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合作”走向“我要合作”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学校申报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新办学校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开题。课题研究开展近两年来,全校教师就新办学校教师教学合作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笔者作为课题研究的主持人和参与者,经历了从“要我合作”向“我要合作”的转变。作为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驱动与引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要我合作”的状态
  1.启航之旅:集团办学“要我合作”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成立于2011年7月,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实施十二年一贯制办学。学校是新办学校,学校所在地在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地区,学生是由农民向市民过渡的人员。大部分教师为新人职教师,要经历成长期。如何让这样一所学校短期内取得办学成效?依托优质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成为建校初的应然选择。2011年学校成立时,挂的就是“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分校”的牌子。校际教师教学合作,从那时就开始了。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在淮师一附小教育集团内运作,充分享有管理、师资、教学、文化“四个共享”的优厚待遇,实现了优质快速发展。幼儿园也创建成为省优质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初中部,从建校第一年起,就提前招聘、储备教师,请江苏省淮阴中学以代培的方式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经过几年实践,这批教师,现在已经成长为初中部的骨干力量。各项教育教学常规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在各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集团办学,校际合作,最终是通过教师教学合作来实现的。集团内的校间交流与合作、学习与分享成了一种常态。教师在这种常态中从懵懂走向了适应,教学也从“伪造”走向了“制造”和“创造”。
  2.走向深海:优化教学“要我合作”
  与此课题研究开展的同时,学校另一个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学生主动发展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实践研究”也开展了研究工作。这一课题是对生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主旨要求教师基于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学生学情、媒体呈现、教师优势、互动生成资源等)的现实状况,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有选择地设计和组合教学形式、方法与技术,不断改进单一、被动的教学行为,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主动发展的生命个体。教师“单兵作战”在这一课堂教学行为变革中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
  于是,学校从行政推动开始,加强了教师合作。重点加强了同学科教研组教学合作、跨学科教研组教学合作和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师教学合作。出于教师梯队建设考虑,还加强了师徒结对形式下的教学合作。在这一系列的合作中,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省市级教学基本功比赛及赛课活动中频频获奖。
  3.眺望彼岸:提升质量“要我合作”
  在现实环境下,中考成绩仍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家长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经过两届中考的检验,我们这所新办学校的初中教学质量,离各方的期望,还有距离。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在占有的教学资源上,在教师的专业水平等方面,我们与本地区的很多名校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遥望“别人家的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巨大压力迫使我们向外寻求向名校学习的路径,改善学校管理;向内挖掘自身潜力,加大对教师合作深度与广度的要求。我校的生源特点之一是:一个班级内,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家庭教育的不平衡导致了班级内部学生学业水平的不平衡。如何打造“适合每一位学生成长”的课堂,成了所有教师面临的共同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校诞生了教师“钻研教材、个体自备;中心发言、集思广益;修改预案、二次备课;重视反思、总结经验”的四步备课法,诞生了一系列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校本课题,有了初中部的基于学生小组合作的小班教育模式和家校联系有效性的研究。
  二、“我要合作”的状态
  1.见贤思齐——“我要合作”。和谁合作,怎样合作?
  近几年,我校从骨干校长培训、特级教师后备人员培训、高层次人才研修,到“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力度都在不断加大。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内我校就有10人出国研修、83人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185人次参加市级培训。这些培训,拓宽了教师的视野,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向强者学习是提升自己、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让教师融入了一个又一个优秀教师的“圈子”,这些“圈子”的质量深深地影响了教师的成长质量。在这些培训中,“影子培训”“学习与分享”“同课异构”式教研等交流合作形式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与喜爱。一些非行政性组织的教师教学合作形式,如QQ群、微信群等,因其交流的方便、快捷,也为广大青年教师所使用。“教师讲坛”等校本交流形式也应运而生。
  随着教师的校际“民间交流”日益密切,参加市内的一些学科中心组活动、校际教研活动也陆续由“组织派遣”变为“民间自发”。2015年9月,学校又与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校将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教育教学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又为教师校际合作搭建了更优质的平台。
  2.百舸急流——“我要合作”。竞争与合作,何去何从?
  对人最大的触动,来自于自己身边人的奋起。由于校内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一大批青年教师获奖次数的增多和获奖层次的提高,再加上学校的绩效考评制度发挥的激励作用,青年教师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强。怎样让这种竞争成为一种良性竞争呢?以学校内的赛课为例,分四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开展“希望杯”教师课堂教学调研,录“原生态课”,发现“高手”;第二步,开展“协作杯”备课组内合作洗课、磨课,录“研讨课”,然后进行组际赛课;获奖选手进入第三步“创新杯”封闭式备课赛课;第四步录示范课。通过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备课、磨课、洗课、赛课、听课,让每位教师在不断锤炼中实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目标。   对一所学校最大的触动,是邻近学校的迅速崛起。虽然“施教区”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育均衡,但为孩子选择优质学校入学仍是许多家长的倾力选择。同等生源比教师、比教学质量,同级学校比环境、比条件,学校间的竞争无处不在。合纵,还是连横?这也成了许多学校秘而不宣,却又是众所皆知的问题。通过合作,强大自身,提高竞争力,成了学校的应然之选。
  3.成长自觉——“我要合作”。求索与追问,我们要往哪里去?
