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把善分成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大的善。
如果问最善良的人是谁,或许你会想到每年2月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的“感动中国人物”,又或许会想到解救众生、嫉恶如仇的英雄。因为他们做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他们或者改变了一个人、一个社会,或者改变了整个世界。
第二种是小的善。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勿以善小而不为”,所以小的善早已汇聚成流,淌过我们成长的每个角落。我们也常常用行动,向身边熟悉的人、陌生的人伸出援手,传达小小的善意。
而第三种善是什么呢?
有时候,善不一定要急着用行动去证明,用言语去表达。知止而后能善,当你不进行某些举动,无形之中其实就在传递善。
月考刚结束,各科成绩出来后,班主任便将年级排名告知了家长,几乎所有同学都已经跟家长通了电话。不是同学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排名,就是家长急切地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排名。可是我的家长与众不同,我母亲不太愿意告诉我排名,主要原因是怕我压力太大(考得好压力大)。我考试容易紧张,所以她就担心我知道自己的排名后,下次会因为担心考不到这个名次更紧张。
可是我的三个室友知道我发挥得不错,十分好奇我的年级排名,她们似乎在期待着一个年级第一的诞生。于是,她们非常“乐于助人”地帮我给母亲拨通了电话。在室友疯狂地使眼色下,我无可奈何又不太坚定地问了排名。果不其然,母亲大人在给我灌输好长时间的鸡汤后,才不情愿地说出了排名。
最终,这件事就这样在三个人的满足和两个人的尴尬中结束。我知道了自己的排名,可我真的没有她们以为的那么开心。
张雨澄:我的妈妈总爱在我身上“换位思考”。她总说:“如果我是你,我会做出什么选择。”几乎每一次我没有按照她的意愿来做的选择都会被打击。可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只活了一次,都在做判断题”。我们都不是预言家,换位思考,替别人做选择,并不一定真的能帮到别人。
阿离:我的外公外婆在农村住了大半辈子。他们的子女,也就是我的母亲和舅舅,因为自己的生活富足了,就想把他们接到城里来住,但外公外婆在城里待不住,想回农村。在我母亲和舅舅看来,老人家太固执了,不懂得享受生活。城里多好哇,交通方便,想买什么都能买到。可外公外婆被接过来之后,我明显感到他们的情绪一直都不高,时不时在餐桌上念叨起菜园里种的蔬菜、来家门口找食物的大黄狗。城市生活对他们而言太不习惯了,不能劳作,没有泥土为伴,整天除了吃饭睡觉只剩下无所事事。他们就连身体都产生了不适,失眠、头晕、便秘等问题接连出现。母亲自觉接他们来城里是一件好事,给了他们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也许农村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幸福家园。
“别打扰她”
讲述人:蒙舒羽
高中宿舍是12人一间,虽然平时大家嘻嘻哈哈地像一家人一样相处,但难免也会有静默的时刻。
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宿舍,门突然被打开了,紧接着是请假了两天、隐忍抽泣着的室友跌跌撞撞地走进来。室友回到自己床上后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我被她吓到了,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安慰,询问她怎么了。恰巧另一个室友回来了,她见状也愣了一下,便轻手轻脚地关上门,然后就静静地坐回位子上。我走过去低声问她要怎么办,她说先别打扰,让哭泣的室友彻底发泄了再说。之后有人陆陆续续回来,她们想过去安慰哭泣的室友,都被我们阻止了,我们就只是帮忙解釋哭泣的室友心情不太好,先别打扰。大约过了半小时,哭泣的室友才慢慢冷静下来,之后整整两天她都没在宿舍说一句话。
