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与古文相长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好几年了,我一直都是一板一眼地上古文课:翻译字词,疏通文义,归纳特殊的文言现象……可事实证明,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古文枯燥无味,沉闷难懂”。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反映。听得多了,不免静下心来反思:古文的课堂能不能有些变化?重心能不能有所转移呢?我想起了作文教学。对啊,能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几乎都是美文,写作上都有其独到之处,我为何不能把作文教学引进古文课堂来呢?于是,我尝试着对古文教学作了些改变,将作文教学与古文教学结合起来,使作文与古文相长。下面以《项脊轩志》为例,谈谈我的尝试。
  
  一、疏通文义,解释重点字词,解答疑难问题
  
  我在教学《项脊轩志》的时候,先让学生根据注释书看课文,自行疏通文意;然后重点抓住了“垣墙”、“乳”、“置”、“去”、“顾”、“可”、“手”等实词和“而”、“再”、“然”等虚词来讲解,句子则重点抓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及判断句这三种特殊句式,如“使(之)不上漏”、“项脊轩,旧南阁也”、“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等;最后,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偃仰”、“束发”、“归”、“归宁”等。
  做到这一步,传统的重点“字词句”没有丢,又训练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腾出时间来进行下一步的作文教学。而学生,多了参与性,不再被动接受,而是比较主动地学习了。
  
  二、针对文章突出的写作特点,结合课文详细分析
  
  凡古文能流传至今,肯定有其独特之处:或以辞章华美取胜;或以擅用典故见长;或以文情并茂著称;或以比喻精辟、气势宏大赢得后人称赞;或……每篇文章我都会抓住它最突出的一点,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好好体会、学习。
  在教学《项脊轩志》时,我就抓住“善于借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真情”这一显著特点来细细分析:从“东犬西吠,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家已混乱不堪,家道中落了。否则,何至于有鸡跑上客厅,而客人要越过客厅去吃饭呢?我们都知道,所谓“君子远厨”。由这三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那种因家庭衰败而产生的无限感慨。而写祖母,作者只用了三句话“吾儿,久不见若影,竟日默默在此,犬类女郞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和两个动作“以手阖门”“持一象笏至”,就把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关怀、殷切期望及激励一一写出。而在此时,我们感受到的还有作者因光阴易逝,自己怀才不遇,有负亲人引发出来的悲情……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极普通极平常的生活琐事,表现了自己对亲人的真情,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通过对写作特点的细细阐述,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的了解,体会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细腻真挚的感情,也就觉得与古文拉近了距离,不再那么晦涩难懂了,并且有可能会因这一突出的写作特色而喜欢上这篇古文。
  
