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是怎样落入唐太宗之手的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TRE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文)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皇帝中少有的全能型人物,上马能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下马能安邦定国,兴国利民。更难能可贵之处是他还练得一手好字,书法造诣可与唐朝的大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比肩。
  不过,金无足赤,李世民也干过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其中,他通过欺骗的手段搞来《兰亭序》一事极其不厚道,堪称人生中的一大污点。
  《兰亭序》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的即兴之作,说来也巧,这年他正好33岁。《兰亭序》共28行,324字,无论是文笔还是书法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是一件集艺术性和视觉性于一体的精品,无怪乎后人评价为“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据说老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也是相当相当的满意,曾经反复重写了好几遍,但总是达不到自己第一次的水平。对此,他本人也不无感叹地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对于这件神仙馈赠的礼物,老王视为传家宝,留给了自己的子孙。
  后来他的七代孙智永做了和尚,死前将《兰亭序》传给弟子辩才。中国人普遍对书画珍品都有独占心理,自己欣赏可以,拿出共享没门。占有了不行,还要让自己的名字随着这些宝贝流传百世,所以今天我们在看到很多书画古董的时候,总能见到上面盖满了大大小小、有圆有方的戳子。辩才和尚也把《兰亭序》看成自己的命根子,为了长久地占有,就在卧室房梁上凿了一个洞,藏入其中。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独自欣赏一番。
  唐太宗平定天下后,拿刀的机会少了,拿纸笔的机会就多了。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他尤其崇拜王羲之。当玄奘取经回国后,他特意造了一座大雁塔,想用王羲之的字体刻在塔上,于是想尽各种办法从民间搜集了1300余帖老王的真迹。既然是收藏,就一定要收到最好的藏品,找到《兰亭序》就成了唐太宗的终极梦想。皇帝想打听东西自然不是难事,很快他就知道了《兰亭序》的下落。此后,他多次派人去和辩才和尚谈判,每谈一次,价格抬高一次,估计除了江山、老婆,他什么都可以给。
  作为一个出家人,辩才的愿望除了早点成仙,就是多占两天《兰亭序》。对于第一个要求,唐太宗当然满足不了,所以生意终于谈崩了,辩才和尚总是以不知真迹下落为回应手段。唐太宗号称“天可汗”,名声好得要命,对于死不合作的辩才当然不能明抢。明的不行,他就来阴的。他想到了一个人──御史萧翼。这人平时点子多,曾为自己立下不少功劳,做这种事是手到擒来。萧翼也不推辞,和唐太宗要了几幅王羲之的真迹就上路了。
  萧翼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抛砖引玉”,所谓砖,就是他手中的几幅真迹。他化装成一介书生,坐船来到辩才所在的湘潭永欣寺游玩。辩才懂书法,他也懂书法,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话友。很快就从话友升级成了莫逆之交。萧翼经常出入辩才房中,其他小和尚也见怪不怪了。
  眼见时机成熟,萧翼终于亮出了手里的“砖头”。一天,两人聊来聊去就聊到了书法上,萧翼说自己有几幅祖上传下来的王羲之杂帖,不知道是真是假,希望辩才鉴别一下。辩才看了看,得意扬扬地告诉他,真迹是真迹,可惜不是老王最好的作品,我有《兰亭序》,你有吗?看到鱼上钩了,萧翼故意装出不信的样子,说什么此帖历经200年,说不定是赝品。辩才火了,让他明天来看。
  第二天,萧翼按时赴约,辩才当着他的面从房梁上取下铁匣子,拿出《兰亭序》给萧翼过过眼。萧翼记下了藏帖的位置,趁某天辩才离开的机会,骗看门的小和尚说辩才忘了带净巾,让自己来取,然后混进卧室中,偷走了老和尚的命根子,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唐太宗手里。皇帝大人龙颜大阅,提升萧翼做了员外郎。对于丢了宝贝的辩才和尚,他装着心胸宽大的样子,赦免了欺君之罪,额外赏赐了绸缎3000匹,稻谷3000石。没了命根子,要钱有什么用?过了一年,老和尚就气死了。
  虽说手段不厚道,但毕竟得到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唐太宗心中的喜悦早已淹没了愧疚。剩下的生命里,他一直占有着《兰亭序》,死后又下诏带进自己的棺材里。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温韬掘开了唐太宗的昭陵,从此《兰亭序》下落不明。
  (摘自新星出版社《名利场·男人事》 作者:韩小博 等)
其他文献