两天过后,那个哭泣的室友向我们道谢,我们的“不打扰”给了她一个安静的环境发泄自己的情绪。她悄悄告诉我们,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她悲痛万分,但在家里又不敢表现得太悲伤,所以只能回到学校痛哭一场。
“别打扰她”,成了我们三人之间的小秘密。
明政宇: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性格内向的朋友,他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称得上是沉默寡言。我一直觉得同学间多互动、多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在某个夏夜,我和几个同学约好打球,便决定把他带上。他本是不愿去的,却耐不住我半强迫、半恳求,终于和我一起出了门。他并不太懂篮球,在场上常常用出“天龙八步”的招数,投篮、传球更是不在行。他几次想下场,我都安慰他“没事的”,要他继续打。最后他摔倒了,明明是激烈的体育运动,他却穿着一双凉鞋。他的脚踝肿了一个包,我看到他的脸因为害羞而通红,他执意自己站起来,不让人扶。我想送他回去,他摇了摇头,一瘸一拐地走了。我看着夜幕中逐渐远去的瘦削的背影,内心充满酸涩和自责:是我强迫地拉他来打球,虽然我的本意是让他更开心,可让他受伤的却是我啊!真正的体贴应当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而不是激烈得好似夏日的太阳,给予太多的热和光,反而伤了他人。
田舒童:阿姨因为眼睛突然出血,已经在医院躺了快一个月,一到周末,妈妈便带着我去看她。在超市买水果的间隙,妈妈打了个电话:“我们等会儿就过来!”电话那头阿姨的声音刚结束,就听见一个男声:“又来了啊?你刚睡醒再躺会,我去买点水果。”一时我突然不知道频繁地去看阿姨是不是一件好事……
别做评头论足者
讲述人:傅芷祎
我有一个成绩很优异的表哥,在一所很好的大学读博。但是逢年过节亲戚们聚在一起时,总会有人提出质疑。因为他的同龄人或是找到了工作,或是已经结婚,一些长辈觉得这样把青春耗在读书上不值得。
或许他们是出于好意在给表哥建议,可我在表哥脸上看到的是局促不安,在表哥父母脸上看到的更是五味杂陈的表情,一边还得打着圆场说:“随他自己选择吧。”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当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时,总是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一些评论来自并不了解事情真相的人,常常会带着偏见,让人感到不适。而我们有些时候也会成为评头论足者中的一员,随口说出一句话或者在键盘上敲击一行字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这些评论带来的伤害看起来微乎其微,但真是这样吗?当案件中的受害者被贴上“受害者有罪”的标签时,当抑郁症患者被各种各样的所谓“建议”包围时,他们受到的也许是更多的伤害。默默的支持、尊重和理解是取代评判更好的方式。
祝文丽:那天正是中秋,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我穿着我最喜欢的汉服上街了,一路上很多人的目光都落在我身上,我有些欣喜。但是,当我习惯了这种氛围时,一个阿姨突然瞥了我一眼,不屑地说:“现在的小姑娘啊,一天天的不务正业,穿着奇装异服,以为自己是谁呢!”我愣住了,头一次听到陌生人这样的批评,我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像做错事一般逃走了。现在想想,我当时或许应该好好给那位阿姨普及一下汉服。作为学生,我能力不足,无法改变人们对汉服的看法,但我想哪怕不爱,也请别伤害。小女子小丽,这厢有礼了。
陌生的食客
讲述人:侯雨葳
妈妈开了一家烧烤小店,鸡翅五元两个,鸡腿六元一个,而四只大虾穿成一串则要二十元。
一天傍晚,一位妇女带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走进小店,两人的穿着都很朴素。那个小男孩跑到烧烤架旁,嚷嚷着要吃烤大虾,当问清价格后,妇女犹豫着又退了回去。
妇女对小男孩说:“明明乖,太贵了。等明天你爸爸回来,咱买肉包饺子吃。”这时,我看到妈妈麻利地挑了两个鸡腿和一串烤虾,径直走到那对将要离开的母子跟前。
妈妈热情地抚摸了一下小男孩的头,笑着说:“好长时间不见,明明都长这么高了。来,拿着,阿姨送给你的,尝尝好不好吃。”
在和那一脸惊讶的母子道别后,我问妈妈:“你认识他们?”
