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残疾职高学生不良心理特征\成因及疏导策略浅析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o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试从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单亲残疾职高学生心理、成因及其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单亲残疾职高学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学生的不良心理特征以及如何疏导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单亲家庭 残疾职高学生 不良心理特征 成因 疏导策略
  
  近年来,校园中单亲家庭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离婚或父母某一方意外死亡是形成单亲家庭的常见原因。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绝大多数单亲家庭子女不仅要在生活上经受更多的磨难,同时受家庭破裂的影响,心理很容易出现偏差。而身患残疾的单亲家庭学生则是这一特殊群体的弱中之弱,首先他们要面对身体残疾所带来的各种不便,其次要承受家庭悲剧所造成的多重压力。处于感情的半饥渴状态的单亲残疾职高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主要阶段,是身心发育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身体和家庭的双重悲剧使他们成为了牺牲者和承担者。长期承受与之年龄不相符的压力,使得这些单亲残疾学生们较之健全学生更容易形成心理误区和对社会的偏见。单亲残疾学生虽然仅占学生整体的一小部分,但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引导和教育,正是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这些学生人数不多,但对他人、对整个班集体,甚至对整个学校的教育效果影响很大。
  一、单亲家庭残疾职高学生的不良心理特征
  (一)敏感多疑型。
  由于家庭的变故,加之对自己身体残疾的悲观情绪影响,一些单亲家庭的残疾学生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对周围涉及到自己的事物特别敏感,潜意识里总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在背后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受不了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动不动就想离家出走、自杀等。
  (二)憎恨散漫型。
  此类残疾学生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进而发展到对社会、老师、同学的憎恨和不满,对人冷漠,对同学对集体漠不关心,对集体的纪律表现冷淡。特别是处于缺乏教育和监管能力家庭的单亲家庭的残疾学生,经常显得无组织、无纪律,自控能力极差,常常迟到旷课,上课开小差,对老师和同学说谎,对老师的要求不理不睬,甚至与老师针锋相对。
  (三)自卑孤僻型。
  此类单亲家庭的残疾学生由于父(母)突然因病或意外离世,或父母离婚吵闹,心灵受到很大伤害,情绪低落消极;有的单亲家庭残疾学生因为家庭困难,父母相互推诿抚养义务,因抚养费闹纠纷,学生因此觉得自卑、表现为胆小、怕事,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单亲家庭的残疾学生和与重组家庭成员无法沟通,喜欢独处,沉默寡言,不愿意和同学交往。
  (四)专横霸道型。
  此类学生,常常由祖辈代抚养,出于隔代亲及对孩子身体残疾、家庭残缺的补偿心理。溺爱亦或监管力度、教育能力的匮乏,致使这类残疾学生择友不慎且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由于缺少管教,从小养成骄横跋扈的习气,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无他人,法纪观念淡薄,很容易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二、单亲家庭残疾职高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
  (一)专制式。
  此类教养方式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残疾,在医治过程中,昂贵的医治费用造成夫妻意见分歧,引发矛盾,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家庭破裂。对于孩子教育的问题,抚养方常常会把对生活的不满转嫁到孩子身上,轻则训斥,重则武力,家庭缺乏温馨,使学生易变得自卑、孤僻、自我封闭、严重的负罪感。
  (二)放任式。
  此类家庭视孩子的残疾为累赘,家庭解体后,父母双方均对学生的成长不管不问,任其自生自灭。家庭教育无着落,学生在校表现为行为习惯极差,且难于管教。
  (三)溺爱式。
  职高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家庭的和谐、完整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这一点对于身心脆弱、敏感的残疾学生而言作用尤为重要。由于诸多原因,他们的家庭在一瞬间解体。家庭生活的变化乃至情感世界的骤变,使他们的情感受到深层的摧残,精神受到巨大的创伤,他们还不成熟的心理在短期内是无法适应的。社会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3-7岁),母爱对子女的发育有至关重大的作用,如果失掉母亲,就会使子女的情绪波动大和不安宁。在少年时期(12-l7岁),由于子女的社会性有所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时间,子女若失去父母的任何一方,越轨行为的比率都较大。
  三、针对单亲家庭残疾职高学生不良心理的疏导策略
  (一)爱心感化。
  如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爱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对学生倾注于爱,才会对他们,尤其是对单亲残疾学生充满教育期望,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单亲家庭残疾学生心灵大都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他们往往性格孤僻,组织纪律性差。为了在离异后父母双方的夹缝中生存,他们往往还学会了说谎话,两面三刀。生活中,饱尝了冷谈、挖苦,训斥、戏谑、嘲笑,所有这些不愉快的体验使他们对前途失去信心,畸形发展,甚至心理变态。在这种时候,我们的老师要以博大的师爱公平地对待他们。把握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寄予良好的期望,消除他们的疑惧心与对立情绪,重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心。他们一般都比较敏感,常常不能理解老师对他们的善良愿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帮助。因此,要做好他们的工作,首先教师以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们,不只是空口讲大道理,而应从多方面关心帮助他们。用真心的爱唤起学生对老师、对学校的爱、从而愿意接受正确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