引言 成功的美国总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擅长与媒体打交道。在他们看来,媒体不是负担、不是敌人、而是翅膀、是助手。  (正文)在美国,以总统为代表的政府,与媒体之间一直存在着爱恨交加的关系。从华盛顿、杰斐逊时期总统忍受着媒体的误解乃至造谣中伤,到杰克逊尤其是西奥多·罗斯福对媒体的善加利用,美国政府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而这段路程,也正是美国走向强大的过程。  说美国的新闻史就是美国的强国史,并不为过。
期刊
(正文)1914年9月2日,正值欧洲战场上狼烟四起之时,日军突然借口对德宣战,在山东半岛龙口登陆并向德国租借地青岛发动进攻。德国驻军很快投降,但日本并没有就此收手,其以胶济铁路系德国产业为名,随即占领了整个胶济铁路并将德国及中国雇员全部赶走。不仅如此,日本在占领青岛后,随后又将胶济铁路沿线的矿山、企业及海关加以全面占领,事实上是继承了德国在华的一切侵略权益。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
期刊
引言 19世纪20年代,英国外交官阿美士德在圣赫勒那岛监狱看望关押在此的败军之将拿破仑时,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豪杰说了一句后来被广为引用的名言:“中国是一头熟睡中的狮子,一旦它醒来,世界将为之震惊。”    (正文)近200年之后的2010年,同样是一位英国人,其撰写的一本书忽然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谈论西方衰落与中国崛起的热潮,似乎早已醒来的狮子今天终于要震惊世界了。该书即为马丁·雅克所著《当中国统
期刊
(正文)今天中山大学校园里,依然有一个名曰“岭南学院”的机构,维系着这一小块土地和建筑,以及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知名学府──岭南大学,虽然这种联系很叫人生疑。这个带有“岭南”二字的商学院彰显的是中国高校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的另一种飞跃──整个社会对于财富的渴望终于爆发,在所谓象牙塔中顽强地挣脱出来,成为高校最炫目的一部分。  在被刻意凸显出的“岭南”两个字背后,实际上是一种精明的策略:制造出与
期刊
引言 留学有3个目的,也就是3重境界,这3个目的分别是:就业竞争力,行业领导力,社会领袖力。    (正文)一、就业竞争力  获得就业竞争力,这是留学的最低目标。高中毕业出国留学,只要上的是正规大学,一般而言,都能够获得在国内、国外选择就业的竞争能力,即环球化就业竞争力。不留学的人,也许能够在国内找到工作,但很难在国外获得就业竞争力──即使在国内,如果没有相当好的外语能力和现代意识和素质(留学所追
期刊
1977年3月3日,党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汪东兴,还有组织部长郭玉峰一同找胡耀邦谈话,要他担任中共中央党校的副校长,以筹备党校的恢复。胡耀邦自从在5个月前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不能赞成继续“批邓”的意见之后,就再也没有“显山露水”了。  1977年3月25日,胡耀邦到中央党校上任。从这时起,胡耀邦真正在这里的时间其实只有8个月零10天,可是这却是这个院子有史以来最精彩的8个月零10天了。  “两个凡是
期刊
德国的“戈本”号──也就是后来土耳其海军的“亚沃士”号战列巡洋舰1911年于德国汉堡下水,在它诞生的时代,战列巡洋舰作为一种崭新的舰种,成为各国海军军备竞争的焦点。  作为德国海军的新锐战舰,“戈本”号的标准排水量22978吨,满载排水量25399吨,装备10门280毫米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动力为蒸汽透平主机,由24个锅炉提供52,000马力的动力,航速25.5节,续航力14节时7600公
期刊
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后,蒋介石和罗斯福都赞同中、美两国的军事合作,除了军队协同作战之外,希望在敌后秘密战线的特种技术方面也能彼此交流,合力对敌,其结果便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所)的成立。蒋介石把这一任务交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长戴笠具体执行,侍从室的唐纵为帮办。  军统局本身即是一个庞大的特务组织,网络遍布全国以致各驻外使馆,如中国驻美大使馆副武官萧勃就是其中一员。局长由军
期刊
孔祥熙与联大先后发生两次纠葛,联大同学名之曰“倒孔运动”。这是近年来学生运动的先声。  太平洋战事爆发后,香港危在旦夕,留居香港的党国要人和文化界名流被困无法脱身,孔祥熙竟以飞机抢运老妈子和洋狗,一时舆论喧哗,而沉闷已久的联大同学尤感愤恨。本来,这事如果是别的要人干的,或不至掀起轩然大波,然而发生在集贪污、腐败、反动和愚蠢于一身的孔祥熙身上,怎能不令人对数年来腐败政治的愤懑,来一次总发泄!  先是
期刊
引言 1981年10月6日,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参加“十月战争”8周年的阅兵典礼仪式时,遭到潜伏在炮兵部队中的恐怖组织“赎罪与迁移组织”成员哈利德·伊斯拉姆布利上尉等人的袭击,萨达特总统当场身亡。   “赎罪与迁移组织”的主要头目巴萨里赫·萨里亚特主张社会回归到中世纪的伊斯兰时代,以《古兰经》指导国家的内外政策。这个组织内部极为严密,采用伞串形组织法,即像葡萄一样一串一串的单独存在,但根仍连在一根藤上
期刊