  什么是成长自觉?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主动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技能,在思考中悟出教学主张。这里的“悟”就是成长自觉,就是自我发展。这是对自己潜能的开发和发展的追求,但不是以超过他人,被他人承认为指标式目标。决不自暴自弃,决不怨天尤人,用自己的努力来充实自己的生命,用每日的进步证明自己的成功。这是一种明智而有意义的人生选择。
  独行快,众行远。在一片浮躁和急功近利中,我们更呼唤放眼长程的冷静思维。建立良好的教师合作生态,引领教师团队一起回归教育的本真,到我们的专业顶层去,到我们的思想边界去,到我们的精神家园去,共同营造一片代表生命绿色和人类希望的丛林。
  作为管理者,都希望优质教育的“风”能给落后的教育生态吹来清新,唤醒生命的成长自觉。但不幸的是,在许多学校,清新的风没能荡涤污浊,而是“酱缸文化”最终闷杀了清流。合作是一种成长方式,更应是一种校园文化。什么是校园文化?在墙上写几个字,学校就有了文化?显然不是!校园文化是一种理念,它反映着这所学校每个人共同的内在需要,它外显于每个人的行为方式之中,它是这个群体的共同价值追求。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合作精神融入师生的血脉里。
  三、从“要我合作”走向“我要合作”
  驱动,是施加外力,使……动起来,有引领、引导、带领之意。驱动、引领教师合作是学校管理者的必做功课。理想化的合作状态需要在现实中,通过不断地努力去无限接近。回顾我们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历程,有几点结论得到了公认:教师相互配合做的事或共同完成的任务必须建立在师生共同成长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是互相依赖的生命共同体;教师与教师的合作要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离开共同利益追求的合作必不长久;学校发展的最大资源是教师集体的高素质和教育合力,脱离教学合作共同体的个人发展和个人滞后都不利于良好的教育生态形成;为了合作而进行的合作,比不合作更坏。“要我合作”也好,“我要合作”也好,只要是真合作,实现了“1 1>2”,就是有效的合作,有价值的合作。“要我合作”是一种人管人的低水平管理状态,“我要合作”才是文化育人的高级状态。从“要我合作”走向“我要合作”,一路荆棘,也是一路花香。
  当我们的教师队伍把相互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共同研究当成“有意思”的事,把合作共长视为职业幸福,我们的教育生活就会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其他文献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综合板块通常包括E、F、G、H四个部分,主要是阅读板块E、活动板块F、语音板块G和歌曲歌谣板块H。这四个部分不仅内容和形式都各不相同,而且各部分之间也缺乏联系,从而使综合板块呈现出主题不突出、形式繁杂、内容零散的特点。因此,我们有些老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显得不够准确甚至有些偏离,有的仅仅停留在说的层面,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丝毫提升,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再
《学记》日:“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生的阅读有许多关键期,小学阶段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时期。班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阅读、成长的群体生活环境。通过班级阅读体系的构建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希望通过在班级这个特定的群体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以教师和班级成员共读活动为主,辅以学生个体自读活动,达到促进小学生心智的全面成长的目的。  一、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小学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识字教学中的困难是每个低年级语文教师都能体会到的。一年级从学拼音开始就有汉字的认读,那几个汉字就成为一部分学生艰难的费劲的事。课堂上看到那些学生对于刚刚认读过的生字,竭尽全力地辨别,那些线条在他们眼前跳动,交织成无法辨认的花纹,
在揭示某个概念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概念的形成过程,更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正因为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课堂上才会出现精彩的片段,从而达到既揭示概念的本质,又凸显数学课堂应有的生命力。下面就执教的《吨的认识》,谈一些体会。  【片段一】  师:有个小朋友叫小马虎,他逛动物园的时候把动物的体重记录下来。(没有单位)你觉得他记录得怎么样啊?  生:没有单位。  师:真是个小马虎,那我们一起帮他补上吧。一只小白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关于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  江西吉水县金滩小学 李中平  江西吉水县阜田小学 孔晓锋]   高效课改开展以来,教育一线的各位教师不管是通过高效课堂的理论知识培训,还是自我的强化学习,都是在努力尝试、探索,为新的课程改革开拓出新的局面。要改革必然就会遇到重重困难,但同时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社会是语文实践的大课堂。面对本次语文综合实践的主题—带领学生游览本地一个旅游景点写一篇游览日记,我陷入了沉思:怎样才能组织好这次特别的课堂之旅,避免学生为任务而游历,游览后被动写作的尴尬局面,抵达一种真实而有意义的境界呢?我决定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出发,进行一次社会实践大课堂的备课,带着学生走进独特的学习之旅。  一、做足景点功课,心中有“景”  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历史人
小学生进入三年级,语文写作内容从看图写话转变为习作,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要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习作产生了畏难心理。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我认为,随文小练笔不失为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它能让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方法,随时发现素材并及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习作水平。  一、激情渲染,激发练笔兴趣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
一、农村薄弱学校开展教师培训面临的问题   受客观原因的制约,农村薄弱学校开展教师培训的效果不容乐观,分析其主要原因为:  1.农村完小的规模太小,教师的精力有限  农村薄弱学校规模小、班额少、师资紧,教师们的工作量是满负荷或超负荷的。上课时,办公室空荡荡,下课则疲于批改、辅导,几乎没有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因缺少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导致教科研能力缺乏、萎缩 ,又进一步影响了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恶性
新课程指出:“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挖掘文章中美的因素,把审美教育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语言上受到美的感染,在思想上受到美的教育,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以《搭石》一课为例,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美,品味文中的美。  《搭石》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一篇以“真情”为主题的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村民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平凡
小学英语教学对project板块的处理往往是用复习归纳的形式,对所学的前几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其实,project板块的内容比较丰富,是英语活动课堂组织的具体实施,属于实践课的范畴。苏教版英语教材每四个单元之后便设置一个project单元,在project板块中,虽然需要学习的新单词不多,但是这个板块突出了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