过程的科学性,引导学生将错题视为自己的学习道具和学习台阶,才能使学生成为错题的受益者,让错题不再是课堂中避而不谈的存在。
   参考文献:
   [1]王蒋娟.借助“错题”培养小学生数学自我反思的习惯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8):37-38.
   [2]董登翠.错题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研究[J].魅力中国,2021(1):175-176.
其他文献
摘 要:重视数学阅读,能提升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学生通过课前阅读,解读重要的数学概念;经过阅读分析,深入领会例题精髓;深入阅读,从课内到课外,拓宽了题型的内涵和外延。学生通过认真审题和读题成为“探索者”,提高了数学思维,让数学学习变得轻松。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概念;数学思维   一、课前阅读,解读重要概念内涵   小学数学教材是融合了学科规律、教学思维理念和学生的基本特点等编撰而成的,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数学的本质特性是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计算,并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不能运用好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就会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这样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和更新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把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的数学内容进行简化,使其更加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 
摘 要:在我国创新教育理念的大趋势下,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新型的STEAM教育是综合性较强的集合性教育,它是技术、科学、艺术、工程、数学等多学科的集合体,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更深入地进行科学知识的深度探究做好铺垫。小学科学教师在STEAM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层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在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中,需要重视分层教学理念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音乐;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音乐教学分层组织设计,音乐教学分层目标制订以及音乐教学分层内容实施等途径,促进音乐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音乐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小学生生活背景
摘 要:以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学生审题能力的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能力、认真理解题目、标注关键词等多方面展开分析,旨在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識,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为日后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年级;审题能力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严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
摘 要: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之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数字敏感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成长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实现学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于此,以体育能力弱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因、探究教学方式,旨在为优化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与健康;体育能力弱;教学指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中,“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而以导为先的教学模式既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又能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在此,以小学数学学科为切入点,对导学课堂展开具体分析,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向着良好的态势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兴趣;抽象能力   导学是指有指导的学,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一种模式。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小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教学改革应从哪方面入手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教学改革要循序渐进,同时要以科学的手段进行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改革的目标,提升教学的质量。数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不能还停留在过去,要根据实践与时俱进、同步发展,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此,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侧重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培养,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审核分析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最佳方法的能力和习惯。其中学生审题习惯的养成,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结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读”“圈”“查”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