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情感教育涵盖在内的德育教育是高中阶段的重点教育内容,由于语文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和思想性特征[1],该学科的教学就承担了情感教学的部分重要任务,这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上述观点,笔者就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试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进而分析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融入情感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情感教育的渗透主要是在教学知识的讲授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关注与引导来实现的。将情感教育渗透在语文的学科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对人格的健全、情感的养成,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
尽管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在思想和行为规范上已经形成自己的模式,但他们还处于青春期,仍然处在思维发展的完善期,在这个阶段他们仍然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丰富他们的情感教育内容、提升他们的情感认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创新教学形式
虽然课程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当前阶段高中教学受应试压力的影响仍然较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课堂教学普遍呈现出沉闷的气氛,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无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受情感教育需求的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逐渐显示出多样化的特征,即提升了教学知识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的优势。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巧妙导入,营造情感教育情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促进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和课堂参与度的提升,因此在情感教育的渗透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于课堂導入的应用,例如在《荷塘月色》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的利用展开导入,如为学生播放荷塘景色图以及视频资料,为学生营造课文教学的氛围,在这种诗意的熏陶下,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育的质量。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高中语文教学知识内容丰富、题材多样[2],即体现出传统文化内涵又突出了强烈的时代特色,其中的人文因素和审美教育功能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情感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上,将情感教育建立在对教材情感因素的深入挖掘上。例如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在课文讲解前可以通过对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对陶渊明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结合上述内容进入课文学习,尽管陶渊明遭遇了困境、受到了外来的打击,但是他依然具有开阔的胸襟,能够坦然看待人生的得失。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不仅感受到时代对个体命运的巨大影响力,作者的处世态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情感教育
多媒体作为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辅助教学设备,其本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能够实现对情感教育效果的强化。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课堂导入视频的制作。通过对父亲“背影”图片的收集,将其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结合画外音将教材内容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进行动态呈现,课堂导入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更加顺利的教学,学生对于父子情的体验更加深刻,明白父爱的无私与伟大。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度安排,教师可以在课上安排学生进行即兴写作,内容在500字左右即可,对课文内容进行升华,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有感情地示范朗读,提升学生的情感投入程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对于学生的情感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对语速、语气等要素的调节,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情感投入程度。例如,在进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在示范朗读中对于音律、节奏的把握是呈现出朗读效果的关键,教师在朗读时应该注重把握朗读声调的高低起伏、停顿的时机快慢,尤其是能突出作者情感的关键句子,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教师在范读中一定要突出作者的惜别之情,体会作者的文字中的“柳”和作者情感中的“留”的相互转化。
(五)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情境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仅仅运用语言来表达文学作品中隐含的情感和精神的精髓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对于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例如杜甫《登高》这首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为学生播放配乐诗朗诵,深沉的音乐更加凸显战乱的时代背景和世人漂泊的身世,利于情感教育活动额顺利展开。
三、结语
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能够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语文学科的发展也具深远的意义,因此情感教育的融入工作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亮亮,刘金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5(9):115.
[2]周林.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有效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版,2016(10):18-19.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情感教育的渗透主要是在教学知识的讲授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关注与引导来实现的。将情感教育渗透在语文的学科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对人格的健全、情感的养成,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
尽管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在思想和行为规范上已经形成自己的模式,但他们还处于青春期,仍然处在思维发展的完善期,在这个阶段他们仍然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丰富他们的情感教育内容、提升他们的情感认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创新教学形式
虽然课程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是当前阶段高中教学受应试压力的影响仍然较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课堂教学普遍呈现出沉闷的气氛,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无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受情感教育需求的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逐渐显示出多样化的特征,即提升了教学知识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的优势。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巧妙导入,营造情感教育情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促进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和课堂参与度的提升,因此在情感教育的渗透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于课堂導入的应用,例如在《荷塘月色》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的利用展开导入,如为学生播放荷塘景色图以及视频资料,为学生营造课文教学的氛围,在这种诗意的熏陶下,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育的质量。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高中语文教学知识内容丰富、题材多样[2],即体现出传统文化内涵又突出了强烈的时代特色,其中的人文因素和审美教育功能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情感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研究上,将情感教育建立在对教材情感因素的深入挖掘上。例如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在课文讲解前可以通过对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对陶渊明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结合上述内容进入课文学习,尽管陶渊明遭遇了困境、受到了外来的打击,但是他依然具有开阔的胸襟,能够坦然看待人生的得失。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不仅感受到时代对个体命运的巨大影响力,作者的处世态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情感教育
多媒体作为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辅助教学设备,其本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能够实现对情感教育效果的强化。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课堂导入视频的制作。通过对父亲“背影”图片的收集,将其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结合画外音将教材内容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进行动态呈现,课堂导入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更加顺利的教学,学生对于父子情的体验更加深刻,明白父爱的无私与伟大。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度安排,教师可以在课上安排学生进行即兴写作,内容在500字左右即可,对课文内容进行升华,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有感情地示范朗读,提升学生的情感投入程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对于学生的情感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对语速、语气等要素的调节,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情感投入程度。例如,在进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在示范朗读中对于音律、节奏的把握是呈现出朗读效果的关键,教师在朗读时应该注重把握朗读声调的高低起伏、停顿的时机快慢,尤其是能突出作者情感的关键句子,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教师在范读中一定要突出作者的惜别之情,体会作者的文字中的“柳”和作者情感中的“留”的相互转化。
(五)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情境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仅仅运用语言来表达文学作品中隐含的情感和精神的精髓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对于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例如杜甫《登高》这首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为学生播放配乐诗朗诵,深沉的音乐更加凸显战乱的时代背景和世人漂泊的身世,利于情感教育活动额顺利展开。
三、结语
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能够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语文学科的发展也具深远的意义,因此情感教育的融入工作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亮亮,刘金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5(9):115.
[2]周林.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有效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版,2016(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