妈妈笑了笑,回我说:“不认识。”
汪帆:某天自习课上我绞尽脑汁地想一道数学题,很久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就打算放松一下,抬起头环顾四周,哦,大家都在认真地学习。正打算继续写题时,我突然听到一阵细碎的声音,像是塑料袋的声音,不会是有人偷偷吃零食吧?所谓“人类的本质就是看热闹”,我抬起头,却看见隔壁座位上同学的卫生巾孤零零地掉在了地上。十三四岁是对性懵懵懂懂的年纪,总是会对这些产生害羞的情绪。她还没发现,我想了想,假装不经意地把草稿纸滑落到了她的位子那边。她听到了,又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她满脸通红地把草稿纸递给我,我谢过她,继续低头做题。整个教室安安静静的,没有人看到这个小插曲,我也“没看到”。
屠嘉怡:因为家长比较忙,所以他们在暑假给我报了一个全天上课的培训班,“同学”中有一个才讀三年级的小朋友。和我一起上课的大多是同龄人,我们上课时,那个小朋友就拿上绘本或者作业在边上安静自习,显得有些孤零零。她两手端放在桌上,小身板挺得笔直,一直坐到轮到她上课为止。我有一次忍不住逗她,问她为什么坐这么端正,是不是害怕被老师批评。她看着我,小声却认真地说:“老师一整天都站着很累的,我能坐着就已经比老师舒服很多了。”我一时吃惊于这孩子的懂事与成熟,小小年纪能这样克制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呢?
怪兔子:夏夜,昏黄的灯光下,我正写着作业,视线里突然飞进来一只小飞蛾,我下意识拿起橡皮就朝它扔去。橡皮离手的一瞬间,我的世界仿佛静止了。为什么要拿起橡皮?我为什么想弄死这只飞蛾?它伤害到我什么了吗?心里后知后觉地涌入了后悔、迷茫甚至感觉自己可怕的复杂情绪。那几秒是最难挨的时间,我抬起的手忘了放下,我的眼睛紧紧盯着橡皮飞去的路线。幸好,幸好,我扔得不准,砸到了墙壁上,橡皮被弹了回来,我提起的心也重新落了回去。
汪汪:初中班里有一个男生个子不太高,瘦瘦弱弱的,和青春期正在快速长高的男生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很多男生在和他打招呼的时候,会笑嘻嘻地拍他的头,他们没有恶意,却未曾想到这也是一种“body shame”(身材攻击),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刚开始,我看见他回头看和他打招呼的人时总是带着一丝愤怒,到后来变成了无奈。而我选择不效仿他们的方式,每次打招呼的时候要么拍一下他的背,要么勾他的肩。也许会有同学说,一个男生为什么要对这种事情斤斤计较,大家都只是开玩笑式地打招呼,有什么好在乎的呢?但谁还不是一个脆弱的人呢?只是这件事没有发生在你的身上罢了。
共情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李世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从一生下来,我们就在不断和身边的人建立联系——从最早照料我们的父母开始,到师长、友人,甚至是陌生人。这种人际关系的网络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它能够让我们获得亲密关系,拥有信任和被信任的安全感,获取信息、知识和支持。一段稳固和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基石是人与人互相理解和信任,但是理解和信任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不断的沟通和互助中逐渐发展壮大。无论是微小的善举还是当“涌泉相报”的慈善,都是这种健康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理解和同情他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心理学家发现24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行动或面部表情来关心和安慰别人。能够让我们对他人产生善意的心理学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共情的能力。共情,有时候也叫作移情或同理心,是指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或感受其正在经历的事情,也就是进行换位思考或换位感受的能力。当我们看到父母愁眉不展的样子,我们马上意识到他们可能有什么烦恼,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低落情绪,这就是共情。但是共情的力量还不止于此:这种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人痛苦的能力让我们坐立不安,我们必须去做点什么来帮助他们,缓解他们的忧郁和悲伤情绪,于是善举出现了。
但是共情并不等同于善良,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去帮助别人,但可能并没有真正站在被帮助者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所采取的行动未必是对方真正需要的——所以善良必须要和共情并存,才能真正“雪中送炭”。
小编说:
第三种善或许是“看不见”的善,但恰恰是我们真正可以力所能及地去表达的小小善意。比如下一次,当你需要在别人或许会感到困扰的时间(比如清晨或夜晚)打电话时,别急着拨过去,不妨先发条短信问问:“你好,现在方便接听电话吗?”