  三、结合课文对写作特点作细细分析,进行写作训练
  
  结合课文对写作特点作细细分析之后,学生已不知不觉对文章有了兴趣,愿意更深入地往下学了。这时候,要趁热打铁,紧扣这一写作特点,进行知识迁移,拓宽延伸,并通过练习使之巩固,活用到写作实践中来。这一点是关键,也是我上课的重点。
  在《项脊轩志》中,在第二步的分析后,学生已然进入文章营造出来的氛围中。这时候,我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利用他们自身对亲情的体验,对知识进行了迁移,转入到写作指导上。我引导他们回想自己写亲情的文章,归有光怎么写,自己又怎么写。不少学生,一写到父爱母爱,不外乎一个情节:“自己生病了,父亲(母亲)如何冒着大风雨艰难地背我上医院。”从小学写到现在,这一情节始终没有变。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已写得很麻木,根本没有投入真情。难道除了这点,就再也没有别的可以体现父爱母爱了吗?由这篇文章,学生得到不少启发,纷纷说出了不少细节,有一些还十分感人。紧接着,我又向学生推荐了几篇同样用细节来表现亲情的好文章,如《在母爱的长河里》、《一件毛衣》等。最后,我进行总结,并提示学生:同一题材、同一主题的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用不同的细节来表现,只是一定要投入真情。
  教学进行到这一步,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进来,纷纷从自身写作的角度去谈学这篇文章的体会。学古文的枯燥沉闷已不知不觉没了踪影,反而兴致高涨了,并且有兴趣把刚刚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一写作手法,我还布置了一篇课外作文。后来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中,有不少细节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现在,古文教学中,我几乎都是采用这三个步骤来进行,在注重字词句的同时,将古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紧紧地联系起来。慢慢地,我发现,这样的课堂,比以前要生动活泼得多,学生对古文感兴趣了,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参与,并且乐于把古文与作文实践结合起来。作文渐渐地言之有物了,渐渐地有文采了。作文有了提高,学生就更认真更乐于去学古文了。■
其他文献
情感是一个人认真干好一项工作的内驱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语文教材,由其独特的人文性、情感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以此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心中那根易感易动的弦,唤起他们心中的感动,从而体现情感的驱动力,真正发挥学科的教育功能呢?    一、首先教师自身要“带情”    
期刊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朱自清先生既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又是一位进步爱国、有正义感的民主战士。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对黑暗社会现实强烈不满,但思想中又充满矛盾。因而当1927年中国南方发生“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中国大地陷于血海之中时,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先生不能不感到迷惘、彷徨、苦闷。他说自己“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
期刊
摘 要:苏曼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才,集诗人、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僧人、革命者于一身。他短暂的人生充满了离奇的经历,尤其是信仰与情感之间的抉择与纠结,引发人们深长的思索。而他的诗歌与小说创作,也具有不可忽略的文学意义。  关键词:坎坷身世 情感纠葛 传奇色彩 文学成就    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才,集诗人、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僧人、革命者于一身。他不僧不俗,亦衫亦履,他的人生有如鸾漂
期刊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懂,但真正能禅悟的并不多。  回顾自己十多年的教学之路,我觉得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够。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有时却
期刊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的过程本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色彩斑斓、血肉饱满、情韵十足的。但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写作文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学生的失败,证明了我们教学的失败。作文的过程永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认为培养写作欲望,提高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前者是“厚积”,后者是“薄发”,积累的厚度决定着薄发的表现力。    一、厚积    怎
期刊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为我们描绘了福楼拜与他的几位朋友聚会的场景。  第三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都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有关: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举世闻名的文学艺术家。他们都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学习他们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同时,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学习群体人物的写法。2.了解人
期刊
中国古代神话有所谓“千里眼”、“顺风耳”的神人神技。“顺风耳”即听力之最。教师要一双“顺风耳”做什么?去“倾听”学生的课堂反应啊。要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做出教学上的相应调整),教师就得放下身段,细心“倾听”,虚心整改,让教学形成良性互动。    一、“倾听”是一种教学态度,也是师德的重要表现    有的教师会因为课堂嘈杂、吵闹而放弃“倾听”;有的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发言随意、无聊而放弃“倾听”。有
期刊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苏东坡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心态。在众多的咏竹作品中,郑板桥的咏竹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咏竹诗或抒写自己的情志、或阐明创作理念,读来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
期刊
一提到花儿,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美丽、芳香、温馨等词语,的确如此,花儿美化了我们的环境,愉悦了我们的心情。富丽堂皇的牡丹,绚丽多姿的玫瑰,笑靥如月的迎春,清香缕缕的蔷薇,千姿百态、晶莹璀璨的花儿,一朵朵、一枝枝、一丛丛、一簇簇,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妙。我们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妙笔生花,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花儿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细致的观察    要抓住花儿的特点进行观
期刊
经典文字字珠玑,句句精彩。尤其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文,更是充盈着个性的语言,饱含着理性的思考,洋溢着作家的才情……令人百读不厌。诸如老舍的《草原》、《泉城》,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刘燕敏的《山谷中的谜底》,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每每读罢,总觉得像是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  面对着一篇篇如此经典的美文,我们常常会感到茫然,因为它们可供教学的内容太多,即使是同一句话,既可以感悟情感,又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