  在爱心感化的基础上,通过日常接触,聊天,QQ,短信等正面观察,找到单亲学生心理失衡的轨迹。另外还可以采用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以及家访等方法侧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并设置“个案追踪”记录本,对单亲家庭学生 的教育真正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的残疾学生,了解到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像正常家庭的健全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三)创设和谐的班集体。
  面对单亲残疾学生,老师要凝聚全班同学,以心换心,用和谐的班集体温暖他们的心灵。班集体温暖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可以发动学生在班级中营造浓郁的家庭气氛,调动大家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单亲残疾学生无私的帮助,创造机会让单亲家庭的学生在感受师生关爱之余,学会去关爱别人。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多单亲学生人际关系较为紧张,不愿意或者是不敢与人交往,所以班主任要加强培养和训练单亲残疾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使其乐于与人交往,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形成积极的交往态度,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和发展自己。要鼓励他们多与同学交往,积极提倡并想方设法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交友机会,使他们通过交往,加深理解,相互信任,增进友谊,增强信心。
  (五)平等对待。
  残疾学生因为自身生理条件的残缺,会较健全人敏感,多疑。而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残疾学生由于家庭的破损,往往会变得异常敏感,他们最耿耿于怀的不仅是他们的身体还有他们的家庭。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一个完整的家庭才是正常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要被歧视,这给单亲家庭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使他们几乎感到无地自容。因此,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与残疾单亲学生交往或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尤其要注意以平等的态度与之相处,把他们看作是特殊身份的普通学生,而非另类,给他们特殊的关注。要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对待,信任他们。
  (六)正确评价。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是学生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他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个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场合下,教师一句话,一个眼神,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因此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准确。这一点对于自尊心和自卑感较强的单亲残疾学生尤为重要。教师在评价他们时特别应施以爱心,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增强其自尊心和上进心,即使是否定评价的语言,也要极具艺术性。
  (七)体验成功。
  学习和生活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心理状态。因此,特教学校的班主任要针对单亲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同时各科任老师给要对这类学生予特别关注,如:上课时尽量给他们准备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小问题要他们回答,并给予适当表扬;下课后与他们谈心等。这样,他们也会渐渐放下对老师的心理防线,从而乐于接受老师的帮扶教育。
  (八)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家庭是这类学生性格形成的发源地,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他们有巨人促进作用。做好单亲学生家长的工作,帮助离异父母建立起对孩子的高度责任感,与学校齐心协力教育好孩子,并经常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必要时,还要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了解和掌握单亲学生父母的情况,有利于使学校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更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进而帮助学生消除各种消极心理。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单亲家庭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单亲残疾学生也会越来越多,正确认识和处理单亲残疾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是特教教师迫切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教师只有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及人格发展的规律,本着热爱残疾学生的精神,运用恰当的教育策略,才能培养出虽然身体残疾,但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残疾学生,为他们将来悦纳自己,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武,潘桂贤.心理原理与素质教育[M].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12.
  [2]朱智贤.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M].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3]王玲.修补残缺的太阳[M].长春出版社,1998.