第一种是大的善。
如果问最善良的人是谁,或许你会想到每年2月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的“感动中国人物”,又或许会想到解救众生、嫉恶如仇的英雄。因为他们做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他们或者改变了一个人、一个社会,或者改变了整个世界。
第二种是小的善。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勿以善小而不为”,所以小的善早已汇聚成流,淌过我们成长的每个角落。我们也常常用行动,向身边熟悉的人、陌生的人伸出援手,传达小小的善意。
而第三种善是什么呢?
有时候,善不一定要急着用行动去证明,用言语去表达。知止而后能善,当你不进行某些举动,无形之中其实就在传递善。
月考刚结束,各科成绩出来后,班主任便将年级排名告知了家长,几乎所有同学都已经跟家长通了电话。不是同学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排名,就是家长急切地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排名。可是我的家长与众不同,我母亲不太愿意告诉我排名,主要原因是怕我压力太大(考得好压力大)。我考试容易紧张,所以她就担心我知道自己的排名后,下次会因为担心考不到这个名次更紧张。
可是我的三个室友知道我发挥得不错,十分好奇我的年级排名,她们似乎在期待着一个年级第一的诞生。于是,她们非常“乐于助人”地帮我给母亲拨通了电话。在室友疯狂地使眼色下,我无可奈何又不太坚定地问了排名。果不其然,母亲大人在给我灌输好长时间的鸡汤后,才不情愿地说出了排名。
最终,这件事就这样在三个人的满足和两个人的尴尬中结束。我知道了自己的排名,可我真的没有她们以为的那么开心。
张雨澄:我的妈妈总爱在我身上“换位思考”。她总说:“如果我是你,我会做出什么选择。”几乎每一次我没有按照她的意愿来做的选择都会被打击。可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只活了一次,都在做判断题”。我们都不是预言家,换位思考,替别人做选择,并不一定真的能帮到别人。
阿离:我的外公外婆在农村住了大半辈子。他们的子女,也就是我的母亲和舅舅,因为自己的生活富足了,就想把他们接到城里来住,但外公外婆在城里待不住,想回农村。在我母亲和舅舅看来,老人家太固执了,不懂得享受生活。城里多好哇,交通方便,想买什么都能买到。可外公外婆被接过来之后,我明显感到他们的情绪一直都不高,时不时在餐桌上念叨起菜园里种的蔬菜、来家门口找食物的大黄狗。城市生活对他们而言太不习惯了,不能劳作,没有泥土为伴,整天除了吃饭睡觉只剩下无所事事。他们就连身体都产生了不适,失眠、头晕、便秘等问题接连出现。母亲自觉接他们来城里是一件好事,给了他们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也许农村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幸福家园。
“别打扰她”
讲述人:蒙舒羽
高中宿舍是12人一间,虽然平时大家嘻嘻哈哈地像一家人一样相处,但难免也会有静默的时刻。
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宿舍,门突然被打开了,紧接着是请假了两天、隐忍抽泣着的室友跌跌撞撞地走进来。室友回到自己床上后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我被她吓到了,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安慰,询问她怎么了。恰巧另一个室友回来了,她见状也愣了一下,便轻手轻脚地关上门,然后就静静地坐回位子上。我走过去低声问她要怎么办,她说先别打扰,让哭泣的室友彻底发泄了再说。之后有人陆陆续续回来,她们想过去安慰哭泣的室友,都被我们阻止了,我们就只是帮忙解釋哭泣的室友心情不太好,先别打扰。大约过了半小时,哭泣的室友才慢慢冷静下来,之后整整两天她都没在宿舍说一句话。
两天过后,那个哭泣的室友向我们道谢,我们的“不打扰”给了她一个安静的环境发泄自己的情绪。她悄悄告诉我们,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她悲痛万分,但在家里又不敢表现得太悲伤,所以只能回到学校痛哭一场。