  [4]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张德绣.教育心理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英语泛读是英语专业学生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他是一门结合听、说、写、译的综合性课程,历年来收到一线教育者的重视,但是在目前大学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达不到一种很好的效果,为此,本文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学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泛读传统教学法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泛读课程一直以来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期中的“泛”是指教材内
期刊
摘要:中国的美术教育正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21世纪,各地的美术教育者都在积极地探索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美术教育方向,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通过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性教学探讨,简述了教学的思路和策略。  关健词:小学美术美术欣赏策略思路    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课程中一种重要的课堂类型,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美术欣赏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作为小学美术教师
期刊
摘 要 自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之后,学术界对它的内涵的探讨和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自从2001年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方面研究,包括对其内涵的研究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繁盛的时期。国内外的学术界和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的研究都更加深入,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概念 内涵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
期刊
摘要:本实验采用模拟人吸烟环境装置,用蒸馏水和95%的酒精对烟雾中的部分物质双重吸收,用新鲜鸡血检测了CO,并用其它一些中学常见化学试剂对吸收夜中的醛类、尼古丁(烟碱)、焦油(多环芳烃、亚硝胺、酚等)进行了检测。实验同时把吸过烟的滤嘴浸泡一晚,使浸泡组与吸收组进行检测对比,说明滤嘴不能过滤掉有害物质,吸烟是有害健康的。  关键词:香烟烟雾尼古丁烟碱焦油    一、实验过程    (一)实验目的。 
期刊
几十年来,贵金属和半导体一直被用作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但这两类材料在增强机理上有很明显的不同。贵金属SERS基底主要利用其表面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SP),在局域SP共振(LSPR)的作用下实现拉曼信号的增强。相比之下,半导体主要利用材料与检测分子间的化学作用而实现拉曼信号的增强。与金属纳米结构或半导体相比,贵金属/半导体复合材料在纳米科学中被证明具有独特的性能。本论文制备了银纳米颗粒(AgNPs)、银纳米颗粒上负载石墨炔(AgNPs@GDY)、石墨炔上负载银纳米颗粒(GDY@AgNPs)、银
摘 要作为独立院学院,我校比其它学校更注重各位教师的科研素质和整体的教研水平的提高,在本校本学期提出的加强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的理念下,本文将讨论基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从分析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建设和谐校园的措施。  关键词教学 科研 和谐校园    一、引言  所谓建设和谐校园,就是要通过各样的方法和措施来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推动学校科学的发展,激发师生的创造力。然和建设和谐校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审美教育育和谐之人的本质,试图通过审美教育的和谐功效及和谐之美的层面,探讨、研究作为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的美育在其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审美教育和谐功效和谐社会    一、促进教育的和谐    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一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但也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力最强,它直接或间接地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近几年关于排球运动员防守意识对排球比赛的影响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分析,探讨并总结排球运动员防守意识对于排球比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提高排球运动防守的多种训练方法,为推广排球运动的发展开拓一种新的认识,为排球教研员、运动员及广大的排球运动参与者更好的提高排球技术、意识服务。  关键词排球运动员 防守意识 训练方式    随着排球项目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科技在排球运动中的运用
期刊
摘 要小学体育教育中以培养兴趣和习惯为目标,在玩中自主学习为方法能有效延续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精妙所在。本文从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出发,通过分析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来找寻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兴趣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出台,是把人的身体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席在首位。为了适应新形势,我们
期刊
类淀粉样组装是区别于传统纤维状结构的新型组装方式,不需要借助复杂苛刻或不利于绿色环保的化学物理手段,在简便、温和、低成本的条件下即可在各种基材表面快速形成致密膜。将三(2-羧乙基)膦(TCEP)(二硫键还原剂)加入溶菌酶、牛血清白蛋白(BSA)、α-乳白蛋白等蛋白的中性缓冲溶液中,蛋白质即可快速地发生蛋白的相转变,从水溶相变为疏水相,而后自组装形成类淀粉样二维蛋白薄膜,且该膜可以快速、稳定地粘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