“别打扰她”,成了我们三人之间的小秘密。
明政宇: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性格内向的朋友,他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称得上是沉默寡言。我一直觉得同学间多互动、多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于是在某个夏夜,我和几个同学约好打球,便决定把他带上。他本是不愿去的,却耐不住我半强迫、半恳求,终于和我一起出了门。他并不太懂篮球,在场上常常用出“天龙八步”的招数,投篮、传球更是不在行。他几次想下场,我都安慰他“没事的”,要他继续打。最后他摔倒了,明明是激烈的体育运动,他却穿着一双凉鞋。他的脚踝肿了一个包,我看到他的脸因为害羞而通红,他执意自己站起来,不让人扶。我想送他回去,他摇了摇头,一瘸一拐地走了。我看着夜幕中逐渐远去的瘦削的背影,内心充满酸涩和自责:是我强迫地拉他来打球,虽然我的本意是让他更开心,可让他受伤的却是我啊!真正的体贴应当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而不是激烈得好似夏日的太阳,给予太多的热和光,反而伤了他人。
田舒童:阿姨因为眼睛突然出血,已经在医院躺了快一个月,一到周末,妈妈便带着我去看她。在超市买水果的间隙,妈妈打了个电话:“我们等会儿就过来!”电话那头阿姨的声音刚结束,就听见一个男声:“又来了啊?你刚睡醒再躺会,我去买点水果。”一时我突然不知道频繁地去看阿姨是不是一件好事……
别做评头论足者
讲述人:傅芷祎
我有一个成绩很优异的表哥,在一所很好的大学读博。但是逢年过节亲戚们聚在一起时,总会有人提出质疑。因为他的同龄人或是找到了工作,或是已经结婚,一些长辈觉得这样把青春耗在读书上不值得。
或许他们是出于好意在给表哥建议,可我在表哥脸上看到的是局促不安,在表哥父母脸上看到的更是五味杂陈的表情,一边还得打着圆场说:“随他自己选择吧。”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当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时,总是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一些评论来自并不了解事情真相的人,常常会带着偏见,让人感到不适。而我们有些时候也会成为评头论足者中的一员,随口说出一句话或者在键盘上敲击一行字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这些评论带来的伤害看起来微乎其微,但真是这样吗?当案件中的受害者被贴上“受害者有罪”的标签时,当抑郁症患者被各种各样的所谓“建议”包围时,他们受到的也许是更多的伤害。默默的支持、尊重和理解是取代评判更好的方式。
祝文丽:那天正是中秋,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我穿着我最喜欢的汉服上街了,一路上很多人的目光都落在我身上,我有些欣喜。但是,当我习惯了这种氛围时,一个阿姨突然瞥了我一眼,不屑地说:“现在的小姑娘啊,一天天的不务正业,穿着奇装异服,以为自己是谁呢!”我愣住了,头一次听到陌生人这样的批评,我有些不知所措,最终像做错事一般逃走了。现在想想,我当时或许应该好好给那位阿姨普及一下汉服。作为学生,我能力不足,无法改变人们对汉服的看法,但我想哪怕不爱,也请别伤害。小女子小丽,这厢有礼了。
陌生的食客
讲述人:侯雨葳
妈妈开了一家烧烤小店,鸡翅五元两个,鸡腿六元一个,而四只大虾穿成一串则要二十元。
一天傍晚,一位妇女带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走进小店,两人的穿着都很朴素。那个小男孩跑到烧烤架旁,嚷嚷着要吃烤大虾,当问清价格后,妇女犹豫着又退了回去。
妇女对小男孩说:“明明乖,太贵了。等明天你爸爸回来,咱买肉包饺子吃。”这时,我看到妈妈麻利地挑了两个鸡腿和一串烤虾,径直走到那对将要离开的母子跟前。
妈妈热情地抚摸了一下小男孩的头,笑着说:“好长时间不见,明明都长这么高了。来,拿着,阿姨送给你的,尝尝好不好吃。”
在和那一脸惊讶的母子道别后,我问妈妈:“你认识他们?”
妈妈笑了笑,回我说:“不认识。”
汪帆:某天自习课上我绞尽脑汁地想一道数学题,很久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就打算放松一下,抬起头环顾四周,哦,大家都在认真地学习。正打算继续写题时,我突然听到一阵细碎的声音,像是塑料袋的声音,不会是有人偷偷吃零食吧?所谓“人类的本质就是看热闹”,我抬起头,却看见隔壁座位上同学的卫生巾孤零零地掉在了地上。十三四岁是对性懵懵懂懂的年纪,总是会对这些产生害羞的情绪。她还没发现,我想了想,假装不经意地把草稿纸滑落到了她的位子那边。她听到了,又是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她满脸通红地把草稿纸递给我,我谢过她,继续低头做题。整个教室安安静静的,没有人看到这个小插曲,我也“没看到”。
屠嘉怡:因为家长比较忙,所以他们在暑假给我报了一个全天上课的培训班,“同学”中有一个才讀三年级的小朋友。和我一起上课的大多是同龄人,我们上课时,那个小朋友就拿上绘本或者作业在边上安静自习,显得有些孤零零。她两手端放在桌上,小身板挺得笔直,一直坐到轮到她上课为止。我有一次忍不住逗她,问她为什么坐这么端正,是不是害怕被老师批评。她看着我,小声却认真地说:“老师一整天都站着很累的,我能坐着就已经比老师舒服很多了。”我一时吃惊于这孩子的懂事与成熟,小小年纪能这样克制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呢?
怪兔子:夏夜,昏黄的灯光下,我正写着作业,视线里突然飞进来一只小飞蛾,我下意识拿起橡皮就朝它扔去。橡皮离手的一瞬间,我的世界仿佛静止了。为什么要拿起橡皮?我为什么想弄死这只飞蛾?它伤害到我什么了吗?心里后知后觉地涌入了后悔、迷茫甚至感觉自己可怕的复杂情绪。那几秒是最难挨的时间,我抬起的手忘了放下,我的眼睛紧紧盯着橡皮飞去的路线。幸好,幸好,我扔得不准,砸到了墙壁上,橡皮被弹了回来,我提起的心也重新落了回去。
汪汪:初中班里有一个男生个子不太高,瘦瘦弱弱的,和青春期正在快速长高的男生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很多男生在和他打招呼的时候,会笑嘻嘻地拍他的头,他们没有恶意,却未曾想到这也是一种“body shame”(身材攻击),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刚开始,我看见他回头看和他打招呼的人时总是带着一丝愤怒,到后来变成了无奈。而我选择不效仿他们的方式,每次打招呼的时候要么拍一下他的背,要么勾他的肩。也许会有同学说,一个男生为什么要对这种事情斤斤计较,大家都只是开玩笑式地打招呼,有什么好在乎的呢?但谁还不是一个脆弱的人呢?只是这件事没有发生在你的身上罢了。
共情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李世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从一生下来,我们就在不断和身边的人建立联系——从最早照料我们的父母开始,到师长、友人,甚至是陌生人。这种人际关系的网络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它能够让我们获得亲密关系,拥有信任和被信任的安全感,获取信息、知识和支持。一段稳固和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基石是人与人互相理解和信任,但是理解和信任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不断的沟通和互助中逐渐发展壮大。无论是微小的善举还是当“涌泉相报”的慈善,都是这种健康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理解和同情他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心理学家发现24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行动或面部表情来关心和安慰别人。能够让我们对他人产生善意的心理学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共情的能力。共情,有时候也叫作移情或同理心,是指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或感受其正在经历的事情,也就是进行换位思考或换位感受的能力。当我们看到父母愁眉不展的样子,我们马上意识到他们可能有什么烦恼,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低落情绪,这就是共情。但是共情的力量还不止于此:这种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他人痛苦的能力让我们坐立不安,我们必须去做点什么来帮助他们,缓解他们的忧郁和悲伤情绪,于是善举出现了。
但是共情并不等同于善良,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去帮助别人,但可能并没有真正站在被帮助者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所采取的行动未必是对方真正需要的——所以善良必须要和共情并存,才能真正“雪中送炭”。
小编说:
第三种善或许是“看不见”的善,但恰恰是我们真正可以力所能及地去表达的小小善意。比如下一次,当你需要在别人或许会感到困扰的时间(比如清晨或夜晚)打电话时,别急着拨过去,不妨先发条短信问问:“你好,现在方便接听电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